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凌云;黄爱娥;王青丽
目的:分析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评定的内容。方法由3名康复医生和治疗师小组讨论确定PD-MS-FM中每项包含的概念。由2名康复医生根据联系规则,将PDMS-FM项目概念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ICF-CY)类目进行匹配,意见不一致时由第三方做出非正式决定。结果98个PDMS-FM项目与ICF-CY的21个三级类目,13个二级项目关联,涵盖b1精神功能、b7神经肌肉骨骼和运动有关的功能、d1学习和应用知识、d4活动、d5自理共5个一级类目。其中80个项目可被关联到d4及其下级类目,40个项目可被关联到d1及其下级类目。结论 PDMS-FM主要评估患儿的活动,特别是其中“搬运、移动和操纵物体”,以及学习和应用知识中“基本学习”。
作者:刘鹏;宋福祥;姜志梅;汤敬华;吕智海;王立苹;孙瑞雪;时人杰;庞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生化指标与运动康复训练的关系。方法2015年3~11月,24例脑瘫患儿于治疗前测量血红蛋白、肌酸激酶、尿素,常规运动疗法训练,分别于治疗1周增加运动负荷后和6周后再次测量。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量量表(GMFM-88)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GMFM-88评分显著增高(t>7.12, P<0.001)。血红蛋白、肌酸激酶和血尿素均在训练后1周明显升高(P<0.01);6周后血红蛋白和血尿素基本回到治疗前水平(P?0.05),肌酸激酶有所降低(P<0.01),但仍高于治疗前水平(P<0.01)。结论血红蛋白、肌酸激酶和血尿素可以反映小周期、阶段康复训练情况,揭示运动训练负荷对脑瘫患儿身体的影响。
作者:王巍巍;庞伟;康贝贝;范艳萍;孙颖;李鑫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正常人完成简单与复杂乘法运算任务时的脑功能激活特征。方法2010年6月~2012年6月,采用任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观察13名正常人完成对照任务、视空间记忆、简单(一位数)乘法和复杂(二或三位数)乘法4种任务下激活的脑区。结果相较于对照任务,视空间记忆任务主要激活双侧枕叶、右侧楔前叶、右侧顶上小叶;简单乘法任务主要激活双侧枕中回、左侧顶上小叶、左侧扣带回、左侧额中回以及左侧额下回;复杂乘法任务主要激活右侧顶上小叶、右侧额下回和双侧额中回。结论复杂乘法运算的正确执行依赖于一个右侧顶-额叶网络,该网络支持计算过程空间布局信息的存储。
作者:张璞;恽晓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调查社区围绝经期女性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并评估未来10年内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程度。方法2014年9月~2015年5月,多阶段随机抽取郑州市某社区常住围绝经期女性692名进行调查,收集年龄、血压、体质量、吸烟史、糖尿病史和空腹血糖、血脂等资料,采用“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10年发病危险评估表”对各个年龄组进行评估。结果围绝经期女性高血压、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糖尿病、吸烟的暴露率依次为14.3%、32.1%、59.2%、7.9%、0.6%;围绝经期女性10年ICVD发病危险度为(2.01±3.04)%,随年龄增长,发病危险度逐渐升高(F=45.301, P<0.001);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的暴露率和10年ICVD发病危险度等级分布在不同年龄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11.157, P<0.01)。结论社区围绝经期女性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控制不理想,10年ICVD风险水平较高,应根据危险分层,干预其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孙丹;闫芳芳;孟雨姗;苑晓晓;王雅莉;盛嘉昭;张伟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心源性脑栓塞出血转化(HT)的临床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5年12月住院的115例心房颤动并发脑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颅内出血分为HT组(n=58)与非HT组(n=57)。对两组年龄、脑栓塞前后抗栓治疗、溶栓、梗死灶大小、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评分(NIHSS)及HAS-BLED评分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发病时、发病后1个月、发病后3个月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NIHSS评分(t=-2.991, P=0.003)、HAS-BLED评分(t=-2.499, P=0.014)、梗死灶大小(χ2=8.355, P=0.004)有显著性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NIHSS(OR=1.127, P=0.027)、梗死灶大小(OR=4.390, P=0.035)和HAS-BLED评分(OR=1.783, P=0.03)均是HT的独立危险因素。按HAS-BLED评分分组,低危组(0~2分)HT发生率低于高危组(≥3分)(χ2=4.643, P=0.031)。发病时、发病后1个月、发病后3个月,HT组NIHSS评分均高于非HT组(t>2.387, P<0.05);HT组发病时mRS评分高于非HT组(t=-2.262, P=0.026);发病后1个月和3个月,两组mR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t<1.468, P>0.05)。结论心房颤动后脑栓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较重、梗死灶较大、HAS-BLED评分较高的患者更易发生HT;HT组神经功能的恢复较非HT组差。
作者:吴章薇;赵军;李冰洁;梅利平;郭鸣;周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汉化版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第3版(RBMT-Ⅲ)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方法对RBMT-Ⅲ进行汉化。对131名正常人应用汉化版RBMT-Ⅲ进行测验,间隔2周后从中抽取30名用不同内容进行重测。结果汉化版RBMT-Ⅲ14项分测验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0.799;各分测验分及记忆指数的复本相关系数均>0.65。因子分析抽取到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64.47%,依次为新技能学习、空间记忆、听觉记忆、视觉记忆、前瞻性记忆、日期和定向。结论汉化版RBMT-Ⅲ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
