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碗粥比一锅粥更好熬

化君

关键词:
摘要:公司的通讯员小李被抽调到市里帮忙,一时半会回不来,领导找到我说,试着写写网讯报道,如果可以,以后这项工作就交给你了.言外之意,如果行的话,我便有可能被调到人秘科.这自然是我求之不得的事情.可是,我对网讯报道一点儿不感兴趣,确切地说,是不会写.眼看着到手的鸭子又飞走了,真让人难受.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健身永远在路上

    十多年如一日,我和老伴儿每天都坚持户外运动.早上做健身操,下午散步.不管刮风下雨,严冬酷暑,从不间断.一分付出一分回报.我原来身体不好,小病缠身,血压偏高,经常头晕.老伴儿问题更大,因为在退休后的第二年突然遭遇小脑血管破裂出血,昏迷了一个星期,动了大手术,身体平衡能力严重受损.刚从医院出来时,走路要两个人架着才能走.医生曾预言以后可能要坐轮椅.出院时,有个医生叮嘱:锻炼为主,药物为辅.我遵照医生的嘱咐,带领老伴儿坚持运动,结果奇迹出现,老伴儿可以独立行走了.

    作者:陆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咖啡馆里的优雅

    有一天,在法国留学的朋友去一家叫做“Cest la vie”的咖啡馆里喝咖啡,她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家店里咖啡的价格,取决于顾客对服务生的礼貌程度.如果你说“来杯咖啡”,收费就是7欧元;你若说“请给我一杯咖啡”,价钱就是4.25欧元;如果你说“你好,请给我一杯咖啡好吗”,或者给陌生人一个拥抱的话,咖啡的价格就是1.4欧元.

    作者:姚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推开那扇虚掩的门

    有一家公司老总打算从员工当中选一个人接替即将退休的市场部经理,他想了一个对谁都绝对公平的考核办法,这项考核以“开拓精神”为目标确立优秀人选的产生.老总整理出了一个房间,并关上了门,他在门上写了“不得入内”四个字,然后通报每一个员工说,谁也不要走进那个房间,但他并没有告诉大家为什么不能入内.不过这并不重要,因为人们都死死记住了这个命令,自己该干啥就干啥,反正工作中没有任何事情会与那个房间产生瓜葛.

    作者:李克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我的“好朋友”

    在精神病专科医院上班,每天都会遇到很多形形色色的人.第一次见到小雨的时候,他衣着有些凌乱,呆呆地坐在椅子上,低着头,双手不停地来回搓,表情显得很不情愿,也很拘谨,对周围的环境非常警惕.我问他话,他回答的声音很小,夹杂着不耐烦,我常规性问了他几个问题,他就开始吼,称自己只是难受,心情不好,根本没有病.见其情绪激动,我选择倾听,在我的安慰下,他才慢慢说出事情的原委.

    作者:李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漫“谈”

    作者:王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书报角里人气高

    父亲年轻时酷爱阅读,退休后有了时间,更能静下心来读书看报了.虽然现在可以通过电子平台阅读,但父亲认为像他这样眷恋纸质媒体的人依然很多,真正能让自己有点思考的还得看纸质书报.今年,父亲去国外看望大伯,他了解到那里很多社区都有公共图书馆,藏书量也很大,社区图书馆根据居民年龄层次的不同,分为成人阅览区、青少年阅览区和儿童活动阅览区,只要出示近的水电账单,再加上驾照证实你是该社区的居民,就可免费在社区图书馆看书.

    作者:余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匠心何处

    在老辈人那里,匠,是一种标准,一门过硬的技术或谋生手艺.生活,离不了匠.瓦匠、石匠、木匠、花匠、剃头匠,铁匠、杂匠、裁缝、秤匠、修锅匠、补碗匠、弹花匠……我觉得,匠和匠人,更像一缕古风.平淡无奇的生活里,忽然来了一个手艺人,种种奇巧、古怪的细作,像一个明朗但有着硬壳的谜语,引发快意.

