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奇霉素与三金片治疗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的疗效观察

董万

关键词:非淋球菌性尿道炎, 阿奇霉素, 三金片, 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非淋球菌性尿道炎采用阿奇霉素与三金片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患者80例,根据数字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口服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联合三金片治疗。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三金片治疗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手指关节内骨折多种固定方法的疗效和优缺点分析

    目的:分析手指关节内骨折的多种固定方法以及疗效、优缺点。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手指关节内骨折患者26例,临床上采用微型螺钉以及张力带钢丝、克氏针夹扣法对于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固定治疗,观察三种固定方式在患者病症治疗应用中的优缺点以及疗效。结果26例患者的28处手指关节内骨折部位经固定治疗后全部愈合,其中愈合情况优秀的骨折部位有24处,愈合情况良好的骨折部位4处,并且患者的手指关节功能恢复也比较好。结论手指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治疗应以骨折的精确复位及周围韧带保护修复为主,根据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是保证手指关节内骨折疗效的有效方法。

    作者:任家晨;白建礼;付强;乔孟勇;金学;解志宏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抗生素+肝素封管治疗血透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导管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总结抗生素加肝素封管治疗血透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导管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5月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感染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进行抗生素周围静脉滴注、肝素封管,研究组进行导管滴注、肝素加抗生素封管。统计两组患者导管感染情况和使用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2%,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导管平均置留时间比对照组显著延长,研究组拔管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透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使用抗生素加肝素封管经导管滴注抗菌药物,有效治疗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延长导管置留时间,有利于患者康复,此方案可以在临床抗置管感染中推广应用。

    作者:程仁盛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分析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229例,将其随机分为手术组115例与非手术组114例,在常规急诊治疗的基础上,手术组患者给予手术方法进行治疗;非手术组患者给予药物等非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治疗后改善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手术组与非手术组的JOA评分均升高,手术组的改善率高于非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均具有一定的疗效。与非手术方法比较,手术方法治疗该病可提高疗效、JOA评分,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作者:齐丙海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APACHEⅡ评分对急诊内科危重患者的预后评估

    目的:分析APACHEⅡ评分对急诊内科危重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诊内科危重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APACHEⅡ评分系统和简单临床评分(SCS)系统进行评定,对评分和危重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评估。结果随着SC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分值的不断提高,患者病死率也越来越高,APACHEⅡ评分的诊断准确度强度更高且;病死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内科危重患者的预后应用APACHEⅡ评分进行评定,能够准确预测患者预后,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李玉玺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中医药治疗慢阻肺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慢阻肺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阻肺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在有创机械通气加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辩证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有创机械通气加常规西药治疗。疗程为开始机械通气到脱机或死亡。结果观察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脱机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慢阻肺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治疗作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立弘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品质管理圈活动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妇产科产妇80例,根据PDCA循环法,实施护理措施,观察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产妇对护理工作的各项指标评价和健康教育知晓率。结果品管圈活动后产妇对护理人员生活护理、健康教育、服务态度、操作技术和护理整体等各项工作指标评价均明显优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活动后100%明显高于活动前7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使护理人员各项工作指标均有明显提高,产妇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上升。

    作者:王美银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适于膜片钳实验的大鼠心肌细胞分离

    目的:对酶解分离大鼠心肌细胞的条件进行探索并优化。方法采用Langendorff 装置,酶解恒温灌流消化及梯度复钙等方法对大鼠心肌细胞进行分离和处理。结果当钙离子浓度为30μm、胶原酶含量0.4 g/L,分离时间为20~30 min的条件下,可分离得到大量边缘光滑、完整,横纹清晰,表面无空泡,长杆状的心肌细胞,其比例约为60%~80%,将细胞室温静置2~6 h,采取梯度复钙法对所得细胞进行复钙处理,虽有部分细胞出现收缩、死亡,但仍然可得到形态好、耐钙、静止无收缩,容易形成高阻封接、易破膜的心肌细胞,其比例约为40%~50%。结论:本实验探索出的心肌细胞分离方法过程简便,结果稳定,可用于后续膜片钳实验。

    作者:许正新;郑雪;祝丽;朱磊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分析与防范管理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存在的护理风险,探讨降低风险的管理措施。方法对ICU护理人员进行严格、系统的专业培训,强化其护理风险防范意识以及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的实施并考核。比较干预前后的护理质量(基本理论水平、实践操作技能、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患者满意度)和护理风险发生率(医疗差错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基本理论水平、实践操作技能、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患者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0.05)。医疗差错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 ICU科室加强护理风险防范管理,可提高护理业务水平,降低护理风险,减少医疗差错、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靳晶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甲功检测中FT3/FT4与TSH结果不协调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甲功检测中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3/FT4)与促甲状腺激素(TSH)结果不协调的情况。方法采用罗氏Cabos e601型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我院内分泌科诊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48例进行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FT3、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检测,并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者进行FT3/FT4与TSH的整个治疗过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清中的T3、T4、FT3、FT4激素的水平和甲状腺的功能状态成平行关系,甲功状态处于不稳定的个体所具有的情况各不相同,FT3、FT4浓度的可信度比较高,在治疗甲低或甲亢的开始阶段,TSH和FT4浓度的不协调情况出现,当重新调节此类激素平衡时,TSH的反应较慢,处于稳定阶段时,TSH与FT3、FT4表现出比较协调的关系。结论在甲状腺疾病中明确FT3/FT4与TSH的不协调结果的因素,有助于临床鉴别诊断,利于病情的缓解和身体状况的改善,有效提高疗效。

