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素年锦时

卿闲

关键词:
摘要:有人说,旧时光如同窗棂上雕刻的花纹,慢慢褪色却异常迷离.过去的时光如同一位蒙上面纱的仙子,隔了光阴的路再望过去,觉得好美.我常常也是这样,活在当下,却深陷在回忆的泥潭里.在旧岁月里流连,返回后,沾染一身的伤感.不免责备自己,那么好的年华,怎么不知道珍惜呀!即使在当时恨得咬牙切齿,不堪忍受,现在却觉得好.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唐宏宇:“暗服”药物的法律风险

    拒绝服药,这恐怕是精神病人治疗中非常普遍,也是令人头痛的事情了.下面一位病人家属的求助信,很有代表性.“我今年62岁,我的儿子今年40岁,他患精神分裂症10多年了,病情反反复复,先后多次住进精神病院.他的主要问题是不承认自己有病,每次病情好转后不久就自行停药,进而病情复发.我们心里着急,但他根本不听我们的劝说.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关注心理健康提升服务能力提高公众素养——健康北京人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方案(2016-2018年)

    精神卫生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心理健康促进对于精神障碍的预防、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建设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有重要意义.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和《北京市精神卫生条例》,加强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将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纳入北京市阳光长城计划,并于2015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之际,由市卫生计生委、首都综治办、市民政局、市残联、市公安局等部门共同启动了“明心、知心、舒心和安心——四心工程”,并于今年5月5日正式印发《阳光长城计划——健康北京人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方案(2016-2018年)》,希望通过三年的时间,开展九大项具体行动,以达到了解心理状态(明心)、树立心里健康意识(知心)、疏解心理问题(舒心)、维护社会和谐(安心)的效果,实现促进公众心理健康,构建社会和谐的服务目标.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失火”的象牙塔——当代大学生婚前同居

    走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随处都能看见那一对对相依相偎的情侣.笔者拦住一位迎面走来的高个子男生,向他了解校园大学生的同居现象,他笑了笑,很平淡地说:“在大学里没有谈过恋爱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没有不想谈的,除非他有问题.而恋爱过的,很少没有同居过.”

    作者:许圣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穿越时空”去旅行

    今年春节,我陪母亲一起去看望她的老姐姐.开门的一刹那,竟有些不敢相认,5年未见,已过花甲之年的姨妈不仅容颜未见衰老,反而满面红光,愈加显得年轻朝气.吃完饭,大家坐在客厅里聊天.我打趣道:“妈,您看人家,活脱脱一个‘天山童姥’,越活越年轻了.再看看您,满脸的皱纹,现在你们姐俩再一起出门,谁能看出你们是姐俩啊?”

    作者:王世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厨房里的约会

    谁也没有料到,第一次约会,竟然在厨房里.大学毕业的时候,雪青非要嫁给张然.令人奇怪的是,父母并没有像别人一样,嫌弃张然是农村户口,来自小县城,吃饭穿衣都带着咸菜的味道,父母只是跟雪青讲,你不是和他一个人结婚,你想拥有他,注定要接受他的全家人.

    作者:大爱无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凭什么让别人相信你

    朋友家的孩子小钱大学毕业后在一个汽车配件制造公司工作,他工作很努力,很快就适应了技术科的工作.一天,我在小区散步时遇到了他,他闷闷不乐地对我说:“叔啊,为什么我想创业就那么难呢?向朋友、同学借一些启动资金,他们都推三阻四,郁闷啊!”“你向他们借多少?”“我也就想筹八九十万吧.”我说:“你知道清末著名商人胡雪岩巧借巨款的故事吗?这个故事或许对你有启发.”

    作者:徐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别让愤怒要了命

    A张先生是一家单位的领导,那一阵子,因为棘手难缠的事情,大动肝火,他跟上级拍桌子,朝属下大喊大叫,对家里人摔东西瞪眼……一天,他正在办公室打电话,话筒忽然从手中滑了下来,紧接着,人就摔倒在地,昏迷不醒.同事赶快将他送进医院,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那一年,他50岁.

    作者:邹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走出“处女情结”,这条路还有多远

    处女情结,这真的是一个足够久远的老生常谈,以至于当我真的想说点什么的时候,都觉得很多概念曾被无数次的一提再提过.有过批判,有过揭露,而它与现代潮流和理念的相悖,就注定成为足够被讨伐的理由了.但可惜的是,讨伐批判永远替代不了现实的结果,抱有如此观念的人,并没有真的减少多少,也没能发自内心地放下它,只是由公然的秉持观念走向了隐藏.真的伤害的,仍然是处于矛盾情感中的彼此.

    作者:刘昭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生命不只是属于自己

    亚历克斯·明斯基曾经是美国反恐部队的一名军人,他在阿富汗的路边执行任务时不幸被一枚炮弹夺去了一条腿.年仅26岁的他因此获得了一枚紫心勋章,但却永远失去了健全的身体.他拖着伤残的身体离开了战场,成为一名退役士兵.虽然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可是,望着自己伤残的腿,他却怎么也无法振作起来,他不知道今后的漫漫人生之路该怎样走下去?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愿看到路人充满同情怜悯的目光.

