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骑着单车走天下

周礼

关键词:
摘要:自从爱上户外运动后,我经常骑着我的山地自行车四处游玩.每天下班以后,我都要安排一个小时以上的骑行活动,有时在白天,但大多数时候在晚上.夜游乡村,听蛐蛐歌唱,嗅醉人花香,看朦胧月色,顿时,人生的失意与烦恼,—下子烟消云散,心里只有轻松与满足.每逢周末,我们会选择一个稍远一点的地方,一般当天就能返回,难度不是很大,很多人都乐意参与.骑行,不再让我们觉得无聊,也不再让我们为没有朋友而苦恼.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利用暑假,21天养成好习惯

    关于21天效应如果你想将一个好的行为养成一个习惯,至少需要多久呢?答案是21天!21天这个养成好习惯的时间段,也被大家称为“21天效应”.“21天效应”的理论基础先来源于一位医学博士,他发现,对于截肢患者来说,手术后的头21天中,他们往往不适应已经失去的身体部分,经常仍然能“感觉到”它的存在.而21天后,他们就不会无意识地再去“使用”它了,他们已经习惯了截肢后的状态.

    作者:李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你的另一份责任

    那一年,我18岁,家庭的贫困让我无法再继续求学,便到省城去打工.坐了半天的火车,终于到达了这个陌生的城市,无助的我忐忑地下了车,不知道去哪里.刚走出车站不远,我便看到有人招工,便径直走了过去.招工的人看了一下我的身份证,又简单地问了一下情况,便领着我来到市郊一个小加工点,我便在这里落下了脚.

    作者:程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工作是平等的

    从国有企业辞职后,我应聘到本市一家星级酒店.上班第一天,公司领导分给我的不是坐在温馨的空调房里打字,而是命我和一同招进来的30多岁的张婶配对去前厅快餐部工作,具体任务就是推着流动快餐车在酒店门前卖饭.这差距实在太大了!当我被迫换下西服,戴上高高的厨师帽,一身厨师打扮出现在行人面前时,我的自信心降到了零点,觉得满街人都向我投来异样目光,空气中也充满嘲讽味道,而那些过往行人一声吆喝“卖饭的,快点”,则更让我无地自容,恨无地洞可钻.

    作者:聂勇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同桌的你

    昨晚我梦到他了.他是我的同桌,也是我第一个喜欢上的男生.梦里,我一边和后排的女孩说话,一边偷偷看他.而他呢,将头埋进臂弯里,眼含笑意,正温柔地看着我.梦境很唯美,也让人感动,我醒来后,心仍沉浸在那种甜蜜中,很久很久不愿起床……他比我大,相貌英俊,性情温和,文采斐然,是整个年级有名的才子,许多女孩子喜欢他,我是其中之一.她们都羡慕我和他同桌,但我无法“近水楼台先得月”,我太腼腆,太胆小,别说和他说话了,就是他抬眼看我—下,我的心马上如含羞草般合了起来,垂首低眉,满面通红.

    作者:付小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那年夏天的爱情

    那年夏天,我因为身体不好,特意回老家避暑,得知我将在老屋居住两个月,高兴的莫过于儿时的玩伴小蓝了.当时,高中毕业的小蓝正在村子里当代课老师,孩子们都很喜欢她.小蓝看到我没多久,就脸红心跳地告诉了我一个秘密:她喜欢上了何超,不知道该如何表白.

    作者:张军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令人心烦的“高血压”

    前阵子,一位朋友屡屡在微信上向我抱怨他的血压高,睡不好.这位朋友是退伍军人,身体素质很好.退伍之后,一直在一座小城的某机关部门工作,已有十来年了.平时工作清闲,生活压力不大,还经常锻炼身体,体型保持得相当好,每次体检都没有查出什么毛病.三个多月前,他喜得二胎儿子,心情总体来讲还不错.他平时的生活习惯也比较健康,爱好就是喝茶和钓鱼,偶尔参加聚会时会饮酒;以前抽烟,大约每天一包,虽然他自己一直担心吸烟对身体有危害,家人也都对吸二手烟很反感,但他一直没有下决心戒烟.

