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颌前部骨内埋伏多生牙的定位与手术治疗分析

赵金荣

关键词:上颌前部骨内埋伏多生牙, 定位, 切口
摘要:目的:探讨上颌骨内埋伏多生牙的定位与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上颌骨内埋伏多生牙患儿40例,多生牙发生的错位方向:正位4例,水平位或斜位10例,倒置26。多生牙数目:本组多生牙49颗,其中只有1颗32例,2颗7例,3颗1例。对40例患儿进行定位,定位方法有四种,第一种为临床检查直观定位法,第二种为根尖片水平定位法,第三种为颅定位侧位片法,第四种为曲面断层全景片与上颌咬合片对比法。腭侧多生牙一般采用保留切牙乳头的“m”形切口,唇侧多生牙一般作弧形切口,翻瓣、去骨,然后拔除。结果本组40例患者49颗多生牙,位于牙列之间并横跨牙列者3颗,占6.1%;埋伏于牙槽突中者7颗,占14.3%;位于腭侧者36颗,占73.5%;唇侧者3颗,占6.1%。结论临床检查直观定位法、根尖片水平定位法、颅定位侧位片法、曲面断层全景片与上颌咬合片对比法是上颌前部骨内埋伏多生牙的主要定位方法,手术治疗是上颌前部骨内埋伏多生牙的主要治疗方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药治疗慢阻肺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慢阻肺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阻肺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在有创机械通气加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辩证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有创机械通气加常规西药治疗。疗程为开始机械通气到脱机或死亡。结果观察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脱机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慢阻肺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治疗作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立弘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肠内营养在结直肠术后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在结直肠癌术后的临床应用,观察患者的疗效。方法检索行外科术后患者给予肠内营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利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方法进行数据提取,利用revman软件对数据分析。结果 EN组与PN组术后7天ALB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56,95%CI(-0.09,1.20),P>0.05);术后7天PAB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3.63,95%CI(-16.96,24.21), P>0.05);EN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与PN对比,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19.8,95%CI (-21.89,-17.72),P<0.05)、(WMD=-20.57,95%CI(-28.98,-12.16),P<0.05),EN住院时间显著少于P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3.43,95%CI(-4.15,-2.72),P<0.05)。EN组发生并发症感染例数14例低于PN组18例,而发生腹胀风险34例高于PN组7例。结论给予行结直肠术后患者肠内营养治疗能改善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恢复肠道菌群的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汤龙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胃癌组织中CD44V6、E-钙黏附素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及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分析

    目的:分析胃癌组织中CD44V6、E-钙黏附素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及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胃癌患者73例,对其实施免疫组化SP法进行诊断,检测患者胃癌组织中CD44V6、E-钙黏附素表达,有效判断淋巴结转移与其之间的关系。结果 CD44V6阳性与E-钙黏附素阳性与淋巴结微转移呈负相关性,CD44V6与胃癌生长方式、浸润程度关系密切,E-钙黏附素与分化程度、浸润程度关系密切,CD44V6、E-钙黏附素表达在胃癌组织中差异显著,呈负相关性,CD44V6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E-钙黏附素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CD44V6、E-钙黏附素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关系密切,在胃癌浸润转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者:孙新超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滋阴除畸活精汤治疗畸形精子症2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滋阴除畸活精汤治疗畸形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畸形精子症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维元素片口服,实验组患者给予滋阴除畸活精汤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18/2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0%(14/2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在正常精子比率、精子密度、活动率、活力等临床观察指标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除畸活精汤治疗畸形精子症患者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能让患者的正常精子比率、精子活力、精子密度以及活动率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镝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关于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的护理观察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肩部常见骨折之一,该骨折系肱骨解剖颈下2~3 cm处的骨折,骨折主要分为无移位型、外展型、内收型、骨折脱位型,多由间接暴力所致。临床医生治疗该骨折的方法颇多,如夹板固定、绷带固定、甩肩疗法、柯氏针固定、髓内钉固定、钢板固定及人工肩关节置换疗法,各有优缺点。做好临床治疗的护理工作,可以提高临床医生的治疗效果,促使患者早日康复[1-2]。选取2009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选择手法复位内收棉固定的患者46例,行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秀芹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中医药在中晚期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恶性实体肿瘤有效的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早期发现是根治手术的必要因素,多数病例发现已是中晚期,放化疗能够延缓寿命,但同时病人也备受摧残,中医药在中晚期肿瘤治疗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作者:应丹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腹腔镜下胆囊大部切除术用于急性胆囊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胆囊大部切除术用于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普外科急性胆囊炎患者245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123例和对照组各122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治疗组采取腹腔镜下大部切除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的时间显著延长,但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大部切除术用于治疗急性胆囊炎,创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胃肠功能恢复快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文杰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磁共振弥散加权与灌注成像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与灌注成像在脑肿瘤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借鉴。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接诊的脑部肿瘤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实施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的患者48例,灌注成像扫描的患者42例,比较不同类别及级别脑肿瘤的ADCmin值和rCBVmax值。结果不同脑肿瘤实质区的ADC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瘤ADCmin数值低,低级别胶质瘤ADCmin数值高,脑膜瘤ADCmin值小于高级别胶质瘤、神经鞘瘤、低级别胶质瘤。高级别胶质瘤与低级别胶质瘤,低级别胶质瘤与脑膜瘤之间rCB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脑肿瘤实质区的ADCmin及rCBVmax值存在差异,磁共振弥散加权与灌注成像是诊断和鉴别诊断脑肿瘤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崇杰;黄亚博;姚雷;张晓红;郝小宁;郭兴华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护理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我院从2014年1月全面实行护理层级管理的效果,通过护理质量评价、满意度调查表的方式对实施前后护理效果、护士、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层级管理实施后病房管理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文书优秀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由实施前的76%和50%提高到91%和8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层级管理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促进护士和患者满意度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尹双双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6例玫瑰糠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给予异维A酸与左旋咪唑配合中药养血润肤饮加减治疗,治疗疗程为1个月。结果本组56例患者中有46例患者痊愈,4例患者疗效显著,3例患者治疗有效,3例患者治疗无线,本次治疗总有效率为94.6%。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玫瑰糠疹,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李扬平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保乳手术联合化疗在早期乳腺癌患者治疗中的疗效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联合化疗在早期乳腺癌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乳腺外科早期乳腺癌患者135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根治术联合化疗进行治疗,试验组采取保乳术联合化疗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美容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美容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手术联合化疗治疗早期乳房患者,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提高了美容效果,术后康复较快,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炜红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妊娠期糖尿病铁蛋白的相关研究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妇女的铁营养状况,旨在探讨妊娠中期铁营养与GDM的关系及各项指标对GDM发生的预测作用。方法在产检孕妇中,按血糖筛查和75 g糖耐量试验(OGTT)筛选出GDM孕妇58例,随机选择糖耐量正常孕妇6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孕妇的血清铁蛋白(SF)等指标,以评价机体的铁营养状况,并对相应指标作对比和回归分析。结果 GDM组孕妇 SF、血红蛋白(Hb)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 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表明,SF和HbA1c是GDM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GDM病人铁营养状况较好,体内铁储备较高;孕期铁营养过剩与 GDM的风险增加有关。

