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嫚
卫生理化检验是卫生检验工作的重要内容,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以及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世界贸易日益频繁,卫生理化检验在预防和控制疾病、保障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当今现状和国内外有关文献对理化检验的重要意义,分析了食品理化检验及作用、环境理化检验及作用和职业卫生理化检验的意义及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进行阐述。
作者:唐朝泓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肺癌患者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将收治的115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标准化疗,观察组在标准化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针素钙,分别在第0周、第4周、第8周、第12周分别检测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及血小板水平的变化,并在整个期间内观察出血及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第4周、第8周、第12周较第0周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第4周、第8周、第12周降低与第0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第4周、第8周、第12周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53例中2例发生出血(发生率3.77%),观察组62例中有2例发生出血(发生率3.23%),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53例中发生12例发生VTE(发生率22.64%),观察组62例中3例发生VTE(发生率4.8%),两组患者VTE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对预防肺癌患者血栓的形成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且对血小板及出血的影响较小。
作者:张明晖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对肿瘤性肠梗的治疗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肿瘤性肠梗患者40例,对术前和术后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在肠梗塞病因的诊查过程中,相比于传统的X线和B超检查,CT检查的检出率明显要高。术后肿瘤切除病死率为7.5%,并发症发生率为17.5%。结论在肿瘤性肠梗诊查方面,CT检查效果更好,但手术方式要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合理选择。
作者:史剑峰 刊期: 2015年第33期
恶性实体肿瘤有效的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早期发现是根治手术的必要因素,多数病例发现已是中晚期,放化疗能够延缓寿命,但同时病人也备受摧残,中医药在中晚期肿瘤治疗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作者:应丹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分析手指关节内骨折的多种固定方法以及疗效、优缺点。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手指关节内骨折患者26例,临床上采用微型螺钉以及张力带钢丝、克氏针夹扣法对于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固定治疗,观察三种固定方式在患者病症治疗应用中的优缺点以及疗效。结果26例患者的28处手指关节内骨折部位经固定治疗后全部愈合,其中愈合情况优秀的骨折部位有24处,愈合情况良好的骨折部位4处,并且患者的手指关节功能恢复也比较好。结论手指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治疗应以骨折的精确复位及周围韧带保护修复为主,根据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是保证手指关节内骨折疗效的有效方法。
作者:任家晨;白建礼;付强;乔孟勇;金学;解志宏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舒适护理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1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整体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7(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8(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泻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海燕;张宁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上颌骨内埋伏多生牙的定位与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上颌骨内埋伏多生牙患儿40例,多生牙发生的错位方向:正位4例,水平位或斜位10例,倒置26。多生牙数目:本组多生牙49颗,其中只有1颗32例,2颗7例,3颗1例。对40例患儿进行定位,定位方法有四种,第一种为临床检查直观定位法,第二种为根尖片水平定位法,第三种为颅定位侧位片法,第四种为曲面断层全景片与上颌咬合片对比法。腭侧多生牙一般采用保留切牙乳头的“m”形切口,唇侧多生牙一般作弧形切口,翻瓣、去骨,然后拔除。结果本组40例患者49颗多生牙,位于牙列之间并横跨牙列者3颗,占6.1%;埋伏于牙槽突中者7颗,占14.3%;位于腭侧者36颗,占73.5%;唇侧者3颗,占6.1%。结论临床检查直观定位法、根尖片水平定位法、颅定位侧位片法、曲面断层全景片与上颌咬合片对比法是上颌前部骨内埋伏多生牙的主要定位方法,手术治疗是上颌前部骨内埋伏多生牙的主要治疗方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赵金荣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分析胃癌组织中CD44V6、E-钙黏附素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及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胃癌患者73例,对其实施免疫组化SP法进行诊断,检测患者胃癌组织中CD44V6、E-钙黏附素表达,有效判断淋巴结转移与其之间的关系。结果 CD44V6阳性与E-钙黏附素阳性与淋巴结微转移呈负相关性,CD44V6与胃癌生长方式、浸润程度关系密切,E-钙黏附素与分化程度、浸润程度关系密切,CD44V6、E-钙黏附素表达在胃癌组织中差异显著,呈负相关性,CD44V6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E-钙黏附素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CD44V6、E-钙黏附素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关系密切,在胃癌浸润转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者:孙新超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幼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产生表面抗体的情况,全面预防与控制爆发性乙型肝炎的发生。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接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检测的幼儿156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检测。结果2岁幼儿阳性检出率为85.04%;3岁幼儿阳性检出率为65.25%;4岁幼儿阳性检出率为5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幼儿阳性检出率为55.43%,女幼儿阳性检出率为56.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幼儿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检测,能够准确掌握幼儿抗体水平的详细情况,达到预防与控制乙型肝炎的目的。
作者:孟丽娟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分析成人腹腔镜补片疝修补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与专项护理组,各32例,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方法下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专项护理组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组较专项护理组相比满意度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专项护理不仅可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的同时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建雄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6~12月我院使用人血白蛋白患者75例,根据药品说明书、美国医院联合会人血白蛋白应用指南及循证医学证据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涉及10多个疾病系统使用人血白蛋白,以肿瘤、癌症病人居多,个人用量以10~20 g为主,不合理应用主要是无适应症用药。结论我院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基本合理,应规范应用指征,有利于节省医药资源。
