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东亮;张海鸿;伍亚民
一、第48届物理疗法与作业疗法技术培训班,项目编号2015-16-00-096(国);2015年4月13~24日;北京,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学费1600元,资料费220元,住宿费自理。二、第9届全国认知障碍诊断与康复治疗技术学习班,项目编号2015-16-00-095(国);2015年8月10~14日;北京,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学费1200元,资料费150元,住宿费自理。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和神经松动术对兔坐骨神经损伤后轴突再生和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含量的影响。方法30只成年雄性兔分为模型组(n=6)、假手术组(n=6)、神经松动术组(n=6)、夹脊电针组(n=6)、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n=6)。钳夹法复制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模型组、假手术组不做任何干预,神经松动术组行神经松动术治疗,夹脊电针组进行夹脊电针治疗,夹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进行夹脊电针和神经松动术治疗。治疗4周后,HE染色观察轴突生长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BDNF、CNTF含量。结果神经松动术组、夹脊电针组、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轴突生长情况均优于模型组,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优于神经松动术组和夹脊电针组;神经松动术组、夹脊电针组、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血清BDNF、CNTF含量均高于模型组(P<0.05),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优于神经松动术组和夹脊电针组(P<0.05)。结论神经松动术、夹脊电针均可促进兔损伤坐骨神经的轴突再生,可能与提高血清中CNTF、BDNF水平有关;两者结合效果更佳。
作者:王艳;王茜;陈国平;范红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调查江苏省康复专业人才配备、构成及供需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全省176家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展开调查,包括康复医学科整体情况、康复专业人才构成、康复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三方面。结果64%的医院设置了康复医学科,康复专业人才以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和康复工程师为主,共1657名,康复专业人才需求量为231人。结论江苏省二甲以上医院存在康复医学科设置不足、康复专业人才匮乏、康复医师与康复治疗师比失衡以及康复专业人才分布不均等问题。
作者:陈正权;胡继清;朱鹏鹏;焦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8周有氧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骨骼肌糖原含量和运动耐力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30只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心力衰竭安静组(H组,n=10)、心力衰竭运动组(HT组,n=10)和假手术组(S组,n=10),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术复制心力衰竭模型。HE组进行8周跑台训练。干预后用蒽酮法测定骨骼肌糖原含量,递增负荷力竭运动试验测定力竭时间,放射性同位素法测定葡萄糖摄取率、骨骼肌糖原合酶(GS)和糖原磷酸化酶(GP)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总GS、磷酸化GS (p-GS)、总GP以及磷酸化GP(p-GP)蛋白表达;对糖原含量和力竭时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S组大鼠比较,H组骨骼肌糖原含量、力竭时间、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率、GS活性和p-GP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血清胰岛素、GP活性和p-GS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与H组比较,HT组骨骼肌糖原含量、力竭时间、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率、GS活性和p-GP蛋白表达量增加(P<0.05),血清胰岛素、GP活性和p-GS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糖原含量和力竭时间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长期有氧运动能提高慢性心力衰竭大鼠骨骼肌糖原含量和运动耐力,可能与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葡萄糖摄取增加,糖原合成增多、分解减少有关。
作者:甄洁;朱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轮椅是脊髓损伤患者主要使用的辅助器具之一。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选择合适轮椅和轮椅座位设备的过程更为复杂。近年来,相关研究涉及轮椅的零部件、轮椅的座垫、轮椅的结构等。本文综述脊髓损伤患者使用轮椅方面的研究,为临床合理地选配轮椅提供决策参考。
作者:庄建龙;王玉明;胡中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水中运动研究和水疗康复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表面肌电图(sEMG)作为陆上运动研究的有力工具,逐渐被应用于水中运动的研究。水中sEMG的检测多采用无线传输技术,可局部覆盖防水层或穿干式防水衣隔水。水中运动的肌电活动模式与陆上运动不同,肌电幅值与运动速度密切相关。水中sEMG与水中视频分析、水中足底压力等方法的综合应用将是水中运动检测和水疗康复的发展方向。
