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仕喜
A陪老公去药店买药,那个售货员也不知道是怎么了,一副不耐烦的神情,取药的时候也是,那动作总像是我们欠了他钱似的,甚至后刷卡的时候,他也是一脸的不高兴.是嫌我们买的东西太少,还是觉得我们问得太多?出于礼貌,我和老公并未说什么,可心里却极不痛快,出了店门,我和老公异口同声地说了句:以后再也不来这家药店了!
作者:路小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毕传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小珊瑚的苦恼我的爸爸妈妈在沿海城市工作,从小我跟着姥姥长大.姥姥是县实验小学的一名老师,不仅老师们尊敬她,同学们也很喜爱她.我虽然不在姥姥带的班级,但在姥姥这棵“大树”下,我在学校也很引人注目.姥姥教育我,要踊跃参加各种活动,加之我天性好动,性格活泼开朗,所以,不管是班级还是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比如演讲、书法、命题作文等比赛,还有文艺表演等,我都会报名参加,而且还经常拿到名次,我觉得姥姥说得真是太对了.
作者:姚扶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A前天和爱人一起逛商场,电梯突然抖了一下,我下意识地拉住了爱人的手.好长时间没牵手了,突然感觉爱人的手有些干燥粗糙,岁月和生活把爱人从一个大姑娘磨砺成一位母亲,也改变了她原本细腻滑润的手.我对爱人说:“生活再忙,也要好好打扮自己.”我想拉着她去买一些润手或是护肤之类的产品,可爱人却对我说:“我不买也不抹.”
作者:荒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有种东西正在变成常见的温柔凶器.温柔在于它随你摆布从不违抗,杀气在于它黑洞般深邃的诱惑力,又从不会说不.一旦拥有它,沉迷而不自知的人无一例外变身奴隶.这不奇怪,我们所供养的许多东西,也许会变成我们的主人.如果你守不住自己的意志和原则,它们不用一发子弹也能轻易地征服你.其实,“征服”对自控力弱的人有些言过其实,事实上,大部分人都是自动投怀送抱并乐此不疲.
作者:云翦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正在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传统唱起反调.然而,现实很残酷地告诉我们,人类的生活起居依然要与太阳同步,那些尽职尽责的闹铃每天都会准时将我们从熟梦中拖出来,强迫我们在迷迷糊糊中痛苦地开启全新的一天.
作者:李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小张因自己的暴脾气而感到苦恼.他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与朋友吵起来,等冷静后又觉得没有必要,但总也控制不了.以前因年龄小,大家都谦让他.现在,他的暴脾气很容易得罪同事.考虑到职业发展,当与领导发生分歧时,他总是忍气吞声,为此,他感到痛苦.
作者:李万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朋友是著名意大利餐厅的大厨,手艺绝对一流.再简单的食材到了他手里,就像经过了一次奇妙的旅行,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脱胎换骨,变成无与伦比的美味.大厨们几乎都是美食家,他们对美食的感觉极为敏锐,同时又格外挑剔.尝遍了天下美食,我们问他:“世上好吃的菜是什么?
作者:马亚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朋友聚会上,来了一陌生女子,长发细眼,身穿高领米白毛衣,灰色长呢裙,说不上漂亮,但语笑嫣然,举止娴静,谈吐不俗,眼波所到之处,如清风拂柳,月照庭花.看着她,我脑海里立刻呈现出一个词:绿茶.这是一个如绿茶般的女子.回想一下自己平时品绿茶时的情景吧:一方幽室,窗外阳光如雨,将一缕碧螺春放入玻璃杯中,注入水,看茶叶舒展,清媚渐起,绿意盎然,轻轻啜饮一口,清新、明朗、舒适,只觉岁月静好.而这女子给人带来的就是这种感觉.
