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恙虫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方映娜

关键词:恙虫病, 健康教育,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恙虫病的临床护理特点和健康教育对策,使患者得到准确、及时的护理.方法 通过对近三年我科收治的77例恙虫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认真的护理体检、临床上的观察、心理护理、发热时的护理、焦痂及溃疡护理、皮疹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及向患者及家属宣传恙虫病的相关知识、预防措施.结果 77例患者都治愈出院.结论 认真的护理体检、严密细致的病情观察、合理准确的护理措施、提高本病相关知识的宣教是疾病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及降低本病发生率的重要保证.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降温毯治疗重度脑损伤的护理

    目的 探讨研究降温毯治疗重度脑损伤期间的有效护理模式.方法 将我科2009年9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重度脑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30例给予细节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通过细节护理干预,降温毯使用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存活患者住院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降温毯治疗重度脑损伤期间给予细节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可以减少治疗期间的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其经济负担.

    作者:苏燕娟;陈少卿;王玉心;翦辉娜;陈少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个体化护理在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个体化护理在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9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48例在此基础上应用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及并发症控制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39.8±8.7)mm Hg、(97.3 ±8.8) mm Hg均明显高于治疗组患者的(124.5±9.7)mmHg、(84.2±7.1)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治疗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小红;黄惠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联合治疗以消化道外症状为主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联合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择2009年2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90例小儿胃食管反流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联合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周期均为4周,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痊愈9例,显效15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5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40.0%.结论 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在治疗以小儿消化道外症状为主的胃食管反流病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程智宏;曾伟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新型健康教育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新型健康教育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1年3月至2011年8月的111例和2011年9月至2012年2月的114例的筛查早产儿视网膜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疾病情况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Ⅰ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Ⅱ组患者给予新型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的随访率.结果 Ⅱ组患儿经过新型的健康教育,随访率明显优于Ⅰ组患者,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进行新型健康教育,患者的随访率提高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冼倩红;李婉嫦;叶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系统护理模式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模式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8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而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模式,分别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配合治疗、合理饮食、规律生活、掌握相关知识等积极遵照医嘱的比率较对照组患者均显著改善和提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焦虑(SAS)评分(33.47±6.12)和抑郁(SDS)评分(35.63±7.04)较对照组患者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护理干预模式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遵医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均具有显著的辅助治疗价值.

    作者:贺鲜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82例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特点及围生结局,了解发病孕周、终止妊娠孕周与孕妇并发症、胎婴儿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孕34周前发生子痫前期的病例资料,将所有患者按照孕周不同分为三组,以孕周< 28周者为a组、以孕周≥28周但<32周者为b组、以孕周≥32周但< 34周者为c组.另选取同期入院分娩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91例(孕周≥34周)d组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并发症、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结局等指标.结果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组间新生儿窒息率和围产儿死亡率均随孕周延长而下降,且三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病情严重,围生儿预后不佳,应严格选择病例进行期待治疗,严密监测母胎情况,适时终止妊娠.

    作者:卢柳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米索前列醇配伍丙泊酚用于初孕妇女终止早孕的临床体会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配伍丙泊酚在初孕妇女中止早孕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门诊拟自愿行人工流产,无手术禁忌症,B超确诊宫内孕的280例初孕早孕妇女.分成对照组130例和观察组150例.观察组术前将米索前列醇400微克置于阴道后穹窿,对照组术前术中不用任何药物.并对两组宫颈软化效果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等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宫颈软化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为138例(9 2%),对照组为8 0例(6 1%)(P<0.05).手术时间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减少,观察组(4.2±1.5)s,对照组(5.8±2.0)s(P<0.05).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减少,观察组(20.3±5.2)nl,对照组(38.1±6.2)ml(P< 0.05).两组均无人流综合征发生(P>0.05).结论 无痛人流术前2小时于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在初孕妇女中止早孕手术中具有利于扩张宫颈,便于手术操作等优点,简单易行,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燕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深静脉留置长期双腔透析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护理