作者:罗美凤;彭梅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辅助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本院所接诊的初发乳腺癌女性患者103例,并按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治疗组52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的患者单纯应用放射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的患者在放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唑来膦酸进行治疗,若患者疼痛较为距离,则需按照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给以止痛药;所有患者均以2周为1个治疗周期,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疼痛总有效率为94.23%,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74.51%,两组患者的疼痛总有效率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的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有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辅助治疗因乳腺癌骨转移而引起的骨痛有着显著的止痛功效,其起效时间不仅快而且缓解骨痛效果持久,延缓了骨相关事件的发生时间及提高了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生存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建诚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新生儿的发育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新生儿182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及常见并发症情况;跟踪随访24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发育商。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10天神经行为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30天神经行为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近期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3、6、12、18、24个月观察组新生儿发育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新生儿健康成长和智商发育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刘芳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者14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运用新生儿科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各73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胆红素指数变化和家属护理满意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胆红素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胆红素指数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率为94.52%(69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9%(6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胆红素指数,增加护理满意率。
作者:候琳琳;张宁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对带状疱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对其神经疼痛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100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行一般护理,研究组50例结合护理干预,探究两组间疼痛程度、满意率及疱疹愈合时间、结痂、止疱、止痛时间。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疼痛程度相比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结痂、止疱、止痛时间、疱疹愈合时间相比于对照组均有所缩短,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总满意率84%相比于对照组54%有所提高, P<0.05。结论带状疱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明显的降低了患者的疼痛程度,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时间,提高了满意程度,促进了预后。
作者:张小金 刊期: 2015年第33期
本文主要基于药品生产质量控制统计学方法和基本观点,对统计学方法在药品生产质量控制的应用案例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田祥学;韩文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对麦默通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疾病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26例。常规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麦默通旋切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肿块均完整切除,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瘢痕及乳房变形等情况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应用麦默通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物,疗效显著,切口小,缩短手术时间,预后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静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对酶解分离大鼠心肌细胞的条件进行探索并优化。方法采用Langendorff 装置,酶解恒温灌流消化及梯度复钙等方法对大鼠心肌细胞进行分离和处理。结果当钙离子浓度为30μm、胶原酶含量0.4 g/L,分离时间为20~30 min的条件下,可分离得到大量边缘光滑、完整,横纹清晰,表面无空泡,长杆状的心肌细胞,其比例约为60%~80%,将细胞室温静置2~6 h,采取梯度复钙法对所得细胞进行复钙处理,虽有部分细胞出现收缩、死亡,但仍然可得到形态好、耐钙、静止无收缩,容易形成高阻封接、易破膜的心肌细胞,其比例约为40%~50%。结论:本实验探索出的心肌细胞分离方法过程简便,结果稳定,可用于后续膜片钳实验。
作者:许正新;郑雪;祝丽;朱磊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观察治疗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时使用开腹胆囊切除术及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减轻患者的负担,使患者更加满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作者:曹庆同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微创手术治疗体外震波无效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体外震波无效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输尿管镜方法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性。结果对比两组患者首次治疗的结石消除率、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两组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体外震波无效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疗效显著,有效提高首次结石消除率,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作者:钱晨 刊期: 2015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