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动力学检查并发症38例分析

赵磊;田晓军;谷红雨;马潞林

关键词:尿动力学, 检查, 并发症
摘要:目的 分析尿动力学检查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总结预防措施.方法 对1450例次尿动力学检查患者中尿动力学检查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并发症38例(2.62%),其中血尿25例,其中严重血尿1例需急诊手术,发热9例,肛门出血1例,插管失败3例.结论 避免不必要的尿动力学检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有助于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近年来,糖尿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本文从影响因素、发病机制等方面,就近年来对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作者:田国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尿动力学检查并发症38例分析

    目的 分析尿动力学检查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总结预防措施.方法 对1450例次尿动力学检查患者中尿动力学检查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并发症38例(2.62%),其中血尿25例,其中严重血尿1例需急诊手术,发热9例,肛门出血1例,插管失败3例.结论 避免不必要的尿动力学检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有助于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磊;田晓军;谷红雨;马潞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

    目的 探讨手术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7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均为闭合性跟骨关节内骨折,SandersⅡ型18例、Ⅲ型9例.6例(22.2%)发生切口处皮缘坏死;Bohler角术前平均7.5°,术后平均27.54°.20例获平均16.8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行走,无活动受限和影响穿鞋主诉.结论 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能够获得满意的解剖复位,疗效可靠.

    作者:刘克敏;唐涛;冯建璞;刘四海;崔志刚;王安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大腿假肢接受腔几何建模方法和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大腿假肢接受腔的几何建模方法.方法 通过统计分析建立接受腔参考形状并集成进计算机辅助接受腔设计CASD软件.接受腔设计时,根据残端的测量数据,利用参考形状变化得到个体化的初始接受腔形状;借助OpenGL环境下的三维交互选择和修改方法,得到终的接受腔几何形状.在专用数控设备上进行加工试验.结果 该方法操作简便,设计和制作的接受腔附模形状一致,满足精度要求.结论 本方法基本符合临床需求,但需要进一步优化交互修改时的模型表面变化规律.

    作者:曹学军;倪先胜;刘文勇;王君臣;李丰;李同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颈椎前路术后食管瘘3例报道

    回顾3例颈椎前路术后食管瘘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总结颈椎前路术后食管瘘的发病特点,探讨其诊断、治疗、护理、预防方法.

    作者:吕振;洪毅;唐和虎;李想;李建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青壮年血压水平与定量计步运动关系

    目的 探讨青壮年血压水平与日常计步运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调查社区青壮年健康体检者125名,测量收缩压、舒张压、脉压,通过计步器测定日常计步运动量.结果 计步运动量与收缩压显著负相关(男r=-0.613,P<0.01;女r=-0.430,P<0.01),与舒张压显著负相关(男r=-0.686,P<0.01;女r=-0.388,P<0.01).血压正常组、正常血压高值组、高血压组之间计步运动量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 社区青壮年中日常运动量与血压水平显著负相关.高血压患者常常处于运动不足的生活方式.运动量<7500步/d者易患高血压,10000步/d以上可能有助于保持良好血压水平.

    作者:雒生杰;孟申;张焱;李寿霖;杨祖福;刘杰;陈思远;林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针刺对2型糖尿病大鼠弓状核瘦素受体基因的影响

    目的 探讨瘦素与弓状核瘦素受体(OB-R)基因表达和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以及针刺对T2DM机体瘦素水平和弓状核OB-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给食源性肥胖大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造成T2DM模型,随机分为针刺组、优降糖组和模型组.处理4周后,用快速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FBS),用放免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用ELISA法检测空腹瘦素(FLP),用原位杂交检测弓状核OB-R mRNA表达,测量治疗前后大鼠的身长、体重,计算Leers指数,并且与正常组比较.结果 模型组FBS、FINS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针刺组FBS、FINS明显下降(P<0.01),接近正常组水平}优降糖组FBS明显下降(P<0.01),FINS有所下降(P<0.05).模型组FLP低于正常组(P<0.05)和优降糖组(P<0.01);优降糖组FLP高于正常组和针刺组(P<0.05).模型组体重和Leers指数下降明显,针刺组、优降糖组体重和Leers指数有所下降,接近正常组水平.模型组弓状核OB-R基因表达与正常组、针刺组、优降糖组无显著差异(均P>0.05),优降糖组弓状核OB-R基因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针刺组弓状核OB-R基因表达和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2DM大鼠模型明显消瘦后出现血清瘦素水平下降,优降糖组存在明显的瘦索抵抗,针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弓状核OB-R基因表达.

