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乳链球菌耐药性检测分析与临床微生物研究

李小南

关键词:无乳链球菌, 耐药性检测, 药敏实验
摘要:目的 掌握我院无乳链球菌感染情况与菌株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标本342例,对其无乳链球菌进行培养及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分析患者菌株耐药情况.结果 药敏试验结果得出:无乳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耐药.结论 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肟、万古霉素的敏感度较高,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耐药,临床需要根据患者耐药结果科学应用抗生素.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方法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不同血液检验方法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以本院收治的79例确诊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分别使用血液检验试剂盒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和诊断,将诊断结果与综合诊断结果纵向对比,计算两种诊断检验方法的诊断效能并进行比较.结果 试剂盒检验诊断下,确诊地中海贫血患者2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2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8例,溶血性贫血患者11例,诊断符合率为78.48%;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诊断下,确诊地中海贫血患者23例,缺铁性贫血患者29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10例,溶血性贫血患者13例,诊断符合率94.94%.两组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贫血患者血液进行检测,能更为准确地确定贫血类型,在鉴别诊断中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值得推广.

    作者:林昱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免疫检验工作的影响因素与质控方法分析

    目的 讨论影响免疫检验工作的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方案.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无异常指标的血液标本68例,根据采集先后顺序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检验;观察组采用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比较两组血液标本检验准确率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检验准确率和满意度(94.12%,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73.53%,76.47%)(P<0.05).结论 在免疫检验工作中,通过规避多重影响因素,并加强质量控制,能够有效保证检验质量,减少误诊出现.

    作者:甘永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已婚育龄妇女孕前TORCH检验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已婚育龄妇女孕前TORCH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行孕前检查的215例已婚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均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ILSA)对患者血清进行检测,并分析TORCH检验的临床意义.结果 TORCH-IgM感染率为7.44%,包括TOX-IgM 4例(1.86%),CMV-IgM 12例(5.58%);TORCH-IgG阳性率为78.14%,包括RV-IgG 168例(78.14%),CMV-IgG 163例(75.81%),TOX-IgG 7例(3.26%).结论 在已婚育龄妇女孕前实施TORCH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受检者是否存在TORCH病毒,对于保证优生优育和降低怀孕风险有很重要的意义,临床当给予足够重视.

    作者:冯玉花;叶丽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早期间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病致低氧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早期间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艾滋病(AIDS)合并肺孢子菌病(PCP)致低氧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AIDS合并PCP致低氧血症患者中抽取56例,均给予其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并将早期间断NPPV治疗的28例作为观察组,将晚期间断NPPV治疗的另2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治疗天数、血气指标水平及有效率与对照组对比P<0.05.结论 早期间断NPPV治疗AIDS合并PCP致低氧血症的疗效显著,可推广.

    作者:哈力木拉提?阿布都沙拉木;邓江玲;王淑娟;武兰;刘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测肿瘤标志物的影响因素和联合应用

    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测肿瘤标志物的影响因素和联合应用.方法 本实验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进行,以此时段内收治的80例的肿瘤标志物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测肿瘤标志物,分析影响标志物的因素,并探讨联合应用的价值所在.结果 检测前、检测中、检测后都会对患者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肿瘤的检出率.结论 在为肿瘤患者进行标志物检测的时候,要确定好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尽可能采取措施预防,提高检出率,为今后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云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沙门氏菌检测结果分析及预防管理

    目的 分析从业人员接受健康体检后沙门氏菌的检测结果并提出相应的预防管理措施.方法 通过分析2015年-2017年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中的沙门氏菌检查结果,制定出预防管理方法.结果 2015年、2016年、2017年沙门氏菌检出率分别为9.80%、9.30%、8.99%,总检出率为9.34%.结论 加强检查次数和力度,同时加强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食品卫生安全健康教育是预防沙门氏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黄羡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心电图TV1TV5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心电图TV1TV5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 抽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8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均进行冠脉造影并按照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2组患者均多次记录常规十二导心电图,从中比较出TV1(TV2)>TV5(TV6)综合征在2组检出率之间的差异,并与心电图ST段压低指标相比较,分析TV1(TV2)>TV5(TV6)综合征的诊断价值.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检出率与TV1(TV2)>TV5(TV6)综合征存在明显差异.TV1(TV2)>TV5(TV6)的敏感度高于ST段压低,但其特异度低于ST段压低.结论 TV1(TV2)>TV5(TV6)综合征在诊断冠心病方面具有一定的医学价值,虽特异性不高,但可结合临床上奇特心电图指标进行综合判断.

