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龙
目的:分析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外伤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36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减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死亡率及残疾率均低于对照组,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及残疾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桂保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肺癌患者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将收治的115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标准化疗,观察组在标准化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针素钙,分别在第0周、第4周、第8周、第12周分别检测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及血小板水平的变化,并在整个期间内观察出血及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第4周、第8周、第12周较第0周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第4周、第8周、第12周降低与第0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第4周、第8周、第12周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53例中2例发生出血(发生率3.77%),观察组62例中有2例发生出血(发生率3.23%),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53例中发生12例发生VTE(发生率22.64%),观察组62例中3例发生VTE(发生率4.8%),两组患者VTE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对预防肺癌患者血栓的形成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且对血小板及出血的影响较小。
作者:张明晖 刊期: 2015年第33期
心肌淀粉样变(Cardiac Amyloidosis,CA)是一种浸润性心肌病,其特点为心肌细胞间有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沉积,因这种沉积蛋白对碘的染色反应和淀粉相似,故称为淀粉样变。CA临床表现不一,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较困难,误诊率及漏诊率极高,且此病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预后差。本文报道1例CA,分析其临床特征,总结经验,望青年临床工作者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作者:李敏 刊期: 2015年第33期
2013年11月我县正式启动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迄今为止项目实施一年有余,据报表统计数据看,全县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和0~36月龄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数量已达到预期目标,但在督导检查中我们发现:该项工作服务质量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对策。
作者:詹骅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血涂片分析对于血常规检验的重要性和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化验正常的血液标本300例作为观察组;560例出现异常的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组,实施血涂片检测分析,对比两组标本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液涂片中发生异常18例,假阴性率为6%;对照组血液涂片中异常277例,假阳性率为49.46%。结论血涂片分析可以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滕菊芳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对社区慢性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干预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辖区居住并接受综合干预管理的慢性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干预管理,观察组接受规范化综合干预管理。采用问卷调查形式统计两组的药品知识知晓情况、遵医依从性及自我规范管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干预管理前,对药品知识知晓情况、遵医依从性及自我规范管理情况的优良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干预管理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各项指标的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应用综合干预管理模式对社区慢性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显著提升患者对药品知识知晓情况、遵医依从性及自我规范管理情况的优良率,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学利;施小明;李园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分析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在医院质量控制中的优势和作用。方法通过对比集中调配和传统配液各工作环节以及质量把控的严格程度,体现集中配液的优越性和先进性。结果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在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方面有很大优势。结论积极开展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保障医院静脉用药安全合理。
作者:刘剑;亢泽坤;张媛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对麦默通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疾病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26例。常规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麦默通旋切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肿块均完整切除,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瘢痕及乳房变形等情况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应用麦默通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物,疗效显著,切口小,缩短手术时间,预后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静 刊期: 2015年第33期
谢轶哲主任熟读经典,精于临床,临证强调四诊合参,谨守病机,用药灵活,理、法、方、药丝丝入扣。擅长于中医药辨证论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在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方面,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运用温阳化痰法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呃逆证,疗效确切。
作者:郜海宽;王新新;谢轶哲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分析成人腹腔镜补片疝修补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与专项护理组,各32例,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方法下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专项护理组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组较专项护理组相比满意度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专项护理不仅可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的同时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建雄 刊期: 2015年第33期
头颈部癌是一个大类疾病,其中包含相关软组织、耳鼻喉、口腔、涎腺、甲状腺等相关位置所产生的恶性肿瘤。虽然头颈部解剖复杂,组织来源众多,但大部分为鳞癌,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头颈部鳞癌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根据肿瘤的临床分期和部位,结合影响预后的各种因素及病人的耐受性综合分析,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是决定治疗手段的关键。