    目的 探讨深静脉留置长期双腔透析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我院从2011年2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50例血液透析住院或门诊患者被分为两组,其中长期组为25例采用深静脉留置长期双腔导管的患者,临时组为25例采用深静脉留置临时性双腔导管的患者.观察两组患者导管血流量、导管留置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以比较不同导管留置类型的治疗效果,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长期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和导管血流量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短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导管有导管血流量较大、留置时间较长和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等优点,再配合正确的使用方式和细致的护理后,可增加导管使用寿命和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该法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郑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不良反应100例分析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10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为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全身性损害,与说明书提示基本相符.该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年龄> 45岁患者高于年龄<45岁患者(P<0.05).结论 医师和药师在遵守使用说明的前提下,仍需密切注意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大龄男性患者,合理安全用药.

    作者:吴诗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成功患者发生肾功能损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心脏骤停复苏成功患者复苏后肾功能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我院2009-2012年间心脏骤停复苏成功的患者按心脏停搏时间分为A组(≤10 min)和B组(>10 min),对两组患者复苏后肾功能情况进行观察,测定血肌酐(Ccr)、尿素氮(BUN)等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血BUN、Scr水平在复苏后即刻差异无显著性(P>0.05),复苏后3d内两组患者血BUN、Scr、尿RBC计数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2d达高峰后逐渐下降,两组尿蛋白阳性率呈逐渐下降趋势.A组BUN、Scr升高程度和峰值、尿RBC计数、尿蛋白率等始终低显著于B组(P<0.05).结论 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成功患者多存在肾功能损伤,且心脏停搏时间越长,损伤程度越严重.

    作者:曾正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抚触、舒适护理、魔术贴眼罩在蓝光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抚触、舒适护理、魔术贴眼罩在蓝光治疗(简称光疗)中的应用对新生儿黄疸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光疗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在光疗时行常规治疗护理和母乳喂养,对照组不予任何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光疗中予以新生儿抚触、舒适护理和魔术贴眼罩.结果 观察组患儿每日睡眠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P< 0.01),增加护理效果满意度(P<0.01),每天血清总胆红素下降显著(P<0.05).结论 抚触、舒适护理、魔术贴眼罩在蓝光治疗中的应用,可提高光疗中患儿的适应性,达到心理上的满足与舒适,是安全有效的退黄方法.

    作者:钟明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内服和外洗中药疗法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内服和外洗中药疗法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对我院在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20例下肢骨折后肿胀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内服和外洗中药疗法,对照组的患者在术后应用适量的镇痛剂和止血剂给予常规治疗.结果 对照组的患者治疗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患者治疗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5%,两组患者在治疗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平均的消肿时间是25.5天,治疗组患者平均的消肿时间为15.5天,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内服和外洗中药疗法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在临庆上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哌拉西林舒巴坦钠与莫西沙星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疗效差异

    目的 探讨分析哌拉西林舒巴坦钠与莫西沙星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内科2008年5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4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70例为哌拉西林,静脉滴注哌拉西林舒巴坦钠;剩余70例为莫西沙星,静脉滴注配合后期口服莫西沙星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莫西沙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8.57%明显大于哌拉西林组的68.57%,而哌拉西林组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时间为(3.77±1.03)d短于莫西沙星组的(5.21±1.48)d,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莫西沙星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上疗效优于哌拉西林舒巴坦钠,且费用适当,在把握好患者适应与禁忌症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林恒;谢成姬;招伟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体重指数与初诊2型糖尿病代谢状态及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状态及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体重指数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血脂、血压、抵抗指数及并发症患病率.结果 肥胖组的TC、TG、LDL和UA均大于正常组,而HDL低于正常组,两组在以上几个指标间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肥胖组视网膜病变、冠心病、高血压、神经病变和肾脏病变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其中两组在冠心病、高血压和肾脏病变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肥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代谢紊乱和并发慢性并发症,故对肥胖的患者要指导其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以延缓或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芦悦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粉碎性骨折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4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分别给予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8.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9%(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粉碎性骨折安全稳定、疗效显著.