作者:刘晶京;恽晓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随着我国康复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代,康复人才的缺口日益显现。本文分析我国康复行业的发展现状、康复人才现状,指出康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康复人才培养工作提出建议。
作者:李建军;程军;高峰;卢迪迪;李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康复技术专业委员会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评定科将于2016年8月1~5日在北京联合举办第10届全国认知障碍诊断与康复治疗技术学习班。教学内容:认知损伤及康复相关理论;脑卒中、脑外伤、脑瘫以及老年性痴呆认知障碍的临床表现特点;注意、记忆、计算、执行功能以及知觉障碍相关的实用、可操作的评定技术、诊断以及康复治疗技术。学习班期间还将介绍当前认知康复领域新进展,特别是远程认知康复方面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应用。学习班将举办多个工作坊,就不同认知障碍的具体检查、诊断与康复训练进行演示和实操。学员回单位后即可开展工作。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三届康复治疗学术年会将定于2016年11月17~19日在杭州市第一世界大酒店召开。大会由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省人民医院承办,浙江省康复医学会、浙江省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浙江省康复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协办。届时将邀请国内外著名康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同期举办第六届物理治疗论坛、第六届作业治疗论坛、第六届康复辅助用具论坛、第五届言语治疗论坛、首届康复医学质量控制论坛。会议期间将进行论文交流、讨论及优秀论文、优秀墙报评选等学术活动。欢迎广大康复医学科、理疗科、骨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内科、老年医学科、儿科、创伤科、运动医学科、心理精神科、疼痛科、社区康复科、中医科、针灸科、推拿科及其他相关基础与临床学科的医师、治疗师、护士踊跃参会。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调查脊髓损伤后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抗生素使用情况。方法2014年6月~2015年6月并发尿路感染的脊髓损伤住院患者145例,对菌株构成、菌株耐药特点及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回顾。结果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48.9%)、肺炎克雷伯菌(19.7%)、奇异变形杆菌(9.0%)等革兰氏阴性菌为主;革兰氏阳性菌感染较少,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主要革兰阴性致病菌对第二、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和喹诺酮类中高度耐药,对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和氨基苷类耐药率较低。抗生素使用合理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结论脊髓损伤后泌尿系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有较强耐药性。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并不断优化治疗方案。
作者:赵国伟;高钧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闭合性脑外伤患者恢复期的图画遗忘特征。方法2012年10月~2013年8月,采用视觉彩色有意义图片,目标图片和干扰图片各60张,对38例闭合性脑外伤恢复期患者及31名正常人进行再认测验,观察学习后10 min、30 min及24 h的辨别力(d′)。结果14例闭合性脑外伤恢复期患者10 min时d′<2,未行长时记忆研究。另24例患者d′学习后30 min和24 h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2.044, P<0.05);患者组内比较,d′学习后10 min、30 min与24 h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闭合性脑外伤恢复期患者图画遗忘部分表现为图画信息获得受损;图画信息获得能力相对正常的患者,遗忘速度明显加快。
作者:郭华珍;恽晓平;张璞;张慧丽;高明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索康复诊疗一体化系统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10月~2015年6月,95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7)。观察组采用康复诊疗一体化系统进行康复3个月,对照组采用常规诊疗系统下的康复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定(FMA)评定偏瘫侧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前后两组FMA、BI评分差值无显著性差异(t<1.044, P>0.0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t=4.287, P<0.01)。结论康复诊疗一体化系统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有利于优化就诊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胡世红;洪洋;凌晴;李志帅;何嫱;许佳;乔峰雷;陈庆珍;周亚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移动短信服务在社区肺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2位居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等分成3组,均进行运动方案健康教育2周,按方案自行运动干预22周。第1组每周固定时间主动电话与研究人员沟通;第2组研究人员每周通过电话与患者沟通;第3组研究者利用移动电话每天群发短信,患者或照护者每天发短信到指定移动电话进行沟通。干预前后,采用运动自我调控效能量表(Ex-SERS)、改良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COPD评估测试(CAT)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第3组Ex-SERS评分优(F=179.53, P<0.001),且与时间有交互作用(F=387.09, P<0.001);第3组mMRC评分低(F=8.754, P<0.001),CAT评分低(F=11.32, P<0.001)。