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秋琼;曾秋娟;詹振鹏;陈远红;谷美玉
生半夏因其毒性,在临床上极少使用.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生半夏可直接入汤剂,不必进行加工炮制,经加热煎煮后便安全无毒.“百病多由痰作祟”、“怪病治痰”.临床医家应用生半夏加减治疗各种痰证收到良效,认为其具有良好的化痰散结作用.因此,笔者认为治疗痰证时应大胆应用生半夏,安全及可获良效.
作者:潘宗奇;陈务华;黄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临床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0年3月期间我科53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予以回顾性的分析总结.结果 42例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较为满意,无死亡病例的发生;11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方法,保守治疗后患者其腹部疼痛、休克、发热寒战的症状有了较大程度的缓解,并于情况改善之后择期实行了临床手术治疗.53例患者通过临床治疗之后,均达到治愈的临床效果.结论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方法,部分患者通过较短时间的保守治疗之后,腹痛、休克以及发热等相关临床症状、体征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能够在急性期之后择期行手术治疗.
作者:张彩云;彭广福;宋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初步确定广州地区健康学龄前儿童外周血CD4+CD25nt/hiCD127lo/Treg细胞的表达,建立学龄前儿童CD4+CD25nt/hiCD127loTreg细胞的正常参考范围,为临床研究相关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150名3~6岁体检健康的学龄前儿童外周血,采用多色免疫荧光素标记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nt/hiCD127loTreg细胞的表达.结果 健康学龄前儿童CD4+CD25nt/hiCD127loTreg细胞在外周血中约占CD4+T细胞的6.52%~6.97%,不同性别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初步确定广州地区学龄前健康儿童CD4+CD25nt/hiCD127loTreg细胞在外周血中的正常范围,为临床研究儿童相关疾病提供参考依据.应用IL-7受体细胞膜表面标志物CD127联合检测外周血CD4+CD25nt/hiCD127loTreg细胞,能较好地反映完整的调节性Treg细胞.
作者:卢慧敏;湛洁谊;林穗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陶瓷厂噪声对作业人员听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丹麦GST-68型纯音听力计,测定82例接触噪声工人(噪声组)和48例非接触噪声工人(对照组)的听力.结果 测定18个噪声点,噪声强度平均(85.7±6.6)dB(A)[71.4~95.2 dB(A)],其中有15个点超标,超标率88.3%.噪声组听力损失检出率51.22%,明显高于对照组(10.42%),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接触噪声工龄<3年、3~5年、>6年组听力损失检出率分别为16.67%、77.14%和81.82%,听力损失检出率随接触噪声工龄的增加而升高,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陶瓷企业噪声引起作业工人听力损失,应做好预防工作.
作者:邓雪凝;陈伟波;杜翠婵;徐娜;何凤平;陈健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脑出血并发中枢性肺水肿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对脑出血患者进行严密病情观察,早期发现中枢性肺水肿,同时积极配合医生处理颅内高压和肺水肿,并给予恰当体位、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及基础生活护理等.结果 我科20例脑出血并发中枢性肺水肿患者中,11例患者治愈出院,治愈率为55%.结论 脑出血并发中枢性肺水肿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对患者病情进行严密观察和分析、及时有效的救治和护理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措施.
作者:陈秋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并对6种抗高血压药物进行经济学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1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并将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6组给药:依那普利片、贝那普利片、赖诺普利片、左旋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缓释片、非洛地平缓释片,观察各组疗效及不良反应,采用成本-效果法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我院口服抗高血压物药使用金额占第一位的始终是钙通道阻滞剂和左旋氨氯地平片,平均DDDs高的是左旋氨氯地平片(92.04/千日),DDC高的是美托洛尔缓释片(9.07元/d); 6种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硝苯地平缓释片具有小的C/E(0.41),非洛地平缓释片的C/E高(2.47),相对于治疗效果低的依那普利片,增加一个单位的疗效所需要的费用分别为为- 27.23元和29.23元.结论 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与国内总体用药情况基本相符,硝苯地平缓释片为较佳药物选择.