    作者:胡春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老师,我想退学

    新学期开学,又一批新生踏入了大学的校门,面对全新的环境和人群,有的人适应良好,有的人却会出现适应障碍.小莉曾是这样一位对大学生活适应有困难的学生.希望可以通过她的故事,帮到有相同困扰的新生.小莉人长得清秀,打扮也还算入时.来到咨询室,她看起来有些拘谨,坐下来说的第一句话是:“老师,我想退学.”

    作者:邓美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人生怎能如初见

    我的同学小梁大学毕业后考上了公务员,领导觉得她长得漂亮,还挺乖巧,自然喜欢;进了科室工作,小梁对人有礼貌,同事也很喜欢.就这样,小梁整天快乐无边,对未来充满激情、充满期望.日子久了,同事对小梁的新鲜劲随风而过,不冷不热地交流,领导对她也爱理不理了,小梁有些不知所措.难道美好的人际关系,如一阵风,一吹就过了?她向我诉说,我告诉她:人生怎能如初见?

    作者:张培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心理咨询与治疗助你走向心理健康——写在第25个精神卫生日之际

    今年10月10日是第25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精神卫生法》和《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呼吁社会大众关注心理健康,今年的精神卫生日,我国的主题仍然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不久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再婚老人适应“新常态”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再婚已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生活现象.重新踏进婚姻的殿堂,老年人难免在情感生活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困惑和难题.如何才能使老年人的再婚生活一路绿灯,呈现出“秋苞米烀熟更香”的喜人局面呢?这其中有“五关”是必须要过的.

    作者:刘锴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为心减负

    周末,我和家人花了一上午的时间,把六个衣柜的衣服全部清理了一下,那些几年没有穿、一个折皱都没有的衣服,竟然装了满满三大口袋.接着,我把这些衣服送给事前联系好的一位在城里打工的大姐.我对她说:这些衣服请你帮忙送给你家乡的乡亲们,能用就用,不能用就扔掉.大姐说:我们山里的乡亲们一定用得着的,我替他们谢谢你!

    作者:杜华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人本视角:成长为英雄

    人本主义的精髓人本主义反对将人的心理低俗化、动物化.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他将其分为两大类、七个层次,好像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人在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之前,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低层次的需要.

    作者:岳晓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轻咨询”是如何进行的?

    我们从10多年组织员工心理服务的实践经验中发现,心理咨询师常常被要求在有限的次数中(通常为1次)有效地帮助到求助者.在我们不断摸索和尝试后,提出了“轻咨询”这一全新的咨询模式,它顺应了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准确地抓住社会大众的诉求.

    作者:阳光易德心理科学研究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我希望男友和她“有一腿”

    夏日的一个午后,女孩小贾带着一脸无助和茫然来到了我的心理咨询工作室.这是一个说不上很漂亮但长相较清秀、身材苗条的姑娘.在上午的电话预约中,我已经感受到了她深深的焦躁和迷茫.我给小贾倒了一杯水,请她落座之后,向她讲了心理咨询的设置,并明确告之咨询师会遵守保密原则,小贾搓着手心点点头,向我道出了心中的困惑.

    作者:吴立秀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退休后闲中寻趣

    没退休的时候事情多:厂里的事、家里的事,自己的事、朋友的事,长辈的事、小辈的事,事事要操心,几乎天天是“眼睛一睁,忙到熄灯”.要挤点时间陪老伴逛街或应邀赴约,得扳着手指皱紧眉头算上好一阵.用“忙里偷闲”来描述那时候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是贴切不过了,一个“偷”字,活灵活现地概括了当时的紧张和无奈.

    作者:奚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雨过,天未必晴

    女儿的病大概就是从失恋开始的.女儿和那男孩儿是经人介绍认识的.第一次见面,两个人相互感觉都挺好,但后来接触多了,两个人的消费观念不一样,女儿觉得男孩儿小气,不爱给她花钱,而男孩儿觉得女儿花钱大手大脚,为此,两人经常闹别扭.从小生活优越的女儿觉得交这样一个男朋友挺委屈,就提出和男孩儿分手,然后,俩人就不联系了.事情本该就此结束,可女儿却放不下了.变得不爱说话,不爱出门,饭量一天不如一天,每天一下班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连周末也不出去逛街了.我们劝她,她觉得烦,不爱听;说得多了,转身就离开了.我们说再给她介绍个男朋友,她摆手说,“这个小孙我还没放下呢,而且我现在的状态哪有心情去谈恋爱啊.”我们劝她去看精神科医生,她气得一周不搭理我们,说自己又不是精神病,哪有亲生爹妈让女儿去看精神病的.

    作者:淑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深情桃花潭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千多年前的李白对汪伦的理解让人喟叹.秋高气爽的周末,我倾慕着李白的诗情来到桃花潭.景区内石板路的两侧,满是低矮的桑树林.虽是仲秋,可桑叶仍旧是鲜绿色,让人不由得想起李白的诗句:燕草碧如丝,秦桑低绿枝.

    作者:王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