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精神病药物会让人变傻吗

宓为峰;张鸿燕

关键词:
摘要:以上的这些症状,多是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这是治疗中不可避免的.药物治疗有效的同时必然会有不良反应,易给人以“傻”的感觉,这些症状多见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如前面说的药物不良反应:过度镇静、锥体外系反应、流涎、抗胆碱能作用等,可以让患者表现出反应迟钝、动作缓慢、眼睛发直、活动不灵活甚至有时有些意识问题,在普通人看来患者就像“傻”了一样,但这种外人直观的感觉并不完全是涉及智力问题.目前一线治疗药物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这些反应已经很少、很轻.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瓷娃娃”的“练胆”游

    五岁女儿的胆小,着实让全家人发愁.为了帮助女儿“练胆”,趁着周末,我带着她去附近的姥山岛旅游.湖边有大人带着儿童在捡贝壳,五彩斑斓的贝壳一下子吸引了女儿的注意力,她看得全神贯注.我看出了她的意思,既想去捡,可又害怕.我拉着女儿的手道:“咱们捡起贝壳,回家养在玻璃瓶里,好吗?”女儿叫道:“好!可这里有鳄鱼.”估计,孩子动物世界看多了,我忙说:“没有,鳄鱼在遥远的非洲.”抱着她,来到湖边,一手抓着她,一手捡贝壳,“婷儿,这贝壳好漂亮,你也来捡个.

    作者:张帮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试试看,你会喜欢的

    “试试看,你会喜欢的.”这是我父亲常说的一句话.我的父亲是一位厨师,经常花样翻新地做许多中国菜给外国小孩子们吃.小孩子们第一次面对五花八门的菜肴,吐舌拒绝,不愿去吃.这时我的父亲就会对他们说:“试试看,你会喜欢的!”结果孩子们一试,竟然喜欢得欲罢不能.

    作者:张峪铭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听清是谁在敲门

    她是单纯善良的女子,性格一直温和懦弱,在分辨人事能力上,也显得薄弱和优柔寡断.大学里某个雨天,因路滑,她摔了一跤.路过的男生就势扶了她一把,并递上关怀和一个美好的笑脸,她顿时觉得世界充满爱和阳光.那个笑,也就刻进了心里,觉得幸福来的如此简单和突然.开始关注那个人,往人家课桌里塞小礼物、小点心.那边并没有回绝,并且经常与她互动交流和来往,她便以为人家认同了自己的爱慕心思,鼓气勇气想要表白那天,却见他牵着另一个女生的手出现在校园.

    作者:萱小蕾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挂科男”的疯狂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校外学习英语时认识了一名女生.暂且叫她A吧,A比我高一年级,当时她已面临毕业,我对她印象很好,不由自主地接近了她.四月中旬的一天,我突闻姥姥去世,很伤心,脑子里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A,我找到她,向她倾诉我从小与姥姥共同生活的情景.A被我的述说打动,觉得我是一个很孝顺很珍惜亲情的人,表示可以和我交往看看.我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把全部的感情都投入了这场恋爱中.

    作者:文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捉住那只五彩的蝴蝶

    那天,和女儿站在窗边向外张望,忽然,目光被一只五彩斑斓的蝴蝶给吸引住了.这是一只美丽的花蝴蝶,正停留在一小节花枝上休憩.“妈妈,我想要那只花蝴蝶.”女儿目不转睛地盯着蝴蝶说道.“可是,等我们下楼走到跟前时,说不定它早就飞走了,我们还是不要白费力气了.”我遗憾地对女儿说.“不,”女儿噘起小嘴,“我一定要去捉住它.”女儿说完,便转身跑了出去.

    作者:张君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坦然面对挑剔

    在大学一个同学聚会上,有一位颇有气质的女孩在向别人抱怨她老板的不是.女孩说,那老板是个死板的法国老太太,她的女儿在上海的一家公司工作,把她也接到了上海,然后雇了能讲法语的女大学生照顾她.老太太经常指责自己这里做得不对,那里做得不对.女孩跟她聊天,她说女孩的法语发音不准,许多女大学生都在这位苛刻的法国老太太面前败下阵来.

