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兵
早晨从梦里醒来,却是记不清梦里的一切,却恍惚间有着一种亲切与熟悉.走在街上,看见一群上学的学生,看小女生发上戴着的美丽头饰,心似乎被温柔地击中,我想起了梦中的情景.儿时家在农村,那些女孩子的发上,也会系戴着一些东西,虽然古朴,却有着别样的情趣.那时常见的是系头发用的彩色头绳,其实就是红绿毛线,截成的小段.头绳就系在辫梢,摇晃着一片无忧的天空.后来有了系头发的皮套和简单的发卡,女孩们会细心地把彩线拆开,慢慢地缠到皮套和发卡上,使之有了不同的颜色.
作者:包利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任职于哥伦比亚大学82岁高龄的威廉·维克里毕生研究政治经济学,终于在1996年以“不对称信息激励理论”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在此之前的60年里,威廉·维克里一直埋头研究,但其研究成果始终得不到公众的承认.能够获得诺贝尔大奖,对他来说应该算是人生中幸福的事情了.然而不幸的是,威廉·维克里在得奖三天之后前去开会的途中与世长辞了.据悉,他是在诺贝尔的幸福光环照耀中过分激动,导致心脏病突发倒下的.他的一生为学术研究鞠躬尽瘁,后的离世让人充满遗憾.
作者:刘树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偶得机会,跟随朋友去沂蒙山区做客.主人家的小男孩冬冬,八岁,长得胖胖墩墩的.他屋里屋外快乐地穿梭,一会儿从屋内捧出梨子给我们吃,一会儿又去院内摘来两根黄瓜.我提出要看看他们的村子,他自告奋勇跑在前头.“阿姨,我带你去.”他在前头招呼我,小脸蛋被风吹得红扑扑的.我跟着他,村前村后瞎转悠,只见石头垒的院墙,一家挨着一家,家家门户洞开,鸡狗安详.冬冬不时指着这里那里告诉我,这是杏子树,能结好多杏子呢.那是打碗儿花,可以吃的,很甜呢.
作者:丁立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这件事要追溯到几年前,那时的她正在上初中三年级,告别凭小聪明就能取得好成绩的历史,她全身心投入到初三的总复习中.刚开始她成绩还不错,可就在临近中考的后阶段,她偶然发现自己看待异性的眼神不对头,因为在一次不经意与某个男同学对视后,那个男生竟然开始注意自己,并多次试图接近自己,可她明白自己并无这个意思.她开始愧疚、自责,以为是自己看异性时给了别人一些错误信息,才会让对方误会自己.此后,为了避免误会再次发生,她一直害怕与男生对视.
作者:杜生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试试看,你会喜欢的.”这是我父亲常说的一句话.我的父亲是一位厨师,经常花样翻新地做许多中国菜给外国小孩子们吃.小孩子们第一次面对五花八门的菜肴,吐舌拒绝,不愿去吃.这时我的父亲就会对他们说:“试试看,你会喜欢的!”结果孩子们一试,竟然喜欢得欲罢不能.
作者:张峪铭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校外学习英语时认识了一名女生.暂且叫她A吧,A比我高一年级,当时她已面临毕业,我对她印象很好,不由自主地接近了她.四月中旬的一天,我突闻姥姥去世,很伤心,脑子里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A,我找到她,向她倾诉我从小与姥姥共同生活的情景.A被我的述说打动,觉得我是一个很孝顺很珍惜亲情的人,表示可以和我交往看看.我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把全部的感情都投入了这场恋爱中.
作者:文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朋友家的小女孩儿叫春然,今年12岁,就读初中一年级.以前的她活泼开朗,整天乐乐呵呵,长得胖胖嘟嘟,十分可爱,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胖”字却给她带来了太多烦恼,以致让她彻底改变……如果让春然形容上中学后的感受,那就是羞耻与痛苦.在家中,她是全家人眼中的“小公主”,好的都留给她,事事顺着她,可在同学眼中,她不过是众人嘲笑的对象.因为她长得胖,调皮的男同桌取笑她是“小胖子”、“吃货儿”,一边当面叫她,一边还哈哈大笑.
