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蜡烛包”式养育危害多

许圣义

关键词:
摘要: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但3岁亮亮的“远行”却是要打引号的.每天早上送亮亮进入幼儿园,妈妈都久久不肯离去,因为亮亮刚刚入园不久,暂时没有适应新生活,见到老师会哭,妈妈心疼不已,每次都急忙上前哄亮亮.即使被丈夫拉出幼儿园大门,她还是不放心,贴着墙壁、竖着耳朵听里面的动静.母亲的担忧可以理解,但如果家长不反思自己爱的限度和方式,“任性地爱”,很可能造成养育中“限制有余,放手不足”的现象,其中典型的当数“蜡烛包”式的养育.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辅导孩子有技巧

    当孩子步入小学后,家长身上的担子渐渐重起来,辅导孩子学习成了家长每天的必修课.在低年级阶段,家长有效的辅导,可使孩子轻松快乐,学习稳步上进.而粗暴武断的辅导,则会使孩子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学习每况愈下.因此,在辅导孩子学习时,家长朋友应尽量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先扬后抑.有些家长,一看到孩子的作业本上出现了×,就气急败坏地数落训斥,让孩子的心情很不愉快,结果孩子在学习时,总是心不在焉,屡屡出错,效果极为不佳.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不妨换一种方式,先表扬孩子做得好的方面,再指出孩子的不足.

    作者:刘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蜡烛包”式养育危害多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但3岁亮亮的“远行”却是要打引号的.每天早上送亮亮进入幼儿园,妈妈都久久不肯离去,因为亮亮刚刚入园不久,暂时没有适应新生活,见到老师会哭,妈妈心疼不已,每次都急忙上前哄亮亮.即使被丈夫拉出幼儿园大门,她还是不放心,贴着墙壁、竖着耳朵听里面的动静.母亲的担忧可以理解,但如果家长不反思自己爱的限度和方式,“任性地爱”,很可能造成养育中“限制有余,放手不足”的现象,其中典型的当数“蜡烛包”式的养育.

    作者:许圣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角落

    我们把所有不愿意展览的,都堆在那里,把它们藏在阳光之外.即使有丝丝缕缕的阳光进来,也只照亮外面的一层,许多深埋的,如处永夜.角落似乎是我们刻意给遗忘留出的位置,它跟在我们身后,我们却连目光都不愿意给它.有时候走得累了,不经意地回首,便一不小心扎进角落里.然后会发现许多东西.没有了初的心情,时光洗去了太多曾经的种种,那些在心里不见天日的,却仿佛化作了点点星光,闪烁着另一种美好.然后,我们休息够了,收回目光,收回心绪,转回身继续上路.于是,角落依然是角落,依然继续被遗忘着.

    作者:包利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那颗金桂

    不觉间,我又想到了那棵金桂.金桂在一条老街上,老街在古镇安丰.我们一行人去拜谒古镇.看过了保存比较完好的清代建筑鲍氏大楼;看过了照墙、瓦当和雕花的木格窗;看过了一口据说是唐时留下的古井.然后,我们走上老街古旧的石板路,看两边的房.房有些是翻新的,有些正在整修中,还有些以本来面目存在着,明代的,或清代的,木门木窗都呈炭褐色,仿佛火烤过似的——老街的确很老了.

    作者:丁立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搭错位系列漫画

    作者:郝延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女汉子的婚恋沉浮

    网络曾将人类戏分为三种:男人、女人和女汉子.尤其是女汉子,很不幸地成了“桃花终结者”而引发众目侧之.尽管女汉子在职场中叱咤风云令人叹服、在人际交往中豪情万丈令人敬佩、在家庭中顶天立地令人臣服,也尽管现在很多男性已经不介意女性偏男性化的行为,但在婚恋上,相当大一部分男性还是对女汉子很难产生异性般的缠绵恋情,即使有幸结缘也常是硝烟弥漫.

    作者:姚扶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你的另一份责任

    那一年,我18岁,家庭的贫困让我无法再继续求学,便到省城去打工.坐了半天的火车,终于到达了这个陌生的城市,无助的我忐忑地下了车,不知道去哪里.刚走出车站不远,我便看到有人招工,便径直走了过去.招工的人看了一下我的身份证,又简单地问了一下情况,便领着我来到市郊一个小加工点,我便在这里落下了脚.

    作者:程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过度运动?当心上瘾!

    运动一直是被人们推崇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曾有研究者的研究表明,6-8周的体育锻炼,可以降低肌肉紧张度,提高睡眠质量,增强对寒冷与疾病的抵挡力,降低胆固醇与甘油三酯水平.长期锻炼还可以减少身体脂肪,延缓衰老,提升对冷、热的忍耐力.有规律的、符合自身身体状况的运动会让人心情愉悦,缓解压力,提高自信和工作效率.但一旦对运动产生了心理和生理的依赖,甚至和对酒精和药物一样的上瘾,这就值得注意了.

    作者:徐青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病情相似,为何结局迥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富贵病”的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作为一名内科医生,我诊疗过的糖尿病患者不计其数,他们之中有初来乍到的,也有久病成医的;有控制得法的,也有并发症缠身的;有焦虑抑郁的,也有积极乐观的.诊疗过程中,我经常会与他们交谈,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他们支持、鼓励和信心.在临床工作中我发现,糖尿病患者的心态和对疾病的态度,对病情有巨大影响.

    作者:郑迩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紫芯苏木的爱情

    她和他在一个村子长大,她从小就是他的尾巴,一起爬坡上树,一起采荷摸鱼,只要有他的地方,就一定能在身后看到那个怯怯眼神的她.从小学到中学,他都自然而然地把她当做妹妹一样呵护关爱,而她似乎也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这份宠爱.随着年岁渐长,她的亭亭玉立,常常让他在某个瞬间看得发呆.

