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玫;张海峰;王华丽
小马喜欢说“随便”,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大家一起做决定,轮到他发表意见,他就会说:“随便.”不管是工作场合还是私人场合,吃饭还是打球,只要问他看法,他肯定又冒出这两个字:“随便.”“随便”是小马的口头禅.今天上午,他跟同事小吴一起做策划,他们各做了一个方案,有些地方区别还是挺大的,没法统一,小吴建议两人好好讨论.没几分钟,小马觉得这样讨论下去浪费时间,于是就说:“随便吧,哪个方案都可以.”小吴一听很生气,她质问小马,是不是觉得她的方案根本不值得讨论.
作者:章月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一)我做了一个悲伤的梦.我曾经感到委屈,觉得自己受了很多苦,可是家里人却不知道,也不关心我.但在这个梦里,我看到家里那样困苦,看到妈妈为了让家里吃上饭在那儿犯愁,我心里忽然有了一种解脱感:我原谅他们了——从心底原谅他们了.二十余年的心结,就此松动了.我的治疗很好地吻合了疗程节奏,医生也非常欣喜,但仍有一些问题没能明朗化,也因此困扰着医生,譬如自杀的动机.
作者:图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那天傍晚回家,竹林子苦着脸等在大门口,看到我,竟然委屈地落下泪来,“妈,我、我把钥匙弄丢了!”我愣了愣,随即搂过她,“不碍不碍,丢了就丢了,咱家有备用的,我找给你!”听我说这话,竹林子啜泣起来,“那怎么行,要是有坏人拾到,会偷咱家东西的!都是我不好……”看她那么内疚,我故意哈哈大笑,“偷吧偷吧,你看咱家哪样东西值得小偷来偷?”我边说边与竹林子一起进门,一件一件数落:“这电视,是爸妈结婚时买的,早就该淘汰了,值一百块钱,冰箱洗衣机,不值钱不说,那么大个儿,背着还惹人注意,”看竹林子的眼睛搭到电脑上,我笑得更带劲儿了,“咱家这电脑啊,六七年了,慢得堪比乌龟,白给人家都不要呢……要说咱家值钱的东西啊,”我搂过竹林子,狠狠地吻她一下,“就数我这懂事的宝贝姑娘啦,这还没人有本事偷走.放心吧,没事儿,有坏人来,尽管让他偷好了!”
作者:冬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以上的这些症状,多是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这是治疗中不可避免的.药物治疗有效的同时必然会有不良反应,易给人以“傻”的感觉,这些症状多见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如前面说的药物不良反应:过度镇静、锥体外系反应、流涎、抗胆碱能作用等,可以让患者表现出反应迟钝、动作缓慢、眼睛发直、活动不灵活甚至有时有些意识问题,在普通人看来患者就像“傻”了一样,但这种外人直观的感觉并不完全是涉及智力问题.目前一线治疗药物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这些反应已经很少、很轻.
作者:宓为峰;张鸿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你与一个人或一群人,约定了或未约,你走在赴约的路上,那个地点你很熟悉或者未知,但此时你的状态都是在寻,正所谓追寻、寻觅、寻找、搜寻.而等到来到那个地点,见到或未见到自己约定的人,这便是遇,正所谓遇见、偶遇、巧遇、寻而不遇.人与人的交往,正是凝结于这一次次的寻与遇中,交织成网,循环往复.清高雅士的寻与遇是这样的况味,诸如东晋名士王微之.雪夜,乘一艘小船去访戴安道,直至戴家门前时,却对随从说原路返回.
作者:袁恒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爱教我猜谜语.父亲有很多谜语.夏日的晚上,坐在星光笼罩的院子里,有趣的就是猜父亲出的谜语.我眨眨眼睛,仰头对着满天的星斗苦苦思考,谜底藏在哪里呢?盯着父亲的眼睛瞧,觉得那双大眼睛也和星空一样深邃、神秘.渐渐的,父亲的谜语很少能难倒我了,但只有一条谜语我猜不出来:“晚上关上箱子,早上打开箱子,箱子里有个镜子,镜子里有个小孩子.”我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便问父亲:“怎么镜子里会有小孩子呢?”
作者:宗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偶得机会,跟随朋友去沂蒙山区做客.主人家的小男孩冬冬,八岁,长得胖胖墩墩的.他屋里屋外快乐地穿梭,一会儿从屋内捧出梨子给我们吃,一会儿又去院内摘来两根黄瓜.我提出要看看他们的村子,他自告奋勇跑在前头.“阿姨,我带你去.”他在前头招呼我,小脸蛋被风吹得红扑扑的.我跟着他,村前村后瞎转悠,只见石头垒的院墙,一家挨着一家,家家门户洞开,鸡狗安详.冬冬不时指着这里那里告诉我,这是杏子树,能结好多杏子呢.那是打碗儿花,可以吃的,很甜呢.
作者:丁立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家住辽宁省台安县的钱老先生是远近闻名的“寿星”,多年来,他始终坚持自己发明的“绿色养生法”,从容地在尘世间度过了85个春秋.钱老先生是一位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戎马生涯大半生.离休之后,他从喧嚣的城镇搬到郊区居住.从此,他便与绿色结下了不解之缘.
作者:钱国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那天,和女儿站在窗边向外张望,忽然,目光被一只五彩斑斓的蝴蝶给吸引住了.这是一只美丽的花蝴蝶,正停留在一小节花枝上休憩.“妈妈,我想要那只花蝴蝶.”女儿目不转睛地盯着蝴蝶说道.“可是,等我们下楼走到跟前时,说不定它早就飞走了,我们还是不要白费力气了.”我遗憾地对女儿说.“不,”女儿噘起小嘴,“我一定要去捉住它.”女儿说完,便转身跑了出去.