    作者:张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认知行为治疗:带你发现不一样的生活

    在20世纪,有一个男孩出生在美国的贫寒农村,他的母亲患有抑郁症.这个男孩从小就有一个信念,他认为自己的出生是对抑郁症母亲的安慰.事实上,他后来真的成了这个家族的荣耀:他为美国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他的理念影响范围不仅仅限于心理学领域.他,就是认知行为治疗流派的杰出代表人物——贝克.

    作者:李占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拒绝里包含着的爱

    超市里、商场里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个孩子紧紧地抱着他喜欢的玩具,气势汹汹地与父母对峙着:“我就要这个,必须给我买.”父母稍有犹豫或说教,孩子就会使出他的绝招:大哭大闹.终,父母妥协,孩子眼泪未干就抱着自己的战利品得意洋洋地笑起来.这样的场景在我们的生活里屡见不鲜.有些父母当着众人,碍着面子,不好意思让孩子一直闹腾,被迫答应.

    作者:李玉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房间里的陌生人

    赖大妈是位退休的机关干部,今年已经70多岁了.干了大半辈子的组织工作,退了休的赖大妈也一直闲不住,除了帮儿女带带孩子,还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逐渐成了社区中各种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可赖大妈的身体状况并不像人们看到的那么好.赖大妈10多年前就患上了高血压,5年前也被诊断了糖尿病,3年前还检查出患有房颤.但自从3年前因为张罗活动劳累过度诱发了心绞痛并住了2周多的医院之后,赖大妈长了记性:推掉了一些活动,并且不管事情有多紧急,也要照顾好这革命的本钱.

    作者:李金蔓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角落

    我们把所有不愿意展览的,都堆在那里,把它们藏在阳光之外.即使有丝丝缕缕的阳光进来,也只照亮外面的一层,许多深埋的,如处永夜.角落似乎是我们刻意给遗忘留出的位置,它跟在我们身后,我们却连目光都不愿意给它.有时候走得累了,不经意地回首,便一不小心扎进角落里.然后会发现许多东西.没有了初的心情,时光洗去了太多曾经的种种,那些在心里不见天日的,却仿佛化作了点点星光,闪烁着另一种美好.然后,我们休息够了,收回目光,收回心绪,转回身继续上路.于是,角落依然是角落,依然继续被遗忘着.

    作者:包利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手影

    我的同桌,杨影.她的人和她的名字一样美,杨柳一样袅娜,光影一样美轮美奂.不仅如此,她还多才.她拥有一项精湛的技能:玩手影.手影?谁小时候没有玩过呢?它是一种大众游戏,几乎人人都会,但精湛得能登台表演却是极少的.杨影就有这能耐,她们家有祖传的表演手影的传统技艺.那时,我们读高一,高考好像离我们还遥遥无期,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常常是晚自习后,点支蜡烛,把教室里的一面墙作幕布,开始游戏.

    作者:耿艳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潜水运动:唤醒你的潜能

    大自然创造了人类和人类文明,而人类却正在远离大自然.都市中的人们在日渐陷入身心的疲惫和干涸后,便开始渴望回归自然.那些更接近大自然、愉悦身心、完善人性的体育运动,悄然成为白领们首选的时尚运动.比如滑雪、潜水、蹦极、攀岩、冲浪、越野跑步……对于大多数在都市里成长的人们,由于从小缺乏与自然对话的经验,经常会因为一些恐惧心理而无法尽情享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

    作者:孙雪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紫芯苏木的爱情

    她和他在一个村子长大,她从小就是他的尾巴,一起爬坡上树,一起采荷摸鱼,只要有他的地方,就一定能在身后看到那个怯怯眼神的她.从小学到中学,他都自然而然地把她当做妹妹一样呵护关爱,而她似乎也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这份宠爱.随着年岁渐长,她的亭亭玉立,常常让他在某个瞬间看得发呆.

