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紫芯苏木的爱情

周筱蓝

关键词:
摘要:她和他在一个村子长大,她从小就是他的尾巴,一起爬坡上树,一起采荷摸鱼,只要有他的地方,就一定能在身后看到那个怯怯眼神的她.从小学到中学,他都自然而然地把她当做妹妹一样呵护关爱,而她似乎也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这份宠爱.随着年岁渐长,她的亭亭玉立,常常让他在某个瞬间看得发呆.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准妈妈:妊娠期糖尿病不可怕

    1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是指怀孕前没有,而怀孕后才发生的糖尿病,它是由于妊娠期一系列生理变化造成糖代谢异常而引起的.在我国,该病在孕妇中的发生率为1%~5%.近年,随着女性妊娠年龄的推迟,妊娠期糖尿病有明显增高的趋势.那么,为什么孕前不是糖尿病,怀孕后就变成糖尿病患者了呢?这是由于从孕24-28周开始,胎盘分泌的孕激素、雌激素、胎盘泌乳素等会明显增加,这些激素都有拮抗胰岛素的作用,并且在孕32-34周时,胰岛素抵抗会明显增强,所以,这两个时间段是发现妊娠糖尿病非常重要的时期.

    作者:陈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掌握咨询节奏是关键

    心理咨询通常会有时间约定.一般情况下,一次心理咨询的时间为50分钟左右,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均要严格遵守这个基本规则.这个关于时间的基本规则通常给来访者以稳定感和安全感,因为来访者知道这50分钟是专属自己的时间.同时,也会给咨询师责任感和自由感,有利于使咨访关系处于有节制、有保护的状态,因为咨询师要在每次咨询的50分钟内完成阶段性咨询任务而又避免与来访者发生双向移情.

    作者:张孟原;王道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手影

    我的同桌,杨影.她的人和她的名字一样美,杨柳一样袅娜,光影一样美轮美奂.不仅如此,她还多才.她拥有一项精湛的技能:玩手影.手影?谁小时候没有玩过呢?它是一种大众游戏,几乎人人都会,但精湛得能登台表演却是极少的.杨影就有这能耐,她们家有祖传的表演手影的传统技艺.那时,我们读高一,高考好像离我们还遥遥无期,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常常是晚自习后,点支蜡烛,把教室里的一面墙作幕布,开始游戏.

    作者:耿艳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紫芯苏木的爱情

    她和他在一个村子长大,她从小就是他的尾巴,一起爬坡上树,一起采荷摸鱼,只要有他的地方,就一定能在身后看到那个怯怯眼神的她.从小学到中学,他都自然而然地把她当做妹妹一样呵护关爱,而她似乎也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这份宠爱.随着年岁渐长,她的亭亭玉立,常常让他在某个瞬间看得发呆.

    作者:周筱蓝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哲理漫画

    作者:王少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足球场上的点球大战

    足球场上流传这么一句话:比赛常规时间90分钟靠的是实力,30分钟加时赛靠的是运气,点球大战靠的就是心理了.点球大战是能考验一个人心理素质的,有许多著名的足球运动员都曾经跌倒在这个地方,如:意大利的罗伯特巴乔,英国的贝克汉姆等.点球大战是指足球比赛中,在比赛必须决出胜负的前提下(例如世界杯的8强淘汰赛),双方在经过上下半场共计90分钟、外加全场30分钟的加时赛的激战后,仍未决出胜负的情况下,采取的以互射点球决定胜负的残酷方法.点球大战不仅仅是双方技术的对抗,更是双方心理层面的较量.

    作者:王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令人心烦的“高血压”

    前阵子,一位朋友屡屡在微信上向我抱怨他的血压高,睡不好.这位朋友是退伍军人,身体素质很好.退伍之后,一直在一座小城的某机关部门工作,已有十来年了.平时工作清闲,生活压力不大,还经常锻炼身体,体型保持得相当好,每次体检都没有查出什么毛病.三个多月前,他喜得二胎儿子,心情总体来讲还不错.他平时的生活习惯也比较健康,爱好就是喝茶和钓鱼,偶尔参加聚会时会饮酒;以前抽烟,大约每天一包,虽然他自己一直担心吸烟对身体有危害,家人也都对吸二手烟很反感,但他一直没有下决心戒烟.

    作者:张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有一种勤勉叫失职

    周末朋友小聚,已荣升为副校长的师范同学阿梅告诉我,单位里新近发生了一桩糗事:在开学初的干部任免大会上,工作勤奋、吃苦耐劳的王副主任,却在后的领导测评环节未通过,依然担任副职;而业绩不如他、工龄未满十年的教导干事大张,则被火线提拔为正职,并全票通过.见我面露疑惑,阿梅一五一十地向我描述了两人平素的工作情况.

    作者:李玉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你的另一份责任

    那一年,我18岁,家庭的贫困让我无法再继续求学,便到省城去打工.坐了半天的火车,终于到达了这个陌生的城市,无助的我忐忑地下了车,不知道去哪里.刚走出车站不远,我便看到有人招工,便径直走了过去.招工的人看了一下我的身份证,又简单地问了一下情况,便领着我来到市郊一个小加工点,我便在这里落下了脚.

    作者:程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搭错位系列漫画

    作者:郝延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过度运动?当心上瘾!

