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蹲下只是为了跳得更高

刘希

关键词:
摘要:那年我毕业后,在家附近的一个小厂做了一名普通员工.我的组长,是一位尖酸刻薄的中年妇女,我常常因为小失误,被她骂得狗血淋头.每天加班到凌晨两点,拖着疲惫的身体上床,我却很难入睡,常常躲在被子里偷偷地哭.现实与梦想的差距,以及满肚子的委屈与不满,让我对未来心灰意冷.两个月后,厂领导因为我有中专文凭,又写得一手好字,想要给我调离生产线,换另外一个岗位,但前提是要将工厂的样品室整理好.天知道我多想离开生产线,离开那个讨厌的组长,离开每日加班加点不像人过的日子.所以,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可到了样品室,我傻眼了.说得好听点是整理样品室,说得难听点就是打扫卫生.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银屑病只是人生的“小插曲”

    “作为一名中医皮肤科医生,从业已经7年,接触了大量的皮肤病患者,每一天都会有一些特殊的患者让人记忆深刻,感触良多.”记得那是5月的一个上午,一个戴着口罩、穿着长袖长裤的女孩子来到我的诊室.她高高的个子,白皙的皮肤,匀称的身材,不由让人忍不住多看两眼.可就是这么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精神状态却不是很好,当她摘下口罩时,脸上的几片红斑马上映入我的眼帘,不难看出,这是一位银屑病患者,即老百姓俗称的“牛皮癣”.

    作者:李田田;李伯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心情好,血糖才好

    11月14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联盟发起的“世界糖尿病日”.近一调查估计,中国成年人中糖尿病患者的比例可能超过11%,并且有年轻化趋势.常吃快餐,久坐不动,不吃主食等不良习惯,过大的心理压力及生活不规律等,让不少年轻白领中招.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目前没有彻底治愈的方法,患者要注意饮食,监测血糖,长期服药.想到自己一辈子要与疾病相伴,患者极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一位老患者,十多年来一直靠药物维持治疗,长期患病让他情绪低落,前不久,他和家人发生了矛盾,觉得自己活得十分痛苦,于是服药自杀,幸好及时被人发现,经医生诊断为“糖尿病合并抑郁”.

    作者:于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别把童心打碎

    下班后,女儿蒙蒙在卧室里写作业,我在厨房里做她喜爱吃的可乐鸡翅.忽然,饭厅里传出“啪嗒”的声响,声音很大,是瓷器摔落地上的声音.我忙关掉煤气,跑出厨房.只见蒙蒙怔怔地立在橱柜旁,地上摔碎的是一只好看的盘子.我忙查看蒙蒙的手是否划破,待发现孩子一切完好无损之后,气便不打一处来.要知道,她摔碎的这只盘子是整整一套,共四只,是去年春节期间朋友从南方捎过来的,家里轻易不大动用.我大声责问蒙蒙:干吗去动盘子?她怯怯地告诉我,她是想把这套盘子递给我盛菜,免得我自己一趟趟来取.我生气地说:“你这个孩子净帮倒忙!瞧,东西摔碎了,怎么办?”蒙蒙没再说什么,静静地回到她的卧室,把门一关,开始写起作业来.

    作者:李玉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面子哲学

    中国人无疑是世界各国人中,爱讲“面子”的.“面子”是什么呢?答案虽然有很多,但它绝对不仅仅是生物学上所谓的“脸”.然而,“脸”却又是“面子”的别称:丢脸就是丢面子,有脸就是有面子.“面子”代表中国人的尊严,更准确点说,只是尊严的招牌.内心的尊严是无形的,而尊严的招牌——“面子”,却是有形的,至少脸可以做出喜、怒、哀、乐、憎、恶、欲等多种表情.因为别人只能看见尊严的招牌,于是,中国人便越来越重视有形的面子,所有的举动都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或是保全自己的面子,或是保全别人的面子.至于内心无形的尊严,却越来越被忽视.

    作者:高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爱应有分寸

    “妈妈,抱抱”,这是多么熟悉的声音,估计每一位做了父母的人都会在孩子小时候遇到过这种情况.前些日子,在公园游玩的时候见到了这样一幕:一个大约二三岁的孩子走路累了想让妈妈抱,他同所有孩子一样拦在了妈妈的面前,昂着小脸,要求妈妈抱.而这位妈妈的反应是:生气地看了他一眼,严肃地说“不抱,自己走”.只见这孩子一屁股坐在地上,摇晃着身子,搓着腿,哭喊着让妈妈抱.这位妈妈先是跟孩子嚷嚷了一顿,接着用脚踢孩子,结果孩子越哭越厉害,过了几分钟,妈妈终妥协,无奈地抱起孩子走了.这位妈妈跟孩子折腾了半天,任何作用也没有,底线被孩子的哭闹打破.

