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依古丽苏木·艾力;魏春霞
目的 对血常规临床检验精准度的有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 选择2016年1月-6月在我院接受血常规检查的100例健康自愿者的取自不同抽取部位、送检时间及存储温度的血样,均应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分析和总结影响检测结果 精准度的因素.结果 通过分析,血样抽取部位、送检时间对血常规结果 精准度有显著影响(P<0.05),而存储温度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血常规检验精准度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和抽血部位、送检时间有密切关系,需规范检验操作,强化质量控制,确保检测结果 的准确.
作者:郑际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耐喹诺酮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7月收集的100例耐喹诺酮类铜绿假单胞菌株,采用PCR技术培养,并将培养收集的菌株点状种植在平板培养基上,培养基是由制备的耐喹诺酮类药物组成.对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株中的gyrA、gyrB、parC和parE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将100例培养的铜绿假单胞菌株培养液,每份分为等量两份(每份100例),并将所有的铜绿假单胞菌株接种在含有耐喹诺酮类药物的平板培养基上,其中一份接受常规培养,为对照组,一份放入含有羰基氢氯苯腙(carbonyl hydroch lorophenylhydrazone,CCCP)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为观察组,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gyrA的基因表达率为75.00%,parC的基因表达率为74.00%,明显高于gyrB的基因表达率(23.00%)和parE的基因表达率(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存活菌株数48例(48.00%),明显低于对照组[70例(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耐喹诺酮类药物的主要机制是gyrA、parC两种基因的表达,其次铜绿假单胞菌的主动泵出系统也是其耐药性的一个重要机制.在临床中应熟悉菌株的耐药机制,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可降低临床用药的不良事件的危险性,提高治疗疗效,延长抗菌药物的使用寿命.
作者:李玲;周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快速血清学和微生物快速培养2种检测方法 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56例,所有患儿均接受快速血清学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方法 的检验结果 .结果 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支原体感染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快速血清学检测,有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血清学检测结果 发现,4岁-8岁年龄段患儿血清学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快速血清学和微生物快速培养2种检测方法 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诊断上均有一定的价值,但微生物快速培养诊断价值相对更高.
作者:陈小冬;吴红兵;田怀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革兰阴性杆菌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根据药敏结果 分为非多重耐药组(n=42)和多重耐药组(n=38),对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对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全部患者中,共有50株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包括15株鲍曼不动杆菌、13株铜绿假单胞菌、10株肺炎克雷伯杆菌、7株大肠埃希杆菌及5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杆菌.多重耐药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系统II(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APACHE-II)评分均显著高于非多重耐药组(P<0.05),血清白蛋白显著低于非多重耐药组(P<0.05);多重耐药组患者先期使用抗生素种类超过3种、人工气道、基础疾病、死亡病例所占百分比均显著多于非多重耐药组(P<0.05).结论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死率较高,引起多重耐药的因素比较复杂,临床中应加强泛耐药菌、多重耐药菌药物敏感监测,合理应用抗生素,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黄淑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在小儿细菌性肺炎中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IL-6、IL-8)与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全血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检验科收治的细菌性肺炎患儿5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小儿的PCT、IL-6、IL-8、TNF-α与hs-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小儿的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CT、IL-6、IL-8、TNF-α与hs-CRP水平用于检测小儿细菌性肺炎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撼维;张银菊;臧丽群;刘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胃癌患者检测典型肿瘤标志物CEA、CA19-9、血清CRP及IL-6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70例,为胃癌组;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者7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CRP、IL-6、CEA及CA19-9水平.结果 胃癌组IL-6、CRP、CA19-9及CE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胃癌患者联合检测血清CRP、IL-6与典型肿瘤标志物的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再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1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血培养标本,采用BacT/Alert 3D 120型全自动血培养分析仪进行培养,所有分离菌株采用Vitek2-compact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数据分析采用Whonet 5.6软件.结果 5,122份血培养标本共检出病原菌874株,阳性率为17.1%.其中革兰阳性球菌596株,占68.2%,革兰阴性杆菌265株,占30.3%,真菌属13株,占1.5%.