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悦林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4月至2012年3月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68例(82眼),在制作骨窗做了相应的改进,有效保护了泪囊.结果 68例(82眼)慢性泪囊炎患者术后随访6 ~ 42个月,治愈68眼,好转8眼,无效6眼,总有效率为92.7%.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简捷、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映国;刘扬;陈胜津;丁锐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青春期卵巢肿瘤的临床特征,探讨腹腔镜下诊断与治疗青春期卵巢肿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42例青春期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下诊断符合率100%;行卵巢肿瘤剥除术38例,单侧附件切除术4例,随访24个月均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诊断率高,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性以及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是治疗青春期良性卵巢肿瘤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亚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对护理工作的需求情况.方法 采用自制“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需求调查表”调查2012年4月至2012年10月于我院各科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的护理需求.结果 患者想了解的健康教育内容为发病原因,其次依次为饮食注意事项、用药知识、治疗方法、护理知识、并发症的防治、体位休息指导;在疾病相关内容方面,患者想了解的内容依次为术后疼痛问题、术后恢复情况、手术时间及过程、手术费用.个别交谈是患者所为接受的健康教育方式,占63.28%;绝大多数病人认为有必要进行出院随访及对其家属进行宣教.结论 及时了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各方面的需求,可以降低患者术后住院日、尽量减少药源性疾病、提高临床疗效、提升病人满意度,使患者大限度的获益.
作者:蒋劲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应用复方丁香开胃贴对预防静滴红霉素引起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86例静脉滴注红霉素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静滴前30 min采用复方丁香开胃贴敷贴神阙穴(肚脐),对照组给予普通胶布敷贴对照.结果 观察组46例,10例患儿出现腹痛、呕吐、食欲减退,有效率78.3%;对照组40例,24例患儿出现腹痛、呕吐、食欲减退,有效率40%,两组应用效果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应用丁香开胃贴对预防静滴红霉素引起的腹痛、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有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曾洁群;田杨;林翠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10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为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全身性损害,与说明书提示基本相符.该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年龄> 45岁患者高于年龄<45岁患者(P<0.05).结论 医师和药师在遵守使用说明的前提下,仍需密切注意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大龄男性患者,合理安全用药.
作者:吴诗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个体化护理在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9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48例在此基础上应用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及并发症控制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39.8±8.7)mm Hg、(97.3 ±8.8) mm Hg均明显高于治疗组患者的(124.5±9.7)mmHg、(84.2±7.1)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治疗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小红;黄惠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评价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ain,CRP)部分性能指标,为临床检测CRP提供方法参照.方法 随机选取接受健康体检者以及住院患者中符合条件者80例,采集晨起空腹静脉血,并进行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对检测结果的精密度、受干扰性以及稳定性分别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精密度实验显示,不同浓度的CRP标准液测定结果的批内以及批间误差范围均在10%以内;干扰实验显示,CRP标准液检测结果误差在10%以内;稳定性实验显示,CRP标准液水浴后的第1、4、8、12d,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总体表明,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CRP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受干扰小,检测结果稳定性佳.结论 免疫透射比浊法在检测CRP中相关性能指标整体情况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宝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观察我院甲状腺癌患者临床治疗资料,探讨分析诊断该疾病颈部淋巴结转移超声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前进行超声诊断并测量淋巴结,记录形态情况、回声情况、大小以及部位分布,术后取淋巴结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86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前经超声后,诊断为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共76例,良性增生10例.淋巴结肿大病理诊断结果为转移性淋巴结74例,良性增生淋巴结12例.超声诊断的正确率为83.33%,诊断结果较为理想,且大部分转移性淋巴结分布于患者颈部下方1/3处.结论 超声对甲状腺癌患者颈部肿大淋巴结转移具有较好的诊断参考作用,且诊断失误率小,为临床上诊断淋巴结转移类型情况以及位置分布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值得临床上推广研究.
作者:谢轶峰;刘晓真;师天雄;周广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4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分别给予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8.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9%(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粉碎性骨折安全稳定、疗效显著.
作者:滕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贝复济治疗小儿疱疹性咽颊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79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阿昔洛韦,治疗组给予肌肉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1b,咽颊部局部喷涂贝复济喷雾剂,观察其药物疗效、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9.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少.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贝复济治疗小儿疱疹性咽颊炎疗程短、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吕秀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配伍丙泊酚在初孕妇女中止早孕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门诊拟自愿行人工流产,无手术禁忌症,B超确诊宫内孕的280例初孕早孕妇女.分成对照组130例和观察组150例.观察组术前将米索前列醇400微克置于阴道后穹窿,对照组术前术中不用任何药物.并对两组宫颈软化效果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等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宫颈软化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为138例(9 2%),对照组为8 0例(6 1%)(P<0.05).手术时间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减少,观察组(4.2±1.5)s,对照组(5.8±2.0)s(P<0.05).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减少,观察组(20.3±5.2)nl,对照组(38.1±6.2)ml(P< 0.05).两组均无人流综合征发生(P>0.05).结论 无痛人流术前2小时于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在初孕妇女中止早孕手术中具有利于扩张宫颈,便于手术操作等优点,简单易行,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燕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研究降温毯治疗重度脑损伤期间的有效护理模式.方法 将我科2009年9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重度脑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30例给予细节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通过细节护理干预,降温毯使用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存活患者住院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降温毯治疗重度脑损伤期间给予细节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可以减少治疗期间的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其经济负担.