作者:王慧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你与一个人或一群人,约定了或未约,你走在赴约的路上,那个地点你很熟悉或者未知,但此时你的状态都是在寻,正所谓追寻、寻觅、寻找、搜寻.而等到来到那个地点,见到或未见到自己约定的人,这便是遇,正所谓遇见、偶遇、巧遇、寻而不遇.人与人的交往,正是凝结于这一次次的寻与遇中,交织成网,循环往复.清高雅士的寻与遇是这样的况味,诸如东晋名士王微之.雪夜,乘一艘小船去访戴安道,直至戴家门前时,却对随从说原路返回.
作者:袁恒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1静心.一些老年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内心十分空虚,心理上出现了不适应的症状,有个别老年人甚至不想出门见人,觉得退休是件“丢面子”的事.其实,退休如同人体的新陈代谢一样,是一种自然规律,根本谈不到丢不丢“面子”.老人自己要明白这个道理,家人也要做好老人的思想工作,解开老人心中的“纠结”.退休不是人生的终结,而是一种新生活的开端!
作者:刘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儿子一天天长大,我发现自己也变得一天比一天“啰唆”.我好像一直在纠正他的行为,并且每天都在重复,有时还会跟孩子发火,因为他好像一句都听不到,只顾着自己玩.但是我发现即便我发火了,下一次孩子也未必记得.赞赞,三岁半,他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进门不脱鞋,直接往屋里跑.
作者:马艳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多年以后,他依然记得,高三那年,为了照顾生病的父亲,他每天奔波在学校和医院之间,说不出的压抑,唯一值得安慰的,就是乘坐公交车的时光.每天,同样的时间,总会有一个子高挑、面容清秀的女生,和他一起安静地等车.车来了,人很多,挤,但无论时间多急,他总是固执地等,直到她上车,他才跟着上.很多次,她和他的座位很近,他却从来不敢抬头,眼睛盯着脚下,反复数她那双带有薰衣草图案的鞋子,数了很多遍,依然数不清上面到底有几朵花.
作者:张军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我平时很少打车,自从家里有了车,老公开车,我就坐在副驾驶的位子,长时间来形成了习惯.以前打车时,我都会坐在副驾驶后面的位子上,今天出门办事,为了赶时间打了辆出租,我下意识地拉开了车门,坐在了副驾驶的位子.一种行为习惯背后必然会有它的影响因素吧,我想,其他人喜欢坐哪里呢?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这样做呢?
作者:徐娉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那年,我十七岁,青涩的如一株不起眼的草,从农村考上了湖南的一所中专.清的水,蓝的天,雪白浓香的桅子花,南方的一切都是那样的新鲜,就连泥土都散发着芬芳.坐我同桌的那个女孩子,有一头乌黑发亮的长发,肤色洁白,两只大大的圆眼睛滴溜溜转,与我的拘束相比,她显得落落大方,纯净,可爱.她说她叫王若林,若林,名如其人,人如其名.
作者:赵文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前些日子,去夏威夷探望姑妈.姑父因病去世后,姑妈的精神一直不好,表姐跟我聊天时每次都愁苦担忧.但这次见面,姑妈竟一扫之前的抑郁苦闷,容光焕发,心情大好.我不解地问,这是吃了什么灵丹妙药呢?表姐却给我卖起了关子:“明天你去医疗社区看看就知道了.”第二天,我跟随姑妈来到社区的一家公共医疗中心,刚进院子,就听到一阵阵欢快的笑声.在我印象里,医院里一般都是阴郁冷清的,怎么还有人如此开心呢?这时,姑妈才笑着告诉我:“他们在练习‘大笑瑜伽’.”
