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峪铭
自从母亲搬到我这儿来住,我仿佛一下从牢笼里解脱出来,公司的“员工迟到罚款单”上再也没了我的名字,还天天都能吃上早饭.在我的记忆里,母亲从来不睡懒觉.小时候,有时学校早晨有活动,我嘱咐母亲第二天别忘了喊我,无论有多早,母亲从来没忘过.如今,我不再用母亲喊我起床,清晨,母亲的咳嗽声比闹钟还准时.我起来床,洗漱完坐到饭桌前时,饭菜不热不凉正好吃,除了包子、煎鸡蛋等主食,还有一样一样母亲亲手腌制的小菜.
作者:化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以上的这些症状,多是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这是治疗中不可避免的.药物治疗有效的同时必然会有不良反应,易给人以“傻”的感觉,这些症状多见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如前面说的药物不良反应:过度镇静、锥体外系反应、流涎、抗胆碱能作用等,可以让患者表现出反应迟钝、动作缓慢、眼睛发直、活动不灵活甚至有时有些意识问题,在普通人看来患者就像“傻”了一样,但这种外人直观的感觉并不完全是涉及智力问题.目前一线治疗药物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这些反应已经很少、很轻.
作者:宓为峰;张鸿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儿子一天天长大,我发现自己也变得一天比一天“啰唆”.我好像一直在纠正他的行为,并且每天都在重复,有时还会跟孩子发火,因为他好像一句都听不到,只顾着自己玩.但是我发现即便我发火了,下一次孩子也未必记得.赞赞,三岁半,他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进门不脱鞋,直接往屋里跑.
作者:马艳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我平时很少打车,自从家里有了车,老公开车,我就坐在副驾驶的位子,长时间来形成了习惯.以前打车时,我都会坐在副驾驶后面的位子上,今天出门办事,为了赶时间打了辆出租,我下意识地拉开了车门,坐在了副驾驶的位子.一种行为习惯背后必然会有它的影响因素吧,我想,其他人喜欢坐哪里呢?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这样做呢?
作者:徐娉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陈婶和陈叔一直是周围邻居公认的一对和谐夫妇,听说老两口结婚数十年,从未红过脸,有了分歧也都相互体谅包容.可近一段时间,因为女儿出车祸,老家的老娘听说也病倒了,一直带在身边的小孙子也因重感冒住了院,接二连三的灾难让陈婶陈叔忙得脚不沾地,加上心里又急又烦,脾气自然变得急躁了点.这天早上,陈叔想去看老娘,陈婶却担心女儿和小孙子,陈叔想尽点孝心多拿些钱给老娘看病,女儿和孙子却是陈婶的心头肉,因为各有理由,两人起了争执,后两人都气鼓鼓地哪儿也不去了.
作者:袁跃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偶得机会,跟随朋友去沂蒙山区做客.主人家的小男孩冬冬,八岁,长得胖胖墩墩的.他屋里屋外快乐地穿梭,一会儿从屋内捧出梨子给我们吃,一会儿又去院内摘来两根黄瓜.我提出要看看他们的村子,他自告奋勇跑在前头.“阿姨,我带你去.”他在前头招呼我,小脸蛋被风吹得红扑扑的.我跟着他,村前村后瞎转悠,只见石头垒的院墙,一家挨着一家,家家门户洞开,鸡狗安详.冬冬不时指着这里那里告诉我,这是杏子树,能结好多杏子呢.那是打碗儿花,可以吃的,很甜呢.
作者:丁立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带女儿去春游,捉回来一只花蝴蝶,就养在一个琉璃瓶子里,女儿看着蝴蝶在瓶子里飞,说“真好看”.到了第二天,那只蝴蝶安静了下来,趴在瓶子底下动也不动.女儿问我:“蝴蝶怎么了?怎么不飞了?”我说:“也许蝴蝶累了,需要休息.”第三天早上,蝴蝶依然安静地趴在瓶底.女儿问:“妈妈,蝴蝶是不是死了?”老实说,我也真确定不了那蝴蝶是活着还是死了,但还是安慰女儿说:“蝴蝶在睡觉呢.”
