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会阴弹性护理配合改良会阴侧切术对初产妇疼痛及分娩的影响

严燕萍;朱丽辉;张君红

关键词:会阴弹性护理, 改良会阴侧切术, 初产妇, 疼痛, 会阴伤口愈合率, 新生儿体重, 新生儿窒息
摘要:目的 探讨会阴弹性护理配合改良会阴侧切术对初产妇疼痛及分娩的影响.方法 于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初产妇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行改良会阴侧切术(25°~30°)+孕期会阴弹性护理,对照组行传统会阴切开术(45°).结果 观察组初产妇术后疼痛程度( Ⅰ级70%、Ⅱ级24%、Ⅲ级4%、Ⅳ级2%)明显轻于对照组(Ⅰ级21%、Ⅱ级19%、Ⅲ级50%、Ⅳ级10%),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会阴伤口 Ⅰ期、Ⅱ期愈合率(97%、3%)高于对照组(91%、8%),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体重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874.46±313.44)g,0%]与对照组[(3235.15±311.03)g,4%]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会阴弹性护理配合改良会阴侧切术不仅可以增加肌肉组织的柔韧性和弹性,而且损伤小、缝合快、产妇痛苦减轻、会阴及盆底组织严重裂伤减少,提出会阴弹性护理配合改良会阴侧切术应用于临床有现实意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使用多巴胺时静脉血管保护方法的探讨

    目的 探讨新生儿在使用多巴胺药物治疗时的静脉血管保护方法.方法 提取2008年2月至2010年5月期间儿科病例资料60例,对静脉输液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并与同期未进行相应血管保护方法60例进行对比.结果 60例新生儿在应用多巴胺静脉输注过程中,4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2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8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6例,两组不良反应经过治疗全部痊愈.结论 血管选择优化,均匀给药,控制给药时间及良好的固定措施,配合临床密切观察来预防不良反应,是预防和保护血管发生损害的工作重点.

    作者:邓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颈肩腰腿痛科的临床应用

    目的 以夯实基础护理为切入点,深化内涵,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 学习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精神,实行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从改变护理工作模式、改进流程、合理排班、建立床边工作站、提供优质专科特色护理服务等方面开展创优工作,落实基础护理,创建星级病房.结果 创优后医护患满意度平均增长7%;护士受患者表扬次数明显增加;护理部质量检查各项指标平均增长7.9%;住院人次增加25%,病床使用率提高8%,人均住院天数减少2天.结论 开展“创优”以来,达到“三满意”效果和“三提高”的作用;拉近护患、医护的距离,构建社会和谐氛围,增加社会对医疗行业的满意度.

    作者:梁进女;劳梅新;梁春薇;谭巧嫦;李小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脑出血并发中枢性肺水肿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对脑出血并发中枢性肺水肿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对脑出血患者进行严密病情观察,早期发现中枢性肺水肿,同时积极配合医生处理颅内高压和肺水肿,并给予恰当体位、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及基础生活护理等.结果 我科20例脑出血并发中枢性肺水肿患者中,11例患者治愈出院,治愈率为55%.结论 脑出血并发中枢性肺水肿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对患者病情进行严密观察和分析、及时有效的救治和护理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措施.

    作者:陈秋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提高心血管内科护士专业核心能力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护士的专业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对我院67名心血管内科护士实施专科基础知识、专科专业知识、专科护理技能的培训,将培训前后的考核成绩进行对比,并调查了解心血管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 培训后护士的理论成绩与培训前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培训后操作成绩与培训前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培训后医生对护士专业能力评价与培训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通过对心血管内科护士进行专科基础知识、专科专业知识、专科护理技能培训,可以明显提高专业护士核心能力,提高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作者:李晓燕;祁艳玲;赵淑琴;杨文兵;张亚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VEGF及其受体sFlt-1在早发型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表达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soluble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sl,sFlt-1)在早发型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各30例,采用ELISA检测方法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VEGF及sFlt-1水平,比较二者的差异,并研究VEGF及sFlt-1水平与新生儿Apgar评分的关系.结果 入院时和终止妊娠前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VEGF[(101.32±15.23)pg/ml,(132.32±22.44)pg/ml]明显低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而sFlt-1水平明显高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VEGF≥150pg/ml的新生儿Apgar评分(8.95±0.78)明显高于VEGF< 150 pg/ml者;sFlt-1≤3500pg/ml的新生儿Apgar评分(8.79±0.64)明显高于sFlt-1> 3500 pg/ml者.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VEGF低于晚发型,而sFlt1水平明显高于晚发型.VEGF越低或sFlt-1越高,预示新生儿的预后越差.