作者:吴琼;王欣欣;王颖鹏;刘宏举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近几十年随着电生理学和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发现脊髓损伤后不仅脊髓本身发生病理变化,还可引起脑内结构和功能改变。本文从脊髓损伤引起脑部神经细胞变性、脑内神经营养因子变化、脑内结构和功能重塑及其常用药物治疗的影响几个方面,综述脊髓损伤对脑内结构和功能重塑的影响和可能的机制。
作者:冯东亮;张海鸿;伍亚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脊髓损伤患者医院感染的部位、菌株构成和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和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395例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感染部位细菌学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32例脊髓损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主要部位为泌尿道(71.1%)和下呼吸道(24.2%)。主要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45.6%)、铜绿假单胞菌(18.1%)、肺炎克雷伯杆菌(11.4%)和奇异变形杆菌(8.7%);致病菌对第二、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和喹诺酮类呈中高度耐药,而对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和氨基糖苷类较敏感。结论脊髓损伤患者医院感染的部位多为泌尿道和呼吸道,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致病菌有较强的耐药性,临床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并根据PK/PD(药动学/药效学)理论优化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作者:赵国伟;高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单侧大腿截肢者步行能力的特点。方法选择单侧大腿截肢者16例为实验组,健康成年人16名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室内6 min步行能力测试、室外1000 m复杂路面步行能力测试、平衡测试和能量消耗测试。结果室内6 min步行能力测试中,实验组步速、步频、跨步长低于对照组(P<0.05),步态周期时间、能量消耗高于对照组(P<0.05),单支撑期时间、双支撑期时间和单/双比例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平衡测试中,重心轨迹面积、重心轨迹长度、X大偏移量和Y大偏移量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室外1000 m步行测试完成时间和能量消耗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穿戴流体控制膝关节的截肢者,室内6 min步行能量消耗与室外1000 m能量消耗与穿戴机械四连杆膝关节的截肢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室内6 min步行距离与室外1000 m完成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侧大腿截肢者步态缺乏效率,能量消耗大,平衡功能尚可。不同类型假肢膝关节可能对患者步行能力发生影响。
作者:刁子龙;曹学军;杨平;蔡丽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运用自我效能理论对慢性稳定期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运动康复干预的效果,为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在广州市海珠区南石头街和沙园街社区分别随机抽取66例慢性稳定期心力衰竭患者,按居住的社区名称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进行自我效能与教育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健康教育。在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运动自我效能量表评估患者的运动自我效能,通过6 min步行试验获得6 min步行距离。结果干预前两组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心功能分级和并发症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运动自我效能得分和6 min步行距离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与单独健康教育相比,自我效能与教育干预能明显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自我效能,增加6 min步行距离。
作者:汤春宜;王丽姿;钟克丹;李九莲;毛贵如;张婷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侵袭性垂体瘤(IPA)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40例IPA和40例非侵袭性垂体瘤(NIPA)组织中TNF-α和IL-6的表达。结果 TNF-α、IL-6在IPA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NIPA (P<0.05)。结论 TNF-α、IL-6可能在IPA的发生、发展过程发挥作用。
作者:吴建龙;乔建勇;段庆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比较正常人与早期颈髓损伤患者表观弥散系数(ADC)的变化。方法对18例早期颈损患者和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MRI T1WI、T2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获得颈髓不同平面的ADC值和ADC图。结果和结论早期颈髓患者的ADC值低于健康人,两者分界点为800.0×10-6 mm2/s;部分MRI检查无明显异常信号的患者ADC值也下降。
作者:卫波;周红俊;李建军;徐建民;刘根林;郑樱;郝春霞;张缨;王一吉;康海琼;逯晓蕾;袁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连续用力吹气练习(SFBE)对正常人发音的即时影响。方法43名健康成年人在SFBE前后分别进行3次长时间的发/a/音,对录音文件进行声音参数分析,包括平均长发声时间(MMPT)、发声平均频率(MF)和平均声级(MSPL)。结果 SFBE后,被试MMPT (P<0.01)和MSPL (P<0.001)明显提高,MF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FBE可以提高健康成年人MMPT和MSPL,对MF无明显影响。