作者:黄丽艳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加强胃癌术后病人的护理,减少术后病人非计划拔除胃管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及术后的恢复。方法术前给予详尽的宣教,尤其是对于留置胃管的目的及配合方法,评估胃癌患者对术前宣教内容的掌握程度。结果非计划拔除胃管的发生率下降。结论患者充分了解留置胃管的作用对预防术后非计划拔除胃管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璐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全程导乐陪伴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无痛自然分娩初产妇2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一对一全程导乐陪伴,各110例。观察比较两组产妇麻醉药物用量、VAS评分、产后2h出血量、总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宫缩剂和麻醉药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后2 h出血量、总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Apgar评分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分娩应用全程导乐陪伴,能够在心理和生理上给予产妇有效支持,提高生产质量,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张康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一体化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社区一体化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通过社区医生的专职化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和监测。比较管理前后患者对于糖尿病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合理用药情况等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通过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一体化管理后,可以发现与管理之前相比,患者的血糖达标率、健康知识知晓率等指标均明显提高,管理后与管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社区一体化管理,有助于提升糖尿病的防治水平,可显著提升患者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和血糖达标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作者:汪美红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检测人类肺组织特异性基因(LUNX mRNA)、上皮癌相关基因(KS1/4)在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微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9月我院胸外科行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病理证实为NSCLC的患者100例,术后病理证实淋巴结转移34例,无淋巴结转移66例,随访后将66例患者分为复发组23例和无复发组43例。选取肺部良性疾病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LUNX mRNA、KS1/4 mRNA在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淋巴结中的表达。结果LUNX mRNA和KS1/4 mRNA在NSCLC复发组、无复发组及对照组淋巴结中RQ均值分别为(5.4±5.98)、(3.2±3.54)、(0.05±0.18)和(1.81±1.69)、(1.34±1.16)、(0.72±0.26),两者在复发组RQ均值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UNX mRNA和KS1/4 mRNA在Ⅰ、Ⅱ、Ⅲ期NSCLC患者淋巴结中的RQ均值分别为(2.78±2.86)、(3.65±3.78)、(4.82±4.91)和(1.23±1.14)、(1.48±1.36)、(1.76±1.65),两者在NSCLC不同分期中的表达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unx mRNA、KS1/4 mRNA的表达均与NSCLC患者淋巴微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提高NSCLC淋巴微转移的诊断率,更准确地进行TNM分期,为NSCLC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证据。
作者:王立红;付秀华;高志芳;高俊珍;王美玲;顾岩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辅助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本院所接诊的初发乳腺癌女性患者103例,并按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治疗组52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的患者单纯应用放射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的患者在放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唑来膦酸进行治疗,若患者疼痛较为距离,则需按照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给以止痛药;所有患者均以2周为1个治疗周期,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疼痛总有效率为94.23%,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74.51%,两组患者的疼痛总有效率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的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有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辅助治疗因乳腺癌骨转移而引起的骨痛有着显著的止痛功效,其起效时间不仅快而且缓解骨痛效果持久,延缓了骨相关事件的发生时间及提高了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生存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建诚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踝关节损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严重踝关节骨折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内外踝联合手术治疗。结果患者术后进行6~24的康复功能训练,骨折愈合时间为10~12周。根据裸关节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优54例,良12例,可2例。结论患者的手术效果良好,选择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时应依据骨折类型进行判定,同时也需要考虑骨折部位韧带的损伤程度后,做出有效的处理。
作者:陈永和 刊期: 2015年第33期
肝胆管结石是我国常见病例之一,近年来有关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报道日趋增多,逐渐引起了外科医师的广泛关注。根据肝胆管内结石合并胆管癌的临床资料显示,目前国内的发病率约为0.35%~10%,而国外的发病率为2.5%~10%,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病情十分复杂,加大了术前的诊断难度。随着先进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可加强医师对于该病的认识,逐渐提高术前诊断率,但仍然有误诊或漏诊的情况发生。本文通过对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疗效进行初步分析,并对肝胆管结石患者的治疗过程和预后进行相关讨论。
作者:何锋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4月~2014年10月收治的乙肝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52例患者中,痊愈出院49例,未愈自动出院3例,死亡0例,痊愈率为94.23%,死亡率为0%。结论给予乙肝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作者:高辰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早期诊断中价值。方法对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66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后怀疑存在CRBSI的危重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入组当天检测血清PCT水平、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计数,同时留取血培养和导管培养,依据是否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各指标水平是否存在差异,计算PCT、CRP、WBC诊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之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感染组与非感染组PCT、CRP、WBC均有统计学意义,而PCT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期值、阴性预期值均高于CRP、白细胞计数的相应指标。结论 PCT在诊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优于传统的炎症指标,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患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价值。
作者:林华;郑瑞强;吴晓燕;於江泉;邵俊;王海霞 刊期: 2015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