    作者:何勤径;曹永利;朱琦;杨丽芳;霍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2009~2011年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分析及经济学评价

    目的 分析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并对6种抗高血压药物进行经济学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1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并将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6组给药:依那普利片、贝那普利片、赖诺普利片、左旋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缓释片、非洛地平缓释片,观察各组疗效及不良反应,采用成本-效果法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我院口服抗高血压物药使用金额占第一位的始终是钙通道阻滞剂和左旋氨氯地平片,平均DDDs高的是左旋氨氯地平片(92.04/千日),DDC高的是美托洛尔缓释片(9.07元/d); 6种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硝苯地平缓释片具有小的C/E(0.41),非洛地平缓释片的C/E高(2.47),相对于治疗效果低的依那普利片,增加一个单位的疗效所需要的费用分别为为- 27.23元和29.23元.结论 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与国内总体用药情况基本相符,硝苯地平缓释片为较佳药物选择.

    作者:李敏;李翠兵;宋欣颖;许放华;周晓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胰腺体尾Ca继发脾梗塞及脓肿的CT表现的研究

    目的 探讨胰腺体尾癌累及脾动、静脉导致的脾梗塞、脾脓肿等螺旋C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胰腺体尾癌继发脾梗塞及脓肿患者的螺旋CT表现.结果 16例均累及脾动、静脉脉,表现为脾动脉、静脉被推压、包绕,管径变细或粗细不均、边缘毛糙、血管强化程度降低及胃脾间出现迂曲、增粗血管影等征象,8例直接浸润脾脏,表现为胰尾、脾脏脂肪间隙模糊、密度增高,14例出现脾梗塞,表现为脾脏外围楔形低密度无强化灶,4例出现脾脓肿,表现为类圆形或蜂窝状低密度无强化灶.结论 胰腺体尾Ca累及脾脏的螺旋CT表现多种多样,加深对其的认识能提高胰腺体尾Ca诊断正确率、全面性,减少误诊,为临床采取适当的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文康彦;谢品超;梁权海;陈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 总结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对100例T1-2NaMa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1±0.5)h,平均出血量(50.8±6.5) ml;手术过程顺利.100例患者术后无臂丛神经损伤、术后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送检的标本较多、等待结果时间较长,术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做好心理护理.

    作者:王洁贞;赵海璇;陈惠仪;张惠仪;陈娴;钟晓琼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顺德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病率与饮食关系调查

    目的 了解顺德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患病率及其与饮食生活习惯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分层分阶段抽样的方法对顺德容桂四个社区老年人进行现况调查.调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筛查,包括问卷调查及简易精神状况量表(MMSE)检查;第二阶段为临床诊断,对主诉或家属诉有明显记忆障碍者及MMSE分数低于界值者进一步行临床体格检查及临床痴呆分级量表(CDR)、总体衰退量表(GDS)、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Hachinski缺血量表(HIS)等测验作出后诊断.结果 顺德社区老年人MCI患病率为7.33%.适量进食猪肉、牛羊肉及禽类、鱼、海鲜,经常喝茶,饮用牛奶,常吃禽蛋、水果,能显著降低老年人MCI患病率.结论 顺德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损害的患病率较低,与顺德人喜欢吃鱼及海产品有关;大量进食肉类目前未发现与患病率存在负相关.