    作者:袁爱红;刘志诚;魏群利;蔡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香港引导式教育实践的启示

    香港引导式教育系统以教育的原理统筹残疾儿童康复工作,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康复理念,尊重残疾儿童人格意愿和发展需求,将国际引导式教育先进思想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创造了符合港情的教育康复系统,帮助众多的残疾儿童通过学习,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达到全人发展,为融入社会和贡献社会打下了好的基础,值得内地康复服务机构及广大康复工作者学习、借鉴.

    作者:曹丽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长期卧床高龄老年人握力的重测信度

    目的 探讨长期卧床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握力的重测信度.方法 对20例卧床时间超过1年的80岁以上老年人取卧姿,采用JAMAR握力器分别测试其左、右手的握力.第1次测试结束7 d后,在同一时间段由同一测试者重复测试1次.结果 左于握力和右手握力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分别为0.985和0.970.结论 长期卧床高龄老年人的握力测试具有较高的重测信度.

    作者:王艳萍;王娜;瓮长水;刘立明;焦伟国;朱才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针刺对脑损伤仔鼠脑神经丝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针刺对宫内感染致脑损伤仔鼠脑神经丝蛋白(NFP)表达及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 建立孕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造成感染性的仔鼠脑损伤模型(LPS组),以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为对照组.LPS组是月产仔鼠随机分为针刺组与模型组,针刺组仔鼠生后8 d起给予针刺干预.3组分别于生后21 d进行悬吊试验;对仔鼠脑组织NFP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结果 悬吊试验评分及NFP阳性光密度比较,均为对照组高,针刺组其次,模型组低(均P<0.01).结论 针刺能提高宫内感染致脑损伤仔鼠脑NFP表达和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作者:李晓捷;宋锐;孙忠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肌松剂对神经外科功能区肿瘤皮层运动诱发电位监测的影响

    目的 总结肌松剂对实施神经外科功能区肿瘤手术中进行皮层运动诱发电位监测的影响.方法 对择期神经外科手术62例按麻醉诱导后到皮层运动诱发电位监测之间是否应用肌松剂,分为两组:无肌松剂组(21例)和肌松剂组(41例).观察运动诱发电位监测成功率.结果 无肌松剂组成功率76.2%,肌松剂组成功率41.5%(P<0.05).结论 在皮层运动诱发电位监测过程中,麻醉时应尽量避免使用肌松剂.

    作者:阚清;韩如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电刺激迷走神经对感染性休克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一氧化氮合酶及一氧化氮的影响

    目的 研究电刺激迷走神经对感染性休克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a)、一氧化氮合酶(NOS)及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复制感染性休克模型,随机分为5组:假CLP组、CLP组、迷切组、电刺激左侧迷走神经组、电刺激右侧迷走神经组.各组动物均行颈总动脉置管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ELISA法检测血浆 TNF-α,生化法检测血浆中NOS活性和NO水平.结果 CLP组术后平均动脉血压进行性下降,2 h时血浆TNF-α、NOS及NO水平显著升高;与CLP组比较,电刺激组动物平均动脉压下降幅度减轻,血浆TNF-α、NOS及NO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电刺激左、右迷走神经均可能缓解CLP致感染性休克大鼠的进行性血压下降,降低血浆TNF-α、NOS及NO水平,有助于抗休克.

    作者:谢守嫔;李海龙;梁永林;王清峰;李永盛;明海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学历教育的探讨

    为了争取与国际康复医学教育接轨,我院在康复治疗学专业教育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改革与探索,重新制订了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内本科教育标准要求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优化了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完善与修订了教学大纲和实习指导,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形成了与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体系,探索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办学模式.