    作者:赵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青梅且待竹马来

    陌上花开成缓缓展开的画卷,你拉着我的手,沿着小路款款而行,山青,水绿,花草树木在我们的眉眼间肆意流淌着幸福,你突然单膝跪地,说:“且等我,竹马一骑踏归程.”我浅笑:“青梅且待竹马来.”心中,漾起饱满的甜蜜和欢喜.113岁,我到城里上初中.城市里到处车水马龙,没有乡村的那种宁静.我一双眼睛左看右看,琳琅满目的繁花让我目不暇接.终于找到学校,找到教室,班里已有不少同学,我不敢和他们说话,找了一个角落的空座位坐下来.

    作者:王举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你有没有她快乐

    45岁的陈姐是公司的保洁员,也是老板家的保姆,公司的同事喜欢开玩笑喊她陈总,因为陈姐比我大,我不好意思开她玩笑,就一直喊她陈姐.陈姐性格开朗,喜欢在闲暇时来找我们聊天,总是听她讲她和儿子的事情,却从来没听她提到丈夫.来得久了,渐渐听说了她的故事.原来她是滁州乡下的,20多岁的时候嫁了人,后来有了儿子.那时,她老公能干、儿子聪明,一家人过着甜蜜的幸福小日子.谁知天有不测风云,结婚没几年,孩子刚蹒跚学步的时候,丈夫得了骨癌永远离开了她.迫不得已,她来到南京谋生.陈姐说,时间过得好快,眨眼间儿子都17岁了,已经快读高中了.

    作者:张密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遭遇暴力时,你该怎样做

    家庭暴力的存在由来已久,但是,由于家庭暴力发生在家庭内部,远离公众的视线,很难被外界知晓,加之社会长期将其视为家务纠纷等原因,使得家庭暴力问题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和解决.直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妇女人权意识的觉醒,一些国家开始从理论和实践上关注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问题.各国研究表明,家庭暴力是妇女受到伤害的主要原因,而且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由此,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逐步被国际社会所关注,并开始寻求解决该问题的对策.

    作者:何晓璐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有多少唠叨可以“加热”

    因为在创业起步时期,他忙得身不由己,习惯穿梭在朋友、同学以及一呼必应的生意伙伴之间,很少回家,在家与父母吃饭、交流的时间更是屈指可数.渐渐地,事业上的突飞猛进,在业界的飞黄腾达,让他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在街坊四邻眼中,他更是家长们教育孩子要好好学习的榜样.

    作者:范俊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别让焦虑阻挡前进的脚步

    每年的4月前后,都会有一些学生在父母的陪同下来我们心理咨询治疗中心,他们是面临中高考的学生.这些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平时学习成绩很优秀,考试成绩却不理想.家长见到治疗师第一句话就是:“这孩子平时学习都挺好的,每次考试都在年级前几十名,近不知为什么成绩下滑了.这时家长应该想一想,家庭是一个系统,孩子出现了问题,说明他生活、学习的环境出了问题,只有整个家庭系统都相应作了调整,这样,孩子才不至于出现问题.

    作者:胡志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细节的力量

    我打电话给一家有可能会用到我公司产品的陌生客户,向他们简单介绍了我们的产品,然后打算送一份产品样本书给他们.对方让我把样本书放在门卫那儿就行了.我知道他们接触到的销售人员太多了,这样说只是敷衍我而已.但即便如此,我还是决定把一套产品样本的资料送过去.第二天凌晨4点多钟,我坐了四五个小时的车去了那个城市,然后又冒着酷暑大汗淋漓地赶到那家企业.门卫给我开了门.

    作者:王文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拒绝跟风

    《中国青年报》的曹林有一本时评文集,书名为《不与流行为伍》.有一天在当当网上闲逛,一看到这个书名,便亳不犹豫买了下来,原因很简单,我很喜欢这种“不跟风”的劲儿.中国人喜欢一哄而上是出了名的.有些事情不经过大脑思考,作出判断的唯一根据就是“有多少人做过”或者“有多少人在做”.假如前面已经聚了一群人,便不管对错地跟上去,或围观,或献骂,或掏钱,或模仿……潜意识里只是觉得“人多无罪”,“上当也不是我一个人”……

    作者:李桂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那些尊重别样温暖

    1老家二叔来城里看病,打算在我家住几天,以前二叔经常给我们捎乡下土特产,难得他这次来“打扰”.母亲决定把家里卫生好好打扫一番,一来看着整洁舒服,二来也是对客人礼貌.此举遭到父亲反对.父亲说,你二叔常年生活在农村,性格比较随意,细节上也没那么多讲究,如果他来了看到咱们家窗明几净,地板能照出人影儿,床单洁白柔软,他一定无处下脚,无所适从,会有很多不自在,倒不如,先就这么脏着乱着,他可能会放松很多,这也是对他的尊重.