    作者:宋雪珠;陈晶华;贺丽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探讨C反应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缺血性结肠炎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对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诊断的价值.方法 通过检测59例IC患者及30例正常体检对照CRP、VEGF结果,比较分析两组检验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IC组患者组CRP、VEGF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一过型IC组与狭窄型IC组患者CRP、VEGF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综合分析CRP、VEGF结果有助于缺血性结肠炎分型和鉴别诊断.

    作者:罗汉平;林少斌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外科治疗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对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MAE)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于我科住院接受治疗的32例SAME患者临床治疗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 早期组肠管坏死8例(47.06%),晚期组肠管坏死14例(93.33%)早期组死亡1例(5.88%),晚期组死亡5例(33.33%).32例患者中14例(43.75%)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 对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行外科手术及取栓术治疗,争取早期、及时、准确、规范治疗患者,可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伟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院内集中综合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院内集中规范综合治疗不同类型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95例(144眼)儿童弱视患者进行统一规范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轻度弱视总有效率为96.97%,中度弱视总有效率为88.46%,重度弱视总有效率为73.08%(P<0.05);屈光不正性弱视总有效率为96.47%,屈光参差性弱视总有效率为80%,斜视性弱视总有效率为79.31%(P<0.05).结论 院内集中规范综合治疗儿童弱视与家长积极配合是成功治疗不同类型儿童弱视的关键.

    作者:李春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CRRT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CRRT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急诊科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住院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21人作为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CRRT治疗,对2009年10月至2011年1月住院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3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昏迷时间,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中间综合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治愈率,死亡患者平均存活时间.结果 试验组昏迷时间(11.52±3.93)小时、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5.04±1.72)天、平均住院时间(8.36±1.29)天,中间综合症的发生率6.58%,治愈率93.3%,死亡患者平均存活时间(13.22±2.83)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CRRT能明显提高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疗效.

    作者:邱建清;胡蓬勃;吕毅;赵连成;庄福聚;张金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早期床上运动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床上运动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于我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床上体位变化、呼吸训练以及关节活动等早期床上运动护理干预.观察早期床上运动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肠功能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为(32.51±5.82)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4.68±7.13)h(P< 0.05);观察组腹内压为(11.08±1.97)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8±3.11)mmHg(P< 0.05);观察组患者的腹胀率为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25%(P< 0.05).结论 早期床上运动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肠功能的影响显著,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艳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小儿七氟烷诱导气管内插管条件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小儿七氟烷诱导时气管内插管条件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小儿七氟烷麻醉诱导时舒芬太尼的佳剂量.方法 选择2~8岁择期拟行气管内插管全麻的患儿100例(ASAⅠ级),随机分为5组,每组各20例,七氟烷诱导后分别给予舒芬太尼0.1 μg/kg、0.2 μg/kg、0.3μg/kg、0.4μg/kg、0.5μg/kg,行气管内插管.同时记录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前,插管前1 min,插管时,插管完成后1 min、3 min、5min、10min共7个时点的血压、心率、Narcotrend麻醉深度分级及数值的变化,以Vihy-Mogensen气管内插管条件评价法评价插管条件.结果 五组患儿气管内插管的成功率均为100%,满意率分别为5%、20%、50%、70%、90%.随着舒芬太尼剂量的增加,五组患儿气管内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及Narcotrend分级高于D0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3%七氟烷麻醉诱导时,随着舒芬太尼剂量从0.1μg/kg增加到0.5μg/kg,小儿的气管内插管条件明显改善,心血管反应及插管时麻醉过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3%七氟烷诱导时,0.5μg/kg舒芬太尼是小儿实施气管内插管的较理想剂量.