    作者:张凤仁;李洪霞;赵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分级胶质瘤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的表达情况,以及与其他分子及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不同病理分级胶质瘤组织中IGFBP-2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病理分级、肿瘤组织P53和Ki-67、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IGFBP-2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随肿瘤病理分级升高而升高,与P53和Ki-67的表达显著相关,肿瘤IGFBP-2表达高的患者复发期和总生存期均明显缩短.结论 肿瘤组织IGFBP-2的表达情况是辅助胶质瘤诊断和预测预后的有效指标.

    作者:崔云;徐丽;王军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探索环境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行为学恢复及梗死灶周围皮层神经颗粒素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探索环境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行为学恢复及神经颗粒素(Ng)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70只,其中60只电凝法造成右侧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后,随机分为探索组(n=30,置于迷宫笼喂养)和手术对照组(n=30,置于普通宠喂养),另10只为假手术组.各实验组随机取10只,分别于术后1 d、7 d、14 d、28 d时进行Berderson神经功能评分、肌力试验及平衡木试验.探索组和手术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 d、7 d、14 d、28 d处死5只大鼠,假手术组分别于7 d、28 d时处死5只大鼠,进行Ng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探索组行为学评分于14~28 d优于手术对照组(P<0.05).Ng阳性神经元数在7 d、14 d、28 d明显多于手术对照组(P<0.01).结论 探索环境可促进大鼠行为学功能的恢复并促进梗死灶周围皮层Ng表达.

    作者:槐雅萍;贾新凤;贾子善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假瘤样脱髓鞘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目的 探讨假瘤样脱髓鞘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对21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假瘤样脱髓鞘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偏瘫合并偏身感觉障碍,颅内压增高,癫痫等.5例发病前有明确的感冒和疫苗接种史.16例行显微手术治疗,5例取活组织检查.皮质类同醇激素治疗后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随访时间6~70个月(平均37个月).4例(19%)复发,死亡1例.结论 假瘤样脱髓鞘病的临床特点与颅内肿瘤类似,影像学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正确的诊断结合类固醇激素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杨海波;齐巍;张伟;张懋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脑外伤大鼠癫痫易感性的研究

    目的 研究外伤后癫痫易感性的变化.方法 采用自由落体法建立大鼠急性脑外伤模型,描记脑电图,采用戊四氮腹腔注射制备癫痫模型,记录戊四氮小致病量.结果 大鼠脑外伤后脑电图δ、θ波段较健康大鼠增加,α波减少,δ、θ、α波相对功率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鼠脑损伤组致痫所需小戊四氮量值小于健康大鼠对照组(P<0.05).结论 脑外伤后大鼠癫痫易感性增高.

    作者:邓亚仙;高宝勤;杨伟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早期康复

    目的 研究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急性脑卒中导致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126例,分为康复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康复组入院后立即开始吞咽功能康复和摄食训练.在入院时和治疗1个月后进行洼田饮水试验评价.结果 康复组患者的吞咽和摄食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吸人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具有吞咽功能障碍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其吞咽功能,降低吸人性肺炎的发生率.

    作者:崔燕;元小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电针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白细胞介素-1β表达变化的影响

    目的 观察电针治疗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脊髓组织白细胞介素(IL)-1β表达变化的影响,探究其与脊髓损伤后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选用2月龄SD大鼠80只.随机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和电针组.采用Allen法建立大鼠急性SCI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大鼠脊髓神经元胞浆IL-1β及胱氨酸酶(caspase-3)变化,用比色法检测其脊髓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两组大鼠脊髓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凋亡.结果 治疗结束时,与对照组相比,电针组IL-1β和caspase-3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IL-1β和caspase-3阳性细胞的平均灰度值明显提高(P<0.01);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SOD水平明显升高(P<0.01);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 电针治疗后,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脊髓IL-1β及caspase-3表达减少,减轻了脊髓损伤后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

    作者:孙为增;王新家;林丽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汶川地震伤员的康复护理质量管理

    汶川地震医疗救援中,第二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康复治疗和护理,以大程度地恢复和改善伤员的功能.规范组建护理团队,合理利用支援人员,优化工作流程避免重复性工作,突破常规病房管理,适时为地震伤员组织人性化活动,有效利用志愿者资源,充分调动伤员及家属的力量参与康复,可以确保康复医疗工作的高效运行,保障地震伤员的康复护理质量.

    作者:杜春萍;康霞;谢国省;蒋春燕;王凤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院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学刊

主办:中国残疾人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