    作者:高小宝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修正对男人的不合理信念

    也许每个女人心中都有着对自己爱人的各种各样的憧憬和愿望,但细细品味,其中有些信念需要我们的自我调整.A 摒弃“征服”与“控制”男人的欲望.许多女人笃信“靠征服男人征服世界”这句名言.女人真的能征服男人吗,让男人拜倒在裙下俯首听命,让朝东不敢朝西,时刻掌握男人的行踪?可是男人说谎话的功夫始终天下第一,更何况让这样一个无主见、无个性的男人陪伴左右又有什么意思!所以,别再愚蠢地认为自己可以靠美貌智谋去征服、控制任何一个男人.其实,男人女人之间相处可以互为作用力,当你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对待男人时,同时也可以赢得男人的尊重.反之,征服与控制的欲望换来的只能是男人的逆反和逃离.

    作者:李爱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干燥综合症:别让母亲“干着急”

    干燥综合症与心理有什么关系?很多不明就里的人可能会被问得一头雾水,觉得两者压根没有联系.但是在我的临床实践中,因心理因素导致干燥综合症的患者并不鲜见.干燥综合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的疾病,临床上以眼干、口干较为常见.记得我有一位55岁左右的女患者姚女士(化名),因为眼干口干,心情烦躁,睡不着觉而前来就诊.在此之前,她已经辗转了多家医院就诊过很多次,已经被确诊为干燥综合症,很多医生给她开了养阴、清热这种常规治疗药物,但她吃了几百服药,持续了两三年,效果不明显.在我的门诊,她先治疗了一个多月,眼干口干的症状就开始好转,又坚持治疗了两三个月,病情就完全康复了.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冬的遐想

    顶着寒风走进冬天,突然发觉,季节比人还要疲惫,原本茁壮的秋瞬间衰老,霜和雪让田野长出白发,落叶和枯草给人间铺上皱纹,令人有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寒风像刀子一样左劈右削,削去了乱糟糟的发须,切去了不切实际的梦想,当然也祛除了心中的烦躁和不安,让人慢慢沉静下来,融入到冬天所独有的安静和祥和之中.冬天里,如果能成为一片雪花就好了.尽管来自遥远陌生的天国,尽管要经过长途跋涉历经艰辛,但可以在降落过程中欣赏别样的风景.从天而降本来只有神仙才能做到,那是多么奇妙的经历.不需要苦练轻功,不需要长出翅膀,只要把自己化成一片雪花,就可以像白衣飘飘的仙女一样,从空中缓缓而来.

    作者:谢祺相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与负性想法保持距离——学会认知解离

    传统认知行为疗法强调改变想法本身,而认知解离重视的是想法、情绪、体验和个体的关系,通过改变这种关系来改变其功能——也就是通过改变“想法”发生的语境,从而改变“想法”的功能.根据接纳承诺疗法的理论,若能改变语言和情境的错误连接、削弱语言的影响力,个体会更好地处理好自己和思维之间的关系,更好地调节当下的行为,因此得以减少由僵化的思维或行为规则带来的问题.而从更长远来看,认知解离的目标是采纳认知灵活性的态度,避免单纯受想法、情绪、主观经验驱动的行为,进行基于自我价值观的选择的行为.

    作者:张维晨;祝卓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阳刚教育,父亲的“专利”

    “老妈,我的校服哪去了啊?”“今天早上吃什么早餐啊?”“我昨晚的作业整理好了吗?”一大早,睡眼惺忪的儿子向我连环炮似的发问,弄得我这位“保姆妈妈”手忙脚乱.提起养育儿子,真是苦不堪言,从小家伙的衣食起居到学习辅导,再到习惯培养,几乎样样都成了我的“分内任务”.老公呢,由于工作繁忙,与儿子相处的时间甚少,久而久之,俨然成了家庭教育的“局外人”.“妈妈培养出来的男孩子真乖”.当我正沉浸在邻里的赞赏中时,一件事情引发了我的思考.那次,我和儿子报名参加一次亲子郊游活动.

    作者:赵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一句话,一辈子

    住在胡同深处的阿婆,在我的记忆里,永远那么安静.天气晴好时,她坐在门前绣花,五彩的丝钱,在手里来回穿梭,点缀着平淡的日子.那一天,阴霾了很久的天忽然晴朗,阿婆停下手里的活计,对着天空发着呆,我拿一本书,坐在阿婆旁边.也许是因为天气晴好的缘故,一向安静的阿婆,竟对我说了很多话.原来,她在很小的时候就嫁到一户人家当童养媳.因为她的脚大,邻居家的女人嘲笑她,故意对她的小男人说:“你娶了个丑婆娘!”不料,小男人勃然大怒,居然冲着对方吼:“你管不着,我就看她好看!”

    作者:张军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一粒沙的世界

    智慧的发现人们的印象中,一粒沙子是那么的渺小,那么的微不足道.没有人会在意身旁的沙子,哪怕是一堆.可在生物学博士兼摄影师Gary Greenberg的心目中,每一粒沙子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美丽.在他所拍摄的照片中,那些微小、粗糙的沙粒竟如同繁星一样璀璨,晶莹剔透、姿态万千,散发着奇异而独特的魅力.原来沙子也是美的,只不过它把自己的美好,藏在小小的卑微中,留给了那双懂得它的眼睛.

    作者:王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