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起来看“问候语”

许圣义

关键词:
摘要:“吃了吗?”从记事起,总是听到人们见说一声“吃了吗”.开始很纳闷,么人人都是这句问候呢?随着年的增长,越来越感到这句问候语的温暖,因为那时候,“吃”几乎是全民关心的问题之一,人家关切地问一声“吃了吗”,你自然就有感动沁入心田,肚子饥饿的咕咕声也压了下去.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每天多问一句话

    几个女人聊天,婚姻现状是每次必聊且百聊不厌的话题.说起关于夫妻间彼此“肯不肯多看几眼”的问题,有人说,时间长了,早就审美疲劳了,谁还肯看谁啊.大家纷纷响应.想想自己,每天匆匆上下班,到家做饭、吃饭,然后,看电视,上网,我和丈夫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谁也无心关注彼此.

    作者:赵文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孩子总考虑得失,问题在哪儿?

    小刚今年12岁,马上就要上初中了.他内向,不爱说话.老师让他参加爱国主义读书比赛,他回家就整天将自己关在屋里,饭也吃得很少.他父亲发现后打电话给老师,当听说是因为演讲时,就说小刚胆小,以前没参加过,希望老师不要安排他参加.小丽今年13岁,同学们选她当劳动委员,她回到家又哭又闹,说是劳动委员被人看不起,天天吃灰,回家迟,耽误学习.她的母亲一听就嚷着让老师给她换一个学习委员,老师听了,哭笑不得.

    作者:章中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阳光下的“微幸福”

    “拍照时喜欢露牙齿;旅游纪念品爱摆放在桌上;很享受地读书;爱品茶或饮酒;再忙也要运动;爱收拾自己的小空间;有两三个交心的朋友;时常心里甜蜜地想着一个人;早晨起床后感觉一身轻松;有时走在路上突然发笑……”偶然在网上读到这个“幸福规则”,我拿来对照自己.不惑之年的我终于有了知足、感恩的心,我感谢自己曾经遭遇过的种种坎坷,让我懂得了珍惜,明白了平平淡淡才是真.

    作者:夏爱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轻松对待100分

    临近期末考试,刚上一年级的儿子每天都在紧张的复习中度过.考试,是检测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所以,每天放学回家,儿子都会递给我两张当天考的试卷.虽然儿子的成绩不算差,可每次看试卷,我还是忍不住恼火,因为明明可以考100分的卷子,儿子都因为粗心而做错题.

    作者:石爱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小心老板的「甜点」攻势

    甜点1“你是我的心腹”夏刚 男 25岁 外贸公司职员作为公司新人,夏刚知道自己并不具备优势,因此,他格外努力工作.由于业绩出色,加上与周围同事的关系还不错,他不仅受到了老板的赏识,还赢得了同事们的支持.一次,老板单独找他谈话.老板意味深长地拍着他的肩膀说:“你和他们不一样,你是我的心腹,是我在办公室里的耳朵和眼睛,我需要你及时汇报大家的工作情况和他们私下聊的一些事情.”

    作者:麦保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酸山楂的“甜蜜”转身

    梁,一个七尺汉子,这时正躺在床上,默默地流着眼泪.床头搁着一小碗山楂,那是媳妇临上班前洗好后给他消闲的,但是,他却一点儿食欲也没有.梁不是不想下床干活,而是不能.一次事故,一个意外,让他由生龙活虎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个行动迟缓、生活难以自理的废人.一个月前,作为货车司机的他爬到车顶去绑扎油布,不料,绳子断裂,猝不及防的他从几米高的货车顶直接摔到了硬邦邦的地面上.当人们手忙脚乱地把他送到医院时,医生的一番话让他生不如死:“脊椎骨摔断了,恐怕难以站起来了.即使能站起来,也不能干重活了.”这句话如一块巨石,砸碎了结婚还没几个年头,刚刚准备开启新生活的年轻人的梦想.所幸的是,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梁竟然能勉强站起来了.医生说他恢复得不错,现在要做的就是慢慢地静养.

    作者:陈凤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活出内容

    某科室工作高雅、清闲,一天的事务不消半个小时就可做完,余下的时间大家都海侃神聊,乏了便优哉游哉找法儿消磨时间.时间一长,几个人都觉得无味,似乎患了“科室病”,无聊空虚,没精打采,提不起神儿,像少了水的花似的蔫着.