作者:张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今天的夏天不是很热,但是,有时候会让人感觉很闷.羊羊从开关厂到学校也就是二十分钟的路,可是,她现在觉得这二十分钟的路遥远得像天涯海角一样的.她不愿意坐公交车,因为,她不想在人多的地方待着.二十分钟的路,羊羊硬是花了四十分钟才走到,好在羊羊出门早,才没有迟到.她也不想坐到教室里去,从今天起,她跟教室里的那些同学再也不是一样的了,她不想看到他们,也不想让他们看到自己.
作者:窦志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五岁女儿的胆小,着实让全家人发愁.为了帮助女儿“练胆”,趁着周末,我带着她去附近的姥山岛旅游.湖边有大人带着儿童在捡贝壳,五彩斑斓的贝壳一下子吸引了女儿的注意力,她看得全神贯注.我看出了她的意思,既想去捡,可又害怕.我拉着女儿的手道:“咱们捡起贝壳,回家养在玻璃瓶里,好吗?”女儿叫道:“好!可这里有鳄鱼.”估计,孩子动物世界看多了,我忙说:“没有,鳄鱼在遥远的非洲.”抱着她,来到湖边,一手抓着她,一手捡贝壳,“婷儿,这贝壳好漂亮,你也来捡个.
作者:张帮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校外学习英语时认识了一名女生.暂且叫她A吧,A比我高一年级,当时她已面临毕业,我对她印象很好,不由自主地接近了她.四月中旬的一天,我突闻姥姥去世,很伤心,脑子里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A,我找到她,向她倾诉我从小与姥姥共同生活的情景.A被我的述说打动,觉得我是一个很孝顺很珍惜亲情的人,表示可以和我交往看看.我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把全部的感情都投入了这场恋爱中.
作者:文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前些日子,去夏威夷探望姑妈.姑父因病去世后,姑妈的精神一直不好,表姐跟我聊天时每次都愁苦担忧.但这次见面,姑妈竟一扫之前的抑郁苦闷,容光焕发,心情大好.我不解地问,这是吃了什么灵丹妙药呢?表姐却给我卖起了关子:“明天你去医疗社区看看就知道了.”第二天,我跟随姑妈来到社区的一家公共医疗中心,刚进院子,就听到一阵阵欢快的笑声.在我印象里,医院里一般都是阴郁冷清的,怎么还有人如此开心呢?这时,姑妈才笑着告诉我:“他们在练习‘大笑瑜伽’.”
作者:崖峰小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你与一个人或一群人,约定了或未约,你走在赴约的路上,那个地点你很熟悉或者未知,但此时你的状态都是在寻,正所谓追寻、寻觅、寻找、搜寻.而等到来到那个地点,见到或未见到自己约定的人,这便是遇,正所谓遇见、偶遇、巧遇、寻而不遇.人与人的交往,正是凝结于这一次次的寻与遇中,交织成网,循环往复.清高雅士的寻与遇是这样的况味,诸如东晋名士王微之.雪夜,乘一艘小船去访戴安道,直至戴家门前时,却对随从说原路返回.
作者:袁恒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Q老师您好!我是一位孩子的母亲,都说孩子越大越容易带,可我家那匹小野马眼瞅着一岁多的人了,却越来越不乖.特别是近,孩子一直很黏我.我不在家还好,我一在家,他就一直黏在我身边,一刻都不让离开,稍微一离开,他就哭个没完,弄得我现在每天上班都是做贼似的得偷偷溜出来的.今天我刚要出门,不小心就让他瞧见了,扯着我的衣服不愿松手,还一个劲地往我怀里钻,怎么说怎么哄都行不通,弄得我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上班都迟到了,我家孩子这种到底是怎么回事呀?正常吗?
作者:袁跃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白”第一次见“云”是在“云”入职那天,她清楚地记得当时错愕的心情,眼前赫然一个农村少妇,从面容到衣着,“白”仿佛都能嗅到她身上的土味儿.“公司怎么会招这样一个人进来,这样的人能做得了设计?”“白”有些鄙夷和嫌弃,同时也为她担心,在这样的环境中,她怎能生存下来?接下来的几天,果然不出“白”所料,“云”的表现笨拙,既不谙世事也不通公事.“白”远远瞧着她,心想人怎么会生成这般粗笨,不只是“白”,其他人对“云”也是爱搭不理.因为不善交际,“云”在工作上得不到大家的支持,表现得比较沉默,却还一如既往地安于自我,在这样一个表面平静、背后由实力瓜分的办公室,“白”笃定“云”的沉默不会太久.
