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妈妈变了

张琦

关键词:
摘要:因为工作忙,我已经几年没有回家了.今年春节,我特地用拼假的策略凑足了一个长长的假期,准备同家人好好地聚一聚.回家之后,我继续秉承着懒散的本性,每天睡到日上三竿,然后,等着妈妈给我做好吃的,脏衣服也全都扔到洗手间里,等着妈妈来处理.就这么好吃懒做了一段时间,我突然发现,虽然家还是那个家,家的氛围也一如从前那么温馨,可是妈妈却改变了许多.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陪你好好活一次

    21岁参加工作,终于体会到了她的难处.一个人,种六亩地,九分田,养十几头猪,带着两个尚在读书的孩子.这便是她,我苦难的母亲.22岁,我往家里邮了第一笔生活费,我让母亲把一切农活都停下了,不让她下地,不让她喂猪,更不让她骑着破破烂烂的三轮车到处拉柴火.

    作者:一路开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知止”才淡然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在把土、沙子或米一类的东西装进容器时,可以高出容器的外沿,凸起小山状的尖顶,用数理的概念,就是可以在10升的容器里,装上十—二升的东西.但是,无论你用什么样的容器装水,都无法让水高出容器的边沿,因为水满则溢.所以,孔子赞赏水的智慧说:“水遇满则止,并不贪多务得,犹如君子的讲究分寸,不贪婪、不自满,适可而止.”

    作者:张永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一山能容“二虎”

    “一山不容二虎”,这是很多人从小就铭记于心的至理名言.可实质上,这句话的可信度令人质疑.“二虎”,用来比喻两个实力平分秋色的竞争对手.倘若把“二虎”置于动物的世界里,又会怎样?

    作者:一路开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喝出来的精神病

    中国人饮酒已有几千年历史,形成了酒文化.酒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疲劳时喝一点,高兴了喝一点,聚会时喝一点,忧愁时喝一点,总之,总有理由喝一点.大众心中还有酒可养身、祛病的观念,作为保健品每每饮之.

    作者:南振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简单易学的减压10法

    1珍爱自己任体何时候加强自尊都是压力管理的关键.自尊好比一个人的抗压能量储备,面对压力时,高自尊的人更容易保持镇定,积极应对.任何珍爱自己、欣赏自己、满足自我需要的活动都有助于增加自尊.

    作者:卢丽卿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我们也需要尊重”

    提高能力才能赢得尊重一个人只身在外,却要忍受别人歧视的眼光,过着单调的生活,对家人的思念,以及美好幻想的破灭……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确实会让人崩溃.该怎么做才能改变目前的状况呢?首先,要保持一种自信的生活态度.不管别人怎么看,生活还是自己在过,过分在意别人的态度是对自己的一种惩罚.

    作者:黄春瑜;魏华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风景这边独好

    有一段日子,我在外租房住.我租住的小区,建筑都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楼高不过三层,我租住在三层的一个套间里.我爱站在后窗口往外看,我看到直笔笔的杉树,高过了楼顶,夏天绿着,秋天黄着.杉树上不时有鸟来造访,花喜鹊,白头翁,野鹦鹉,画眉,小麻雀……它们在杉树上聚会,亲亲热热地啾啾、叽叽,彼此一点也不生分,把一方空气搅动得灵动起来,水一样的.鸟比我们人类心胸广阔,鸟不设防.

    作者:丁立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爱的账本

    情人节这天,父亲对母亲说:“我们都老了,我也不给你送玫瑰花了.”母亲笑着说:“行,我们不赶时髦.但是你总得想个法子,让我在爱的账本上又存入一笔.”父亲说:“陪你下跳棋,三餐我来弄,给你做田螺鸡,怎么样?”母亲乐呵呵地说:“行!”

    作者:柏兴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我不是“木头人”

    大家都曾玩过“我是木头人”的游戏,可又有谁想过有一天自己变成了“木头人”?李女士近丢了工作,情绪非常低落,整天躺在床上.起初她还能自己吃饭、上厕所,渐渐的,连吃饭都是由家人送到床边.丈夫儿子十分不解,认为她没有尽到妻子母亲的责任,不时地抱怨她几句.一天早上,她丈夫气愤地说:“你看你,工作没了,家务也不做了,这不是供了个王母娘娘在家里吗?饭我给你放桌子上了,我和儿子今天有事,中午不回来了.”

    作者:袁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走近农民工的内心世界

    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2009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已达22978万人,他们大多正值青壮年、文化程度不高、劳动时间长、收入水平低、社会保障差.这样一支发展迅猛、浩浩荡荡的队伍,在扮演城市建设生力军的同时,其自身也面临着来自个人发展、工作环境、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他们的心理是否健康,既关系到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也关系到农民工作为社会重要成员的幸福感.