    作者:米丽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我终于战胜了强迫症

    对于强迫症,大家一定不陌生,因为随着生活压力的变大,许多人都罹患了这种心理疾病.据有关资料统计,强迫症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3%.许多名人都有强迫症,如:霍华德·休斯,贝克汉姆等.今天,我就与大家分享一下我与强迫症“八年抗战”的经历,希望对广大强迫症病友有所帮助.

    作者:王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被“蛇”困住的灵魂

    小梅是在父母的陪伴下来精神科门诊就诊的,第一眼看到她,看不出她有什么大的异常,大约三十来岁的样子,表情举止很得体,穿着很讲究.她的父母向我讲述了她的情况.父母称小梅精神不正常有五年左右了.刚开始有症状时,小梅还在单位里上班,有时会与单位里的同事发生矛盾或者口角,回家后就跟父母念叨这些事,并很生气.父母劝解后,小梅能听得进,也能正常上班.渐渐的,这种情况变本加厉,小梅与单位同事发生矛盾生气后,会经常突然倒地,浑身抽搐,持续约5到10分钟才能缓解.因为小梅这种情况的出现,单位里很少有人再敢与她发生口角,当然也很少有人敢跟她走得很近.之后,小梅经常头痛,夜里睡不好觉,白天上班也打不起精神,工作效率也下降了.

    作者:黄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告别演讲紧张

    31 岁的小王是一家IT公司的部门经理.他原是做软件技术开发的,由于业务精,能力强,一年前被提升至管理层.升职后,小王技术问题不在话下,唯一苦恼的是当众发言出现紧张、口吃、声音颤抖等现象.前段时间,一个解决方案成功交付,领导让小王在庆功会上发言,向客户展示成果.为此,他对着镜子演习多次,还找来妻子当观众.本已胸有成竹,可到了台上他心跳加速,出汗,忘词语塞,大脑一片空白.后,照着稿磕磕巴巴地读完.他为自己糟糕的表现感到羞愧、自责.

    作者:李万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默默的守望

    父亲的书房里杂乱无章,10平方米的面积,放了两张桌子、四把椅子,六七个牛奶箱纸盒、一堆不穿的鞋子,还有两本早已过期的挂历.老年人的房间大都是这样,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旧东西.我说:“这些东西我给您扔了吧.”父亲看看我,轻声说:“不想扔.”我给父亲配了一台电脑,放在他的书房里.

    作者:流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婚姻真的是爱情的坟墓?

    小莉和峰的婚姻曾是朋友羡慕、认可的爱情典范.然而,温馨浪漫的婚礼似乎在昨天刚刚举行完,众人还没有从喜悦的场景中走出的时候,却惊讶地听说两人的婚姻出现了问题,峰提出了离婚.在父母的劝说下,峰和小莉接受了咨询.两人先后走进来的时候,像是带来了一幅流动的画卷:男生高大帅气,女生柔美可爱.看起来很般配的两人为什么会在短短的几个月之后,将婚姻带入了死胡同?在初的几分钟里,小莉一直以泪洗面,峰则锁眉不语,没有人想到要说些什么,或是从哪里说起.终于,在沉默了将近5分钟后,峰率先开口,讲出了他对现有婚姻状况的无奈.

    作者:马东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热闹比什么都重要

    近,网络上热传一组照片,题目是《那些年,在农村吃过的好酒菜》,我看着那些熟悉的画面,不禁泪眼迷离.想起多年前那些农村整酒的日子里洋溢的温暖与幸福,心中便涌起无限的温柔,感慨万千.那是物质匮乏的时代,缺衣少穿,但无论谁家有“红事”或是“白事”,那一定是全村大的一件事儿.一家有事,几乎是全村出力,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大家都义务来帮忙.当然,整酒现场虽然人多手杂,但忙而不乱.所有人员都有详细的分工,有负责煮饭的,有负责招呼客人的,有负责倒茶的,有负责洗菜配菜的,有负责采购物品的,还有负责借东西的.