作者:石莹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我在班里有个好朋友,我们从入学刚开始就认识了.我很用心地待她,只希望两人能一直保持这份友情.我会早起为她买好饭,帮她做值日、打热水,会在两人有小争执时主动道歉,不管是否是自己的错……我如此用心地对待她,可近,好朋友又跟班上另外一个女孩儿走得很近,关系也比较密切了.我说自己不希望我和她之间还会出现另外一个人,但她却说这不会影响我俩的友情,争执到后我们两人不欢而散.我满以为这次她会主动来找我和谈,却没想到一天过去了,她丝毫没有道歉的意思.我觉得累了,不再相信友情了,我想离开这个让人伤心的校园.”16岁的小蕾在我面前哭得很伤心,她觉得自己一再受到好朋友的冷落与伤害,都不想上学了.
作者:马东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任职于哥伦比亚大学82岁高龄的威廉·维克里毕生研究政治经济学,终于在1996年以“不对称信息激励理论”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在此之前的60年里,威廉·维克里一直埋头研究,但其研究成果始终得不到公众的承认.能够获得诺贝尔大奖,对他来说应该算是人生中幸福的事情了.然而不幸的是,威廉·维克里在得奖三天之后前去开会的途中与世长辞了.据悉,他是在诺贝尔的幸福光环照耀中过分激动,导致心脏病突发倒下的.他的一生为学术研究鞠躬尽瘁,后的离世让人充满遗憾.
作者:刘树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大学毕业后,我信心满满地四处求职,认为这个世界总有一个机会属于我.每次应聘,我都会按照前人的“经验”、“忠告”进行认真而细致的准备,甚至把一些注意事项背得滚瓜烂熟.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了,虽然理想在与现实的PK中每每败下阵来,但我一直没有放弃.有一天,我又看到一家企业发布的招聘消息,所招的职位刚好跟我的专业对口.虽然经历了多次失败,但终我还是决定去应聘.经过初试,我获得到了进入面试的机会.
作者:曾祥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那天傍晚回家,竹林子苦着脸等在大门口,看到我,竟然委屈地落下泪来,“妈,我、我把钥匙弄丢了!”我愣了愣,随即搂过她,“不碍不碍,丢了就丢了,咱家有备用的,我找给你!”听我说这话,竹林子啜泣起来,“那怎么行,要是有坏人拾到,会偷咱家东西的!都是我不好……”看她那么内疚,我故意哈哈大笑,“偷吧偷吧,你看咱家哪样东西值得小偷来偷?”我边说边与竹林子一起进门,一件一件数落:“这电视,是爸妈结婚时买的,早就该淘汰了,值一百块钱,冰箱洗衣机,不值钱不说,那么大个儿,背着还惹人注意,”看竹林子的眼睛搭到电脑上,我笑得更带劲儿了,“咱家这电脑啊,六七年了,慢得堪比乌龟,白给人家都不要呢……要说咱家值钱的东西啊,”我搂过竹林子,狠狠地吻她一下,“就数我这懂事的宝贝姑娘啦,这还没人有本事偷走.放心吧,没事儿,有坏人来,尽管让他偷好了!”
作者:冬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遭遇:有时候下班刚回到家中,突然一个通知加班的电话又把你揪了回去;好不容易熬到发工资的日期,却被告知推迟发放;本来你把一件工作很圆满得完成了,老板却鸡蛋里头挑骨头地找碴儿……于是你抱怨,抱怨公司不好、企业文化糟糕、管理不善、钱太少、老板抠门、同事红眼.抱怨,成了你每天都要面对的功课.
作者:薛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小A,男,11岁,六年级,住宿生,爸爸妈妈和他关系比较亲密,家庭和睦.班主任反映小A的性格比较温和,乖巧懂事,从不调皮捣蛋,成绩也不错,同学关系也比较好,爸爸妈妈很配合学校老师.上周的一天晚上熄灯之后,我在宿舍说话恰巧被生活老师看到,生活老师把我叫出来教育,我辩解了几句,结果生活老师越批评越生气,后来随手抓着衣架叫我转过身,把我的后背打出很多红紫色的印子,我一直忍着,没有反抗.这个事情之后,生活老师被辞退了,并且换了一个很温和的老师,但我每次回到宿舍就会不舒服,有些害怕.爸爸妈妈近也很担心我,经常问我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或者特别的想法.
作者:韩旭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