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琴
目的 探讨会阴弹性护理配合改良会阴侧切术对初产妇疼痛及分娩的影响.方法 于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初产妇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行改良会阴侧切术(25°~30°)+孕期会阴弹性护理,对照组行传统会阴切开术(45°).结果 观察组初产妇术后疼痛程度( Ⅰ级70%、Ⅱ级24%、Ⅲ级4%、Ⅳ级2%)明显轻于对照组(Ⅰ级21%、Ⅱ级19%、Ⅲ级50%、Ⅳ级10%),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会阴伤口 Ⅰ期、Ⅱ期愈合率(97%、3%)高于对照组(91%、8%),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体重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874.46±313.44)g,0%]与对照组[(3235.15±311.03)g,4%]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会阴弹性护理配合改良会阴侧切术不仅可以增加肌肉组织的柔韧性和弹性,而且损伤小、缝合快、产妇痛苦减轻、会阴及盆底组织严重裂伤减少,提出会阴弹性护理配合改良会阴侧切术应用于临床有现实意义.
作者:严燕萍;朱丽辉;张君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本研究利用鼻内窥镜明视状态下进行硅胶管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方法 泪道探通导引针插入鼻腔后,利用鼻内窥镜明视状态下,钩取记忆功能的针芯,逆行置管,恢复泪道生理性导泪功能.结果 23例泪道阻塞患者,恢复泪道通畅21例.结论 鼻内窥镜明视状态下进行硅胶管泪道逆行置管术在治疗泪道阻塞中起到减少鼻粘膜损伤、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病人痛苦的作用,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梁玉池;梁少芳;吕洁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为有效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探讨血液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强检验科分析前质量控制,提高检验质量和效率.方法 随机抽取ICU、妇科、儿科等9个临床科室990份血液标本,统计标本采集-接收时间间隔和对分析2011年1076份不合格标本退检原因.结果 9个临床科室的血液标本采集-接收平均间隔时间为4 ~ 38 min,2011年血液标本退检率为0.07%,退检原因约50种.结论 正确采集与及时送检血液标本,能减少不合格标本的产生,有效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郑智明;邓念美;陈炜烨;程招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利奈唑胺在MRSA或MRSE感染伴血小板轻度降低患者中使用的安全性.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收入我科的MRSA或MRSE、感染伴血小板轻度降低(血小板计数40×109/L~100×109/L)并排除既往有血液疾病的患者共17例,随机分为A组9例,为利奈唑胺治疗组,B组8例为万古霉素治疗组.结果 A组:死亡2人,B组死亡2人.结论 利奈唑胺可安全应用在感染伴血小板轻度降低患者.
作者:王杰林;李东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院内集中规范综合治疗不同类型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95例(144眼)儿童弱视患者进行统一规范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轻度弱视总有效率为96.97%,中度弱视总有效率为88.46%,重度弱视总有效率为73.08%(P<0.05);屈光不正性弱视总有效率为96.47%,屈光参差性弱视总有效率为80%,斜视性弱视总有效率为79.31%(P<0.05).结论 院内集中规范综合治疗儿童弱视与家长积极配合是成功治疗不同类型儿童弱视的关键.
作者:李春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改进带教方法对手术室实习护生锐器伤发生的影响.方法 加强对手术室实习护生预防锐器伤的教育,改进带教方法包括:加强岗前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规范各种操作规程,工作中加强教育、监督等.结果 实习护生锐器伤发生率从26%下降到6%,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实习护生锐器伤的发生与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缺乏、技术操作不熟练等密切相关,改进带教方法,加强实习护生岗前相关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建立防范措施,可明显降低手术室实习护生锐器伤的发生率.
作者:施车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革兰染色三步法在痰液涂片找真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直接镜检法为对照方法,通过自我设计实验和临床实验检测对革兰染色三步法进行临床评价.结果 自我设计实验中,直接镜检法真菌数为3~6个/HP痰液涂片的检出率为97.5%,真菌数为1~3个/HP痰液涂片的检出率为85.0%,真菌数为0~2个/HP痰液涂片的检出率为80.0%;革兰染色三步法真菌数为3~6个/HP痰液涂片的检出率为100.0%,真菌数为1~3个/HP痰液涂片的检出率为100.0%,真菌数为0~2个/HP痰液涂片的检出率为97.5%.临床实验中,直接镜检法真菌的检出率为27.38%,革兰染色三步法真菌检出率为36.31%.结论 革兰染色三步法真菌检出率比直接镜检法高,更适合临床实验检测.
