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并发抑郁患者的影响

时美芳;朱美红;祝莉

关键词:脑卒中, 吞咽障碍, 抑郁, 心理干预
摘要: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功能及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并发抑郁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在接受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和康复护理的同时,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重点介入心理干预.治疗前后采用脑卒中后抑郁多模式诊断(MMADD)及洼田饮水试验进行测评.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吞咽功能评分和抑郁的内心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吞咽障碍并发抑郁患者,在进行吞咽障碍功能训练的同时早期介入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抑郁状态,提高吞咽功能训练效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青壮年血压水平与定量计步运动关系

    目的 探讨青壮年血压水平与日常计步运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调查社区青壮年健康体检者125名,测量收缩压、舒张压、脉压,通过计步器测定日常计步运动量.结果 计步运动量与收缩压显著负相关(男r=-0.613,P<0.01;女r=-0.430,P<0.01),与舒张压显著负相关(男r=-0.686,P<0.01;女r=-0.388,P<0.01).血压正常组、正常血压高值组、高血压组之间计步运动量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 社区青壮年中日常运动量与血压水平显著负相关.高血压患者常常处于运动不足的生活方式.运动量<7500步/d者易患高血压,10000步/d以上可能有助于保持良好血压水平.

    作者:雒生杰;孟申;张焱;李寿霖;杨祖福;刘杰;陈思远;林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

    目的 探讨手术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7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均为闭合性跟骨关节内骨折,SandersⅡ型18例、Ⅲ型9例.6例(22.2%)发生切口处皮缘坏死;Bohler角术前平均7.5°,术后平均27.54°.20例获平均16.8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行走,无活动受限和影响穿鞋主诉.结论 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能够获得满意的解剖复位,疗效可靠.

    作者:刘克敏;唐涛;冯建璞;刘四海;崔志刚;王安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青光眼患者视觉相关生活质量调查及对策

    目的 了解青光眼患者视觉相关生活质量(VRQL)情况并探讨其对策.方法 眼科检查和问卷调查了解260例青光眼患者的VRQL评分和自我评价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另选10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 青光眼患者VRQL和自我评价均显著下降(均P<0.001);VRQL下降主要表现为暗适应及读写障碍(P<0.05);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自我评价(P<0.001)和VRQL评分(P<0.05).结论 青光眼患者VRQL显著下降,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骆荣江;卓业鸿;刘韶瑞;田臻;张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并发抑郁患者的影响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功能及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并发抑郁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在接受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和康复护理的同时,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重点介入心理干预.治疗前后采用脑卒中后抑郁多模式诊断(MMADD)及洼田饮水试验进行测评.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吞咽功能评分和抑郁的内心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吞咽障碍并发抑郁患者,在进行吞咽障碍功能训练的同时早期介入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抑郁状态,提高吞咽功能训练效果.

    作者:时美芳;朱美红;祝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学历教育的探讨

    为了争取与国际康复医学教育接轨,我院在康复治疗学专业教育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改革与探索,重新制订了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内本科教育标准要求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优化了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完善与修订了教学大纲和实习指导,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形成了与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体系,探索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办学模式.

    作者:张凤仁;李洪霞;赵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电刺激迷走神经对感染性休克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一氧化氮合酶及一氧化氮的影响

    目的 研究电刺激迷走神经对感染性休克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a)、一氧化氮合酶(NOS)及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复制感染性休克模型,随机分为5组:假CLP组、CLP组、迷切组、电刺激左侧迷走神经组、电刺激右侧迷走神经组.各组动物均行颈总动脉置管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ELISA法检测血浆 TNF-α,生化法检测血浆中NOS活性和NO水平.结果 CLP组术后平均动脉血压进行性下降,2 h时血浆TNF-α、NOS及NO水平显著升高;与CLP组比较,电刺激组动物平均动脉压下降幅度减轻,血浆TNF-α、NOS及NO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电刺激左、右迷走神经均可能缓解CLP致感染性休克大鼠的进行性血压下降,降低血浆TNF-α、NOS及NO水平,有助于抗休克.

    作者:谢守嫔;李海龙;梁永林;王清峰;李永盛;明海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天麻提取物在锂-匹罗卡品癫痫大鼠中的神经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天麻提取物在锂-匹罗卡品癫痫大鼠模型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144只,随机分成盐水对照组、小剂量天麻组、大剂量天麻组及拉莫三嗪组,分别予生理盐水5 ml/kg、天麻醇提取液5 ml/kg、天麻醇提取液10 ml/kg及拉莫三嗪20 mg/kg灌胃,每日2次.共14 d.治疗3 d后制作锂-匹罗卡品癫痫持续状态模璎.比较癫痫持续状态时间、海马及齿状回神经元丢失、癫痫自发发作及齿状回内分子层苔藓纤维出芽.结果 与对照组及小剂量天麻组比较,大剂量天麻及拉莫三嗪能缩短癫痫持续状态时间,减少海马CAl、CA3区及齿状回门区神经元丢失,但所有治疗均不能阻止齿状回苔藓纤维出芽及癫痫的自发发作.结论 20 ml/kg天麻醇提取物在锂-匹罗卡品模型中能缩短癫痫持续状态发作的时间,减轻海马CAl、CA3及齿状回门区神经元丢失,同40 mg/kg拉莫三嗪一样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但不能阻断癫痫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王本国;杨楠;廖卫平;苏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正常与损伤条件下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培养上清液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的诱导作用

