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告诉孩子妈妈也会累

袁方

关键词:
摘要:一位朋友经常向我抱怨青春期的女儿不好管,管教多了怕出意外,管教少了又怕走歪路.昨天,她向我描述了这么一件事情:女儿平日里住校,周末才回家.女儿每次回家,朋友都会为女儿准备水果、零食、药品等,足够一周的储备.这周有些例外,朋友周日下午才出差回来,非常疲倦,但考虑到女儿,依旧按照往日那样忙活.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捡别人的板砖,铺自己的路

    大学毕业后,我在省城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经过几年的打拼,终于和妻子在城市里站稳了脚跟,也拥有了自己的房子.这在我们老家被传为了佳话,于是,好多亲戚朋友的孩子到省城来投奔我,希望能找一份好工作.

    作者:郭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告诉孩子妈妈也会累

    一位朋友经常向我抱怨青春期的女儿不好管,管教多了怕出意外,管教少了又怕走歪路.昨天,她向我描述了这么一件事情:女儿平日里住校,周末才回家.女儿每次回家,朋友都会为女儿准备水果、零食、药品等,足够一周的储备.这周有些例外,朋友周日下午才出差回来,非常疲倦,但考虑到女儿,依旧按照往日那样忙活.

    作者:袁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一束鲜花能盛开多长时间

    办公室里,年轻漂亮的李老师今天过生日,她收到了一束鲜艳的红玫瑰.看着李老师一脸幸福的样子,大家纷纷猜测是谁送的.原来送花人既不是李老师的老公,也不是李老师的学生,而是她多年的闺密.闺密出差在外,只好托快递公司给她送上一束鲜花表达心意.

    作者:魏得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你的玫瑰,我的快乐

    他们曾经那么相爱,她以为会与他相偕终老.可是有一天,他提出了离婚,为了一场看似荒诞的恋情.不是没有求过,只是那边好戏刚刚开场,怎肯轻易撒手.他选择净身出户,把儿子和房子留给她,然后决然地离开.

    作者:顾晓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冷暖之间知幸福

    一个冬天的早上,我从内蒙古的呼和浩特乘飞机回广州.早上七点,内蒙古下着大雪,气温是零下15度.我在这里待了几天,已经习惯了厚毛衣加羽绒服,三个小时之后飞机在广州降落时,被告知地面温度是12度.下了飞机,因为温度上升了20多度,我脱下厚毛衣,只穿了件内衣加衬衣,感觉十分温暖.当我坐上公交车时,发现周围的人个个都是厚厚的羽绒服,因为广州前些日子还是26度,昨天突然降到12度,下降了14度,他们个个都觉得好冷.北方人如果在冬天有10度的气温会觉得很温暖,南方人却觉得很寒冷.同样的温度,因为之前所处的环境不同,人的皮肤对温度的感觉相差竟会如此之远,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作者:千雪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工作拖拉怎么办?

    用积极的话鼓励自己 拖拉者的内心对话经常是“他们逼着我,我不得不做”,“我无能为力”,这些想法暗示着自己是个受害者。这时,不妨改变策略,用积极的自我对话暗示自我:“问题很棘手,但我是不是可以做点什么呢?”并且用“我可以试试这种方法”代替“我不知道从哪里入手”,用“一个小时之后开始”代替“任务太多,肯定做不完”.

    作者:刘玉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早期筛查要靠神经心理测验

    定向力●现在是哪年?哪月?哪日?星期几?●你现在在什么地方?记忆力●现在我要说三样东西的名称——梅花、狗、汽车,说完后请重复几分钟之后再请重复.●请把这一组数字倒着说:6-8-2,3-5-2-9.●请听这三个数字:6-9-4,然后心中默念从1到10,再重复说刚才那三个数字.

    作者:尹文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高考倒计时,做好孩子的“稳压器”

    过度关心,或许适得其反 李工程师的女儿小丽今年要参加高考了,李工夫妇从两年前就计划起来,他们决定从各方面给女儿提供方便。从小丽进入高三第二学期那天起,全家就取消了节假日外出游玩活动,凡有亲戚朋友来家,一律在外面接待。在家里,爸妈什么事情都不让小丽做,只要她专心复习。吃饭时,妈妈对她叨念要吃什么保持营养,连爷爷奶奶也坐立不安地为自小丽忙这忙那……家里气氛怪怪的.

    作者:博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孩子为什么无故逃课?

    暖暖今年10岁,是某市重点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凡知道她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夸她是个聪明、乖巧的好孩子.的确,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暖暖的成绩就从未出过全班前三名.可近不知怎么回事,暖暖总是在每次上学前说自己浑身难受、不想去学校了.初,暖暖的父母看到孩子痛苦的表情,真的以为她得了什么严重的疾病.为查明病因,还多次带她到当地的大医院做系统的全身检查,可结果并未发现有明显的器质性问题.