结论移动短信服务应用于肺康复管理,可进一步提高患者运动调控效能感,改善呼吸困难,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蒋玉宇;周春香;郝建凤;华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记忆障碍远程康复训练模式的疗效。方法2010年8月~2015年4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记忆障碍患者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6)、仪器组(n=33)和远程组(n=22)。所有入组患者均服用改善脑血管药物。仪器组和远程组分别采用认知康复系统或其远程康复版进行以记忆康复为主的训练,共6周。训练前后采用韦氏记忆量表、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第2版和Rey听觉词语学习测验进行评定。结果训练后,仪器组和远程组各项成绩较治疗前明显提高(t>3.795, P<0.01),远程组与仪器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两次评定成绩无显著性差异(t<0.771, P>0.05)。结论记忆障碍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记忆能力,远程认知康复训练系统可以达到与本地训练相近的疗效。
作者:高明明;恽晓平;张慧丽;郭华珍;王科英;牛秀莲;乔颖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经颅直流电刺激作为一种成熟的非侵袭性脑刺激技术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目前有学者将直流电刺激技术应用到脊髓上,发现经皮脊髓直流电刺激可影响脊髓传导束及脊髓环路的电活动,从而起到治疗慢性疼痛及改善运动功能的作用。本文介绍经皮脊髓直流电刺激的生物学效应、安全性及潜在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建国;肖娟;杨远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癫痫大鼠海马氧化应激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72只等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褪黑素低剂量组和褪黑素高剂量组。模型组侧脑室注射马桑内酯50μg/kg,褪黑素低、高剂量组分别于腹腔注射褪黑素20 mg/kg和60 mg/kg后30 min,侧脑室注射马桑内酯50μg/kg。癫痫持续60 min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凋亡;电镜观察海马CA3区神经元及其线粒体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海马神经元、线粒体出现明显超微结构损伤,凋亡细胞数显著增多(P<0.001),海马SOD显著降低(P<0.001),MDA显著升高(P<0.001)。与模型组相比,褪黑素低剂量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有所改善,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SOD升高(P<0.05),MDA降低(P<0.05);褪黑素高剂量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明显改善,凋亡细胞数显著减少(P<0.001),且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SOD显著升高(P<0.001), MDA显著降低(P<0.001)。结论给予外源性褪黑素可明显减少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高剂量效果更佳,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褪黑素对抗氧化应激反应,减轻神经元、线粒体损伤。
作者:伍丽娜;甘彦峰;苏炳银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方法2014年1月~2015年2月,采用吞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对10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调查,收集患者的基础资料和专科评价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及Or-dinal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病程、文化程度、并发症情况、治疗时间、进食方式、饮水试验级别和吞咽功能评分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Ordinal回归分析显示,50~59岁、受教育程度高、没有并发症、饮水试验分级低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的的可能性更大。结论可根据吞咽障碍患者相关因素进行干预,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后难以恢复,主要是由于中枢微环境中髓磷脂相关抑制因子介导的神经生长抑制作用引起的。配对免疫球蛋白样受体B (PirB)作为其主要受体之一,在CNS损伤后高表达,参与神经生长抑制信号的传递。敲除或阻断PirB,能促进脊髓损伤动物神经再生,缓解β-淀粉样蛋白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影响,显著诱导缺氧缺血损伤后皮层神经元轴突再生,恢复中枢炎性神经病模型动物的神经功能,视神经损伤后的视觉重塑功能加强。
作者:肖岚;王永堂;位景香;舒亚海;鲁秀敏;余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FAD)患者侧化构音的语音特点及康复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4例FAD侧化构音的患者进行语音评估,分析其特点;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对侧化构音与年龄和病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FAD患者舌尖后音侧化构音频率高(75.00%),其他依次为舌尖前音(65.91%)、舌面音(56.82%)、舌尖中音(20.45%)。经过1~5个疗程的针对性康复训练,38例治愈,4例好转,总治愈率为86.36%(38/44),其中轻度组治愈率为100%(11/11),中度组治愈率为86.67%(13/15),重度组治愈率为77.78%(14/18);侧化构音字数与年龄(r=0.100, P=0.752)和病情(r=0.257, P=0.092)均无显著性相关。结论 FAD患者侧化构音主要发生于舌尖后音、舌尖前音、舌面音;针对性的语音康复训练是矫治FAD患者侧化构音的有效措施。
作者:徐丽娜;李峰;胡明芳;高楠;吕自愿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