革兰阳性菌不同菌种的耐药谱明显不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eticillin-resistant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14.3%和80.6%,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肠球菌属中亦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菌株,其中屎肠球菌对所测试的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大多数高于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菌株分别占35.7%和25.5%;发现1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所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42.9%;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6.1%和30.8%,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53.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CNS)既是血流感染病原菌,也是常见的污染菌.结论 临床医师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降低血培养污染率.治疗血流感染前,应积极寻找原发病灶和病原菌,做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牛俊杰;翟鹏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Ⅰb-Ⅱa级别的宫颈癌发病率约占全部宫颈癌患者的60%-70%,本研究旨在探讨TGF-β和ERα与宫颈上皮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132例随访资料完整的宫颈癌标本进行TGF-β和ERα检测,同时,以20例正常宫颈组织、20例慢性宫颈炎症组织作为对照分析其表达与宫颈癌临床指标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宫颈组织以及慢性炎症宫颈组织相比,TGF-β和ERα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上升(P<0.05).TGF-β和ERα的表达与宫颈上皮癌的发生年龄、肿瘤直径等一般临床病理因素无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HPV感染史、肿瘤的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复发、转移密切相关,TGF-β和ERα双阳性表达的肿瘤复发转移率、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等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P<0.01);TGF-β和ERα表达在宫颈癌患者组织中明显增高(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表明,TGF-β和ERα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的重要独立因素,TGF-β和ERα表达双阳性的宫颈癌患者预后差.结论 测定TGF-β和ERα的表达对临床上Ib-IIa级别宫颈癌患者的诊断、预后以及指导治疗有较大的帮助.
作者:孙雯;徐文茂;尹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阿霉素局部注射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疼痛的有效性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06例骨性膝关节炎合并顽固性疼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仙灵骨葆胶囊治疗,研究组采用仙灵骨葆胶囊和阿霉素局部刺激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因子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肿胀及活动障碍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肿胀及活动障碍评分较之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较之对照组更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22%,明显高于对照组(79.25%)(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8、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IL-8、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阿霉素局部注射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疼痛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王玉慧;龚真;刘子贵;彭从斌;徐卫星;姜云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断中检测NT-proBNP和Hcy水平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20例,根据疾病类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各40例,另外选取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各组NT-proBNP和Hcy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的NT-proBNP和Hcy水平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对照组;病变支数越多,NT-proBNP和Hcy水平越高,伴有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患者指标水平越高.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病变程度与机体NT-proBNP和Hcy水平密切相关,进行NT-proBNP和Hcy水平检测可以帮助了解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情状况.
作者:阿依古丽苏木·艾力;魏春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急性左心衰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予以无创呼吸机治疗,n=60)和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n=60),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同时间动脉血气水平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疗效(96.67%)及动脉血气水平的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推广.
作者:卢涛;张戈;李华;徐棵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结肠肿瘤性肠梗阻应用腹部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组58例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在术前均行腹部X线检查和腹部CT检查,回顾性分析诊断结果 .结果 腹部CT检查时,肿瘤性肠梗阻诊断准确率为100.0%、梗阻位置符合率为96.6%、肠绞窄检出符合率为82.8%,均明显高于腹部X线的79.3%、50.0%、31.0%(P<0.05);且腹部CT检查时患者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X线检查时(P<0.05).结论 腹部CT扫描对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准确,可明确梗阻发生位置,发现肠绞窄,且不会造成过多不适.