    运动一直是被人们推崇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曾有研究者的研究表明,6-8周的体育锻炼,可以降低肌肉紧张度,提高睡眠质量,增强对寒冷与疾病的抵挡力,降低胆固醇与甘油三酯水平.长期锻炼还可以减少身体脂肪,延缓衰老,提升对冷、热的忍耐力.有规律的、符合自身身体状况的运动会让人心情愉悦,缓解压力,提高自信和工作效率.但一旦对运动产生了心理和生理的依赖,甚至和对酒精和药物一样的上瘾,这就值得注意了.

    作者:徐青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利用暑假,21天养成好习惯

    关于21天效应如果你想将一个好的行为养成一个习惯,至少需要多久呢?答案是21天!21天这个养成好习惯的时间段,也被大家称为“21天效应”.“21天效应”的理论基础先来源于一位医学博士,他发现,对于截肢患者来说,手术后的头21天中,他们往往不适应已经失去的身体部分,经常仍然能“感觉到”它的存在.而21天后,他们就不会无意识地再去“使用”它了,他们已经习惯了截肢后的状态.

    作者:李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改日再约”,原来是职场试金石

    刚工作那几年,我的工作没什么起色,所在公司是一家大型传媒推广公司,我是这台庞大机器上的一个小零件,微不足道.三年前,微信公众号流行,公司开始做这方面的业务.我做平面设计有些功底,领导便把我派去做公众号的页面设计.一个小小的公众号,每天不多的页面,我的工作非常清闲.可公众号的推广却如同攻克堡垒,领导只好加大人力投入,于是,我也加入了公众号的地推工作.所谓地推,就是线下推广.

    作者:王月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誉”妻

    妻子从商场千挑万选回一件绿色的外套,到家之后,便迫不及待地试穿,随后又在衣镜前照来照去,还不时地问我:“怎么样,好看吗?”我正在看球,哪顾得上看她,便道:“再好看也比不上明星.”妻子不悦道:“让你给个好评,你总爱用这种口气说话,没劲,不试了!”说完,把衣服脱下来扔到衣柜里,并且,还摆个脸色给我看.

    作者:张帮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小人国历险记

    张某,女,27岁,某公司职员.有一次去朋友家吃完饭回来,觉得浑身无力,以为自己只是吃得不太舒服,就躺下睡了.迷迷糊糊睡到半夜,张某耳边似乎听见了争吵声.她睁开眼睛一看,吓了一跳,天花板上吊灯的吊坠居然慢慢摇动着,茶杯也在半空飘着.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看错了,可仔细一听,就是它们在吵,声音也越来越清晰.

    作者:李易芝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那颗金桂

    不觉间,我又想到了那棵金桂.金桂在一条老街上,老街在古镇安丰.我们一行人去拜谒古镇.看过了保存比较完好的清代建筑鲍氏大楼;看过了照墙、瓦当和雕花的木格窗;看过了一口据说是唐时留下的古井.然后,我们走上老街古旧的石板路,看两边的房.房有些是翻新的,有些正在整修中,还有些以本来面目存在着,明代的,或清代的,木门木窗都呈炭褐色,仿佛火烤过似的——老街的确很老了.

    作者:丁立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不加糖的苦咖啡

    同事在家现磨的咖啡,拿来给我分享.黑而焦的咖啡面,闻之喷香,倒水冲泡,一时间,屋里飘散的都是咖啡香.啜了一口在喉,慢慢品.“你怎么不加糖?”同事见状赶紧拿来方糖,准备放进我杯里,我笑而拒绝.同事笑着说:“真想不到你这个人,还爱喝不加糖的苦咖啡.”我顽皮地说:“尝过了苦,才能领略到甜的美妙,不是吗?”清楚记得上学时有一首歌,歌名就是《不加糖的苦咖啡》,当时听了感觉怪怪的,只是跟着唱,并不懂其中真味.

    作者:苏文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骑着单车走天下

    自从爱上户外运动后,我经常骑着我的山地自行车四处游玩.每天下班以后,我都要安排一个小时以上的骑行活动,有时在白天,但大多数时候在晚上.夜游乡村,听蛐蛐歌唱,嗅醉人花香,看朦胧月色,顿时,人生的失意与烦恼,—下子烟消云散,心里只有轻松与满足.每逢周末,我们会选择一个稍远一点的地方,一般当天就能返回,难度不是很大,很多人都乐意参与.骑行,不再让我们觉得无聊,也不再让我们为没有朋友而苦恼.

    作者:周礼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潜水运动:唤醒你的潜能

    大自然创造了人类和人类文明,而人类却正在远离大自然.都市中的人们在日渐陷入身心的疲惫和干涸后,便开始渴望回归自然.那些更接近大自然、愉悦身心、完善人性的体育运动,悄然成为白领们首选的时尚运动.比如滑雪、潜水、蹦极、攀岩、冲浪、越野跑步……对于大多数在都市里成长的人们,由于从小缺乏与自然对话的经验,经常会因为一些恐惧心理而无法尽情享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

    作者:孙雪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认知行为治疗:带你发现不一样的生活

    在20世纪,有一个男孩出生在美国的贫寒农村,他的母亲患有抑郁症.这个男孩从小就有一个信念,他认为自己的出生是对抑郁症母亲的安慰.事实上,他后来真的成了这个家族的荣耀:他为美国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他的理念影响范围不仅仅限于心理学领域.他,就是认知行为治疗流派的杰出代表人物——贝克.

    作者:李占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