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琳琳;曲莹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并探讨解决的措施。方法我院从2012年1月~2013年12月开始加强手术室的安全管理,认真分析手术室常见的安全问题的原因,并且进行有效的管理和防范,确保手术室护理的安全。结果采取安全管理之后,我院发生手术室护理安全事件的机率大大下降。结论手术室护理安全对患者得以顺利完成手术的影响息息相关,为了减少手术室安全事件发生的机率,使患者得以顺利地完成手术治疗,护理人员应该提高职业责任感,严格遵守医护规章制度,用心完成每一项护理工作。
作者:刘光婵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骨科老年患者疼痛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掌握骨科老年患者疼痛的原因,根据原因针对性的制定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原因进行分析,给予及时有效的对症处理,使得老年患者疼痛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缓解。结论疼痛是骨科老年患者的重要护理内容之一,及时有效的止痛可减少并发症促进病人早日的康复,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夏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论文阐述了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病症,分析了常见预防和治疗措施,并探讨了该病的国内外新研究进展。
作者:林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伴发葡萄膜炎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8年1月~2010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10例AS伴发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结果 AS发病年龄14~47岁,平均(32±12)岁;葡萄膜炎发病年龄15~52岁,平均(33±14)岁,病史7 d~4年,持续时间为10~42 d,平均(28±8)d,有反复发作;9例为单眼受累,双眼受累者1例(10.0%),为单眼交替发病;所有患眼均表现为急性非肉芽肿性前葡萄膜炎;10例(100%)患者均有腰痛史,X线影像学检查显示均为骶髂关节炎,9例(90.00%)HLA-B27检查为阳性;经糖皮质激素和睫状肌麻痹剂眼液治疗后,8例好转,1例效果不佳,使用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治疗后好转。结论 AS伴发葡萄膜炎多发生于男性,多呈急性、非肉芽肿性前葡萄膜炎表现;与HLA-B27和病情活动有关;根据典型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改变可确诊;主要治疗方法为滴用睫状肌麻痹剂和糖皮质激素眼液,并要积极控制AS,对治疗效果不佳者可使用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作者:汪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自体DC-CIK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2012年11月~2013年12月我中心65例恶性肿瘤病人行自体DC-CIK细胞治疗,加强不良反应的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经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所有病人均顺利、安全完成DC-CIK治疗过程。结论在DC-CIK细胞治疗前给予心理护理以及在回输时、回输后加强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对治疗的认知度,顺利完成治疗过程。
作者:谭庆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酮替芬辅助特步他林治疗过敏性咳嗽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过敏性咳嗽患儿随机分成三组,A组(单用酮替芬)40例、B组(单用特步他林)40例、C组(酮替芬加特步他林)40例。剂量:酮替芬片:口服1次/晚,≤3岁0.5 mg/次,>3岁1 mg/次;特步他林片:口服3次/d,0.065 mg/kg/次。疗效标准:显效:用药一周内咳嗽消失;有效:用药一周内咳嗽减轻,两周内咳嗽消失;无效:用药两周以上仍有咳嗽。结果 A组:显效11例,有效17例,无效12例;B组: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11例;C组:显效2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C组与A组B组比较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酮替芬辅助特步他林治疗过敏性咳嗽疗效显著,缩短病程,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严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两年来我院收治的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预见性护理)与参考组(常规护理)各为40例,观察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大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预见性护理能够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有助于护患关系的改善。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载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近几年临床医学研究实践表明,针灸治疗本病疗效确切,对免疫系统有广泛的调整作用,其疗效优于西医治疗的效果。本文结合荨麻疹的病机和针灸治疗的机理,分析针灸治疗荨麻疹的不同方法所产生的不同了解,并以临床实践案例为依据,进一步强调针灸治疗荨麻疹的重要性,并期待专家学者不断摸索实践经验,逐步优化、改善其不足之处。
作者:吴正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自发性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中的护理。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自发性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患者70例,针对其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整合。结果70例患者中有68例一次手术穿刺成功,有2例患者需进行第二次穿刺引流手术,治愈率高达98.6%,术后均无感染现象出现。讨论术前以及术后环节当中,对自发性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患者进行细心体贴的护理,有利于舒缓患者的内心情绪,保证手术过程正常进行,对于患者的身体恢复有着显著的现实意义。
作者:靳锁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在治疗四肢骨折中采用锁定钢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普通钢板予以治疗,观察组使用锁定钢板予以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并随访出院后半年的患者出现并发症情况,调查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后并发症情况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锁定钢板对四肢骨折进行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克;周波;龚琳琳;秦书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比和分析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有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患者。治疗组患者行宫腔镜联合腹腔镜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行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介入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输卵管再通率为76.00%,对照组的患者的输卵管再通率为40.00%,治疗组患者的输卵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输卵管再通率,差异明显(P<0.05),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宫内妊娠率为72.00%,对照组患者的宫内妊娠率为32.00%,差异明显(P<0.05),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方面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效果明显。