    作者:田永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CRP、IL-6和PCT联合检测在血流感染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和分析CRP(C反应蛋白)、IL-6(白介素-6)、PCT(血清降钙素原)的联合检测在血流感染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本院在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所有患者中选取196例ICU患者作为本次的临床试验研究分析对象,对这196例患者均进行血液培养分析,根据血液培养检验结果将这196例患者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CRP值、IL-6值和PCT值,分析和对比CRP、IL-6和PCT的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的准确度、灵敏度以及特异性.结果 在本次的196例ICU患者当中,经血液培养检测发现,阴性组患者有104例,阳性组患者有92例;阳性组患者的CRP、IL-6和PCT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阴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CRP、IL-6和PCT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的结果来看,CRP、IL-6和PCT三项指标的单项检测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性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性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CRP、IL-6和PCT三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应用到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断中,能够显著有效地提高血流感染患者在临床诊断方面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性,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作者:罗永钊;叶杰英;陈安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115份细菌药敏及耐药性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我院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我院2017年6月-8月各科室的细菌标本,鉴别分离出115例致病株,培养后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主要致病菌株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对β内酰胺类的耐药性较强,革兰氏阳性菌对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的耐药性较强.结论 主要致病菌的耐药性普遍较强,临床抗生素需合理使用.

    作者:任秀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对非梗阻性无精症实施AMH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估

    目的 研究对非梗阻性无精症实施AMH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正常生育、梗阻性无精子症(OA)、非梗阻性无精症(NOA)患者各50例进行研究,均接受血清促卵泡激素(FSH)、睾酮(T)浓度、抗缪勒管激素(AMH)浓度测定,分析效果.结果 NOA组TV、AMH明显更低,FSH明显更高(P<0.05),T指标水平与OA组、正常生育组差异不明显(P>0.05);精浆AMH用于区分NOA患者TESE成功与否的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均明显更高,阴性似然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 精浆AMH用于判断非梗阻性无精症患者睾丸精子获取术是否成功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杨敬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尿常规检验运用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法的效果对比

    目的 分析尿常规检验运用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法的效果对比.方法 筛选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进行尿常规检查的16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检验人员将样本均等分成3份进行检验,分别采用干化学法,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法,对3种检查结果的白细胞阳性率,红细胞阳性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尿沉渣全自动分析检查方法,其中白细胞阳性率32.50%(52/160),红细胞阳性率34.38%(55/160);显微镜检测方法,其中白细胞阳性率33.13%(53/160),红细胞阳性率32.50%(52/160);结果比较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常规检验运用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法的效果基本相似,临床检查中应相互结合,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吴春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与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 探究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与质量控制策略.方法 将我院检验科收集的685份临床免疫检验报告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并将同期在我院接受临床免疫检验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系统质量控制)与对照组(常规管理),每组40例,对两组检验结果的准确率、误诊率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检验环境温度及湿度、标本的质量、洗液更换情况以及实验人员素质等均会对免疫检验质量产生影响(P<0.05);干预组免疫检验结果准确率、误诊率及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7.5%、2.5%、95.0%,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临床免疫检验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加强系统质量控制,提升检验结果准确性,进而提高免疫检验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慧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关节内注射氨甲环酸对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预防术后失血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关节内注射氨甲环酸应用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失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手术治疗时间进行分组纳入.第一组48例患者术中缝皮之后向其关节腔内注射生理盐水,第二组48例患者向其关节内注射氨甲环酸,对患者术后出血量、输血量、引流量、血红蛋白浓度、术后输血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展开分析和对比.结果 第二组在本次研究之中血红蛋白浓度、术后出血量、输血量、引流量明显优于第一组,第二组在本次研究之中患者术后输血率明显低于第一组,组别对比间有显著差异(P<0.05).第二组在本次研究之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第一组并无明显差异,组别对比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治疗之中向关节内注射氨甲环酸可有效预防术后失血,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值得推广.