    作者:黎昆伟;胡祖荣;黄伟坚;宋匀韵;陈祥楠;黄希照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免疫生化指标变化及临床治疗后的康复情况.方法 将我院131例急性感染导致肾小球肾炎患者根据病理类型分组,急性组78例患者病理类型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组53例患者病理类型为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各组患者于治疗前进行24h蛋白尿、尿红细胞、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清C3、总补体检测,在给予相应治疗1个月后,对相关指标进行复查.比较各组患者间免疫生化指标变化差异及评价康复情况.结果 (1)治疗前急性组平均24h蛋白尿(2.5±1.8)g、尿红细胞(8.3±6.1)个/HP、白细胞计数(11.7±3.5)× 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1.1±8.5)%、血清C300.4±0.3) g/L、总补体(39±17)kU/L优于对照组平均24h蛋白尿(3.7±2.3)g、尿红细胞(14.2±4.7)个/HP、白细胞计数(13.5±3.1)×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7.4±6.2)%、血清C3(0.2±0.1)g/L、总补体(25±13) kU/L,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2)治疗后急性组平均24h蛋白尿(0.3±0.2)g、尿红细胞(1.7±1.4)个/HP、血清C3(0.9±0.3)g/L、总补体(66±15)kU/L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平均24h蛋白尿(1.9±1.2)g、尿红细胞(2.8±1.9)个/HP、血清C3(0.5±0.2)g/L、总补体(52±19) kU/L,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急性感染导致的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早期起病重,病程发展迅速,愈后情况较急性肾小球肾炎差,因此应尽早进行临床治疗.

    作者:田兴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胸腰椎压缩骨折经伤椎或跨椎椎弓根钉内固定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胸腰椎压缩骨折经伤椎或者跨椎椎弓根钉内的固定效果.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25例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利用椎管的环形减压以及短节段的椎弓根螺钉系统实行固定,采取在经伤椎单侧或者双侧椎弓根固定方法.结果 随机访问术后1~4年25例患者状况,术后均未出现伤口感染或神经损伤等问题.距患者术后7d的X线检查显示,脊柱Cobb's已经从损伤后的24°恢复到术后7d的2.8°.经CT显示,患者伤椎周边的骨皮质较为完整,且椎管内的骨块恢复较好,解除椎管狭窄问题.术后VAS评分由8分到2分(P<0.05).结论 通过实行胸膜椎压缩骨折经伤椎或跨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方法,对于骨折复位治疗效果良好,可重新恢复椎体高度,提高脊柱抗压性与稳定性,减少一系列并发症的产生,减轻患者痛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日荣;吴劲风;李锋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总结492例ESWL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经验,男320例,女172例,平均年龄38岁,左侧284例,右侧186例,双侧22例.结石横径0.5 ~ 1.3 cm.长径0.6~2.1 cm.结果 一次碎石成功362例,占73.6%,经1~3次碎石总成功率92%,结石排净快2d,效果不理想改用其他治疗方法40例.碎石后血尿320例,占65%.无出现石街堵塞、感染发热、输尿管破损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ESWL用于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安全,简单,痛苦少,损伤和并发症少,费用低,主要选择病例合适.碎石过程定位准确,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胡先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53例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0年3月期间我科53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予以回顾性的分析总结.结果 42例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较为满意,无死亡病例的发生;11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方法,保守治疗后患者其腹部疼痛、休克、发热寒战的症状有了较大程度的缓解,并于情况改善之后择期实行了临床手术治疗.53例患者通过临床治疗之后,均达到治愈的临床效果.结论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方法,部分患者通过较短时间的保守治疗之后,腹痛、休克以及发热等相关临床症状、体征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能够在急性期之后择期行手术治疗.

    作者:张彩云;彭广福;宋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夹板固定后筋膜间室综合症优化预防方案的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筋膜间室综合症优化预防方案应用于夹板同定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及兄弟院收治的各类骨折后采取夹板固定的患者1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8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化预防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筋膜间室综合症的发生与治疗情况,从而客观评价筋膜间室综合症优化预防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筋膜间室综合症发生率为23.17%,研究组筋膜间室综合症发生率为3.66%.结论 优化预防方案可有效预防或尽早发现筋膜间室综合症,从而降低筋膜间室综合症的致残率.

    作者:邓惠文;匡巍;赖伟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