作者:张君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老年痴呆症常以缓慢出现的智能减退为主要临床特征,包括记忆、思维、理解、判断、计算功能减退和人格改变,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可以治愈老年痴呆.而一旦患上痴呆,将会使老人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给家属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大量的科学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预防痴呆的办法,下面我们将从“吃”、“喝”、“玩”、“乐”四个方面来谈一谈老年痴呆的预防.
作者:赵玫;张海峰;王华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中国民间流传着“年龄坎儿”的习俗.“坎”如同魔咒,指人到年老时寿命的关口,难以逾越.笔者家乡的老人盛传这样一个说法:女的是以7年为一个坎儿周期,那么7、14、21、28直至84岁都是坎儿年;男的是以8年为一个坎儿周期,那么8、16、24、32至72岁都为坎儿年.老北京有句年龄坎儿的俗语:“三十三大拐转,六十六不死掉块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
作者:雷辉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小A,男,11岁,六年级,住宿生,爸爸妈妈和他关系比较亲密,家庭和睦.班主任反映小A的性格比较温和,乖巧懂事,从不调皮捣蛋,成绩也不错,同学关系也比较好,爸爸妈妈很配合学校老师.上周的一天晚上熄灯之后,我在宿舍说话恰巧被生活老师看到,生活老师把我叫出来教育,我辩解了几句,结果生活老师越批评越生气,后来随手抓着衣架叫我转过身,把我的后背打出很多红紫色的印子,我一直忍着,没有反抗.这个事情之后,生活老师被辞退了,并且换了一个很温和的老师,但我每次回到宿舍就会不舒服,有些害怕.爸爸妈妈近也很担心我,经常问我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或者特别的想法.
作者:韩旭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这件事要追溯到几年前,那时的她正在上初中三年级,告别凭小聪明就能取得好成绩的历史,她全身心投入到初三的总复习中.刚开始她成绩还不错,可就在临近中考的后阶段,她偶然发现自己看待异性的眼神不对头,因为在一次不经意与某个男同学对视后,那个男生竟然开始注意自己,并多次试图接近自己,可她明白自己并无这个意思.她开始愧疚、自责,以为是自己看异性时给了别人一些错误信息,才会让对方误会自己.此后,为了避免误会再次发生,她一直害怕与男生对视.
作者:杜生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大学毕业后,我信心满满地四处求职,认为这个世界总有一个机会属于我.每次应聘,我都会按照前人的“经验”、“忠告”进行认真而细致的准备,甚至把一些注意事项背得滚瓜烂熟.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了,虽然理想在与现实的PK中每每败下阵来,但我一直没有放弃.有一天,我又看到一家企业发布的招聘消息,所招的职位刚好跟我的专业对口.虽然经历了多次失败,但终我还是决定去应聘.经过初试,我获得到了进入面试的机会.
作者:曾祥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遭遇:有时候下班刚回到家中,突然一个通知加班的电话又把你揪了回去;好不容易熬到发工资的日期,却被告知推迟发放;本来你把一件工作很圆满得完成了,老板却鸡蛋里头挑骨头地找碴儿……于是你抱怨,抱怨公司不好、企业文化糟糕、管理不善、钱太少、老板抠门、同事红眼.抱怨,成了你每天都要面对的功课.
作者:薛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我平时很少打车,自从家里有了车,老公开车,我就坐在副驾驶的位子,长时间来形成了习惯.以前打车时,我都会坐在副驾驶后面的位子上,今天出门办事,为了赶时间打了辆出租,我下意识地拉开了车门,坐在了副驾驶的位子.一种行为习惯背后必然会有它的影响因素吧,我想,其他人喜欢坐哪里呢?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这样做呢?
作者:徐娉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1静心.一些老年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内心十分空虚,心理上出现了不适应的症状,有个别老年人甚至不想出门见人,觉得退休是件“丢面子”的事.其实,退休如同人体的新陈代谢一样,是一种自然规律,根本谈不到丢不丢“面子”.老人自己要明白这个道理,家人也要做好老人的思想工作,解开老人心中的“纠结”.退休不是人生的终结,而是一种新生活的开端!
作者:刘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任职于哥伦比亚大学82岁高龄的威廉·维克里毕生研究政治经济学,终于在1996年以“不对称信息激励理论”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在此之前的60年里,威廉·维克里一直埋头研究,但其研究成果始终得不到公众的承认.能够获得诺贝尔大奖,对他来说应该算是人生中幸福的事情了.然而不幸的是,威廉·维克里在得奖三天之后前去开会的途中与世长辞了.据悉,他是在诺贝尔的幸福光环照耀中过分激动,导致心脏病突发倒下的.他的一生为学术研究鞠躬尽瘁,后的离世让人充满遗憾.
作者:刘树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儿子一天天长大,我发现自己也变得一天比一天“啰唆”.我好像一直在纠正他的行为,并且每天都在重复,有时还会跟孩子发火,因为他好像一句都听不到,只顾着自己玩.但是我发现即便我发火了,下一次孩子也未必记得.赞赞,三岁半,他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进门不脱鞋,直接往屋里跑.
作者:马艳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今年开年后,我突然发现在这条街上冒出了三拨卖馍人.每天清晨,伴随着电喇叭里传出“老面馍“的清亮吆喝声,一位靓丽的小嫂子把电动车停在十字路口一边.小嫂子收拾得干净利索,发髻高高地盘起,一口普通话虽不标准,但听上去柔和温润.车上透明橱窗擦得纤尘不染,白嫩的小馒头、大发糕、老面馍摆放得错落有致.小嫂子做事麻利,对顾客十分热情,卖货时,她用透明塑料夹子,总之,她兜售的食品让人感到放心.
作者:刘卫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