    作者:张海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飞翔的美丽

    带女儿去春游,捉回来一只花蝴蝶,就养在一个琉璃瓶子里,女儿看着蝴蝶在瓶子里飞,说“真好看”.到了第二天,那只蝴蝶安静了下来,趴在瓶子底下动也不动.女儿问我:“蝴蝶怎么了?怎么不飞了?”我说:“也许蝴蝶累了,需要休息.”第三天早上,蝴蝶依然安静地趴在瓶底.女儿问:“妈妈,蝴蝶是不是死了?”老实说,我也真确定不了那蝴蝶是活着还是死了,但还是安慰女儿说:“蝴蝶在睡觉呢.”

    作者:张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创业从做护工开始

    那年,他报考的是教育心理学专业.毕业招聘会上,主管看了他的简历直摇头:“呵呵,对不起,这个岗位我们还没有设,要招起码是研究生,你不妨去别的单位试试.”又在几处碰了一鼻子灰,小伙子心灰意冷地回到宿舍.好几个同学都有相同的经历,有的同学为了逃避就业难的现实报考了别的专业研究生,还有的去大城市另找出路.

    作者:刘兵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找个美好的想法活下去!

    葛女士很小的时候她父亲就有外遇,她的母亲又十分懦弱,只会常年哭泣,不敢在父亲面前说半个不字,家里人都看不起甚至欺负葛女士的母亲.葛女士就在这样一个没有爱且屈辱的家庭中长大,她发誓一定要找到一份有爱情的婚姻,让自己活得有尊严.每次恋爱,葛女士只要觉察到对方不再关心自己,就马上提出分手;与邻居、同事相处也非常敏感,很少与人交往,唯恐被人看不起.时光荏苒,葛女士终找到了一个非常爱自己的人,但婚后却总是因为婆媳矛盾与老公吵架.

    作者:李献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三月不知肉味儿

    刘大妈长相富态,每天都乐乐呵呵的,六十岁的她像个孩子一般,平日里无肉不欢,不过好在无大病的困扰.可近几个月她却达到了孔子的境界——三月不知肉味儿,原来她家成了拆迁户.刘大妈特别恋旧,不愿被拆迁.她不仅和老房子、旧家俱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且割舍不下那帮老姐妹.整日思虑这些问题,老太太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刚开始,她身上时不时难受一阵子,先是胸口堵得慌,动不动就头晕,心脏会突突突猛跳一阵子,还有几次她觉得手脚发麻,和人讲话总是慢半拍,思考半天才能做出回答.家人也发现老太太经常独自一人皱着眉头,呆坐半天想事儿,问她有什么烦心事,她也总是叹口气,还自言自语:“说了又能怎样!”

    作者:张国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再安心地疼爱一回

    要不是接到老家的电话,我仍然以为母亲是一架永不会停转的机器,原来,母亲也会生病.不用说,母亲也有自己的酸甜苦辣,只是我一无所知.自从翅膀长硬了,我很少坐下来陪母亲说会儿话.有时,母亲像小孩子似的跟在身后说这说那,我要么有一搭没一搭地回一句,要么索性不听.心里有事的时候,不耐烦地吼上一句,母亲便不再吭声,坐在沙发里,不时拿眼瞟我,见我脸色稍好,就又跑过来,东一句西一句地絮叨开了.

    作者:化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亲近绿色寿自长

    家住辽宁省台安县的钱老先生是远近闻名的“寿星”,多年来,他始终坚持自己发明的“绿色养生法”,从容地在尘世间度过了85个春秋.钱老先生是一位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戎马生涯大半生.离休之后,他从喧嚣的城镇搬到郊区居住.从此,他便与绿色结下了不解之缘.

    作者:钱国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我不再相信友情了!”

    “我在班里有个好朋友,我们从入学刚开始就认识了.我很用心地待她,只希望两人能一直保持这份友情.我会早起为她买好饭,帮她做值日、打热水,会在两人有小争执时主动道歉,不管是否是自己的错……我如此用心地对待她,可近,好朋友又跟班上另外一个女孩儿走得很近,关系也比较密切了.我说自己不希望我和她之间还会出现另外一个人,但她却说这不会影响我俩的友情,争执到后我们两人不欢而散.我满以为这次她会主动来找我和谈,却没想到一天过去了,她丝毫没有道歉的意思.我觉得累了,不再相信友情了,我想离开这个让人伤心的校园.”16岁的小蕾在我面前哭得很伤心,她觉得自己一再受到好朋友的冷落与伤害,都不想上学了.