    作者:周筱蓝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蜡烛包”式养育危害多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但3岁亮亮的“远行”却是要打引号的.每天早上送亮亮进入幼儿园,妈妈都久久不肯离去,因为亮亮刚刚入园不久,暂时没有适应新生活,见到老师会哭,妈妈心疼不已,每次都急忙上前哄亮亮.即使被丈夫拉出幼儿园大门,她还是不放心,贴着墙壁、竖着耳朵听里面的动静.母亲的担忧可以理解,但如果家长不反思自己爱的限度和方式,“任性地爱”,很可能造成养育中“限制有余,放手不足”的现象,其中典型的当数“蜡烛包”式的养育.

    作者:许圣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掌握咨询节奏是关键

    心理咨询通常会有时间约定.一般情况下,一次心理咨询的时间为50分钟左右,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均要严格遵守这个基本规则.这个关于时间的基本规则通常给来访者以稳定感和安全感,因为来访者知道这50分钟是专属自己的时间.同时,也会给咨询师责任感和自由感,有利于使咨访关系处于有节制、有保护的状态,因为咨询师要在每次咨询的50分钟内完成阶段性咨询任务而又避免与来访者发生双向移情.

    作者:张孟原;王道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浅析来访者的非语言信息

    语言的交流在心理咨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双方交流信息、建立关系、沟通情感的基本条件,是咨询师帮助求助者的主要工具.但是,在实际的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往往会捕捉大量的非言语信息来帮助自己了解、判断来访者的实际情况.非言语信息指的是人们在沟通交流过程中,不采用语言作为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而运用其他非语言的方式传递思想,表达情感.

    作者:孙克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骑着单车走天下

    自从爱上户外运动后,我经常骑着我的山地自行车四处游玩.每天下班以后,我都要安排一个小时以上的骑行活动,有时在白天,但大多数时候在晚上.夜游乡村,听蛐蛐歌唱,嗅醉人花香,看朦胧月色,顿时,人生的失意与烦恼,—下子烟消云散,心里只有轻松与满足.每逢周末,我们会选择一个稍远一点的地方,一般当天就能返回,难度不是很大,很多人都乐意参与.骑行,不再让我们觉得无聊,也不再让我们为没有朋友而苦恼.

    作者:周礼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不加糖的苦咖啡

    同事在家现磨的咖啡,拿来给我分享.黑而焦的咖啡面,闻之喷香,倒水冲泡,一时间,屋里飘散的都是咖啡香.啜了一口在喉,慢慢品.“你怎么不加糖?”同事见状赶紧拿来方糖,准备放进我杯里,我笑而拒绝.同事笑着说:“真想不到你这个人,还爱喝不加糖的苦咖啡.”我顽皮地说:“尝过了苦,才能领略到甜的美妙,不是吗?”清楚记得上学时有一首歌,歌名就是《不加糖的苦咖啡》,当时听了感觉怪怪的,只是跟着唱,并不懂其中真味.

    作者:苏文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恐艾症”来访者的自我救赎

    小李第一次走进咨询室的时候,几乎是哭着对我说:“老师,救救我吧!”坐在我眼前的小李,是一个人高马大的大四男生,将近1米8的个头,身体非常壮实,但是整个人看上去非常憔悴.“别急,慢慢说,你遇到了什么困扰你的事情了吗?”我说.“老师,您听说过恐艾症吗?我得了恐艾症……”小李急切地说着,眉毛拧成了一团,开始讲述起自己的故事.

    作者:郑秋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足球场上的点球大战

    足球场上流传这么一句话:比赛常规时间90分钟靠的是实力,30分钟加时赛靠的是运气,点球大战靠的就是心理了.点球大战是能考验一个人心理素质的,有许多著名的足球运动员都曾经跌倒在这个地方,如:意大利的罗伯特巴乔,英国的贝克汉姆等.点球大战是指足球比赛中,在比赛必须决出胜负的前提下(例如世界杯的8强淘汰赛),双方在经过上下半场共计90分钟、外加全场30分钟的加时赛的激战后,仍未决出胜负的情况下,采取的以互射点球决定胜负的残酷方法.点球大战不仅仅是双方技术的对抗,更是双方心理层面的较量.

    作者:王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