作者:李敏;李翠兵;宋欣颖;许放华;周晓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护士对有创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30°~ 45°依从性的现状,查找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对策.方法 对内科30例有创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依从性进行调查.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病人基本情况,护士基本情况,护上对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知识了解情况及依从性情况.结果 66%护士对于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理论知识掌握不全面;护士对于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依从性低,符合床头抬高30°~45°要求的仅为17例次,仅占57%.结论 护士对有创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30°~45°依从性低,科室应采取各种措施改善现状.科室应该定期组织专科业务学习,提高护士对于机械通气病人相关知识的认识水平.
作者:马紫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在使用多巴胺药物治疗时的静脉血管保护方法.方法 提取2008年2月至2010年5月期间儿科病例资料60例,对静脉输液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并与同期未进行相应血管保护方法60例进行对比.结果 60例新生儿在应用多巴胺静脉输注过程中,4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2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8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6例,两组不良反应经过治疗全部痊愈.结论 血管选择优化,均匀给药,控制给药时间及良好的固定措施,配合临床密切观察来预防不良反应,是预防和保护血管发生损害的工作重点.
作者:邓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soluble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sl,sFlt-1)在早发型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各30例,采用ELISA检测方法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VEGF及sFlt-1水平,比较二者的差异,并研究VEGF及sFlt-1水平与新生儿Apgar评分的关系.结果 入院时和终止妊娠前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VEGF[(101.32±15.23)pg/ml,(132.32±22.44)pg/ml]明显低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而sFlt-1水平明显高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VEGF≥150pg/ml的新生儿Apgar评分(8.95±0.78)明显高于VEGF< 150 pg/ml者;sFlt-1≤3500pg/ml的新生儿Apgar评分(8.79±0.64)明显高于sFlt-1> 3500 pg/ml者.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VEGF低于晚发型,而sFlt1水平明显高于晚发型.VEGF越低或sFlt-1越高,预示新生儿的预后越差.
作者:何勤径;曹永利;朱琦;杨丽芳;霍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对100例T1-2NaMa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1±0.5)h,平均出血量(50.8±6.5) ml;手术过程顺利.100例患者术后无臂丛神经损伤、术后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送检的标本较多、等待结果时间较长,术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做好心理护理.
作者:王洁贞;赵海璇;陈惠仪;张惠仪;陈娴;钟晓琼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凝胶海棉俯卧体位垫对手术患者术中失血量的影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方法 将80例俯卧位手术病人随机分两组:凝胶海棉体位垫组(A)和常规棉材料对照组(B)进行比较研究,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两种体位垫体位安置时间,皮肤受压情况,术中出血情况和手术医生对两种体位垫的效果评价.结果 海凝胶棉俯卧体位垫组(A)手术体位摆放时间(8±2)min,手术中患者平均失血量(500±50) ml,并发症发生率为0,调整次数(2~4)次,与常规材料体位垫组(B)相比,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平均失血量和并发症的发生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医护人员对凝胶海棉俯卧体位垫的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凝胶海棉俯卧体位垫比常规棉材料体位垫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少,有效的缩短手术体位摆放时间,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有利于术后的康复,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涂国霞;梁秋娴;马丽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开展ICU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目标性监测与持续质量改进,降低CRBSI发生率.方法 按分层抽样方法选择4家医院ICU为样本进行CRBSI目标性监测,运用持续质量改进(CQI)方法设计并实施改善留置深静脉导管(CVC、PICC)CRBSI防控流程,比较CQI前后CRBSI发生率.结果 CQI后4家医院平均CRBSI率由4.52例次/1000导管日降至2.39例次/1000导管日(P<0.05)不同置管部位CRBSI率均有所下降,股静脉置管CRBSI率由7.52例次/1000导管日降至2.15例次/1000导管日.结论 实施目标性监测结合CQI能有效降低CRBSI发生率.
