学术投稿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96例临床分析讨论

赵英文

关键词:剖宫产, 子宫肌瘤剔除术, 临床分析,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对96例行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探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在我院所收治的行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中选取96例作为样本人群,就诊时间2016年1月-2017年1月,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96例仅行剖宫产患者作为参照组.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明显更长,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数据(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子宫复旧不良、产褥病、产后出血)对比分析,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于临床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而言,可行性高,安全可靠.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妇科炎症应用微生物检验的临床效果及价值

    目的 探讨和分析妇科炎症应用微生物检验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5月间在我院治疗的51例妇科炎症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按照检验方法设三组,甲组通过培养法进行检验,乙组通过镜检法进行检验,丙组通过凝集法进行检验,评价三组的检验结果.结果 甲组检验结果呈阳性的患者为41例,其阳性率是80.39%;乙组检验结果呈阳性的患者为39例,其阳性率是76.47%;丙组检验结果呈阳性的患者为38例,其阳性率是74.51%.三组检验的阳性率差异对比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炎症的诊断中,微生物检验的应用效果确切,诊断价值很高,应推广使用.

    作者:吴德芬;张秀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胃功能三项检查对慢性胃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胃功能三项检验对慢性胃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疑似慢性胃病变患者50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胃功能三项检查,并将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比较胃功能三项检查手段的准确率、特异度和敏感性.结果 胃功能三项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明显较高;且与病理结果相比,两者检查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胃病变患者实施胃功能三项检查,有肯定的临床意义,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治疗方向,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吴红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系统护理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及负性情绪的价值评价

    目的 研究探讨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中予以系统护理的效果,且评价对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本次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7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收治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39)与实验组(n=39),将采取常规护理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系统护理患者作为实验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指标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对症护理干预之后总有效率(97.43%)、焦虑评分(39.65±3.14)、抑郁评分(38.65±3.45)等指标对比参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系统护理应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疗效更具优势,可以有效缓解负性情绪,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何亚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隐性梅毒孕妇所产新生儿梅毒血清检测结果及其转阴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隐形梅毒孕妇所产新生儿的梅毒血清检测结果与转阴情况.方法 选取近年深圳市福田区妊娠隐性梅毒患者所产新生儿567例,并且在其出生的第1、3、6、9、12、18个月时,对其进行血清RPR/TPPA/19SIgM的检测,并且根据检测结果分析转阴的情况.按照母亲不同孕期接受治疗的情况以及母亲不同的RPR滴度以及新生儿出生后是否即时接受治疗分别讨论新生儿梅毒血清检测结果以及转阴的情况.结果 在所有调研的567例隐性梅毒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中,发现天生梅毒10例,梅毒血清学实验全阴性新生儿23例,仅TPPA阳性新生儿102例,PRP/TPPA双阳性新生儿432例.TPPA转阴的平均时间为(5.25±1.86)个月,PRP平均转阴时间为(2.68±2.08)个月.母亲PRP低滴度组(≤1:16)与高滴度组(≥1:8)的新生儿相比,RPR、TPPA的平均转阴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不同时期、孕期进行治疗的分组相比,新生儿出手后治疗的与非治疗的相比,对疑似先天梅毒的新生儿梅毒血清学试验转阴的影响都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胎传梅毒的大部分因素是由于孕妇带有隐性梅毒,孕期以及新生儿期进行干预可以有效防治先天梅毒的发生以及病情的恶化.排除先天梅毒的新生儿梅毒血清学实验阳性可以自行转阴,这与不同孕期治疗无相关性.母亲的RPR低滴度可能是保护因素.

    作者:李林林;王金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与特点.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贫血孕妇168例作为研究组,从同期正常体检孕妇中抽取168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并对比两组血常规检查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中血常规检验中红细胞(R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红蛋白(Hb)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贫血患者血常规指标与正常孕妇存在较大差异,加强对妊娠期孕妇血常规的检查,可消除贫血等不良现象对胎儿的影响.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接收治疗的86例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3.02%,与对照组的72.09%相比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指标上,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的过程中,给予匹多莫德治疗的效果良好,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有助于患儿机体恢复.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胡虹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100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多潘立酮,观察组患者服用莫沙必利,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为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莫沙必利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高于多潘立酮,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探讨在快速型心律失常急诊患者治疗中应用胺碘酮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92例,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常规组与治疗组,每组46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总值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数值明显要比常规组的大,组间比较显示差异较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快速心律失常急诊患者治疗中应用胺碘酮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应用.

    作者:宋志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替硝唑栓联合雌三醇乳膏对萎缩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内环境的影响

    目的 探讨替硝唑栓联合雌三醇乳膏在治疗萎缩性阴道炎患者中的应用,观察对患者阴道内环境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3月间我院98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设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参照组行单纯替硝唑栓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入雌三醇乳膏治疗,比较两组阴道内环境改善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较之治疗前,两组治疗后第2周与第4周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优(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替硝唑栓联合雌三醇乳膏应用于萎缩性阴道炎患者中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阴道内环境,减少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安全性更高,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作者:翟梅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的影响

    目的 评价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采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 治疗以后,研究组6 min步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NT-proBNP水平,可推广.