作者:苏燕娟;陈少卿;王玉心;翦辉娜;陈少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1年10月我科收治的60例正畸治疗患者,实验组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n=30),非对照组种植体支抗治疗(n=30).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上中切牙倾角差、上中切牙凸距差及磨牙位移差异.结果 较之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上中切牙倾角差和上中切牙凸距差明显较大(P<0.01);而磨牙位移明显较对照组磨牙异位小(P<0.01),患者满意度高.结论 微型种植体支抗操作简便,正畸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郑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分析阿托伐他汀钙贯序疗法治疗急性心梗的介入治疗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来我院进行介入治疗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60例,随机分平为三组,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实验组采用,每日口服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阿托伐他汀钙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8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45%的治疗有效率,且观察组和实验组的一级复合终点情况也较对照组优势显著(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兵;陈允祥;陈漫清;黄玲;罗卓卿;潘少奕;陈裕展;方妙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头皮定位法在颅内浅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20例颅内占位性病变患者术前行磁共振头皮定位,确定颅内浅表肿瘤在头皮近投影点并标记.手术时根据投影点切开头皮开颅,切除肿瘤.结果 20例病例病灶所在部位无定位失误.手术时间平均为(65.3±5.7) min.术后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术后复查MRI病灶均已切除,无术后感染.结论 通过磁共振头皮定位法可在术前确定颅内浅表肿瘤在头皮近投影点,设计手术路线.明确肿瘤与脑组织关系,有利于降低手术难度及术中可能对脑重要功能区或大血管损伤.
作者:刘祥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对2项分子生物学诊断指标HBV-DNA及HCV-RNA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及HCV-RNA室内质控及室间质控标本,收集2012年4月至9月工作日内的HBV-DNA及HCV-RNA室内质控数据及2011年至2012年室间质控结果.依据《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评定检测项目测量不确定度的准则,计算HBV-DNA及HCV-RNA的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结果总体偏差变异系数,进而计算出HBV-DNA及HCV-RNA标准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结果 同一天内16次HBV-DNA室内质控的检测批内变异系数为4.89%,12次HCV-RNA室内质控的检测批内变异系数为2.55%,2012年4月至9月共129天的HBV-DNA检测批间变异系数为9.54%,155天的HCV-RNA检测批间变异系数为5.80%;2011年至2012年卫生部临检中心HBV-DNA及HCV-RNA室间质评共40个检测数据,其结果总体偏差变异系数分别为5.33%和6.12%,剔除检测为零的数据后重新计算变异系数分别为5.83%和7.06%.批内、批间及结果总体偏差的因素合成后,两者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24.02%和±17.62%,剔除检测为零的数据分别后为±24.41%和±18.97%.结论 分子生物学指标检测过程影响因素多,因素间相关程度高,不确定度来源的数学模型定型困难,计算繁复.利用现有室内外质控数据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价,可极大简化操作步骤,操作性较强.
作者:庄健海;罗娜;黄星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跨肩带小夹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骨伤科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手法复位后外固定随机分成跨肩带小夹板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跨肩带小夹板治疗组59例患者,运用跨肩带小夹板进行外固定处理,常规治疗组59例患者采用教科书的四块小夹板外固定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在小夹板松脱、骨折移位、畸形、治疗前后疼痛、肿胀症状减轻和骨折临床愈合的疗效、后期肩关节功能恢复随访三个月的疗效,前面各项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骨折愈合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4.9%,对照组总有效率79.6%.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运用跨肩带小夹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能对骨折舒适又牢固外固定,避免和减少骨折的移位,早期症状疗效和临床疗效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冠华;纪少丰;吴楚升;陈卓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经皮肾镜/输尿管镜碎石术后感染性休克的救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6例微创经皮肾镜及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后发生感染休克的临床资料.感染性休克诊断明确,6例均给予抗休克、抗感染治疗.结果 6例患者均在3~5天后逐渐停用升压药,生命体征稳定,术后5~10天体温及血常规恢复正常.结论 早期液体复苏对于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组织灌注与供氧具有重要价值;术后出现感染性休克的患者推荐早期应用疗效确切的广谱抗生素(如美罗培南、亚胺培南).
作者:闫伟;钟子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联合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择2009年2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90例小儿胃食管反流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联合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周期均为4周,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痊愈9例,显效15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5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40.0%.结论 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在治疗以小儿消化道外症状为主的胃食管反流病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程智宏;曾伟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及能量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小乳腺癌(直径< 20 mm)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45例直径< 20 mm且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乳腺肿块术前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指标包括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有无针尖样钙化、后方回声、纵/横比,彩色及能量多普勒检测肿块的血供情况,观察血管数量、形态及分布,频谱多普勒测量血流的大流速及阻力指数.结果 45例小乳腺癌二维超声显示内部均为低回声,形态欠规则33例,形态尚规则或呈片状共有12例,内见针尖样钙化20例,后方有声衰减17例,纵/横比≥1有16例;彩色及能量多普勒显示肿块内部穿人性不规则血流21例,内部或周边点条状血流11例,13例未见血流显示,阻力指数> 0.70以上有23例.结论 高频彩色及能量多普勒超声配合穿刺活检术及病理检查有利于小乳腺癌的诊断,能使患者得到及早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伟萍;陈乐;赖媛媛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