    作者:周筱蓝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不加糖的苦咖啡

    同事在家现磨的咖啡,拿来给我分享.黑而焦的咖啡面,闻之喷香,倒水冲泡,一时间,屋里飘散的都是咖啡香.啜了一口在喉,慢慢品.“你怎么不加糖?”同事见状赶紧拿来方糖,准备放进我杯里,我笑而拒绝.同事笑着说:“真想不到你这个人,还爱喝不加糖的苦咖啡.”我顽皮地说:“尝过了苦,才能领略到甜的美妙,不是吗?”清楚记得上学时有一首歌,歌名就是《不加糖的苦咖啡》,当时听了感觉怪怪的,只是跟着唱,并不懂其中真味.

    作者:苏文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有一种勤勉叫失职

    周末朋友小聚,已荣升为副校长的师范同学阿梅告诉我,单位里新近发生了一桩糗事:在开学初的干部任免大会上,工作勤奋、吃苦耐劳的王副主任,却在后的领导测评环节未通过,依然担任副职;而业绩不如他、工龄未满十年的教导干事大张,则被火线提拔为正职,并全票通过.见我面露疑惑,阿梅一五一十地向我描述了两人平素的工作情况.

    作者:李玉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考试冲刺”后莫忽视心理健康

    对于广大学生和学生家长群体来说,“考试焦虑症”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或许有考生还深受其害.面临考试,部分考生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头痛、胸闷、出冷汗、手脚冰冷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在考场上大脑一片空白.正是因为考试焦虑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发挥,影响到考试的成绩,因此,也引起了人们足够的重视.很多人大体知道要如何应对和处理考试焦虑的问题,然而,是否考试结束后就万事大吉了呢?恰恰相反,考试结束后,考生的心理状态会更加复杂,若忽略了心理调适,患上“考后综合征”,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作者:白杨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拒绝里包含着的爱

    超市里、商场里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个孩子紧紧地抱着他喜欢的玩具,气势汹汹地与父母对峙着:“我就要这个,必须给我买.”父母稍有犹豫或说教,孩子就会使出他的绝招:大哭大闹.终,父母妥协,孩子眼泪未干就抱着自己的战利品得意洋洋地笑起来.这样的场景在我们的生活里屡见不鲜.有些父母当着众人,碍着面子,不好意思让孩子一直闹腾,被迫答应.

    作者:李玉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房间里的陌生人

    赖大妈是位退休的机关干部,今年已经70多岁了.干了大半辈子的组织工作,退了休的赖大妈也一直闲不住,除了帮儿女带带孩子,还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逐渐成了社区中各种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可赖大妈的身体状况并不像人们看到的那么好.赖大妈10多年前就患上了高血压,5年前也被诊断了糖尿病,3年前还检查出患有房颤.但自从3年前因为张罗活动劳累过度诱发了心绞痛并住了2周多的医院之后,赖大妈长了记性:推掉了一些活动,并且不管事情有多紧急,也要照顾好这革命的本钱.

    作者:李金蔓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准妈妈:妊娠期糖尿病不可怕

    1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是指怀孕前没有,而怀孕后才发生的糖尿病,它是由于妊娠期一系列生理变化造成糖代谢异常而引起的.在我国,该病在孕妇中的发生率为1%~5%.近年,随着女性妊娠年龄的推迟,妊娠期糖尿病有明显增高的趋势.那么,为什么孕前不是糖尿病,怀孕后就变成糖尿病患者了呢?这是由于从孕24-28周开始,胎盘分泌的孕激素、雌激素、胎盘泌乳素等会明显增加,这些激素都有拮抗胰岛素的作用,并且在孕32-34周时,胰岛素抵抗会明显增强,所以,这两个时间段是发现妊娠糖尿病非常重要的时期.

    作者:陈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骑着单车走天下

    自从爱上户外运动后,我经常骑着我的山地自行车四处游玩.每天下班以后,我都要安排一个小时以上的骑行活动,有时在白天,但大多数时候在晚上.夜游乡村,听蛐蛐歌唱,嗅醉人花香,看朦胧月色,顿时,人生的失意与烦恼,—下子烟消云散,心里只有轻松与满足.每逢周末,我们会选择一个稍远一点的地方,一般当天就能返回,难度不是很大,很多人都乐意参与.骑行,不再让我们觉得无聊,也不再让我们为没有朋友而苦恼.

    作者:周礼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请摘下你的有色眼镜

    现实生活中,总有人喜欢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或看事.老K就是这样的人.“那个女孩我看着面熟,她以前好像是某餐馆打工的服务员,怎么几年不见,摇身一变就成了某公司业务经理?有房子,有小车,没准儿她从事相关业务时采取了一些不正当手段……”这是显而易见的从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戴有色眼镜看人,一成不变地看人,对事或人总是想当然、定位在先的习惯思维,自然是不足取的.

    作者:程应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得了糖尿病,这些想法要不得

    小王近觉得和父亲沟通很困难:父亲近被诊断为糖尿病,医生建议他用药,但他坚持不同意,认为自己只要少吃一点、多运动就可以了,没必要用药物.可是事与愿违,父亲的血糖并没有就此降下来,相反,人更加消瘦了.小王劝父亲用药,可父亲干脆连医院也不肯去了.糖尿病是一种常见慢性疾病.被确诊的病人往往需要改变生活方式,或需要终身服药,并且还可能需要注射胰岛素.

    作者:蔡亦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哲理漫画

    作者:王少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