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男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睾酮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陈正方;宋歌;刘蕾;黄庆;裴洞

关键词:男性, 高血压, 睾酮, 胰岛素抵抗
摘要:目的 探讨男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睾酮水平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性收录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149例高血压患者,根据是否合并IR分为IR组(n=67)和非IR组(n=82).所有入组患者统计计算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腰围身高比(WHtR)和肥胖指数(BAI),并检测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总睾酮(TST)以及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结果 IR组高血压患者血清TST (nmol/L)(11.4±2.8 vs.14.6±1.9,P<0.05)和FAI(15.6±2.6 vs.22.5±4.2,P<0.05)明显低于非IR组高血压患者TST正常亚组患者HOMA-IR水平低于TST降低亚组患者(P<0.05),而TST和FAI水平明显高于TST降低亚组(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TST和FAI与HOMA-IR的相关性分别为-0.598和-0.523.结论 男性高血压患者TST下降幅度与IR的发生密切相关.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分级与过敏毒素C3a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分级与过敏毒素C3a水平的相关性,并绘制ROC曲线测定界值,来探索过敏毒素C3a在乙型肝炎肝硬化诊治中的意义.方法 共纳入195例患者,检查血液过敏毒素C3a值、总胆红素值、白蛋白值、凝血酶原时间及腹水与肝性脑病情况,采用Child-Pugh改良分级法评估患者肝功能.另取20例乙肝病毒携带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肝功能C级组C3a水平较B级组降低(P<0.01);两组均较肝功能A级组及对照组降低(均P< 0.01).肝功能受损程度越重,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液中C3a浓度越低.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其血液中过敏毒素C3a水平呈负相关性,血液中C3a水平可用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水平的评估.

    作者:谢亮;王姝;严德辉;雷俊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节律基因Clif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汉族人群急性心肌梗死的关联分析

    目的 探讨汉族人群中节律基因Clif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临床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关联.方法 通过收集心内科确诊的汉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病例组;并采集体检科确诊的78例汉族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通过采用单碱基引物延伸法基因分型(SnapShot)检测节律基因Clif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62758860和rs2289709)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利用慢病毒干扰技术沉默小鼠体内Clif基因的表达,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其血浆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及血栓素(Tm)mRNA的表达水平;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干扰前后小鼠血浆中PAI-1和TM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 Clif基因rs2289709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rs62758860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病例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病毒敲低小鼠体内Clif基因的表达明显导致Pai-1和Tm基因mRNA表达下调(P<0.05),同时导致其血浆中PAI-1和TM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节律基因Clifrs2289709位点多态性与汉族人群急性心肌梗死存在关联.慢病毒敲低小鼠体内Clif基因的表达可引起其血浆中PAI-1和TM水平降低,导致血液易凝血而形成血栓.

    作者:陈晨;江舟;程敏;曹丽萍;周刚;王正荣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氧化苦参碱通过抑制炎症因子活性调控细胞凋亡基因水平改善肝硬化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

    目的 探究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硬化大鼠模型中,氧化苦参碱(OMT)能否通过改变细胞凋亡基因Bcl-2和Bax表达水平及下调NF-κB活性以及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来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方法 将50只SD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未行造模(10只),其余用四氯化碳注射造模,扣除造模过程中大鼠损失,模型组15只,治疗组15只.治疗组大鼠给予5%葡萄糖溶液配置的OMT肌注,对照组、模型组大鼠分别给予与体质量匹配剂量的5%葡萄糖溶液肌注.实验干预共计16周,干预结束后取大鼠回肠组织用于病理组织学检查、免疫组化检查、TNF-oα和IL-6浓度的检测及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肠黏膜绒毛形态正常,模型组因溃疡杯状细胞减少,黏膜肌层和腺体损伤,治疗组观察到杯状细胞增加和浸润性炎症细胞减少.病理损伤评分,TNF-α、IL-6及NF-κB p65的表达水平,TNF-α、IL-6、Bax及NF-κB p65 mRNA的表达水平等方面,模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Bcl-2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组Bcl-2 mRNA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OMT可以通过调节NF-κB p65信号传导来明显改善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调节TNF-α和IL-6的水平,破坏Bcl-2/Bax信号传导来抑制肝细胞凋亡,进而减少肠黏膜屏障损伤.