    作者:马东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胖女孩儿的苦恼

    朋友家的小女孩儿叫春然,今年12岁,就读初中一年级.以前的她活泼开朗,整天乐乐呵呵,长得胖胖嘟嘟,十分可爱,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胖”字却给她带来了太多烦恼,以致让她彻底改变……如果让春然形容上中学后的感受,那就是羞耻与痛苦.在家中,她是全家人眼中的“小公主”,好的都留给她,事事顺着她,可在同学眼中,她不过是众人嘲笑的对象.因为她长得胖,调皮的男同桌取笑她是“小胖子”、“吃货儿”,一边当面叫她,一边还哈哈大笑.

    作者:王慧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我不会睡觉了

    来访者:我都快被折磨得不行了!高中以前我没住过校,进了大学后,六个人一个宿舍,大家的生活习惯都不一样,尤其是睡觉时间不一致.寝室有几个同学睡得比较晚,每次都是熄灯之后才去洗漱,洗漱完后还要看电脑、玩手机,搞得我无法入睡,一直要等到她们都安静了之后我才能睡着.开始我以为习惯了就好了,可是情况越来越糟糕,哪怕是她们安静了,我还要在床上酝酿好久,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严重的时候每晚只睡两三个小时,第二天起来状态很差,经常头疼,上课老走神,看书也看不进去,真是太难受了.

    作者:刘希庆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别让“亲子依恋”成为妈妈的烦心事

    Q老师您好!我是一位孩子的母亲,都说孩子越大越容易带,可我家那匹小野马眼瞅着一岁多的人了,却越来越不乖.特别是近,孩子一直很黏我.我不在家还好,我一在家,他就一直黏在我身边,一刻都不让离开,稍微一离开,他就哭个没完,弄得我现在每天上班都是做贼似的得偷偷溜出来的.今天我刚要出门,不小心就让他瞧见了,扯着我的衣服不愿松手,还一个劲地往我怀里钻,怎么说怎么哄都行不通,弄得我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上班都迟到了,我家孩子这种到底是怎么回事呀?正常吗?

    作者:袁跃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永远是孩子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爱教我猜谜语.父亲有很多谜语.夏日的晚上,坐在星光笼罩的院子里,有趣的就是猜父亲出的谜语.我眨眨眼睛,仰头对着满天的星斗苦苦思考,谜底藏在哪里呢?盯着父亲的眼睛瞧,觉得那双大眼睛也和星空一样深邃、神秘.渐渐的,父亲的谜语很少能难倒我了,但只有一条谜语我猜不出来:“晚上关上箱子,早上打开箱子,箱子里有个镜子,镜子里有个小孩子.”我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便问父亲:“怎么镜子里会有小孩子呢?”

    作者:宗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头”等大事,别忽视

    大脑在整个身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年人的脑重量大约为2.7斤,由100多亿个神经元构成,它指挥着人体生理和心理各种活动.脑支配着人体的各个功能,如语言、运动、思维、情绪等等,一旦脑受到损伤,就会引发多种疾病.大脑不健康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器官方面的,如脑卒中、脑炎等.一个是精神方面的,如头昏目眩、发呆、反应能力降低、记忆力下降、不容易集中精神等症状.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孔雀开屏的启示

    大学毕业后,我信心满满地四处求职,认为这个世界总有一个机会属于我.每次应聘,我都会按照前人的“经验”、“忠告”进行认真而细致的准备,甚至把一些注意事项背得滚瓜烂熟.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了,虽然理想在与现实的PK中每每败下阵来,但我一直没有放弃.有一天,我又看到一家企业发布的招聘消息,所招的职位刚好跟我的专业对口.虽然经历了多次失败,但终我还是决定去应聘.经过初试,我获得到了进入面试的机会.

    作者:曾祥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警惕自己的“啰唆”

    儿子一天天长大,我发现自己也变得一天比一天“啰唆”.我好像一直在纠正他的行为,并且每天都在重复,有时还会跟孩子发火,因为他好像一句都听不到,只顾着自己玩.但是我发现即便我发火了,下一次孩子也未必记得.赞赞,三岁半,他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进门不脱鞋,直接往屋里跑.

    作者:马艳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