作者:林馥嘉;欧财文;柯培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初步确定广州地区健康学龄前儿童外周血CD4+CD25nt/hiCD127lo/Treg细胞的表达,建立学龄前儿童CD4+CD25nt/hiCD127loTreg细胞的正常参考范围,为临床研究相关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150名3~6岁体检健康的学龄前儿童外周血,采用多色免疫荧光素标记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nt/hiCD127loTreg细胞的表达.结果 健康学龄前儿童CD4+CD25nt/hiCD127loTreg细胞在外周血中约占CD4+T细胞的6.52%~6.97%,不同性别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初步确定广州地区学龄前健康儿童CD4+CD25nt/hiCD127loTreg细胞在外周血中的正常范围,为临床研究儿童相关疾病提供参考依据.应用IL-7受体细胞膜表面标志物CD127联合检测外周血CD4+CD25nt/hiCD127loTreg细胞,能较好地反映完整的调节性Treg细胞.
作者:卢慧敏;湛洁谊;林穗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CRRT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急诊科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住院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21人作为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CRRT治疗,对2009年10月至2011年1月住院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3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昏迷时间,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中间综合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治愈率,死亡患者平均存活时间.结果 试验组昏迷时间(11.52±3.93)小时、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5.04±1.72)天、平均住院时间(8.36±1.29)天,中间综合症的发生率6.58%,治愈率93.3%,死亡患者平均存活时间(13.22±2.83)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CRRT能明显提高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疗效.
作者:邱建清;胡蓬勃;吕毅;赵连成;庄福聚;张金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免疫生化指标变化及临床治疗后的康复情况.方法 将我院131例急性感染导致肾小球肾炎患者根据病理类型分组,急性组78例患者病理类型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组53例患者病理类型为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各组患者于治疗前进行24h蛋白尿、尿红细胞、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清C3、总补体检测,在给予相应治疗1个月后,对相关指标进行复查.比较各组患者间免疫生化指标变化差异及评价康复情况.结果 (1)治疗前急性组平均24h蛋白尿(2.5±1.8)g、尿红细胞(8.3±6.1)个/HP、白细胞计数(11.7±3.5)× 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1.1±8.5)%、血清C300.4±0.3) g/L、总补体(39±17)kU/L优于对照组平均24h蛋白尿(3.7±2.3)g、尿红细胞(14.2±4.7)个/HP、白细胞计数(13.5±3.1)×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7.4±6.2)%、血清C3(0.2±0.1)g/L、总补体(25±13) kU/L,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2)治疗后急性组平均24h蛋白尿(0.3±0.2)g、尿红细胞(1.7±1.4)个/HP、血清C3(0.9±0.3)g/L、总补体(66±15)kU/L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平均24h蛋白尿(1.9±1.2)g、尿红细胞(2.8±1.9)个/HP、血清C3(0.5±0.2)g/L、总补体(52±19) kU/L,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急性感染导致的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早期起病重,病程发展迅速,愈后情况较急性肾小球肾炎差,因此应尽早进行临床治疗.
作者:田兴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烟酸注射液中烟酸的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检查.方法 用碳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2.5)(1∶9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2nm.结果 重复性及回收率结果良好,重复性的RSD为0.07%(n=6),烟酸与相关杂质分离度好,烟酸的低检出限为0.04μg/ml,线性范围为0.004983~ 0.19932 m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0.40%).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可靠,可用于烟酸注射液中烟酸的含量测定及烟酸注射液有关物质的检查,操作简便、准确度高.
作者:谭建平;陈禧翎;郑思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降低外周静脉输液拔针后皮下淤血率,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方法 成立QC小组,用5M选题法,确定“降低外周静脉输液拔针后皮下淤血率”为研究课题,运用PDCA的循环方法,通过调查、要因分析,制定护理对策、效果检验方法以及巩固措施等.结果 外周静脉输液拔针后皮下淤血率由28.1%下降到14.1%,病人满意度由86.6%上升到94.1%,护理人员操作评分由(81.44±12.13)提高到(96.78±4.51).结论 开展QC活动,能降低外周静脉输液拔针后的皮下淤血率,提高护理质量,提升病人满意度,激发护士工作热情,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作者:梁素芳;蒋雅兰;刘乐乐;朱冰珍;林艳香;温咏婵;李菊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并对6种抗高血压药物进行经济学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1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并将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6组给药:依那普利片、贝那普利片、赖诺普利片、左旋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缓释片、非洛地平缓释片,观察各组疗效及不良反应,采用成本-效果法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我院口服抗高血压物药使用金额占第一位的始终是钙通道阻滞剂和左旋氨氯地平片,平均DDDs高的是左旋氨氯地平片(92.04/千日),DDC高的是美托洛尔缓释片(9.07元/d); 6种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硝苯地平缓释片具有小的C/E(0.41),非洛地平缓释片的C/E高(2.47),相对于治疗效果低的依那普利片,增加一个单位的疗效所需要的费用分别为为- 27.23元和29.23元.结论 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与国内总体用药情况基本相符,硝苯地平缓释片为较佳药物选择.