    目的 体外观察正常及损伤状态下的心肌细胞(CMs)培养上清液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hMSCs及乳鼠原代CMs,制备正常搏动状态及损伤状态下的CMs培养上清液,分别对传代hMSCs培养诱导27~30 d.倒置显微镜观察两组的细胞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两组心肌细胞特异性标志物cTnI及Desmin的表达.结果 hMSCs经正常搏动CMs上清诱导培养后,只有少数细胞变宽大,部分细胞表达cTnI,但不表达Desmin;经损伤CMs上清诱导培养后,hMSCs变为宽大,大部分细胞表达cTnI,部分细胞表达Desmin.定量分析,正常与损伤状态下培养上清液诱导细胞表达cTnI、desmin的阳性百分比及阳性表达强度OD值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正常与损伤状态下CMs培养上清液均可诱导h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CMs损伤状态下的细胞培养上清液更有利于促进其分化.

    作者:邓方阁;郭连峰;马莫智;李玉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高压氧对脑卒中患者单侧空间忽略的影响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对脑卒中单侧空问忽略(USN)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72例伴USN脑卒中患者分为实验组与观察组,实验组36例行高压氧治疗及常规USN康复,观察组36例仅行常规USN康复,同期无USN的9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3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BI)进行评价.结果 3组患者康复后BI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01).治疗前,实验组和观察组BI均低于对照组(P<0.05),康复后,观察组BI低于实验组(P<0.05),但两组与对照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USN影响偏瘫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相应的纠正USN治疗可使USN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提高;同时配合高压氧治疗疗效可能会更好.

    作者:刘景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尿动力学检查并发症38例分析

    目的 分析尿动力学检查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总结预防措施.方法 对1450例次尿动力学检查患者中尿动力学检查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并发症38例(2.62%),其中血尿25例,其中严重血尿1例需急诊手术,发热9例,肛门出血1例,插管失败3例.结论 避免不必要的尿动力学检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有助于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磊;田晓军;谷红雨;马潞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电针枕神经穴治疗偏头痛的效果

    目的 观察电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分为电针治疗组30例,采用枕神经穴电针治疗及头维、率谷穴针刺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压痛点局部阻滞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及治愈时间进行评定.结果 电针组治愈22例(73.33%),显效6例(20.00%),好转2例(6.67%),愈显率93.33%;对照组治愈17例(56.67%),显效5例(16.67%),好转8例(26.67%),愈显率73.33%;两组愈显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愈时间电针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治疗偏头痛疗效满意.

    作者:司同;张素洁;李治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香港引导式教育实践的启示

    香港引导式教育系统以教育的原理统筹残疾儿童康复工作,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康复理念,尊重残疾儿童人格意愿和发展需求,将国际引导式教育先进思想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创造了符合港情的教育康复系统,帮助众多的残疾儿童通过学习,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达到全人发展,为融入社会和贡献社会打下了好的基础,值得内地康复服务机构及广大康复工作者学习、借鉴.

    作者:曹丽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在物理疗法评定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目的 研究在物理疗法评定学教学中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的效果.方法 对不同年级学生分别采用PBL(实验班)和传统教学法(对照班).比较两班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并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班学生有关内容期末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班(P<0.001).多数学生赞成教学中采用PBL.结论 PBL能提高物理疗法评定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张琦;郭辉;朱琳;庞红;常华;纪树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功能性电刺激在改善运动功能方面的作用

    功能性电刺激(FES)已作为一种常规的治疗手段应用于康复的许多领域之中.由于其特殊的治疗作用,FES已作为提高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特别是脑卒中和脊髓损伤患者肢体活动能力的常规手段.现就FES的基本参数设置和其在改善肢体活动能力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王欣;王宁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莫诺苷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SH-SY5Y神经细胞钙超载和细胞毒

