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分析

张海英

关键词:妊娠期贫血患者, 血常规, 检验分析, 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与特点.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贫血孕妇168例作为研究组,从同期正常体检孕妇中抽取168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并对比两组血常规检查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中血常规检验中红细胞(R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红蛋白(Hb)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贫血患者血常规指标与正常孕妇存在较大差异,加强对妊娠期孕妇血常规的检查,可消除贫血等不良现象对胎儿的影响.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阿莫西林、大蒜素、呋喃唑酮、埃索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9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有45例.观察组患者口服阿莫西林、大蒜素胶囊、呋喃唑酮、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埃索美拉唑治疗.7天后患者单独服用埃索美拉,维持服用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及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HP根除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HP根除率为84.44%,观察组患者HP根除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溃疡愈合率为97.78%,对照组溃疡愈合率为86.67%,观察组的溃疡愈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不良感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莫西林、大蒜素、呋喃唑酮、埃索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之一.

    作者:关艾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流式细胞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发展,国家加大了医学方面的研究力度,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细胞分析技术,其具有很多优势,不仅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同时细胞数量大且参数多,准确度高,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其及时不断的发展,其应用也在不断的拓展,在未来都会成为临床医学发展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需要重点加强对其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流式细胞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作者:狄敏;王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联合应用治疗牙髓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并分析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联合应用治疗牙髓炎临床疗效.方法 我们抽取50例牙髓炎患者进行比对分析,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干髓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结合根管治疗术进行治疗,并根据治疗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根据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对,观察组患者的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髓炎患者在治疗时采用根管治疗术联合干髓术进行治疗,临床效果非常显著,安全性也比较高,值得我们临床广泛运用.

    作者:杨瑞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标本保存温度和放置时间对D-二聚体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标本保存温度和放置时间对D-二聚体(D-Dimer,D-D)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6年2月我院住院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抽取所有患者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浆后立即检测D-D,检测后血浆分成3份,分别保存在室温、2 oC-8 oC、-20 oC(仅冻融1次),室温下保存2 h、4 h、5 h、6 h、7 h、8 h、10 h检测D-D值;2 oC-8 oC保存1 d、3 d、5 d、6 d、7 d、8 d、9 d检测D-D值;-20 oC下保存1周、2周、3周、4周、5周、6周检测D-D值.分析D-D在不同保存温度、不同保存时间下的稳定性及变化趋势.结果 室温下保存7 h、8 h、10 h的D-D测定值明显高于即刻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oC-8 oC下保存5 d、6 d、7 d、8 d、9 d的D-D测定值明显高于即刻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 oC下保存3周、4周、5周、6周的D-D测定值明显高于即刻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温度下,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D-D测定值呈上升趋势.结论 临床对于D-D的检测应及早进行,在室温下不宜超过6 h,2 oC-8 oC下不宜超过3 d,-20 oC下不宜超过2周;随着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D-D测定值呈上升趋势.

    作者:辜淑英;李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社区规范化管理的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实施社区规范化管理取得的效果,并对具体实施措施进行分析.方法 以6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社区规范化管理,对比实施管理前后患者病情变化.结果 实施管理后,患者血压值、空腹血糖、血浆总胆固醇、血浆甘油三酯水平明显改善,与实施管理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规范化管理在三高症防治工作中的运用,效果良好,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蔡伯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曲美他嗪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曲美他嗪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诊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曲美他嗪治疗;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探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曲美他嗪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曲美他嗪(观察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方式(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选择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曲美他嗪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者少,值得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作者:吴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72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期间采用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7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内镜下病变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朱晓初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流感病毒分型与亚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能力验证结果分析

    目的 验证本实验室对流感病毒分型能力,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能力,提高本实验室的管理水平以及技术人员的检测水平.方法 组建检测小组,为本实验室检测人员发放制备样品,对流感病毒进行分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检测,分析比较检测的结果.结果 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抽取所有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都比较好(P>0.05).本实验室发放的总样品数是384个,经检测后结果与指定判定结果相同的样品有350个,合格率为91.14%.结论 本实验室对流感病毒分型能力,以及亚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能力都比较好,相关技术人员的检测水平达到标准,能够为有关部门分析和预防流感提供有力的依据.

    作者:魏明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尿液检验中尿沉渣与尿常规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检验科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收集的尿液样本120例进行研究,所有样本分别进行尿沉渣和尿常规检查,观察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并对检验结果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蛋白、白细胞以及红细胞阴性、阳性率检测结果上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测结果显示,尿蛋白、白细胞以及红细胞的检测符合率为分别95.8%、98.4%、95.8%.结论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各具优势,不可相互替代,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能够提高检验的准确率.