    作者:滕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4月至2012年3月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68例(82眼),在制作骨窗做了相应的改进,有效保护了泪囊.结果 68例(82眼)慢性泪囊炎患者术后随访6 ~ 42个月,治愈68眼,好转8眼,无效6眼,总有效率为92.7%.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简捷、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映国;刘扬;陈胜津;丁锐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对照观察

    目的 观察比较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 将2010年5月至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86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随机分为无痛胃镜组44例和普通胃镜组42例.无痛组先后缓慢静注芬太尼0.5~1 mg/kg、丙泊芬1.5 mg/kg,等患者进入意识镇静后插入胃镜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如患者出现体动(肢体活动或皱眉等)则加用丙泊酚0.5~1 mg/kg至体动消失.普通组予以盐酸利多卡因胶10ml局部麻醉,等咽喉部有麻木感后插入胃镜操作.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恶心、呕吐、呛咳、出血、穿孔、咽炎、吸人性肺炎发生率各项指标.结果 无痛组成功取出43例(成功率97.7%),1例因异物较尖锐、刺入食管壁较深,有穿孔刺入主动脉的危险而转外科手术治疗.普通组成功取出41例(成功率97.6%),1例因异物大而不规则、边缘较锐利、胃内停留时间长(6 d),炎症反应很明显,有大出血的可能而转外科手术治疗.无痛组术中不良反应:呛咳3例,出血1例;普通组术中不良反应:恶心42例,呕吐40例,呛咳38例,出血20例.无痛组术后并发症:吸人性肺炎1例,咽喉炎3例;普通组术后并发症:吸人性肺炎9例,咽喉炎11例.结论 经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安全有效,无痛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较普通胃镜痛苦及不良反应少.

    作者:吴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005至2010年某院2型糖尿病合并并发症住院患者统计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2005至2010年2型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并发症构成情况,为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防治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 收集我院2005至2010年2型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数据,采用ICD-10的编码原则筛选病种,选取编码范围在E11.0~11.6的患者,应用Excel软件和SPSS 13.0统计软件包计算2型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种的构成比.结果 2型糖尿病并发症患者主要集中在50 ~ 70岁年龄段,男女之比为0.84:1,女性患者略高于男性患者;并发症的发病前四名依次为2型糖尿病伴有神经的并发症29.7%、2型糖尿病伴有肾的并发症28%、2型糖尿病伴有周围循环并发症15.1%和2型糖尿病伴有眼的并发症14.4%.结论 对糖尿病并发症患者进行长期严格的规范化的“综合性的防治”,能够使得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率下降,延缓并发症病变进程,减少致残率和致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汪满仙;申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对阿托伐他汀钙序贯疗法治疗急性心梗的介入治疗后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阿托伐他汀钙贯序疗法治疗急性心梗的介入治疗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来我院进行介入治疗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60例,随机分平为三组,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实验组采用,每日口服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阿托伐他汀钙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8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45%的治疗有效率,且观察组和实验组的一级复合终点情况也较对照组优势显著(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兵;陈允祥;陈漫清;黄玲;罗卓卿;潘少奕;陈裕展;方妙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需求调查

    目的 探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对护理工作的需求情况.方法 采用自制“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需求调查表”调查2012年4月至2012年10月于我院各科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的护理需求.结果 患者想了解的健康教育内容为发病原因,其次依次为饮食注意事项、用药知识、治疗方法、护理知识、并发症的防治、体位休息指导;在疾病相关内容方面,患者想了解的内容依次为术后疼痛问题、术后恢复情况、手术时间及过程、手术费用.个别交谈是患者所为接受的健康教育方式,占63.28%;绝大多数病人认为有必要进行出院随访及对其家属进行宣教.结论 及时了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各方面的需求,可以降低患者术后住院日、尽量减少药源性疾病、提高临床疗效、提升病人满意度,使患者大限度的获益.

    作者:蒋劲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