    作者:陈卫国;文剑波;张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超声动态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对判断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6年11月至2017年6月我院ICU收治的42例进行机械通气的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容量负荷试验47例次.均进行超声检查,在试验前、后分别获得每搏量(SV)、下腔静脉扩张指数(△IVC1).同时记录临床各项指标,如中心静脉压(CVP)等.按SV的变化(△SV)分为有反应(R)组和无反应(NR)组,R组25例次,NR组22例次.比较两组以及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以及各指标与△SV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判定各项指标评价容量反应性的佳阈值.结果 (1)R组试验前各指标值均高于NR组;(2)试验前△IVC1与△SV呈显著相关,△CVP与△SV不相关;(3)经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IVC1对预测容量反应性的界值为≥17.5%,且有较高的特异度及敏感度,而△CVP不能准确预测机械通气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容量反应性.结论 超声监测技术能够实时动态的判断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指导临床进行补液治疗.

    作者:阚艳敏;王艺桦;孙玉伟;刘洋;李建;张莹;刘水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去甲乌药碱对2型心肾综合征大鼠心肾的保护作用

    目的 构建2型心肾综合征大鼠模型,探讨去甲乌药碱对2型心肾综合征大鼠心肾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联合肾动脉分支结扎的5/6肾次全切除术构建2型心肾综合征大鼠模型,诱导心肌纤维化,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去甲乌药碱.观察心肾功能指标、胶原面积分析以及纤维因子免疫荧光强度分析,评价模型效果,探讨去甲乌药碱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结果 模型大鼠心肌纤维化因子表达明显增高、心肾功能显著降低.去甲乌药碱干预组,心肌纤维化因子表达显著减少,心肾功能均有明显好转.结论 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联合肾动脉分支结扎可明显诱导心肌纤维化,符合2型心肾综合征的病理变化.去甲乌药碱可抑制心肌纤维化、改善左室重构,从而改善肾功能,阻断心肾交互,发挥心肾同步保护的作用.

    作者:韦震鸣;傅强;李志樑;吴英智;王慧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血管活性药物治疗脓毒症休克的研究进展

    脓毒症与脓毒症休克是临床急症,多方位集束化治疗是目前治疗共识,血管活性药物是重要组成部分.去甲肾上腺素为指南推荐首选血管加压药物,但可能导致与恶化脓毒症相关免疫麻痹,出现与死亡相关副作用及微循环不能有效改善等现象.研究发现应用血管活性药的脓毒性休克患者相对心动过缓与生存率改善有关.选择性血管紧张素V1A受体激动剂在动物试验及小规模临床试验中证实可以代替去甲肾上腺素,并能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及改善生存率.

    作者:杨建坤;赵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实时剪切弹性波成像对不同原因兔脂肪肝肝脏硬度的评价

    目的 采用实时剪切弹性波成像检测高脂及酒精喂养的兔肝脏的弹性(硬度),并与病理对照,探讨不同原因导致的脂肪肝形成过程中肝脏硬度的发展趋势.方法 60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平均分为正常组、单纯性脂肪肝组及酒精性脂肪组.分别于不同时期行常规超声及弹性成像观察.测量兔肝脏弹性模量值(大值、平均值及小值).20周后处死动物,将病理结果与弹性模量值进行比较,得出诊断肝纤维化分期的弹性模量值参考范围.结果 单纯性脂肪肝组及酒精性脂肪肝组弹性模量值平均值均高于正常组(P<0.01);且酒精性脂肪肝组弹性模量平均值高于单纯性脂肪肝组(P<0.01).酒精性脂肪肝组与单纯性脂肪肝组弹性模量平均值随病程增加(P<0.01).S1~S4期弹性模量平均值诊断界值分别为:7.15、12.05、13.80、18.15 kPa.ROC曲线显示诊断肝硬化各期(S1、S2、S3、S4)的曲线面积分别为:0.957、1.000、0.991、0.997.结论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手段,能较客观反映肝脏硬度,检测不同病因引起的脂肪肝形成过程中纤维化发展的进程.