    作者:吴胜涛;周婵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注意力不集中也是病?

    丁丁从小调皮好动,3岁刚上幼儿园时,老师就向他父母反映孩子中午不睡觉,在教室里奔跑,并且喜欢和小朋友打闹.尽管老师—再要求他回到座位,他还是没有半点服从的意思.老师三天两头地“告状”,父母总觉得男孩子调皮是正常的,长大了就会好的.一直到上小学,丁丁仍然不见收敛,上课不专心听讲,课堂作业经常做不完,回家后做作业也是拖拉磨蹭,必须要家长在一旁帮助、监督才能勉强完成作业.老师还发现丁丁的情绪非常不稳定,易怒,爱发脾气,经常因为小事和同学发生冲突.

    作者:曹克楠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事实与推测

    在心理咨询室里,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年轻的女孩.她初给我的印象不深,只记得她身着色彩暗淡、式样单调的衣服,装束上让人过目就忘,可那张白净的脸却被一侧垂下的黑发遮挡住了半边,想看清她的表情,似乎先要透过那一绺绺垂着的发丝才有可能.我疑惑,女孩留这样的发型,难道是刻意用来遮蔽心灵的一种屏障吗?

    作者:李建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明星老爸”的长寿经

    朋友打电话告诉我:“去年有一家刊物封面上的照片是你父亲;中央电视台第9频道播放的《我的抗战》,每集的片头有时也有你父亲,他老人家都算半个‘明星’了啊!老人家今年96岁了,还那么精神,得空时你问一问,老人家究竟有什么健康长寿之道?”

    作者:蒋光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从“平面几何”看人际关系

    担任学校心理辅导老师期间,我经常在学生的来信中看到这样的提问:“都说三角形是稳定的平面几何图形,为什么三角形的人际关系却不稳定?”确实,生与死、爱恋与遗弃、信仰与背叛、悲欢离合组成的一幕幕人间悲喜剧经常在我们身边上演,影响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人际沟通.我们可以从几个简单的图形中,来分析人际关系中的一些现象.

    作者:苏明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眼眉弯弯的女孩

    她认识他,是偶然.她去做头发,他在她的大学附近开发屋当发型师.出门左拐,有棵桂花树,还有一棵枇杷树,她喜欢秋日的芬芳,春天的黄果,对面就是那家名为指尖芭蕾的理发店.

    作者:秦湄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林书豪的成功启示

    近,美国NBA华裔球员林书豪横空出世,凭借在球场上的惊艳表现,一下从默默无闻的替补球员成为炙手可热的篮球新星,被整个美国甚至全世界所关注.如果说NBA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大职场,这个年轻人的努力和成功,我们都可以看到一点自己的影子,那“职员”林书豪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呢?

    作者:吕清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谁有权扶养孩子?

    2006年11月23日,央视《大家看法》播出了一个节目《不一样的母亲》,讲述的是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产妇刘洋的故事.出院时,这对母婴的身边没有任何亲属陪伴,产妇的身上甚至连一件御寒的外衣都没有.在一间违规搭建的不足7平方米的简易房里,记者和刘洋的家人一起见到了出院后失踪的母女二人.小屋里没有电,更没有任何取暖设施,刚降临人世六天的女婴睡在襁褓中.

    作者:张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家暴”,出没,请注意!

    从《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等艺术作品到李阳家暴的真实事件,家庭暴力似乎从未离开过公众的视线,它或远或近地存在于这个社会之中,给人们原本祥和的生活涂抹上一层灰暗阴郁又带有一丝血腥的色彩.看着李阳妻子Kim在微博上展示的累累伤痕,人们不禁感叹,家庭何时不再是我们栖身怡情的港湾,转而成为暴力的前沿?!家暴不仅摧残着伤者的身体,也蹂躏着家庭所有成员的心灵.难怪有网友称:“宁可找一个穷鬼,也不能嫁给暴力君.”

    作者:闻心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一碗汤”的距离

    刚结婚时,婆婆拉着我的手说“小青,你过门了,是我的儿媳妇,也是我的女儿,我们都会好好待你的.”听得我心里暖洋洋的,也打定了主意把婆婆当成妈妈一样.但没过久,我们心里都犯了嘀咕,生出了隔膜.

    作者:李漫青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谁能给流动儿童一个“心”归宿?

    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由于父母工作不稳定,流动儿童不得不经常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不断变换的生活、居住环境带给他门强烈的恐惧感和失落感,这样很容易使孩子形成自我封闭、消极的心理,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作者:刘洋;江琴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