作者:李敏;李翠兵;宋欣颖;许放华;周晓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 回顾127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措施.结果 桡动脉穿刺成功率98.4%,桡动脉痉挛3例,伤口渗血4例,上肢肿胀1例,颈部肿胀1例,术后桡动脉搏动消失1例,无严重心脏事件、桡动脉栓塞、手部缺血事件.结论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具有病人耐受性好、住院时间短及周围血管并发症少等优点,全面细致的围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必要保障.
作者:郑宜清;杨平;王妙珍;肖雪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手术体位摆放流程中导致患者压疮的高危因素,从系统和流程中进行改进,制定干预措施并实施,以全面提高手术护理质量.方法 应用FMEA模式设计《俯卧位手术病人体位不当的分析与解决方案工作表》,由10名护理人员组成团队,计算术中压疮原因的风险优先指数(RPN).结果 干预前后总RPN值分别为672、164,降低压疮发生风险的效果明显;前三位高危因素依次为:护士自身专业水平较低、摆放体位人力不足导致意外伤害、护士没有对压疮风险评分高的患者采取有效措施造成患者受压皮肤生疮.结论 应用FMEA风险管理模式改进手术体位摆放的流程,能有效降低术中压疮发生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晨晖;梁国君;方素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顺德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患病率及其与饮食生活习惯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分层分阶段抽样的方法对顺德容桂四个社区老年人进行现况调查.调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筛查,包括问卷调查及简易精神状况量表(MMSE)检查;第二阶段为临床诊断,对主诉或家属诉有明显记忆障碍者及MMSE分数低于界值者进一步行临床体格检查及临床痴呆分级量表(CDR)、总体衰退量表(GDS)、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Hachinski缺血量表(HIS)等测验作出后诊断.结果 顺德社区老年人MCI患病率为7.33%.适量进食猪肉、牛羊肉及禽类、鱼、海鲜,经常喝茶,饮用牛奶,常吃禽蛋、水果,能显著降低老年人MCI患病率.结论 顺德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损害的患病率较低,与顺德人喜欢吃鱼及海产品有关;大量进食肉类目前未发现与患病率存在负相关.
作者:宋雪珠;陈晶华;贺丽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相同剂量的酒石酸布托啡诺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应用于妇科及产科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要求术后进行镇痛的妇产科手术各80例,分别为A组和B组.采用0.08%酒石酸布托啡诺复合0.2%甲磺酸罗哌卡因进行连续硬膜外镇痛.记录患者术后4、8、24、48 h的疼痛评分、镇静评分,不良反应以及患者及家属对镇痛总体满意度.结果 相同时间点相比,A组镇痛效果较好(P<0.05).A、B两组患者术后都比较安静合作,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总体满意度比较,A组的患者比B组患者对镇痛效果更为满意(P<0.05).结论 相同剂量的酒石酸布托啡诺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产科镇痛效果比妇科镇痛效果更完善.
作者:黄洁莲;徐玉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soluble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sl,sFlt-1)在早发型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各30例,采用ELISA检测方法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VEGF及sFlt-1水平,比较二者的差异,并研究VEGF及sFlt-1水平与新生儿Apgar评分的关系.结果 入院时和终止妊娠前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VEGF[(101.32±15.23)pg/ml,(132.32±22.44)pg/ml]明显低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而sFlt-1水平明显高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VEGF≥150pg/ml的新生儿Apgar评分(8.95±0.78)明显高于VEGF< 150 pg/ml者;sFlt-1≤3500pg/ml的新生儿Apgar评分(8.79±0.64)明显高于sFlt-1> 3500 pg/ml者.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VEGF低于晚发型,而sFlt1水平明显高于晚发型.VEGF越低或sFlt-1越高,预示新生儿的预后越差.
作者:何勤径;曹永利;朱琦;杨丽芳;霍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东莞塘厦地区儿童脓疱疮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结果.方法 对530例脓疱疮患儿的脓疱液做细菌培养,并对分离出的528株病原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504株(95.09%)、A群溶血性链球菌14株(2.64%)、肠球菌3株(0.56%)、鲍曼不动杆菌2株(0.38%)、肺炎克雷白杆菌2株(0.38%)、奇异变形杆菌2株(0.38%)、表皮葡萄球菌1株(0.18%).对50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6.8%、89.1%、53.5%,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率较低.其他病原菌耐药率都不高.结论 东莞塘厦地区儿童脓疱疮的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性较高,已不适于治疗本地区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脓疱疮.
作者:杨凤娥;谢国烈;满洁;陈伟俊;陈艳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安全管理理念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护理管理工作给予参考和借鉴.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分为两个阶段.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为实验阶段,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加强安全管理理念,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为对照组阶段,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措施.比较两阶段护理质量、护理差错发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阶段四个季度的护理质量均高于对照阶段(P<0.05);实验阶段共发生护理差错8例,明显低于对照阶段23例(P<0.05);实验阶段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与对照阶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加强安全管理理念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朱岸清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