    作者:王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离奇的“碰瓷”事件

    出租车里,我很有耐心地听着女司机的絮叨.从此处到郊区还有一段长长的路,她有足够的时间,谈她的亲历和见闻.其中一件事,引起了我的兴趣.她说,就在一个月前某晚12……她开着车,快到郊外一个三岔路口的时候,突然,一 条黑影横穿马路.急刹车.车子停住了.可是接下来的事情,让她始料未及.黑影离她的车头足有两米远,却折过身,朝车子奔来,—下撞在车头,扑倒过来.

    作者:查一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开心驿站

    作者:夏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精神疾病会遗传吗?

    脑损伤的程度决定了精神疾病的类型近5-10年来,国外医学界越来越倾向于把精神疾病看成是种脑发育性障碍.发育和遗传的关系很密切,遗传会影响发育的正常或者出现偏差,一旦出现偏差,便会带来行为和情绪方面的异常.脑发育的偏差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症状表现.儿童孤独症与遗传的关系非常密切,它的起病年龄很早,5岁以前就能得到明确诊断,这是因为遗传缺陷在该病中所起的作用很大,这种缺陷很快就会暴露出来.

    作者:王传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旅行晒幸福

    没有孩子时,我喜欢在假期安排旅行,旅行固然劳累,但心灵压力的释放是另一种休息,倘若没有这样一段休息作为缓冲,我势必没有足够的精力再继续奋战.自从怀孕到孩儿呱呱坠地,老大、老二相继报到,除了礼数上的回婆家、娘家过节外,屈指算算,我大概有五年没有旅行了.这次休假,无论如何,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踏出第一步,带着四岁和一岁半的娃儿一块出门旅行,以满足这积压已久的渴望.

    作者:王东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为了爱,我坚强生活

    爱,她无处不在.她跳跃在美妙的歌声中,她含蕴在清澈的眼神里,她孕育在善良的心田……爱是美,是幸福,是纯净,是温馨,是柔情,是思念……爱,她无处不在,无论你生活在什么样的境地,你用感恩的双眼,就能感受到爱的存在,令人感动一生一世.

    作者:王炳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她恋爱,我焦虑

    女儿恋爱了,看着她整日沉浸在自己的爱情当中,我的心不禁也跟着着急.我是她妈,养了她近20年的妈,可是现在,她和我却如同陌生人一般,不和我说话,不和我沟通,也不对我谈及她的任何事情,想到这里,我便很是着急.

    作者:朱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健身的吸引力

    具体分析起来,着手健身的人大致出于这么几个原因:女性总有一种滑稽的运动冲动,偶尔看到电视上正播放激情四溢的健身操,就立即脱下职业装跟着跳上10分钟,多数人只跳这么一次,尤其是当运动和美扯上关系时,女性的冲动往往会冲破理智的枷锁,比如兴冲冲地买回一台脂肪燃烧机,搬回一台跑步机。结果可想而知,毫无减肥效果的脂肪燃烧机被当做破烂处理掉了,沉重的跑步机也静静地躺在阳台的角落.

    作者:刘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小幸福

    早上六点钟起床,开门看到满天晨星,我感到非常幸福;走到院里,低头看到遍地霜花,我感到非常幸福;点燃灶火,下一碗葱花油盐面,狼吞虎咽吃得饱饱的,我感到非常幸福;坐公交车去上班,一路上空气清新,街边的树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我感到非常幸福;到单位后伏案读稿、编稿、排版、做各种杂务,整天忙忙碌碌,我感到非常幸福;中午不能回家,在办公室的沙发上放几本书当枕头,仰面往后一躺就睡着了,悠然醒来后伸伸懒腰,我感觉舒服极了、幸福极了.

    作者:海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付出是成功好的捷径

    同事小张是一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别看他是个毛头小伙子,但他做任何事情都特别认真.由于安全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单位会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所有人员都必须参加.当然,学习结束后,为了检验大家的学习成果,会出一张安全试卷测试—下.

    作者:郭震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引领照料者走出迷茫

    我们所说的照料者是指照看料理、关心照顾病人的人、,包括医护人员、陪护(护工)、家属及其他人员,如康复治疗师、社工等.我国大多数老年痴呆病人都是由家庭成员来照顾,照料者的关系大多是病人的配偶、子女、亲友等.这些照料者大多数为女性,年龄60岁以上者达23%-45%,患有慢性病者达33%-46%,照顾时间平均达2-10年之久.由于病程较长,病情逐渐加重,照料老年痴呆病人是一项长期而辛苦的工作.

    作者:武平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谈谈老年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

    总怀疑房本被偷的李老爷子 年轻时候的李老爷子可谓是一个模范丈走,对妻子温柔体贴,对孩子疼爱有加.可近,80岁的他却经常跑到派出所报警,求民警抓走自己的儿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李老爷子过去为人很好,忠厚老实,话不多,谁也没见过他发脾气.上了岁数以后,他慢慢有点儿丢三落四的,家人也没当一回事儿.可近这一年来,他的脾气越来越大,和家人说不上两句话就起急.更让家人苦恼的是,他现在整天说东西找不到了,说孩子们拿他的钱了,甚至怀疑儿子要偷他的房本去卖房子,怀疑儿子要把自己赶出家门.

    作者:王华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