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莲;刘艳洁;白洁;李敬;扈晓霞;郑群
目的 调查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并分析含腮腺炎成分疫苗保护效力,为完善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免疫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报告疫情的陕西省某县作为现场,采用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评估疫苗保护效力和估算疫苗接种率.结果 共搜索病例85例,年龄范围1~38岁,病例集中在7~15岁(81.2%),其中≤9岁占55.3%;有明确免疫史的34例(39.1%),0剂次23例(26.4%),免疫史不详28例(32.1%);总体疫苗保护效力为76.6%(95%CI:52.0%~88.6%),1剂次含腮腺炎成分疫苗保护效力为75.8%(95%CI:75.8%~95%),2剂次为84.3%(95%CI:84.3%~95%),接种2剂次疫苗保护效力点估计值大于1剂次;接种1剂次流腮疫苗随年龄增大疫苗保护效力点估计值变小;接种1剂单腮疫苗保护效力点估计值(80.7%)高于1剂麻腮风疫苗(73.6%);暴发疫情的两校调查接种率分别为82.9%和76.4%,两校估算疫苗接种率74.0%.结论 首发病例未及时就医和教室学生密集是引起流行性腮腺炎疾病流行的客观条件,接种率较低是疾病暴发的潜在因素,1剂次流腮疫苗难以达到有效保护,且随着时间推移有所衰减也是疾病暴发的重要因素.建议考虑2剂次免疫程序,同时做好密集人群病例管理是避免疫情暴发的关键.
作者:胡伟军;刘晓宇;王新华;张少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寻量表化的围手术期管理模式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护理中的运用,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放射科使用血栓抽吸导管治疗30例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且志愿参加本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探视、术中及术后护理,观察组予以我科室护理团队制定的围手术期介入护理量表方案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满意度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的成功率均为100%,两组患者出院时治疗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观察组伤口血肿的情况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量表化的围手术期管理方案可以有效的提高介入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介入护理中推广.
作者:何婉玲;梁月娥;谭倩妍;蔡名金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应用心脏磁共振组织追踪(CMR-TT)技术定量分析急性心肌炎左室心肌应变.方法 收集急性心肌炎患者30例(病例组)及健康志愿者25例(正常对照组),采用西门子Aera1.5T磁共振完成心脏磁共振检查,应用磁共振组织追踪技术定量分析,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D)、左室每博输出量(LVSV)、心输出量(CO);左室心肌应变参数:左室整体径向应变(RS)、周向应变(CS)、纵向应变(LS)、左室整体径向应变率(RSR)、周向应变率(CSR)、纵向应变率(LSR).结果 病例组LVEF低于正常对照组[(50.72±11.46)%vs.(59.11±4.87)%,P=0.001].病例组LVESD高于正常对照组[(63.49±23.89)mL vs.(47.38±15.41)mL,P=0.007];两组间LVEDV、LVSV、C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整体RS、CS、LS低于正常对照组[RS:(29.99±10.16)%vs.(40.97±10.03)%,P<0.001;CS:(-15.39±2.86)%vs.(-19.39±2.49)%,P<0.001;LS:(-14.33±2.78)%vs.(-16.60±3.20)%,P=0.01].病例组的整体RSR、CSR、LSR低于正常对照组[RSR:(2.04±0.66)L/s vs.(3.05±1.04)L/s,P<0.001;CSR:(-0.92±0.21)L/s vs.(-1.19±0.25)L/s,P<0.001;LSR:(-0.84±0.22)L/s vs.(-1.08±0.29)L/s,P=0.002].病例组左室射血分数≥55%的整体CS、RSR、CSR均低于正常对照组[CS:(-17.16±1.61)%vs.(-19.39±2.49)%,P=0.003;RSR:(2.42±0.58)L/s vs.(3.05±1.04)L/s,P=0.025;CSR:(-1.00±0.10)L/s vs.(-1.19±0.25)L/s,P=0.002].结论 CMR-TT技术是一项操作简单、无创的分析左室心肌应变的方法,能定量评估急性心肌炎左室心肌应变;相比左室射血分数指标,心肌应变参数能更敏感地反映心脏早期受损.