作者:付小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长期以来,作为女儿的我,一直羡慕母亲善“忘”.特别让我不可思议的是,母亲的“忘”,既在恰当,又在漫不经心时.我时常在心里纳闷,母亲到底算不算得上“善于健忘的人”?父亲年轻时就好喝酒,喝过了头,情绪兴奋,总在言行上做点出格的事,不是冲着母亲唠叨没完,就是喊来牌友通宵打牌.
作者:王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20年前,因为家穷,15岁的我初中毕业就去了中等师范学校上学,不用交学费,每月还有50元的助学金.按照规定,毕业后我们要到小学任教,很多同学还要回到农村小学任教.当时,上师范是众多家庭困难、成绩较好、急于脱离农门的农村孩子的无奈选择道路.
作者:张锦芸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被朋友误会,友谊会出现裂痕;被同事误会,工作会有麻烦;被家人误会,家庭会失去祥和气氛……被人误会的滋味里有愤怒、有委屈、有伤心、有焦躁……如何消除误会,恢复朋友间的友谊,同事间的默契,家庭中的祥和?如何使自己有效地从误会当中走出来呢?
作者:李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林染是我们单位的团支书,官儿虽不大,但知名度极高,单位里没有一个人不认识她.她活泼外向,有极强的组织能力,尤其惹眼的是,她是单位的一枝花,走到哪儿都是鹤立鸡群的姿态.林染的工作能力没的说,态度也认真,组织活动更是有声有色.我们单位的头儿几次在大会上表扬她,说她是80后的榜样.
作者:马亚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随着孤独症发病率的日益增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陷入到了日复一日的奔波和痛苦当中.在我的临床实践中也见到过很多孤独症患者的家庭,在得知孩子有可能患上孤独症之后,他们经历了恐惧、否认、无奈接受、长期陪伴的过程.当然,也有一些家长怀着更为积极的心态,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他们渐渐接纳孩子的不同,帮助孩子发现和确认自己的能力,找到属于孩子自己的独特人生之路.
作者:顾亚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近来,身边不少的同龄人都有了或多或少的“职业懈怠症”.说实话,打拼到中层管理阶层,事业渐渐不用那么“拼”了、属于自己的空暇时间多了、经济和育儿的压力小了……我们这群“70后”反而迷惘起来.这是不是人家所说的“初老”呢?
作者:金建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人到老年,要量力而行,切莫因追求所谓的“风光”而当上“负翁”.我和老伴儿退休后,看着手里的数万元积蓄,总想像年轻人那样进行一番“投资”,也想领略一下“投资商”的“潇洒”.于是,我俩拿着大半辈子的积蓄,来到农村包地——听人说,现在很多城里人到农村承包荒地,称之为“反哺农业”.
作者:钱国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在多子女家庭中,父母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精力和爱,尽可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关照到所有子女的生长需要和心理特点,平衡因为出生顺序所带来的各种问题,是育儿中特别重要的方面.
作者:张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莉莉是一位职业女性.她年龄不算大,可患胃病的历史却不短.她先后到各级医院的消化科就诊,服过各种各样的抗菌素和消化科药物,却还是不见好转.她跑的医院越多,听到的越多,思想压力越大.时间久了,就出现了情绪低落、睡眠不好、烦躁等症状.无奈之下,只好前来心身医学门诊寻求帮助.
作者:陈福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那一天,父亲给他带来一本书,他不看父亲,也不接父亲手里的书,父亲默默地把书放在了病床旁的桌子上.相邻病床上是一位少女,因为一场车祸,失去了一条右腿,左腿肌肉被碾压得不成样子,每天的换药,都是一种撕心裂肺的剧痛.
作者:王举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季节一转身,就触动了内心深处那根弦.我不是矜持,只是更加静默了.暮秋的时节总令人安静,往昔岁月对于我显得抽象又苍茫.命运掌心的那个窘,错误了本该的向往,一直把希望高擎在生命的头顶,结果是一帘幽梦化成半生的烟雨,凋零了那美妙的年华.
作者:陈奕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