    作者:汤跃跃;周虹;张勇;李云燕;徐丽荣;陆永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鸡尾酒关节周围注射对TKA患者围术期hs-cTnⅠ及儿茶酚胺的影响

    目的 探讨鸡尾酒疗法关节周围注射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围术期高敏心肌肌钙蛋白Ⅰ(hs-cTnⅠ)及儿茶酚胺变化的影响.方法 筛选从2014-2017年行择期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组,每组30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A组术后镇痛用单次鸡尾酒关节周围注射联合静脉自控镇痛(PCIA),B组采用鸡尾酒疗法关节周围连续注射联合PCIA,C组用PCIA.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静止状态和康复锻炼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在术前及术后检测患者血浆hs-cTnⅠ、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结果 A、B组术后VAS评分、血浆hs-cTnⅠ、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比C组低,B组术后24、48 h均比A组稍有所降低.结论 鸡尾酒关节周围注射用TKA围术期的患者,可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hs-cTnⅠ及儿茶酚胺分泌.连续泵注给药较单次给药能更好地减轻术后疼痛,有利于早期膝关节活动,改善短期预后.

    作者:施志波;许福生;王少平;游仁芳;李炯希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麻醉期间低体温对发育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凋亡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麻醉期间低体温状态对发育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凋亡率的影响.方法 出生7d的SD新生大鼠40只,随机分为四组(n=10):对照组(C组)、麻醉保温组(A组)、麻醉低温组(AH组)、物理低温组(H组).C组腹腔注射0.1 mL生理盐水并保持大鼠体温38 ~ 39℃;A组以25 mg/kg膜腔注射异丙酚0.1 mL,麻醉维持2h,同方法保持体温38~39℃;AH组麻醉方式及时间与A组相同,控制室温为23℃,使体温下降;H组大鼠腹腔注射0.1 mL生理盐水,同条件使体温下降.苏醒即刻,每组取5只大鼠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海马凋亡率;每组剩余5只大鼠继续饲养至30日龄行水迷宫实验并检测海马凋亡率.结果 AH、H组大鼠体温明显下降(P<0.05).7日龄时,AH、H组海马凋亡率增高(P<0.05).36日龄时,四组大鼠凋亡率及行为学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本研究低体温范围内,麻醉期间体温降至25℃时可短期诱导新生大鼠海马组织凋亡率增高,而对其远期学习记忆能力无明显影响.

    作者:刘文博;熊兴龙;杨剑;禹文峰;欧炜;吕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调节性T细胞与吲哚胺2,3-双加氧酶在乙肝感染者外周血中表达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HBV)感染者在不同病程下,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表达水平及其与调节性T细胞(Treg)的相关性.方法 对142例HBV感染者及28例正常对照者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受检者外周静脉血IDO mRNA、调节性T细胞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进行各组间检测结果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IDO mRNA从高到低依次为肝癌组(HCC)、急性乙型肝炎组(AHB)、慢性乙型肝炎组(CHB)、肝硬化组(LC)、对照组.LC组与对照组均明显低于其余3组(P<0.01),其他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eg计数从高到低依次为HCC组、AHB组、LC组、CHB组和对照组.除CHB组外,各组Treg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其中HCC组明显高于其他3组(F=10.764,P=0.002).ALT检测,总体组间比较,除LC组外,各组ALT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reg细胞、ALT、IDO mRNA相关性分析显示ALT活性与IDO mRNA表达无相关性(r=0.196,P=0.026),Treg细胞与IDO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912,P<0.01).结论 HBV感染者IDO表达明显增强,与Treg细胞正相关,即IDO高表达伴随着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增高,共同影响HBV的免疫耐受.

    作者:杨峻;王前;石青峰;苗海霞;吕仁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经血源性干细胞研究进展

    经血源性干细胞(menstrual blood-derived stem cells,MenSCs)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来源于经血的成体干细胞,目前已成为再生医学领域内成体干细胞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MenSCs的增殖能力、分离纯化、分化潜能、临床前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系统综述,以期为推进MenSCs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何琳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不同方式应用氨甲环酸对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围手术期失血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方式应用氨甲环酸(TXA)对布氏杆菌性脊柱炎(BS)患者围手术期失血的影响.方法 将手术的150例BS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组1为对照组,不给予TXA;组2切口内局部应用TXA;组3术前30 min静滴TXA,同时切口内局部应用TXA.比较3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不同时间引流量及总引流量、术后红细胞丢失量、术后输血量及输血例数、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伤口感染、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2与组3术中失血量、术后24、48 h的引流量及总引流量、术后红细胞丢失量、术后输血量及输血例数、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均小于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应用TXA能显著降低BS患者围手术期失血,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形成的风险.