作者:陈海霞;蒋瑾;蒲红;李开朗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RECQL4基因在肺癌中表达,初步功能及其与患者临床参数和预后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RT-qPCR和免疫组化方法,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RECQL4基因在正常肺、肺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采用组织芯片免疫染色方法定量分析97例肺癌患者RECQL4蛋白的表达.RECQL4表达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表达与临床参数:性别、年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和生存预后间关系采用卡方检验和Kaplan-meier分析,并通过更大样本数据库对结果 进行验证.采用MTS实验分析REC-QL4基因的初步功能.结果在肺癌中RECQL4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均呈现高表达状态(P<0.01);RECQL4表达与肺癌患者临床分期(P=0.01)和肿瘤大小(P=0.025)显著相关;RECQL4低表达患者预后显著优于高表达患者(P<0.05);而且,RECQL4表达在肺腺癌患者总生存期(P<0.001)中是一个不利因素,而在肺鳞癌中RECQL4表达对患者总生存期没有影响(P=0.24).初步功能数据发现,RECQL4基因明显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和增殖,是一个潜在癌基因.结论 RECQL4是一个明显的候选癌基因和肺腺癌不良预后潜在标志物.
作者:张洁;张培先;邓磊;王以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尿可溶性CD163(sCD163)在慢性移植肾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诊断为慢性移植肾肾损伤的肾活检标本30例和正常肾组织10例做对照,同时收集尿液标本;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即ELISA法定量检测尿液可溶性CDl63水平;用Masson染色法评估肾活检组织的间质纤维化程度;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活检组织中CD163(标记M2型巨噬细胞)和SMA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患者尿可溶性CD163水平与患者血肌酐(Cr)、活检组织中CD163和移植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结果 慢性移植肾肾损伤患者尿可溶性CD163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移植肾组织中的CD163和SMA显著高于正常肾组织(P<0.05);随着移植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的加重,尿可溶性CD163水平和肾组织中CD163的表达逐渐增多,患者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也逐渐升高(P<0.05);患者尿可溶性CD163水平与移植肾组织中CD163的表达和血肌酐水平呈正相关(P<0.001).结论 CD163+的M2型巨噬细胞可以促进慢性移植肾肾损伤的发生、发展,导致肾间质纤维化,引起患者肾功能不全,尿可溶性CD163可以作为慢性移植肾肾损伤的生物标志物.
作者:杨迷玲;徐宪伟;张果;曲青山;杨金花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YY1基因在不同表达水平下对J82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转染YY1的J82细胞设为YY1增强表达组,选用靶向YY1序列的shRNA导入J82细胞设为YY1沉默组,并设定对照组.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YY1转染效率.以MTT、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结果 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增强组的YY1表达高于空白组(P=0.001),空白组YY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沉默组(P<0.05).MTT实验结果显示YY1增强表达组在培养24 h、48 h和72 h后的吸光度均高于空白组和YY1沉默组(P<0.05).24 h后空白组和YY1沉默组的吸光度无明显区别(P>0.05).48 h和72 h后空白组吸光度明显高于YY1沉默组(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YY1沉默组的细胞计数明显小于空白组和YY1增强组(P<0.05),空白组和YY1增强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沉默YY1基因后可明显减弱J82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以YY1为靶点的RNA干扰技术有望成为针对该肿瘤的基因治疗新方法.
作者:刘翔;耿和;吴宗林;施华娟;张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多手段联合应用治疗对Ⅱ型肝胆管结石病的影响.方法 把Ⅱ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分成A、B、C 3个治疗组,每组30例.A组行常规手术+胆道镜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C组在B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观察3组患者术后胆道镜次数、治疗后结石取净率、1年内结石复发率、再手术率及疗效的差异.结果 3组患者均按要求完成治疗及随访,术后1个月肝功能指标均恢复正常.3组术后胆道镜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结石取净率、1年内结石复发率、再手术例数及疗效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手段联合应用治疗Ⅱ型肝胆管结石病有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待增加治疗量,进一步观察总结.
作者:潘孟;俞渊;李敏朋;许斌;廖轲;范芳;潘壮;朱继业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血浆和尿液中补体因子H(CFH)及补体因子H相关蛋白(CFHRP)1、2、3和5与IgA肾病的关联性.方法 纳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肾病科经肾活检术诊断为IgA肾病的患者153例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1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血浆和尿液中CFH和CFHRP 1、2、3和5的浓度水平,同时记录患者基线数据、临床及病理资料信息.结果 血浆中CFH浓度水平与血肌酐、尿素氮和尿蛋白定量成反比,而与血清白蛋白是正比的.牛津分级MEST评分和慢性肾脏病分期等级越高,IgA肾病患者血浆中CFH浓度水平越低,而尿液中CFH和CFHRP 5浓度水平越高.结论 血浆和尿液中CFH和CFHRP1和5的浓度水平与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等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作者:郑笑;张艳君;杨淑芬;郭玉;陆晨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艾拉莫德(Iguratimod,T-614)对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NOD小鼠)颌下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及血清细胞因子IL-17、IFN-γ水平的作用,探讨艾拉莫德对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 选取10周龄雌性NOD小鼠18只,随机分成3组:模型组、艾拉莫德1组、艾拉莫德2组;10周龄雌性C57BL/6小鼠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于实验第0天始,1组每只小鼠予10 mg/kg艾拉莫德灌胃治疗;2组予30 mg/kg艾拉莫德灌胃治疗;模型组和对照组每只小鼠予等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灌胃,每天灌胃1次,每2天测量1次小鼠进食量、饮水量、体重,直至鼠龄16周停止.16周龄时处死小鼠,眼球取血分离血清,ELISA测定血清中IL-17、IFN-γ水平,取颌下腺组织进行HE染色,光镜下评估各组小鼠外分泌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2组IL-17在血清中水平显著减低(P<0.01);颌下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饮水量显著减少,进食量及体重明显增加(P<0.05);与1组比较2组颌下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有减轻.结论 艾拉莫德能减轻外分泌腺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具有显著降低NOD小鼠血清IL-17水平,且随着剂量增加,效果更明显.艾拉莫德对模型小鼠外分泌腺组织具有保护作用以及改善外分泌腺功能.