    作者:张新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术中超声在颅内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在颅内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接收的104例颅内肿瘤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常规治疗组(n=52)和术中超声影像组(n=52),进而对两组患者之间的治疗效果和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术中超声影像组与常规治疗组经过治疗后比较得知术中超声影像组KPS评分明显偏高,并且术中超声影像组经过治疗后的手术时间和手术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 将术中超声影像治疗措施运用到颅内肿瘤患者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不但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满意度,而且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有着极大的提升.

    作者:宗志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要点探讨

    微生物检验作为现代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其检验内容涵盖多个学科、领域,主要通过组织排泄物质、体液、血液及内分泌物进行分离培养检测鉴定,明确病原微生物类型.为临床医疗诊治提供高质量参考,及时明确治疗方案,同时也为患者预后疗效的衡量提高指导;因此微生物检验的质量高低将具有关键性作用.本文结合现代微生物检验质量标准,简要阐述质量控制中对于室内质量控制与室间质量控制的要点,期以促进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的提升,增强准确率,确保患者诊断治疗安全.

    作者:张新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行尿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28例为实验组,同期选取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28名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尿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指标结果差异.结果 实验组尿糖指标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指标分别为(3.03±1.82)mmol/L、(38.3±8.6)mg/L;对照组指标为(1.27±0.33)mmol/L、(16.61±3.1)mg/L,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尿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均为0,实验组中,男性16例中,尿糖14例,阳性率为87.5%;女性12例中,尿糖7例,阳性率为58.3%.结论 应用尿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进行测定,能够及早检查出糖尿病,降低误诊以及漏诊的发生率,提升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作者:蔡玉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探讨显微镜检查在血细胞分析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对血细胞检查分析过程中应用显微镜检查的具体价值做出评价.方法 抽取2018年1月-6月在我院接受显微镜红细胞检查的32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显微镜检查均由专业操作人员完成,对检查的结果做出分析.结果 320例患者中有152例(47.5%)患者符合复检标准并接受复检.未接受复检样本中没有假阴性情况.终有72例患者的显微镜检查结果出现异常,阳性率为47.37%,其中包括血小板聚集15例、幼稚细胞9例、中晚幼粒细胞8例、异型淋巴细胞12例、中性粒细胞中毒性变14例、红细胞形态异常14例.结论 应用显微镜检查进行血细胞分析可得到准确的检查结果,对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种可靠的检查方式.

    作者:李艳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铁蛋白水平与疾病分型和预后的关系

    目的 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患者铁蛋白水平与疾病分型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50例确诊为MDS的患者运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铁蛋白水平(SF)测定,分析患者铁蛋白水平与疾病分型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RCMD组、RAEB-I组、RAEB-II 3组铁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3组患者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RARS组,RARS组明显高于RA组(P<0.05);对患者进行随访,高危组(12例)患者预后不良例数为7例(58.33%),低危组(38例)患者预后不良例数为11例(28.95%),预后不良组患者SF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较好组,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RCMD、RAEB-I、RAEB-II类型的患者SF水平较高,SF水平较高可能会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作者:胡玉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六西格玛质量标准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目的 探究六西格玛质量标准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间我院临床生化检验项目18个进行实验分析,该期间内使用六西格玛质量标准,并将其作为实验组,另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未使用六西格玛质量标准作为对照组,对比实施六西格玛质量标准前后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提升情况.结果 对比实施六西格玛质量标准前后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提升情况,实施六西格玛质量标准后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提升情况与实施前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实施六西格玛质量标准,能够使临床生化检验的质量得到改进,并能够根据临床生化检验的特点,能够设计个性化的质量控制方案,对保证检验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李鑫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微生物检测及结果研究

    目的 探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病菌种类及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就诊于本院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共969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儿痰液样本进行微生物培养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969例痰液样本中共培养出病原菌25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07株(41.47%),革兰阳性菌150株(58.14%),假丝酵母菌1株(0.39%);革兰阴性菌中又以大肠埃希菌(42.99%)、肺炎克雷伯氏菌(19.63%)和流感嗜血杆菌(7.48%)占比高;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49.33%)和肺炎链球菌(49.33%)占比高.结论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病菌种类多且复杂,及早进行检测,应用相应抗菌药物对提升治疗效果有积极意义,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刘林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