作者:张庆苏;李胜利;庞子健;罗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由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康复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联合举办的“2015年康复医学新进展学习班”将于2015年7月在北京举行。届时将邀请美国、德国及国内著名专家教授讲授新的康复治疗技术和新进展。内容包括:国际脑卒中康复的新进展;髋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技术和理念;欧洲神经康复治疗技术;中国现阶段建设分层级分阶段康复医疗体系的技术环节和要素;植物状态患者的评估及治疗进展;经颅磁刺激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失语症心理语言评价;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康复治疗技术新进展。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由卫计委佳木斯康复医学培训中心、中残联中国残疾人康复人才培养黑龙江基地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暨黑龙江省小儿脑性瘫痪防治疗育中心承办的第二十一届全国小儿脑性瘫痪现代康复技术培训班开始招生,经结业考试授予结业证书和国家级Ⅰ类继续教育证书10分(2015-06-04-074)。培训内容:围绕小儿脑性瘫痪和孤独症谱系障碍等儿童常见致残性疾病设置课程,传授新的儿童康复治疗理论、技术和进展。
作者:[1]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2]黑龙江省小儿脑性瘫痪防治疗育中心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脊髓损伤患者肺功能的特点表现为肺功能相关参数改变,气体交换效率下降,体位影响增加,大吸气和呼气压下降,咳嗽、气道阻塞等。改善肺功能的方法包括起搏治疗、运动训练和药物。
作者:何志伟;赵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隔盐隔姜灸神阙穴治疗脑卒中后急迫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脑卒中后出现急迫性尿失禁的40例患者按区组随机法分为观察组(n=20)与对照组(n=20)。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隔盐隔姜灸神阙穴治疗和常规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36例完成治疗,其中对照组17例,观察组19例。治疗后,两组72 h总排尿次数、急迫性尿失禁次数、夜尿次数显著减少(P<0.001),平均每次尿量显著增加(P<0.001),膀胱残余尿量减少(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同时,两组MBI评分明显增加(P<0.01),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隔盐隔姜灸神阙穴治疗脑卒中后排尿障碍效果明显。
作者:刘兰群;李惠兰;陈之罡;徐基民;卢虎英;陈洪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特殊儿童教育与康复文库》已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文库系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由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丁勇任总主编,励建安、李晓捷、陈小娟、许家成、杜晓新、黄冬、盛永进、何侃等任分册主编。本文库分为“特殊儿童教育系列”与“特殊儿童康复系列”两个子系列共20分册。“特殊儿童教育系列”包括《残疾儿童权利与保障》《特殊儿童教育导论》《特殊儿童教育评估》《特殊儿童早期发展支持》《特殊儿童沟通与交往》《特殊儿童认知训练》《特殊儿童行为管理》《特殊儿童生活教育》《特殊儿童体育与运动》《特殊儿童生涯发展与转衔教育》。“特殊儿童康复系列”包括《特殊儿童康复概论》《特殊儿童物理治疗》《特殊儿童作业治疗》《特殊儿童语言与言语治疗》《特殊儿童心理治疗》《特殊儿童艺术治疗》《特殊儿童舞动治疗》《特殊儿童功能性视力训练》(附DVD光盘)《特殊儿童定向行走训练》《特殊儿童辅助技术》。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番茄红素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36只,采用Allen法(10 g×25 mm)在T9造成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甲泼尼龙(MP)治疗组(B组)和番茄红素治疗组(C组),每组12只。造模成功30 min后,A组不给予治疗,B组腹腔注射MP 30 mg/kg,C组灌胃番茄红素20 mg/kg。于术后1 d、3 d、7 d分别对各组进行斜板试验。损伤段脊髓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IL-6的表达。结果术后1 d和7 d,C组斜板试验评分均高于A组(P<0.05);术后1 d、3 d和7 d,B组斜板试验评分均高于A组(P<0.05)。术后1 d、3 d和7 d,B组和C组IL-6表达均显著低于A组(P<0.001)。结论番茄红素可以通过抑制IL-6的表达,减轻急性脊髓损伤后的炎症反应,并促进大鼠神经和运动功能恢复。
作者:李佳励;唐丽娟;李晓;曹钰;杨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MRI表现及其损伤部位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与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46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和20例正常志愿者行MRI常规和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对损伤部位ADC值与Frankel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RI常规检查,患者中脊髓水肿22例,髓内出血8例,出血水肿混合型14例,无异常表现2例。正常颈髓与损伤颈髓ADC值分别为(1.05±0.12)×10-3 mm2/s、(1.21±0.23)×10-3 mm2/s (t=0.704, P<0.05)。损伤颈髓ADC值与Frankel分级呈正相关性(r=0.407, P<0.05)。结论常规MRI对诊断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有较大诊断价值;ADC值可反应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严重程度。
作者:王晓明;陈丽娟;贾永庚;万玉珍;运彩虹;周亮;王生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