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利民
目的 探讨真空抽吸立体动态干扰电与McKenzie疗法结合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两组均采用SD5101型治疗仪进行治疗,观察组合并应用McKenzie疗法.治疗前后均采用腰痛疗效分级量表评分.随访10个月,观察两组疗效、治疗天数及复发率.结果 两组间近期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节段与多节段疗效两组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内疗效与病程均成负相关(观察组:r=-0.72;对照组:r=-0.64).两组总体相关系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天数比对照组缩短(P<0.05),复发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小(P<0.01).结论 真空抽吸立体动态干扰电与McKenzie疗法结合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纵亚;倪朝民;陈丽娜;徐琳峰;杨加亮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奋乃静(2~6 mg)治疗老年痴呆精神病性症状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31例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伴精神病性症状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奋乃静治疗.分别采用老年临床评定量表(SCAG)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第8周末显著进步2例,进步22例,无效7例,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小剂量奋乃静治疗老年痴呆精神病性症状安全、有效.
作者:施莹娟;王峰;何敏慧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康复综合干预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81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综合康复治疗组(观察组)96例和对照组85例,两组均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还另外采用良肢位摆放、空气波压力治疗、冷水热水交并浸泡、运动想像等综合康复措施.治疗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 观察组偏瘫侧肩痛、关节活动度、水肿等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综合治疗能提高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效果,有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赵长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指所有的血管因素导致的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对其早期干预是降低血管性痴呆发病的关键.关于VCI的认知损害特征研究众多,但结果仍存在分歧.作者针对VCI不同分期的神经心理学特征进行了综述,同时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和趋势.
作者:周爱红;贾建平;闵保权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美国手部疗法协会和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所推荐两种标准化的握力测试方式对健康青年握力测试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Dynamometer G100型握力器,用两种方法分别测量32名右利手健康青年左手和右手的握力,各测试3次,取平均值.结果 采用美国手部疗法协会标准测试方式所测得的左、右手的握力小于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测试的左、右手的握力(P<0.05).结论 两种标准化测试方式有显著差异.建议临床研究握力需统一测试方式,并建议采用美国手部疗法协会推荐的测试方式.
作者:焦伟国;瓮长水;朱才兴;刘立明;成忠实;王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电刺激对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的效果.方法 将4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电刺激治疗.以吞咽障碍程度分级评分评定疗效.结果 两组均能改善吞咽障碍,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刺激可提高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线妮;林宏;齐海妮;朱以芳;徐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氯硝西泮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方法 对符合标准的157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给予氯硝西泮、丙戊酸钠、托吡酯.观察治疗3个月、6个月、1年、2年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为75.16%,随着时间的延长疗效进入平稳期;对各种发作类型都有很好的控制作用,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氯硝西泮治疗难治性癫痫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胡萌;刘欣友;李臻;张中银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进一步研究尿道压力测定(UPP)在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7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尿道压力测定,并比较与超声检查的相关性.结果 前列腺增生患者平均大尿道压力、大尿道闭合压、前列腺尿道长度高于同龄正常参考值(P<0.05).结论 UPP测定对判断后尿道梗阻部位及前列腺大小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也有其局限性.
作者:吴娟;廖利民;付光;梁文立;刘丽岩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的发生、发展情况.方法 64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56只)采用胶原酶诱导大脑尾状核脑出血模型,对照组(8只)为假手术组,实验组分为术后6 h、12 h、24 h、48 h、72 h、7 d、14 d 7个时相点,运用TUNEL、SP技术和电子显微镜检测血肿周围组织中细胞凋亡及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TUNEL阳性细胞数在实验组6 h时可见,24~48 h表达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caspase-3蛋白表达规律与TUNEL一致,但高峰时间早于TUNEL.透射电镜可见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结论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存在神经细胞凋亡,且与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李红玲;葛艳萍;郭艳苏;吴东霞;李春岩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癌症患者与抑郁有关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 对81例癌症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艾森克人格评定量表(EPQ)、防御方式问卷(DSQ)、生活事件量表(LES)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评定,6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行SCL-90、EPQ、DSQ评定.结果 并发症重的癌症患者HAMD得分要高于无并发症及并发症轻者;癌症抑郁组SCL-90总分、总均分、躯体化分、强迫状态分、抑郁分、焦虑分、其他分显著高于非抑郁组与对照组;癌症抑郁组EPQ的N因子分与非抑郁组及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负性生活事件多,强度大.结论 躯体症状的严重程度、负性生活事件、癌症患者的人格特征、心理防御机制使用不当与癌症患者抑郁情绪的发生和持续有关.
作者:徐静波;冯昕;刘振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国际彼图协会(International Peto Association)主办的第六届国际引导式教育大会( 6th World Congress on Conductive Education )于2007年8月19~22日在瑞典歌德堡市举行.笔者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唐久来教授参加了会议.现将会议的有关情况做简要介绍.
作者:李林;杜卫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技术治疗尿道狭窄的初步临床结果.方法 观察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技术治疗男性尿道狭窄患者30例的临床疗效.结果 1次手术成功21例,2次手术4例,3次手术3例;其中2例转开放手术.术后9例失访,其余21例患者随访3~37个月,13例排尿通畅,8例需要定期尿道扩张.结论 钬激光联合输尿管镜技术为尿道狭窄与闭锁再通提供了一种低创的手术方法.
