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清晨不教子

周礼

关键词:
摘要:那天早上,我为女儿准备好早餐后,就来到卫生间搓洗衣服.洗着洗着,突然从饭厅传来“啪”的一声脆响,像是什么东西被打碎了,接着就听到女儿的一声尖叫.我赶紧跑过去,一看,原来是女儿不小心将装有牛奶的玻璃杯碰落到了地上,牛奶和玻璃碎片洒满一地.女儿低着头,不知所措地站在一旁,等待着我的发落.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幽默化解夫妻争吵

    出镜主角:鹏飞,男,45岁,婚龄19年,大学教授我这辈子是一个很有福气的人,娶了一个很能干的太太玉娇.10年前,她靠经营一个不起眼的娱乐厅起家,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娱乐城老大.过去那个从不被人瞧得起的“农奴”终于扬眉吐气,过上了“翻身农奴把歌唱”的幸福日子.当然,我也凭借玉娇的实力过上了荣华富贵的生活,但我为人处事非常低调,与玉娇张扬的做派形成比较强的反差.

    作者:姚扶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天涯凝霜

    往年,一到霜降,心便一揪一凉,整个人会不由自主地瑟缩起来.那情景,像穷人家的主妇,粗褐破袄,捉襟见肘,又迎面走来了逃不过去的酷寒,一分一秒过得都是寒凉.今年可不这样了.放开一下,改变顶风冒雪往前赶的心态,慢慢来,看降霜,仔细体会一场大雪到来之前地上生长的雪意.

    作者:米丽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糖果记忆

    我写文章总是不自觉地用一个比喻——像孩子得到糖果般欢喜万分.我明白,现在的孩子会觉得“得到糖果欢喜万分”不可思议.但是,那种糖果带来的巨大惊喜对我却是深刻的,强烈的,不光是味蕾上的记忆,还有岁月深处的感怀.上个世纪80年代,孩子们的零食很少,平时是吃不到糖果的.只有在特殊的日子里,比如过年过节,或者逛庙会的时候,要不就是家里来了客人,孩子们才能享受到糖果的美味.即使过年时,糖果也不能一次吃个够,要细水长流地享用好长时间.

    作者:马亚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一段“不设防”的旅途

    25岁的朗玥是一名在读的心理学研究生,学校所在的南方城市距离北方的家有2200公里,因为多年在外求学,这个独立又善良的女孩感到对父母的思念越来越浓烈.正如有句话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朗玥突然接到闺蜜的电话,希望结婚的时候她能够以伴娘的身份出席自己的婚礼.朗玥欣喜地答应了.挂了闺蜜电话,朗玥灵机一动:参加完闺蜜婚礼后,何不悄悄回一趟家,给父母一个惊喜呢?

    作者:郑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担当是大的本钱

    那一年我16岁,辍学到省城一家加工点当学徒.贫困的家庭,让我立志闯出一片天地,虽然在一个又脏又累的小加工点干活,但我把它当成事业,全身心投入.一天下午,马上就要下班了,老板又派我去给一家餐厅装个窗户.当时我十分累,头天晚上加班赶活到凌晨3点,早上正常上班,白天又干了一天,本想早点回去休息的,可老板的话就是命令,我马上骑着三轮车装上工具,去了那家餐厅,装完后已是半夜10点多了.

    作者:程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童年雪趣

    入冬以来,一直盼望的雪始终没落下来.暖冬里干干燥燥的空气、沸沸扬扬的尘土,让人感觉烦躁和窒息,没有雪的冬天缺少了很多情趣和韵味.暖冬的季节,遥想过往的雪天,更加怀念那些雪花漫舞、皑皑大雪封门的日子.对童年雪天的深刻记忆更多来自于嬉雪,那时,家住平房,房前是宽阔敞亮的大院子.大寒季节,北风呼啸,鹅毛大雪一飘就是一天一夜.

    作者:杨春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空巢老人,不再“伤离别”

    “每次春节之后要离家的时候,父母失落的眼神总能让我感受到他们低落的情绪.”春节假期结束,回家探望老人的子女们纷纷返程,不少老人又恢复到节前的空巢状态.从子女离开家上学开始,老人就进入了空巢期,仿佛没有了方向和目标.调查显示,空巢老人心理问题高出正常人群10%-20%.

    作者:韩旭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心理行囊,打好包了吗?

    通常意义上,留学是对未来的储备,它期待收获.然而,不是每一个留学生都能够功德圆满,分析原因,是这些孩子的留学行囊中,少了几样东西.蹉跎的留学岁月,空空的留学行囊小罗,男生,是个腼腆的小胖墩.他有过两次失败的留学经历和三进三出的国内初中经历.