    作者:高新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你若明媚,清风自来

    朋友小嫣性格豁达,平时大大咧咧,一张嘴就能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大家都说,她就像一株生长在天高地阔的原野上的太阳花一样,栉风沐雨,吸天地之精华,所以才如此生机勃勃,充满了生命的活力.算来,小嫣来我们单位也有好几个年头了,可她还在原地踏步,论学识论能力,她丝毫不逊色于别人,所以,大家总替她感到遗憾.可她总是哈哈一笑,豪爽地挥手说,“欲戴王冠,必受其重”,咱无欲无求,还落得一身轻松呢.

    作者:张燕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给你一抹时光

    从恋爱到结婚,双方均来不及思索,便一下子跌入幸福的爱河里不能自拔.相濡以沫的光阴里,看到的尽是对方的长处,缺点被雪藏了,但不消几日,厌烦后,她觉得自己一不小心标错了人生的坐标.几乎所有男人的缺点他都有,他婚前会掩饰,将自己设计得尽善尽美.扔破袜子,大男子主义,从不下厨房,只会坐在厅堂里等待饕餮盛宴的到来.

    作者:古保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关于纪念方式

    宋代著名词人苏轼用一首《江城子》表达了人们对亡故亲人的情感,其中那句著名的词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痛彻人心,令人落泪——亡妻虽已别世十年,思念之情却依然如故,没有因时间而发生任何退减.“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宁静间,人们似乎可以听到词人滚落面颊的泪水声音.词人那些始终游荡于心中,时时刻刻想要表达的情绪情感,只能通过“夜来幽梦”得以实现,然而,即使以梦寄情,却依然难诉思念.

    作者:李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我常听一些人抱怨,“算了,不想再努力了,都这么大把年纪了”,“这辈子没什么希望了,就这么凑合着过吧”.其实,说这些话的人并不老,他们大多都在40岁左右,年富力强,精力充沛,只是他们遭遇了太多的失败,太多的打击,以致灰心丧气,得过且过.

    作者:周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让青春美丽到老

    A 妻子同学聚会回来,给我看她们的照片.一张张不再年轻的笑脸,一个个不再妖娆的身材在我眼前晃动,我转身笑对妻子说:你们班女生咋都那么老土啊!穿着打扮似乎离年轻越来越远了,还就你能看几眼.妻子诡秘地莞尔一笑答:算你慧眼识宝,就我还显得年轻些.她们都穿着中老年服装,40多的人看上去跟老太太似的.

    作者:陈来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谁为谁种苦果?

    “我失眠,胃痛,心脏痛,好像身体哪个部位都痛,几个医院的医生都说我没病,爸妈也说我闲得找病,可是我真的难受,为什么呢?”“老师,我不敢表达自己的情绪,生怕影响到别人,哪怕是我的室友、我的家人,我怕他们不耐烦、不喜欢我,排斥我,我想休学,只有一个人待着时我才有一丝轻松感,有时,我也知道自己是瞎担心,可就是轻松不起来.”

    作者:张愉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各“领”风骚看颜色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从“白领”、“蓝领”等概念被引入后,有人又根据现代人的工作性质和收入,再划分出了各种“领”:金领、灰领、绿领、粉领……现代社会的“族代”区分愈来愈细.各种“领”中,虽然贫富不均,但各有特色,各自都活得很精彩.A金领:累并快乐着“金领”是高收入阶层的—支主要队伍,一般年薪都在100万以上.“金领”从事的职业主要集中在IT领域及通讯、金融、法律、贸易等行业.“金领”不一定拥有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但一定拥有重要的技术和经营权,他们大多是公司的CEO(首席执行官)、CFO(财务总监)、COO(首席运营长)等高级管理人员.

    作者:刘淑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