    作者:骆昌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切断家庭的“复制链”

    近在工作中让我思考得多的是家庭文化与孩子心理健康的问题.A有一位成年男性来访者,他因工作没有动力,与人交往没有兴趣,对生活没有热情,又很不满意自己的状态而来寻求心理咨询.当我们寻根究底下去,发现在他的心里内化了一位严厉又专制,且自以为是的父亲,这个父亲不容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孩子想踢足球,父亲觉得这项运动太激烈,不安全,孩子的想法被掐灭了;孩子想读建筑专业,父亲觉得过时了,为他选择了计算机专业.

    作者:文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职场不相信眼泪

    很多大学毕业生在进入职场之后,才发现一切都与自己的想象不同,职场奋斗除了知识功底以及一腔热情外,还需要擅交际、会为人.由于不少职场新人是90后独生子女,从小在家长的呵护下长大,没有做好遭遇挫折的应对准备,所以入职后遇到困难不知所措,甚至哭泣、抱怨,想象中未来的那片光明在一次次的挫折中渐渐变得黯淡无光.然而,职场人人平等,没有人会因为你是新人而降低工作标准,一切都需要新人擦干眼泪,经过不断的自我调整,获得成长的动力.A职场人际圈,职业化成长的根基小阮毕业后顺利应聘到一家大型国企,并直接进入职能部门从事办公室工作.由于她生性聪慧、伶牙俐齿,很快就掌握了各项工作内涵,而且快速适应了办公室作为各部门枢纽工作的特性.然而,率性的她做事的时候总是直来直去,遇到问题不会换位思考,大嘴巴一张得罪了不少人,三个月的实习期下来,告状的声音把部门领导弄得头都大了.

    作者:闻心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阴晴不定的上司

    孙伟,今年即将步入40岁.目前,他不仅在就职的外企大公司里当上了产品部总经理,而且手底下还有30多名员工,可以称得上是位成功人士.他一向心思缜密、处事圆滑,深受领导重用.岂料,一直顺风顺水的他今年5月却栽了个不大不小的跟头,因为他所作的决策在某种程度上给公司既带来了经济效益,但同时又给公司今后的发展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响.

    作者:梧桐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再见,外星人!

    癸巳,初秋,又是一个不眠之夜,但服药多年的小李已经很满意了,因为以前几乎每个星期他至少都会有一天彻夜不眠.之所以会无法入睡,是因为小李总感到有一个声音在他耳边不断地说着一些莫名其妙的话,从白天到晚上,几乎24小时不间断.对此,小李无可奈何,因为对方只是一个声音,看不见摸不着,来无影去无踪,忽远忽近,捉摸不定.

    作者:张国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在飞机场邂逅“知己”

    那是一次航班延迟的旅行,柯敏拖着大大的行李箱,坐在机场大厅里,周围是一些因为航班延误而焦躁气愤的乘客.柯敏看看表,航班已经延误20分钟了,这意味着自己5个小时后转动车的计划可能被打乱.但柯敏没有生气焦躁,“既来之则安之,不为了自己控制不了的事情生气,与其生气,不如把精力放在自己能做的事情上”.这是她近读了很多心灵作品的收获,没想到,这些收获真的在细致入微地平复着以往的焦灼.

    作者:玲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母亲的桂树

    微弱的月光铺在青砖路上,微醉的春风在巷子里千回百转.他哼着调儿,一个踉跄,熟食和烧酒差点砸了.到了木板屋,惊了一下,窗边的桂树前蹲着一个人.那人腾一下站起,看不清脸庞,可这身形太熟悉了.他的嗓子哽了,老娘挑着担子又来看自己了,“娘,您……等多久了?”老娘鼻子一酸,问:“每天都这么晚吗?”“不是,就今晚,加班嘛.”他晃了晃熟食和酒,“老板加工资哩.”

    作者:江泽涵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101岁的生日许愿

    一个老人,过101岁生日时许愿:再谈一次恋爱.看到此则新闻,半晌无语.不是惊讶也不是感动,只是赫然发现恋爱这个词和101岁这个数字并列在一起时,眼睛有点不适应,思维惯性被转了一下向,麻木的心脏稍稍荡了一下,想笑.