作者:唐艳琴;宋秀婵;杨文;张春环;钟喻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床上运动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于我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床上体位变化、呼吸训练以及关节活动等早期床上运动护理干预.观察早期床上运动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肠功能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为(32.51±5.82)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4.68±7.13)h(P< 0.05);观察组腹内压为(11.08±1.97)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8±3.11)mmHg(P< 0.05);观察组患者的腹胀率为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25%(P< 0.05).结论 早期床上运动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肠功能的影响显著,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艳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为有效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探讨血液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强检验科分析前质量控制,提高检验质量和效率.方法 随机抽取ICU、妇科、儿科等9个临床科室990份血液标本,统计标本采集-接收时间间隔和对分析2011年1076份不合格标本退检原因.结果 9个临床科室的血液标本采集-接收平均间隔时间为4 ~ 38 min,2011年血液标本退检率为0.07%,退检原因约50种.结论 正确采集与及时送检血液标本,能减少不合格标本的产生,有效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郑智明;邓念美;陈炜烨;程招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对孕产妇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在预防产后抑郁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孕产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包括产前宣教、产程宣教、产后宣教和产后访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抑郁症患病率和产后情绪改变、自我评价降低、创造性思维受损、对生活缺乏信心的例数.结果 对照组产妇产后抑郁症患病率为23%,观察组为9%,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产妇产后情绪改变、自我评价降低、创造性思维受损、对生活缺乏信心的例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根据孕产期不同阶段的心理和生理情况,对孕产妇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能有效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作者:黎筱慧;曹广菊;华群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CRRT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急诊科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住院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21人作为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CRRT治疗,对2009年10月至2011年1月住院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3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昏迷时间,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中间综合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治愈率,死亡患者平均存活时间.结果 试验组昏迷时间(11.52±3.93)小时、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5.04±1.72)天、平均住院时间(8.36±1.29)天,中间综合症的发生率6.58%,治愈率93.3%,死亡患者平均存活时间(13.22±2.83)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CRRT能明显提高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疗效.
作者:邱建清;胡蓬勃;吕毅;赵连成;庄福聚;张金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烟酸注射液中烟酸的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检查.方法 用碳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2.5)(1∶9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2nm.结果 重复性及回收率结果良好,重复性的RSD为0.07%(n=6),烟酸与相关杂质分离度好,烟酸的低检出限为0.04μg/ml,线性范围为0.004983~ 0.19932 m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0.40%).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可靠,可用于烟酸注射液中烟酸的含量测定及烟酸注射液有关物质的检查,操作简便、准确度高.
作者:谭建平;陈禧翎;郑思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妇科介入手术病人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针对妇科介入手术病人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行妇科介入手术的病人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以及出院指导等个性化护理干预,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90)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关系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SCL-9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行之有效的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卢庆如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瘤病灶切除术联合不同药物治疗的治疗效果,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为手术加达菲林组、手术加口服避孕药组和单纯手术组,观察比较三组手术前后的VAS评分、月经状况、痛经程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状况.结果 A、B、C三组治疗前的VAS评分分别为(5.29±3.61)、(5.32±3.52) 、(5.31±3.38),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三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分别为(0.92±0.73)、(2.01±1.03)、( 1.90±1.18),A组的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患者痛经缓解率为100%,三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病灶切除术联合达菲林治疗子宫腺肌瘤能够有效改善痛经、月经过多等症状,特别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林碧绿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2006年10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20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三组患者均采用静脉注射内种球蛋白进行治疗,A组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 2g/kg,B组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1g/(kg·d)×2d;C组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0.4 g/(kg·d)×5d,其他治疗相同.观测患儿退热、淋巴结肿大消退、粘膜充血消退、皮疹消退、手足症状消退时间及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CAL).结果 A组患儿退热、淋巴结肿大消退、粘膜充血消退、皮疹消退、手足症状消退时间明显短于B、C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患儿淋巴结肿大消退、粘膜充血消退、皮疹消退、手足症状消退时间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B、C 三组CAL发生率分别为27.5%、30.0%、27.5%,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静脉丙种球蛋白2 g/kg单次给药治疗川崎病,能更好地退热,并有效预防冠状动脉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煜华;马远平;古奕文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