    作者:李晓微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血涂片分析对于血常规检验的重要性和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化验正常的血液标本300例作为观察组;560例出现异常的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组,实施血涂片检测分析,对比两组标本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液涂片中发生异常18例,假阴性率为6%;对照组血液涂片中异常277例,假阳性率为49.46%。结论血涂片分析可以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滕菊芳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低分子肝素钙对预防肺癌患者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肺癌患者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将收治的115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标准化疗,观察组在标准化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针素钙,分别在第0周、第4周、第8周、第12周分别检测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及血小板水平的变化,并在整个期间内观察出血及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第4周、第8周、第12周较第0周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第4周、第8周、第12周降低与第0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第4周、第8周、第12周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53例中2例发生出血(发生率3.77%),观察组62例中有2例发生出血(发生率3.23%),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53例中发生12例发生VTE(发生率22.64%),观察组62例中3例发生VTE(发生率4.8%),两组患者VTE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对预防肺癌患者血栓的形成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且对血小板及出血的影响较小。

    作者:张明晖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边远山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质量现状分析

    2013年11月我县正式启动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迄今为止项目实施一年有余,据报表统计数据看,全县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和0~36月龄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数量已达到预期目标,但在督导检查中我们发现:该项工作服务质量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对策。

    作者:詹骅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胆囊炎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手术技巧及有效性分析

    目的:分析胆囊炎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手术技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参照组(n=52,行传统开腹手术)和试验组(n=52,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确腹腔镜的手术适应症,掌握手术佳时间和技巧,规范执行无菌操作,胆囊炎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刘岩;董艳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人性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人性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患者随即分为两组,常规管理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采用常规护理管理;人性化管理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结果人性化管理组在HAMA评分、患者满意度方面与常规管理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后者。结论人性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耿华英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探讨社区一体化管理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一体化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社区一体化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通过社区医生的专职化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和监测。比较管理前后患者对于糖尿病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合理用药情况等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通过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一体化管理后,可以发现与管理之前相比,患者的血糖达标率、健康知识知晓率等指标均明显提高,管理后与管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社区一体化管理,有助于提升糖尿病的防治水平,可显著提升患者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和血糖达标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作者:汪美红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浅析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有效性

    目的:分析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急诊生化检验血样75份,血样来自本院门诊、住院患者和进行健康体检者,对抽取的血样采用血清、肝素抗凝血浆进行生化指标检测,生化指标为:血清钾(K+)、血清钙(Ca+)、血清钠(Na+)、血清镁(Mg2+)、血清氯(Cl-)、肌酐(Cr)、血糖(GLU)、血尿素氮(BUN)、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蛋白(TP)、直接胆红素(LDH)、谷氨酰转肽酶(GGT)、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比较血清和肝素抗凝血浆的监测结果。结果血清、肝素抗凝血浆中K+、LDH指标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素抗凝血浆应用于急诊生化检验中操作简单且速度快,较好地克服了血凝等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即准确性高,干扰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葛秋芬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上颌前部骨内埋伏多生牙的定位与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上颌骨内埋伏多生牙的定位与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上颌骨内埋伏多生牙患儿40例,多生牙发生的错位方向:正位4例,水平位或斜位10例,倒置26。多生牙数目:本组多生牙49颗,其中只有1颗32例,2颗7例,3颗1例。对40例患儿进行定位,定位方法有四种,第一种为临床检查直观定位法,第二种为根尖片水平定位法,第三种为颅定位侧位片法,第四种为曲面断层全景片与上颌咬合片对比法。腭侧多生牙一般采用保留切牙乳头的“m”形切口,唇侧多生牙一般作弧形切口,翻瓣、去骨,然后拔除。结果本组40例患者49颗多生牙,位于牙列之间并横跨牙列者3颗,占6.1%;埋伏于牙槽突中者7颗,占14.3%;位于腭侧者36颗,占73.5%;唇侧者3颗,占6.1%。结论临床检查直观定位法、根尖片水平定位法、颅定位侧位片法、曲面断层全景片与上颌咬合片对比法是上颌前部骨内埋伏多生牙的主要定位方法,手术治疗是上颌前部骨内埋伏多生牙的主要治疗方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赵金荣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酒精中毒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研究酒精中毒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酒精中毒患者8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危重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危重症发生率2.0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4.28±3.24)天,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0.97±2.1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酒精中毒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治疗过程中危重症发生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庄延华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护理干预在荨麻疹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于荨麻疹患者的影响,探究其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荨麻疹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精细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荨麻疹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明显优于参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荨麻疹治疗的护理干预手段可有效提升荨麻疹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减轻患者的水肿、皮肤瘙痒等病情,是临床护理荨麻疹患者的重要方法。

    作者:郑兆玲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麦默通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麦默通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疾病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26例。常规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麦默通旋切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肿块均完整切除,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瘢痕及乳房变形等情况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应用麦默通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物,疗效显著,切口小,缩短手术时间,预后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静 刊期: 2015年第33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