    作者:云翦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巧搭讪,帮你扩大社交圈

    莎莎和米琪是在一次校园文学社团活动中认识的.两个年轻的女孩因为怀有共同的文学梦而很快成为了好朋友.让莎莎羡慕的是,性格开朗、活泼的米琪身上似乎有一种神奇的“磁力”,总能认识并结交不少朋友.每次见面,米琪都会跟莎莎分享从朋友那里听来的趣事.而莎莎依然像上中学时那样,每天过着“教室一食堂一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虽然也很充实,但内心总感觉有些孤单,她特别渴望自己也能像米琪那样拥有更多的朋友,让生活变得更丰富一些.

    作者:李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捡拾路上的温暖

    那一年,我初中毕业后到省城去打工.辗转几天,在一家门窗加工厂落下了脚,同时进厂的还有5个年龄差不多的工友.老板说,实习工资一个月600元,一个月考察后工资涨到900元.我十分珍惜这个工作,因此,拼命地干,希望能得到老板的赏识留下来.然而,像门窗加工这样的技术活需要悟性,我的悟性很差,有两个工友刚来半个月,师傅交代什么活都能干好,可我却什么也干不好,笨手笨脚的,没少挨老板和师傅的训.

    作者:程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冬季话咳喘

    冬天容易感冒,而感冒是诱发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主要原因.除感冒之外,烟雾的刺激,尤其是吸烟,亦可加剧病情.工业烟尘及纸烟烟雾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致使正常呼吸道的功能遭到损伤,抵御细菌、病毒的能力下降,炎症趁机而入.也有些人与过敏有关,如闻了油烟、油漆、敌敌畏等而发病或使病情加重.近年来也注意到有些慢性咳喘病人与遗传有一定关系,在某些家庭,几代人中都出现过这种病人.

    作者:梅华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心理咨询:困境中的明智选择

    “我出生于南方农村,家里不太和睦,从小我就像生活在一个冰窖里.长大后的我表面上看起来乐呵呵的,但常感觉周围没有人能了解我的内心.我谈过几次恋爱,但都不太顺利,直到遇到现在的丈夫.我们恋爱两年后结婚了,我觉得自己的心慢慢温暖过来了.不久后,我父亲病倒了,我觉得天都塌下来了,心里很害怕,再加上后来我不小心流产了,心情低落到谷底.我几乎天天以泪洗面,跟丈夫吵架,在家摔东西,和婆婆、小姑子的关系也很紧张.偶然的一次体检,我又被查出得了甲状腺癌,我真的彻底崩溃了,一个多月睡不着觉,那种地狱般的痛苦真的是让我苦不堪言,而且自尊感降到了极点,我觉得自己谁都不如.……”

    作者:李献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权威”恐惧的背后

    小张来到咨询室,有些拘谨和紧张,“医生,您能帮助我吗?再这么下去,恐怕我连工作也要丢掉了!”小张很急切,甚至语调都有些轻微的颤抖.在医生的安慰和引导下,小张平静了一些.那么,他到底遇到了什么严重的事情让他如此紧张呢?经过了解得知,几年前,毕业于某名牌大学理工科的小张,以优异的面试成绩进入了一家非常有名气的大公司.小张对自己的工作很上心,平时遇到不懂的地方,总是虚心向同事请教,加班更是他的家常便饭.同事们都很佩服小张的刻苦,学东西很快.没两年,小张已经成为他所在部门的主力技术人员.小张本以为,以自己的聪明和勤快肯定能够做出一番成绩的.但是,又是几年过去了,身边和自己差不多一起进公司的同事都相继得到了升职,或者调到了更好的部门工作,只有小张还在原地不动.渐渐的,小张对工作也没有了当初的热情,懈怠了很多,部门主管已多次提醒他要打起精神好好工作.

    作者:韩海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育儿中的手表定律

    A童童爸非常宠爱儿子,童童想买什么玩具,爸爸基本上都会答应.周末,一家人一起去超市,孩子想买遥控飞机,妈妈觉得家里有玩具了,没必要再买,不如买鸡翅吃.妈妈正在犹豫,爸爸就答应了孩子的要求.妈妈一脸的不愿意:“你也太溺爱他了,不能孩子说买什么,你就给买什么啊!”爸爸说:“孩子又不是天天要玩具,偶尔买一次没什么了不得的.我们小时候,想玩这些都玩不上呢!”孩子看爸爸妈妈在僵持着,就开始撒娇,妈妈也经不起孩子磨人,不再发表意见.于是,孩子把遥控飞机放进了购物篮,朝正在生气的妈妈做了个鬼脸.

    作者:刘荣付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