    作者:黄启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支原体肺炎患儿与正常儿童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 对支原体肺炎患者与正常儿童的血常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42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一时间段在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儿童42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与比较两组血常规检查结果.结果 研究组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粒细胞绝对值与单极细胞绝对值皆高于对照组,而研究组的淋巴细胞绝对值与红细胞计数则比对照组的低(P<0.05);研究组的IgG、IgA、IgM、IgE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与正常参考值(P<0.05).结论 血常规检查可作为支原体肺炎患儿早期的诊断依据,不仅操作便捷且确诊率高.

    作者:陈士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小切口内缝线固定法矫正老年性下睑松弛症115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小切口内缝线固定法,矫正老年性下睑松弛症的成功率.方法 回顾2013年10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性下睑松弛症患者,施行内+睑缘中部+外韧带微创切口,采用非吸收丝线做固定,共计115例,182只眼.结果 其手术效果肯定,成功率为100%.结论 在为老年性下睑松弛症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应用小切口内缝线固定法矫正的方法开展治疗,手术方法简单,创伤小.无需住院,无并发症发生,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韩立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全脑放疗结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应用全脑放疗结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方案对脑转移瘤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脑转移瘤患者,患者均接受全脑放疗结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接受治疗后,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疾病稳定率、疾病进展率分别为8.89%、45.56%、33.33%、12.22%;治疗后,共有1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无患者出现颅内出血、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联合应用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疗方式对脑转移瘤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眭文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肺内Castleman病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Castleman病(C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少见的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肺内CD少见,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通过病例分析肺内Castleman病特点,提高对此类疾病术前诊断可能性,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减少术后出血.方法 回顾性分析一例肺内Castleman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本例患者行右肺上叶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肺内Castleman病.结论 肺内Castleman病罕见,注意与肺癌鉴别,PCT-CT对术前诊断意义小,3D-CT血管造影对于辅助初步诊断这种罕见的肺内CD病例起到重要作用.选择肺叶切除术可减少术后出血.

    作者:张洋;王国锦;瞿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对比分析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通过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与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

    目的 分析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疗法(DIDPIF)与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疗法(ULPIF)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0例患者根据不同手术疗法分为试验组(20例,施以DIDPIF疗法),参照组(20例,施以ULPIF疗法),对2组手术疗效作比对.结果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5.0%,明显低于参照组30.0%(P<0.05);2组骨折愈合时长、下地负重时长等比对,有差异性(P<0.05).结论 临床选DIDPI手术疗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治疗效果比ULPIF手术疗法更显著.

    作者:张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固冲止崩汤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40例临床观察

    目的 采用固冲止崩汤、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联合治疗40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观察及讨论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20例.参照组患者:在诊刮术后第1天应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实验组患者:在诊刮术后第1天应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且在诊刮术当日同时给予患者固冲止崩汤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血清雌二醇(E2)、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均显著性更佳,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40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固冲止崩汤、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药物联合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边振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不同手术治疗踝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踝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患者15例,分为对照组(8例)和研究组(7例),研究组采取关节镜下踝部骨折手术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达87.5%,明显好于对照组(71.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中采取关节镜下踝部骨折实施手术治疗效果明显,安全系数高,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小,临床上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顾嫦娥;赵玉华;邵文年;周卫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基因CKLFSF8转染对肿瘤细胞EGFR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趋化因子CKLFSF8对BGC823肿瘤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影响.方法 用带有绿色荧光蛋白的目的基因检测脂质体介导的转染率,然后将目的基因CKLFSF8转染BGC823肿瘤细胞中,实验分为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肿瘤细胞EGFR的表达.结果 目的基因CKLFSF8转染BGC823肿瘤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肿瘤细胞EGFR,结果显示CKLFSF8基因转染BGC823肿瘤细胞EGFR表达的阳性率比较,转染前后阳性率分别为(95.0±3.58)%和(68.9±3.89)%,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基因CKLFSF8抑制BGC823肿瘤细胞EGFR的表达.

    作者:朱慧敏;王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从五脏论治突发性耳聋

    从五脏剖析突发性耳聋的中医病因病机及中医治法,认为突发性耳聋病位在耳,其发病与五脏密切相关.总结归纳临床上关于突发性耳聋的辨证治疗经验,可为临证时灵活运用提供思路,以助临床治疗突发性耳聋提高疗效.

    作者:王明星;朱芸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 探究实施高通血液透析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实施高通血液透析,对照组实施低通血液透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甲状旁腺素、白细胞介素-6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优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bAlc和FPG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高通血液透析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对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改善具有显著作用,建议可将该方法作为主要治疗措施在临床上普及应用,造福广大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

    作者:江茂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病理科医院感染的危害因素与预防措施

    本文通过分析病理科的日常工作流程,找出并消除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提出预防策略.通过多项举措,减少了病理科医院感染的发生.可见,病理科医技人员需要加强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严格遵守标准操作流程,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作者:李瑶;肖静;曹书芬;田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