    目的 研究莫诺苷抑制过氧化氧诱导的SH-SY5Y神经细胞钙超载和细胞毒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细胞分别加入莫诺苷1μmol/L、10μmol/L、100 μmol/L预孵育24 h,加入H2 O2 300~500 μmol/L,作用18 h,检测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结果 与未加莫诺苷预孵育的细胞相比,莫诺苷10μmol/L、100μmol/L能抑制神经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增加,莫诺苷1μmol/L、10μmol/L、100 μmol/L能降低LDH的释放率.结论 莫诺苷能够抑制H2O2诱导的SH-SY5Y神经细胞钙超载和细胞毒,有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王文;孙芳玲;安宜;黄文婷;艾厚喜;张丽;李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脑钠尿肽在老年人非心脏手术后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尿肽(BNP)浓度在老年人非心脏手术后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依据术前血浆BNP浓度将101例择期行非心脏手术患者分为两组,A组(n=61):BNP浓度≤100 ng/L;B组(n=40):BNP浓度>100 ng/L,对比分析手术前后BNP浓度及术后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术前、术后BNP浓度分别为(58.2±28.7)ng/L、(53.7±25.9)ng/L(P>0.05);B组术前、术后BNP浓度分别为(147.3±72.1)ng/L、(341.5±92.4)ng/L(P<0.05).A组无心脏事件发生,B组中有14例发生心脏事件(P<0.05).结论 术前血浆BNP 浓度>100 ng/L的老年人非心脏手术后血浆BNP浓度变化大,可能发生心脏事件.

    作者:肖军;唐发宽;张伟;常青;关长勇;杨波;郑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道路交通事故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

    目的 探讨道路交通事故伤员中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情况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我院2001年1月~2005年1月『HJ收治的杭州市道路交通事故伤员,采用自定PTSD危险因素调查表,调查PTSD的发病率、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结果 道路交通事故伤员中PTSD的发病率为7.53%,主要临床表现为睡眠障碍、强迫回想创伤经历及过分的惊跳反应等,PTSD的发生与交通事故伤员的性格特征、文化程度、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及是否得到有效赔偿等有关.结论 道路交通事故伤员中PTSD并非少见,在治疗躯体疾患的同时,应针对易感人群进行早期心理干预.

    作者:叶虹;侯振海;施建国;王正国;周继红;郑隆宝;孟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大腿假肢接受腔几何建模方法和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大腿假肢接受腔的几何建模方法.方法 通过统计分析建立接受腔参考形状并集成进计算机辅助接受腔设计CASD软件.接受腔设计时,根据残端的测量数据,利用参考形状变化得到个体化的初始接受腔形状;借助OpenGL环境下的三维交互选择和修改方法,得到终的接受腔几何形状.在专用数控设备上进行加工试验.结果 该方法操作简便,设计和制作的接受腔附模形状一致,满足精度要求.结论 本方法基本符合临床需求,但需要进一步优化交互修改时的模型表面变化规律.

    作者:曹学军;倪先胜;刘文勇;王君臣;李丰;李同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针刺对2型糖尿病大鼠弓状核瘦素受体基因的影响

    目的 探讨瘦素与弓状核瘦素受体(OB-R)基因表达和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以及针刺对T2DM机体瘦素水平和弓状核OB-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给食源性肥胖大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造成T2DM模型,随机分为针刺组、优降糖组和模型组.处理4周后,用快速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FBS),用放免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用ELISA法检测空腹瘦素(FLP),用原位杂交检测弓状核OB-R mRNA表达,测量治疗前后大鼠的身长、体重,计算Leers指数,并且与正常组比较.结果 模型组FBS、FINS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针刺组FBS、FINS明显下降(P<0.01),接近正常组水平}优降糖组FBS明显下降(P<0.01),FINS有所下降(P<0.05).模型组FLP低于正常组(P<0.05)和优降糖组(P<0.01);优降糖组FLP高于正常组和针刺组(P<0.05).模型组体重和Leers指数下降明显,针刺组、优降糖组体重和Leers指数有所下降,接近正常组水平.模型组弓状核OB-R基因表达与正常组、针刺组、优降糖组无显著差异(均P>0.05),优降糖组弓状核OB-R基因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针刺组弓状核OB-R基因表达和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2DM大鼠模型明显消瘦后出现血清瘦素水平下降,优降糖组存在明显的瘦索抵抗,针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弓状核OB-R基因表达.

    作者:袁爱红;刘志诚;魏群利;蔡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汶川地震伤员的康复护理质量管理

    汶川地震医疗救援中,第二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康复治疗和护理,以大程度地恢复和改善伤员的功能.规范组建护理团队,合理利用支援人员,优化工作流程避免重复性工作,突破常规病房管理,适时为地震伤员组织人性化活动,有效利用志愿者资源,充分调动伤员及家属的力量参与康复,可以确保康复医疗工作的高效运行,保障地震伤员的康复护理质量.

    作者:杜春萍;康霞;谢国省;蒋春燕;王凤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院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学刊

主办:中国残疾人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