作者:付光;廖利民;鞠彦合;李东;韩春生;熊宗胜;史文博;吴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利用生物酶类联合消化法制备猪颈总动脉脱细胞基质材料的方法,为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提供理想的生物支架材料.方法 利用胰酶和核酸酶连续消化法脱除成年猪颈总动脉的细胞成分;通过组织学染色和定量DNA分析,检测细胞及细胞碎片的去除情况;利用扫描电镜观察脱细胞支架材料的空间结构和细胞去除情况.结果 组织学染色结果显示,制备的猪颈总动脉脱细胞支架材料不含有细胞成分,细胞外基质成分没有明显的改变,保留了脱细胞前动脉的空间结构;DNA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支架材料的DNA含量小于0.1%;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支架材料的内表面完全去除了内皮细胞成分,显示出良好的三维空间结构. 结论 利用胰酶和核酸酶连续生物酶消化法制备的猪颈总动脉细胞外基质支架材料中细胞成分去除完全,细胞外基质的空间结构保持良好,制备的支架材料符合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对生物支架材料的基本要求.
作者:刘国锋;杨大平;郭铁芳;郝晨光;聂春磊;何志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Bcl-2、Bax蛋白对脑缺血耐受的作用及通心络的干预作用.方法 检测不同时程通心络组、全脑缺血-局灶脑缺血再灌注组及单纯局灶脑缺血组大鼠的神经行为评分、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蛋白阳性细胞数,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的凋亡.结果 通心络组的神经行为评分降低,脑梗死体积减少,脑缺血半暗带的Bcl-2蛋白表达增高而Bax蛋白表达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减少.结论 通心络增加脑缺血半暗带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Bax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增强缺血预处理诱导的脑缺血耐受.
作者:罗方;吴锦晖;罗祖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体位性低血压是指在直立体位下的血压的下降.体位性低血压常发生在高位脊髓损伤的患者中,影响患者的训练和康复.但到目前为止,其发生原因尚未完全明确.本文主要就脊髓损伤后体位性低血压的可能原因;典型症状、诊断和测量;治疗和预防进行综述.
作者:王一吉;周红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茶多酚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致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70只C57BL/6小鼠分为4组,A组为生理盐水(NS)+NS组,B组为NS+茶多酚(GTPs)组,C组(模型组)为NS+MPTP组,D组为GTPs+MPTP组,其中D组又分为D1组(10mg/kg)及D2(50mg/kg)组,在注射GTPs后0.5 h腹腔注射MPTP 3次,制作帕金森病模型.腹腔注射茶多酚后,应用高效液相色普-电化学分析法(HPLC-ECD)测定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浓度.结果 A组多巴胺及代谢产物含量高,B组与A组无显著性差异,C组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D组与C组相比浓度升高(P<0.05).结论 茶多酚对MPTP诱发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扬;邵蓓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和社会支持状况.方法 应用简明生活质量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62例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中除躯体机能和躯体疼痛方面尚可外,其他方面均较差;其获得的社会支持总分较正常人高,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为家庭,而其希望得到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和主要种类分别为医护人员、精神支持.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满足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和精神上的需求,提供适当的社会支持.
作者:王磊;路军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血清妊娠血浆相关蛋白A(PAPP-A)水平与冠心病斑块稳定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230例拟诊冠心病患者的PAPP-A水平,其中急性心肌梗死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10例,稳定型心绞痛40例,另30例为非冠心病,并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病变形态学分析,比较不同类型的冠心病及不同形态斑块的PAPP-A水平.结果 血清PAPP-A在急性心肌梗死组为(26.13±4.65) mIU/L,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为(20.37±5.78) mIU/L,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12.82±3.94) mIU/L和非冠心病组(10 70±2 86) mIU/L(均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比较,P<0.05).血清PAPP-A在Ⅱ型斑块组中的水平为(24.52±4.82) mIU/L,明显高于其他型斑块组(16.82±5.37) mIU/L及非冠心病组(10.70±2.86) mIU/L(均P<0.01).结论 血清PAPP-A水平与冠心病斑块稳定性相关.
作者:周海波;胡文志;张博晴;孙烈;杨季明;洪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期间脑外伤康复期患者外周血CD34+ 细胞和白细胞的变化.方法 接受高压氧治疗的脑外伤康复期患者11例,在高压氧治疗前、治疗期第1、2、3、4、5周,分别计数外周血CD34+细胞、白细胞,正常人11名作为对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脑外伤康复期患者外周血CD34+细胞在高压氧治疗第1、3周无明显变化,第2、5周上升(P<0.05);治疗组内比较,治疗第1、3周与第5周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白细胞计数处正常范围,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患者临床症状有改善.结论 高压氧治疗对以CD34+标识的骨髓源干细胞有动员作用,可能通过动员CD34+细胞,参与脑外伤康复期的神经功能修复.
作者:于强;袁志诚;陆培松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肢体痉挛是脑卒中后的主要症状之一.尽管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在机理上没有认识彻底,临床评价和治疗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近年来还是取得了一些成绩.
作者:公维军;张通;孙新亭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