    作者:于景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锥束CT(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110例接受CBCT检查患者,使用CBCT对患者进行口腔检查,分析110例患者CBCT图像,分析其成像特点,判断在根折评价方面CBCT与X线的有效性,对患者CBCT治疗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在CBCT检查与X线检查结果方面,两种检查结果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BCT检查与X线检查根折评价灵敏度方面,0级和2级对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在CBCT治疗结果方面,在之后的半年随访时间内,患者并不存在严重并发症情况出现,治疗结果理想.结论 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断方面有着非常高的应用价值,能够为临床医师提供患者全方位的口腔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金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研究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护理不安全因素,提出防范措施.方法 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64例纳入研究,采集风险事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其不安全因素,提出防范措施,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73例纳入研究,实施优质血液透析护理,对比防范措施实施前后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 在血液透析护理事件发生率上,2015年为15.63%,2016年为4.11%,明显低于防范措施实施前,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析血液透析护理不安全因素,提出防范措施并加以实施,能够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谢文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地佐辛辅佐下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的效果探讨

    目的 分析地佐辛辅佐下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16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56例行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后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n=45,采用瑞芬太尼)及观察组(n=45,采用地佐辛复合瑞芬太尼),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生命体征正常,均达到满意效果.观察组患者在每个时间点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四个时间点恶心、呕吐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患者采用地佐辛复合瑞芬太尼的镇痛效果良好,镇痛又快又稳,且不良反应轻,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术后镇痛方案.

    作者:陈梦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替吉奥协同奥沙利铂运用于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诊治的晚期胃癌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氟尿嘧啶协同顺铂开展化疗治疗,试验组采用替吉奥协同奥沙利铂开展化疗治疗,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成效.结果 对比发现,试验组治疗后的治疗成效、化疗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年生存率、生后质量都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吉奥协同奥沙利铂运用于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治疗中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作者:胡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关注泪液蛋白质组学研究在眼表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和应用

    目的 近年来,基因工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已经成为了一门备受关注的新型学科,加强蛋白组织学的研究在临床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改善疾病预后的重要途径.本文就泪液蛋白质组学研究在眼表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和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重要的参考.

    作者:乔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体脂分布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体脂分布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血清25-(OH)D水平分为严重缺乏者41例为A组,缺乏者52例为B组,27例不足者为C组,比较3组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体脂分布情况.结果 通过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患者体脂指标进行评价发现,A组患者内脏脂肪(VAT)与皮下脂肪(SAT)的比值均高于C组(P<0.05),且其比值指标与腹臀比、躯干脂肪百分比/腿部脂肪百分比、躯干脂肪质量/四肢脂肪质量等均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血清25-(OH)D水平与体脂分布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存在相互关联,其中以绝经后患者明显.

    作者:江林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析胆结石接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88例,根据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和传统组,其中联合组利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传统组利用开腹手术取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联合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传统组为79.55%;联合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用时均优于传统组;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复发率为6.82%,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91%、复发率为22.73%.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可以减小手术创伤,减少手术出血,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可能,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陈志永;孙海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流感病毒分型与亚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能力验证结果分析

    目的 验证本实验室对流感病毒分型能力,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能力,提高本实验室的管理水平以及技术人员的检测水平.方法 组建检测小组,为本实验室检测人员发放制备样品,对流感病毒进行分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检测,分析比较检测的结果.结果 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抽取所有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都比较好(P>0.05).本实验室发放的总样品数是384个,经检测后结果与指定判定结果相同的样品有350个,合格率为91.14%.结论 本实验室对流感病毒分型能力,以及亚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能力都比较好,相关技术人员的检测水平达到标准,能够为有关部门分析和预防流感提供有力的依据.

    作者:魏明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氯雷他定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析氯雷他定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共计接收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124例.现将从中随机择取8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把86例患者按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86例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相应的常规治疗.此外,再选择氯雷他定药物,对治疗组实施辅助治疗.深度剖析两组治疗后病情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及有效患者共计41例,占95.35%;对照组显效及有效患者,共计34例,占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上看,治疗组为(4.72±1.61)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6.55±1.43)d.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病情的复发率,治疗组为20.93%,对照组为41.68%.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看,治疗组为2.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98%.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氯雷他定应用于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见效快,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邓成华;张志伟;薛萍芳;李惠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优化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各个学科的教学方法都在不断更新.《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这门课程,结构复杂,内容繁多,学习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之下,更加要重视教学模式的优化.就优化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的教学模式的方法,本文主张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即CBL教学法、PBL教学法、TBL教学法,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作者:樊丽军;郭旭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