    作者:李闻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每样东西都有用途

    被客户投诉的事情虽然过去很长时间了,我却一直耿耿于怀.客户的不满是因为公司人员安排不当造成的,与我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每每想起来,我的心里就像长了一丛杂草,刺扎得难受.一天,和王姐说起这事儿.听完我的诉说,王姐没搭话.停了一会儿,她说,我给你说一件我的事情.

    作者:化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退休老爸的盆景园

    近忙得团团转,已经两个月没回家了.周末,终于得闲回家去看望父亲,发现他鬓角的白发虽然又增添了几许,可是精神依然很好,面色红润、双目清亮,神采奕奕、行动利落.“爸,我回来了.”父亲见到我回来,眼睛乐得眯成一条缝.

    作者:钟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儿子的问题

    那天上午,儿子的辅导员给我打来电话,说儿子的行为有点不正常,让我赶快到学校去看看.儿子,不正常?我一时难以把这五个字联系在一起,要知道,从小学到大学,儿子一直都是优秀的好学生,一直当班长或学习委员,从来都没有让人操过心,怎么就不正常了呢?平时不太爱跟我们聊天的他,这个周末还破天荒地在电话里跟我聊了半个多小时呢,还说想明白了很多事情,打算让自己变得外向开朗一些,多交朋友,多做些事情,多做点计划,比如跨专业读个MBA,边读书边创业,每年去旅游一次等等.

    作者:章晓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精神科的“尿毒症”病人

    诊室里进来了夫妻俩,约莫四十来岁.还没坐下,妻子就皱着眉头,着急地说:“大夫,您快给我爱人看看吧,他脑子出问题了.”丈夫对于妻子的言语没有任何反应,低着头,一言不发,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妻子开始向我诉说他丈夫范先生的情况.

    作者:阿紫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遥忆那段书香飘溢的日子

    无缘出身书香门第的我却对书情有独钟.小时候,家里很穷,但屋角的书桌上有只瓦罐,瓦罐里每天都有5分钱,那是母亲特意留给我的.这些钱我从不舍得拿来买吃的,而是积攒起来拿去买小人书.

    作者:覃柳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人生莫惧少时贫

    刚刚大学毕业的表弟,很想干一番大事业,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家里根本拿不出多余的钱来资助他,他只好外出广东打工.长期的加班加点,再加上初入社会,表弟不习惯竞争激烈、勾心斗角的工作环境,疲惫不堪的他,常常给我打电话,说活着好累,抱怨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家庭,背负的责任要重大得多.

    作者:刘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清晨不教子

    那天早上,我为女儿准备好早餐后,就来到卫生间搓洗衣服.洗着洗着,突然从饭厅传来“啪”的一声脆响,像是什么东西被打碎了,接着就听到女儿的一声尖叫.我赶紧跑过去,一看,原来是女儿不小心将装有牛奶的玻璃杯碰落到了地上,牛奶和玻璃碎片洒满一地.女儿低着头,不知所措地站在一旁,等待着我的发落.

    作者:周礼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黑暗里开出的花朵

    能再见到余林很偶然,我第,一次见到他是两年多前,他刚从一个小学生变成了现在的初中生.当时我正在公交车站等公车,听到有人唤了一声“宁姐”,声音很陌生,心里琢磨着是谁,这地方除了邻居和同事之外我再无熟人,通过仔细辨认,才认出是余林,那个曾经喜欢叫我姐的孩子.

    作者:陆小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都是汗毛惹的祸?

    2016年妇女节的上午,正茂在电话里喜气洋洋的声音,给了我这个节日好的礼物.正茂说他找了新工用,干得非常好,重要的是他有女朋友了!正茂是一个非常帅的小伙子,眉目清秀,五官端正,可28岁的他被持久的强迫观念折磨,至今没正式谈过恋爱.

    作者:张愉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当「周老」变成「老周」

    周老是我的邻居.大家之所以称他为周老,一是周老官至副厅级,是我们整个小区级别高的官.更重要的是,周老气宇轩昂,颇有风范,大家觉得只有“周老”这个称呼才能配得上他的气质.

    作者:翟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恋上青花瓷

    在一家女装店里,一款凹凸玲珑的青花瓷旗袍式长裙让我眼前一亮.那些以靛青与白色演绎的雅致图案,宛若一出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水云萌动之间,恍惚可见一位素雅伊人徜徉在幽深雨巷,举手投足之间散发着知性与从容,令人迷恋.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拍下了.

    作者:钟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低龄留学——优势与挑战并存

    自新世纪以来,每年有超过百万的中国学子远赴海外留学,其中高中及以下的小留学生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些孩子中有的在海外如鱼得水前途似锦,而有些小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却不尽如人意,甚至令人扼腕.将近一半的小留学生在国外上学期间会感到焦虑,他们的焦虑主要来自于生活适应、人际交往和学业等三个方面.

    作者:史欣鹃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