    作者:张培楠;杨新明;贾永利;张振梁;孟宪勇;庞永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ERCP+LC和LC+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LC)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和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LC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到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ERCP+ LC组81例与LC+ LCBDE组85例,比较两组病例手术总时间、手术成功率、中转开腹率、手术后疼痛、住院费用、并发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ERCP+ LC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总时间、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例数、腹痛患者例数、术后排气时间、恢复活动时间均少于LC+LCBDE组(P<0.05).而在住院费用方面,LC+ LCBDE组较低(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ERCP+ LC)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LC+ LCBDE)这两种微创术式均是处理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有效的方式,具体术式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及医院自身技术和设备条件合理选择.

    作者:何恒正;周峥;尹清华;李健;黄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脂肪酸转运蛋白-4在乳腺癌细胞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 探讨脂肪酸转运蛋白4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4,FABP4)在乳腺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收集乳腺癌患者一般资料和手术组织标本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检测FABP4的表达.用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不同转移能力的乳腺癌细胞FABP4表达和分泌的情况.用shRNA敲低FABP4或用慢病毒过表达FABP4,观察其对乳腺癌侵袭转移的情况.ELISA检测敲低或过表达FABP4对乳腺癌细胞分泌IL-33的影响,并在体内外实验中观察IL-33中和抗体(IL-33 nAb)对FABP4诱导的乳腺癌转移的影响.结果 发生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FABP4表达较原位癌的高,高转移乳腺癌细胞中FABP4表达和分泌较低转移的显著增多;敲低MDA-MB-231细胞FABP4表达后,其侵袭转移能力减弱,而过表达FABP4后,MCF-7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增强.敲低或过表达FABP4后,可分别抑制或促进乳腺癌细胞分泌IL-33;用IL-33 nAb可抑制MDA-MB-231细胞或过表达FABP4的MCF-7细胞的体外和体内侵袭转移能力.结论 FABP4可以促进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机制可能是促进乳腺癌细胞IL-33的分泌有关.

    作者:毛英;黄湖南;王建荣;桂雄建;吴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术中氧平衡的影响

    目的 探讨每搏量变异度(SVV)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灌注水平和氧供需平衡影响.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烧伤面积在40%以上患者80例,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常规补液组(C组)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各40例.记录麻醉诱导前30 min (T1)、手术开始1h(T2)、术毕(T3)、术后24 h(T4)的MAP、HR、CVP、CI、SVI.记录术中晶体输液量、胶体输液量、总输液量、总失血量、总输血量和尿量,记录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乳酸(Lac)、血糖和高敏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计算各时间点的氧供指数、氧耗指数.结果 两组MAP、HR、CVP、CI、SV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组输液总量、胶体、尿量、失血量、输血量[(2 225.6±89.1)、(1 104.6±109.8)、(3.7±0.7)、(721.4±204.7)、(5.0±1.1)]明显多于C组[(1 735.5±119.3)、(807.4±189.4)、(2.6±0.8)、(531.3±112.3)、(3.1±0.5)](P<0.05);两组各时间点Scv02、La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T3时间段G组的DO2I明显高于C组(P<0.05),液体治疗后两组cTnI逐渐升高,术后24h G组较C组升高(P<0.05).结论 以SVV为导向的目标的GDFT与常规治疗均能够维持患者稳定的心输出量,保证血流动力学平稳,增加机体氧供需平衡,保证组织器官微循环的灌注.

    作者:梁冰;曹阳;罗健华;罗福荣;彭伟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外周血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对行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评价外周血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的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及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接受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前、治疗后3d外周血NLR的水平及变化趋势与预后生存的关系.结果 51例患者治疗前外周血NLR中位值为2.95,其中治疗前NLR≥2.95的25例患者归入NLR高水平组,另外26例归入NLR低水平组.NLR高水平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1 ~ 25)个月,NLR低水平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2(3 ~ 30)个月,两组患者之间的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经TACE治疗后3d患者外周血NLR水平显著上升(P< 0.001),其中NLR水平升高的患者(46例)中位生存时间为9个月,NLR水平下降的患者(5例)中位生存时间为5个月,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单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前甲胎蛋白水平升高(≥1 585 ng/mL)、血管侵犯、治疗前高水平NLR(≥2.95)和治疗后NLR水平下降均是影响总体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血管侵犯和治疗后NLR水平下降是影响总体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治疗后外周血NLR水平下降是影响肝癌患者行TACE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前NLR水平高的患者其预后较差.