    作者:张翠军;陈新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临床路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月在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情况、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及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优化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殷丽花;贺宗婷;陆文杰;沈怡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品管圈活动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3月住院产妇284例参加本活动,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实验组(154例)和对照组(130例);对照组常规产科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品管圈护理活动。比较两组患者围生期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围生期知识知晓率96.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护理满意度,实验组96.75%明显高于对照组82.3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护理活动促进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的改进,和谐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管永慧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藏毛窦切除术后切口开放与一期缝合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藏毛窦切除术后,切口开放与一期缝合两种术式的适应症及优缺点。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藏毛窦病患者40例,将其分为切口开放组与一期缝合组,各20例。比较两组术后第一天疼痛评分,感染发生率,平均愈合时间,复发率。结果经过对比,切口开放组术后第一天疼痛评分平均4.1分,疼痛持续时间21.7天,感染率和复发率为0,出现愈后不适感9例;一期缝合组术后第一天疼痛评分平均2.8分,疼痛持续时间8.3天,发生感染4例,复发1例,出现愈后不适感4例。结论藏毛窦手术一期缝合术式,适应症广,愈合时间短,疼痛程度减轻,切口短、张力小的情况下选择一期缝合较为合适;若切口长、张力大,则可行切口开放,术后视情况可行二期缝合,有效缩短愈合时间。

    作者:张杰;周海东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优质护理对小儿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小儿支气管炎患儿采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3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炎患儿72例,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各36例,护理组实施优质护理方法,对照组普通看护,观察患儿在护理中的体温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治疗有效率情况,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不同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4.4%,护理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支气管炎患儿可以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进行护理,有效减少患儿产生的不良反应,其护理效果非常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亓立珍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手指关节内骨折多种固定方法的疗效和优缺点分析

    目的:分析手指关节内骨折的多种固定方法以及疗效、优缺点。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手指关节内骨折患者26例,临床上采用微型螺钉以及张力带钢丝、克氏针夹扣法对于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固定治疗,观察三种固定方式在患者病症治疗应用中的优缺点以及疗效。结果26例患者的28处手指关节内骨折部位经固定治疗后全部愈合,其中愈合情况优秀的骨折部位有24处,愈合情况良好的骨折部位4处,并且患者的手指关节功能恢复也比较好。结论手指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治疗应以骨折的精确复位及周围韧带保护修复为主,根据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是保证手指关节内骨折疗效的有效方法。

    作者:任家晨;白建礼;付强;乔孟勇;金学;解志宏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适于膜片钳实验的大鼠心肌细胞分离

    目的:对酶解分离大鼠心肌细胞的条件进行探索并优化。方法采用Langendorff 装置,酶解恒温灌流消化及梯度复钙等方法对大鼠心肌细胞进行分离和处理。结果当钙离子浓度为30μm、胶原酶含量0.4 g/L,分离时间为20~30 min的条件下,可分离得到大量边缘光滑、完整,横纹清晰,表面无空泡,长杆状的心肌细胞,其比例约为60%~80%,将细胞室温静置2~6 h,采取梯度复钙法对所得细胞进行复钙处理,虽有部分细胞出现收缩、死亡,但仍然可得到形态好、耐钙、静止无收缩,容易形成高阻封接、易破膜的心肌细胞,其比例约为40%~50%。结论:本实验探索出的心肌细胞分离方法过程简便,结果稳定,可用于后续膜片钳实验。

    作者:许正新;郑雪;祝丽;朱磊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18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87%(92例),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0.43%(85例),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74%(90例),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7.23%(82例),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晓嫚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的中医针灸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的中医针灸治疗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80例,根据数字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中医针灸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中痊愈29例,显效5例,有效5例,无效1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39/40);对照组患者中痊愈20例,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7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5%(33/40);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在对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进行治疗时,中医针灸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有效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姚锦 刊期: 2015年第33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