作者:冯文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于危重病人的临床治疗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入住重症监护室10 d以上的共232例危重病人作回顾性分析,探讨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给养途径的关系以及营养治疗30 d内的病死者与存活者在肠内营养的开始及终点时间的差异情况。结果30 d内接受肠内营养的患者死亡27人,死亡率为11.6%,88.4%的危重患者可在开始时间为72 h内行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的发生与给养的途径如胃管、口服、造口管等有密切的关系,其中胃管的发生率高。结论肠内营养支持的早期实施可延长危重病人的存活时间,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赵龙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中药对肾虚型膝骨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KOA)的治疗作用。方法雌性SD大鼠54只,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中药组,双醋瑞因组,模型组,每组18只。分别在用药后2,4,8周各组随机处死动物6只,行动物软骨的组织病理学观察、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检测。结果模型组关节表面缺损,软骨厚度有明显变薄,软骨同源细胞数目减少。双醋瑞因组与模型组相似。中药组在软骨厚度及软骨同源细胞数方面都优于模型组与双醋瑞因组(P<0.05)。E2水平补肾中药组显著高于模型组和双醋瑞因组。结论补肾活血中药有一定修复和延缓膝骨关节炎软骨退变的作用。
作者:宁显明;刘红;张继虹;朱洪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地佐辛在局麻玻璃体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80例择期玻璃体切除术患者, 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对照组n=40),实验组患者术前缓慢静脉注射地佐辛10 ug/kg。对照组注射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两组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将玻璃体的切除术完成。分别记录两组麻醉前(T0)、开始手术(T1)、手术半个小时(T2)和结束手术(T3)后患者心率、脉压、呼吸频率和脉搏的血氧饱和度情况,实施镇静与镇痛评分,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T1、T2、T3时点,实验组的HR、RR、MAP及疼痛VAS评分情况比对照组低,镇静Ramsay评分则比对照组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各个时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在麻醉手术中发生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等副反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地佐辛能够有效的减轻局部麻醉下患者实施玻璃体切除术的术中疼痛感,稳定血流动力学的波动,具有相应的镇静与镇痛效果,并且不会抑制患者的呼吸,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唐海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对产程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产科临床接受治疗的98例初产妇,通过计算机将其平均分成两组,一组49例患者给予心理护理设为研究组;一组49例患者未进行心理护理设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初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及剖宫产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初产妇的新生儿母乳喂养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可有效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以利于阴道顺产,提高母婴的预后效果。
作者:杨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婴幼儿皮肤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皮肤病患儿共8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优质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护理模式后,对照组患儿护理总满意率为47.73%(21/44),观察组患儿总满意率为93.18%(41/44)。两组间相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皮肤病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除了有针对性的治疗之外,采用优质护理能够提升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帮助患儿尽早康复,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开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于临床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护理实习生走向护理岗位的实践过程,通过临床实习可以促进学生尽早形成专业角色,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并引导其树立积极、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伦理观及价值观等。从某种程度上讲,临床带教水平的高低会对临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素质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专业素质与教学水平,增强临床带教管理的科学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临床带教实践经验为基础,系统分析护理实习带教中存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几点建议,旨在于广大同行共同探讨。
作者:杜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静脉麻醉下胃肠镜检查具有低应激,无痛苦,安全等特性,是老年病患者的理想选择,但也存在一定的护理风险,如低血压,误吸,麻醉后坠床等。胃肠镜检查是一种刺激原,能引起人体明显应激反应。近年来医学工作者在寻求适当的麻醉方法,以减轻患者胃肠镜检查时的痛苦[1],本科室自2012年12月~2014年2月共收住的24例需进行静脉麻醉下行胃镜、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术后得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书君;郑广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评估早期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61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5年1月~2014年4月期间61例ABP住院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行早期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诊疗,对照组行保守治疗,分别观察2组的相关情况并分析。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症状较对照组获得较迅速的缓解,其相关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行ERCP诊疗ABP安全、有效,能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作者:姜鹏;宋诗;厉晓铭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