    作者:廖媛;潘淑茹;曹宝华;罗敏琪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前后固定与后前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评价二种复位、固定方式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对74例三踝骨折患者(均伴中大块后踝骨折)进行研究.随机分两组:一组,间接复位、经皮从前向后固定(前后固定组,37例);另一组,通过后外侧入路直接复位、从后向前固定(后前固定组,37例).终69例患者得到随访,其中前后固定组34例,后前固定组组35例.分别统计骨折类型、活动度和并发症等.结果 随访时间平均12.6个月(8.5 ~ 24个月).踝关节X线评估显示,后前固定组患者的复位质量明显优于前后固定组,两组患者分别有65.7%和38.2%完成优秀复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前后固定组背屈平均限制(5.91±0.67°)略低于后前固定组(6.47±1.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8.7%,有5例深静脉血栓,前后固定组3例,后前固定组2例;后前固定组中有1例浅表伤口感染,用抗生素和局部伤口换药治愈,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结论 后踝骨折在从后向前固定中能直视下复位,达到更好的复位和固定;间接复位,从前往后固定有更好的功能结果趋势.

    作者:李远辉;蒋煜文;曾浪清;林志荣;向阳;符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前列腺素E2受体及其下游信号分子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2受体(EP1,EP2,EP3和EP4)在人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了解EP4下游主要信号分子在人PTC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RT-qPCR法检测15例PTC患者甲状腺癌组织PTC及癌旁正常组织(ANT),和1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NG)患者甲状腺组织中的EP1、EP2、EP3和EP4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的方法分析EP4及其下游信号分子PKA、Epac和AMPK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ANT及NG组相比,PTC组EP4的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其下游因子PKA、Epac和AMPK的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结论 EP4及其下游因子PKA、Epac和AMPK在PTC组织中表达增加,可能参与了PTC的发生及发展.

    作者:胡芳;阔依旦·图亚;韦晓虹;刘雪婷;罗顺葵;孙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男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睾酮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男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睾酮水平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性收录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149例高血压患者,根据是否合并IR分为IR组(n=67)和非IR组(n=82).所有入组患者统计计算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腰围身高比(WHtR)和肥胖指数(BAI),并检测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总睾酮(TST)以及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结果 IR组高血压患者血清TST (nmol/L)(11.4±2.8 vs.14.6±1.9,P<0.05)和FAI(15.6±2.6 vs.22.5±4.2,P<0.05)明显低于非IR组高血压患者TST正常亚组患者HOMA-IR水平低于TST降低亚组患者(P<0.05),而TST和FAI水平明显高于TST降低亚组(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TST和FAI与HOMA-IR的相关性分别为-0.598和-0.523.结论 男性高血压患者TST下降幅度与IR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陈正方;宋歌;刘蕾;黄庆;裴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学龄前儿童全麻肠镜检查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右关托咪定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用于学龄前儿童肠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60例年龄4~6岁行门诊肠镜检查的患儿根据右美托咪定剂量不同随机分为四组:丙泊酚+右美托咪定0.8 μg/kg(PD1)组、1.0 μg/kg(PD2)组、1.2 μg/kg(PD3)组和丙泊酚(PNS)组.各组右美托咪定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5 mL后于15 min输注完毕,PNS组予15 mL生理盐水输注.随后行丙泊酚靶控输注,达到效应室浓度后开始手术.记录手术及复苏过程中的生命体征,手术、苏醒及离开麻醉复苏室的时间并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的例数.结果 与PNS组相比,PD3组在术中HR明显降低(P<0.05);右美托咪定各组患儿术中体动和术后躁动发生率降低,PD2、PD3组手术时间缩短(P<0.05),但PD3组患儿苏醒和离开复苏室时间延长(P<0.05).结论 1.0 μg/kg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门诊学龄前儿童肠镜检查安全有效,苏醒平稳且不延长苏醒时间.

    作者:叶玉萍;刘涌;李水英;刘国栋;时文俊;周俊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