作者:崖峰小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宽敞的阳光房,明亮照人的地板,墙壁四周镶满了落地镜子.每当我来到这里——舞蹈室,心里就莫名地兴奋.麻利地换上舞服,穿上那双红色的舞鞋,优雅地转了一个圈.自从儿子上大学之后,我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每天晚上,我都会按时来这里跳舞.热身、形体、舞蹈,大家一起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我喜欢这里,喜欢这一刻,喜欢沉醉在音乐中的自己.我和所有的舞友一样,虽然没有专业演员的舞姿和功底,但我们为的是一份心情,因为舞蹈是一种集健身和娱乐于一身的活动,在交流中增进友谊,愉悦心身.
作者:青衫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三个月前,我在急诊科接待了这样一个特别的病人,他是个二十出头的壮小伙儿,强烈要求医生给自己做全面详细的检查,想查出到底自己出了什么问题.我们各项检查项目的结果均显示这个小伙子身体健康,没有任何明显的疾病迹象.我如实告知了他,以为他会很高兴,没想到他反而情绪激动,大声说他不相信,认为是我们的仪器出了问题或者是给自己漏查了某些检查项目,再次告知医生说自己不怕花钱,只要能找出自己的病根就行,否则他将寝食难安.他非常想了解自己得的是什么病,因为这种病来得突然,这次要不是和朋友一起,如若是发生在其他地方,尤其是周围没有人的情况下,他都不敢想象自己会出现什么问题,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来救助自己.
作者:白杨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要不是接到老家的电话,我仍然以为母亲是一架永不会停转的机器,原来,母亲也会生病.不用说,母亲也有自己的酸甜苦辣,只是我一无所知.自从翅膀长硬了,我很少坐下来陪母亲说会儿话.有时,母亲像小孩子似的跟在身后说这说那,我要么有一搭没一搭地回一句,要么索性不听.心里有事的时候,不耐烦地吼上一句,母亲便不再吭声,坐在沙发里,不时拿眼瞟我,见我脸色稍好,就又跑过来,东一句西一句地絮叨开了.
作者:化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爱教我猜谜语.父亲有很多谜语.夏日的晚上,坐在星光笼罩的院子里,有趣的就是猜父亲出的谜语.我眨眨眼睛,仰头对着满天的星斗苦苦思考,谜底藏在哪里呢?盯着父亲的眼睛瞧,觉得那双大眼睛也和星空一样深邃、神秘.渐渐的,父亲的谜语很少能难倒我了,但只有一条谜语我猜不出来:“晚上关上箱子,早上打开箱子,箱子里有个镜子,镜子里有个小孩子.”我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便问父亲:“怎么镜子里会有小孩子呢?”
作者:宗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白”第一次见“云”是在“云”入职那天,她清楚地记得当时错愕的心情,眼前赫然一个农村少妇,从面容到衣着,“白”仿佛都能嗅到她身上的土味儿.“公司怎么会招这样一个人进来,这样的人能做得了设计?”“白”有些鄙夷和嫌弃,同时也为她担心,在这样的环境中,她怎能生存下来?接下来的几天,果然不出“白”所料,“云”的表现笨拙,既不谙世事也不通公事.“白”远远瞧着她,心想人怎么会生成这般粗笨,不只是“白”,其他人对“云”也是爱搭不理.因为不善交际,“云”在工作上得不到大家的支持,表现得比较沉默,却还一如既往地安于自我,在这样一个表面平静、背后由实力瓜分的办公室,“白”笃定“云”的沉默不会太久.
作者:石莹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以上的这些症状,多是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这是治疗中不可避免的.药物治疗有效的同时必然会有不良反应,易给人以“傻”的感觉,这些症状多见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如前面说的药物不良反应:过度镇静、锥体外系反应、流涎、抗胆碱能作用等,可以让患者表现出反应迟钝、动作缓慢、眼睛发直、活动不灵活甚至有时有些意识问题,在普通人看来患者就像“傻”了一样,但这种外人直观的感觉并不完全是涉及智力问题.目前一线治疗药物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这些反应已经很少、很轻.
作者:宓为峰;张鸿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