作者:王惠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塞来昔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双氯芬酸钠组和塞来昔布组,各80例.双氯芬酸钠组给予双氯芬酸钠治疗,塞来昔布组采用塞来昔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总有效率;胃烧灼、恶心、纳差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疼痛评分、红细胞沉降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塞来昔布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双氯芬酸钠组(P<0.05);塞来昔布组胃烧灼、恶心、纳差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双氯芬酸钠组(P<0.05);干预前两组疼痛评分、红细胞沉降率、生活质量评分相近(P>0.05);出院时塞来昔布组疼痛评分、红细胞沉降率、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双氯芬酸钠组(P<0.05).结论 塞来昔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副作用少,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和疼痛,减少红细胞沉降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艾天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慢性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携带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e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及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与血清HBV DNA含量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口腔疾病患者中63例慢性HBV携带患者与37例轻度乙型肝炎患者,检测其ALT、AST、HBeAg水平及血清HBV DNA载量,分析慢性HBV携带患者ALT、AST、HBeAg水平及血清HBV DNA载量之间的关系;将63例慢性HBV携带者按照HBV DNA载量分为3组,分析ALT、AST及HBeAg与HBV DNA不同载量的关系.结果 慢性HBV携带患者ALT、AST与轻度乙型肝炎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T及AST水平随HBV DNA载量上升而升高,中拷贝与高拷贝ALT相比差异显著(P<0.05),AS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患者数量随HBV DNA载量升高而变多,HBeAg-患者数量随HBV DNA上升整体呈下降趋势,HBeAg+组中血清HBV DNA载量与HBeAg-组相比明显较多(P<0.05);ALT及HBeAg+与HBV DNA载量呈正相关,AST与HBV DNA载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慢性HBV携带患者的肝功能损害不明显,但病毒复制活跃,ALT可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特异性较高,ALT及HBeAg与血清HBV DNA载量相关性良好,AST与血清HBV DNA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赵冬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肿瘤标志物检验在肺癌检验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经病理穿刺或手术治疗确诊的30例肺癌患者及30例良性肺部病变患者,分别为肺癌组和良性病变组,将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30例纳入研究,设为健康对照组,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 mL,离心处理获得血清样本,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对三组检验结果 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三组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神经元特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癌胚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tokerantin-19-fragment 21-1,CYFRA21-1)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肺癌的检验与诊断中,肿瘤标志物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其检验结果 可作为肺癌诊断的依据,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熊飞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多潘立酮联合硫糖铝治疗残胃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烟台市公安消防支队卫生队就诊的96例残胃炎患者,均给予潘多立酮、硫糖铝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有效性并对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病情均得到好转,总有效率为96.9%.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腹胀、上腹痛、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多潘立酮联合硫糖铝治疗残胃炎,疗效确切,有助于缓解症状,安全性高.
作者:杨平波;李彬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中予以舒适护理的临床价值以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32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n=16)与实验组(n=16),将实行血液透析常规护理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实行血液透析舒适护理患者作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护理之后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予以对比分析.结果 经不同血液透析护理之后,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92.35±4.23)分、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显著优于参照组[(80.24±4.11)分、3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舒适护理应用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可以显著降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并提升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亮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儿童免疫风湿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1月间柳州市工人医院收治的44例儿童肾脏风湿性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1个月-5个月,两组患儿均有肺部感染发生,试验组患儿3个月内感染发生率为68.18%,低于对照组的9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末次随访时,试验组患儿尿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肌酐清除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有发热发生,治疗8周后均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其中气促22例,轻咳9例,剧烈咳嗽9例,6例患儿肺部可闻及少许干啰音,3例可闻及密集细湿啰音.所有患儿随着病情进展都出现气促,其中4例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结论 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儿童肾脏风湿性疾病过程中,应注意警惕肺部感染的发生,及早诊断、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赵巍;唐柳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近几年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细胞的研究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流式细胞术是近几年适用范围逐渐加大的一种新技术,主要是对单细胞进行快速定量以及定性分析,这不仅对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临床检验也有着极大的影响,本文主要是对流式细胞术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以期为流式细胞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王建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利托君对先兆早产患者外周血CRH、NO、PGE2和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兆早产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先兆早产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盐酸利托君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外周血CRH、NO、PGE2和IL-10水平、妊娠时间和保胎有效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外周血CRH、IL-10、NO、PGE2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宫缩时间更短,延长孕期天数更长,且新生儿体重更高,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保胎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对于先兆早产的治疗,盐酸利托君可以有效调节患者外周血CRH、NO、PGE2和IL-10水平,疗效显著,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汪玮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