作者:吴晓畅;王领;张娜;赵福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miR-1183在结直肠癌组织和血浆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6对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样本及68例结直肠癌患者、15例上皮内瘤变患者和25例健康体检者血浆样本中miR-1183的表达水平;统计学方法分析血浆miR-118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miR-1183的表达水平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于癌旁组织(P=0.0025),在结直肠癌患者和瘤变者血浆中均高于健康者,且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中高于瘤变者(均P<0.001).结直肠癌患者血浆miR-1183表达量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CEA表达显著相关(均P<0.05).血浆miR-1183作为诊断标记物,鉴别结直肠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95%CI:0.8231~0.9569,P<0.0001),鉴别瘤变的AUC为0.8453(95%CI:0.7134~0.9773,P=0.0003).血浆miR-1183高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明显短于低表达者(P=0.0310),血浆miR-1183表达水平可作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判断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miR-1183高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血浆表达水平有望成为结直肠癌辅助诊断及预后判断指标.
作者:刘学娟;徐远东;祝梓原;吴小兵;黎淑玲;甘海宁;徐学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活化素B(Activin B)在活体水平上对小鼠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血管再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小鼠全层皮肤切除模型,Activin B组创面注射Activin B,PBS组用PBS处理后,观察其伤口愈合,测定创面愈合率,观察肉芽组织形成,免疫组化分析血管再生,血流分析仪器检测伤口部位肉芽组织血流量.结果 Activin B处理后,创面愈合速率加快,创面肉芽组织中血管再生数量增多,肉芽组织平均血流量较高.结论 Activin B可以促进创面肉芽组织中血管的再生,从而加速创面的愈合.
作者:武薇;曾惠昆;张敏;张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与血清中尿酸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256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住院的256例非心房颤动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尿酸水平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指标.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血清中hs-CRP、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左房内径(LAD)较对照组显著增大(P<0.01).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尿酸、hs-CRP、LVEF、LAD、年龄及应用β-blocker与房颤发生显著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酸水平、年龄、LVEF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血清尿酸水平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生具有相关性,但尿酸是直接参与了心房的重构过程,或者只是代表了氧化应激或炎症反应过程的一个标志物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作者:高达;周建庆;林海燕;徐光泽;王自成;王圣杰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在评估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骶髂关节炎活动性中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分析经MRI诊断的55例AS患者的101个活动期骶髂关节和31例AS患者的60个静止期骶髂关节的CDUS检查资料,对比两组骶髂关节的血流显示、血流分级、血流阻力指数(RI)、关节内血流、关节外血流、动脉血流、静脉血流、舒张期正相及反相动脉血流等血流指标,比较各指标单独和联合诊断活动期骶髂关节炎的价值.结果 两组间血流显示率、血流分级、静脉血流、关节内血流、RI等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进一步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示两组间RI、静脉血流、血流分级三项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三项指标单独诊断活动期骶髂关节炎的ROC曲线,以RI=0.625为临界值诊断的价值高,敏感度82.4%,特异性82.9%;三项指标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单独诊断任一指标的AUC,敏感度为91.9%,特异性82.9%.结论 CDUS可通过骶髂关节血流RI、血流分级、静脉血流等指标为AS患者骶髂关节炎活动性提供诊断依据,以RI单独诊断价值高,若联合应用三项指标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漆家高;张馨月;郭道宁;邹晓攀;邹晋梅;何瑜;周孟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猪体外循环(CPB)期间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5/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实验选择五指山小型猪20头,随机分为4组(n=5):右美托咪定组(D组),右美托咪定+育亨宾组(DY组),育亨宾组(Y组),对照组(C组).D组和DY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随后以0.5μg/(kg·h)速率维持至手术结束;DY组在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前给予育亨宾l mg/kg;Y组和C组在麻醉诱导前分别给予育亨宾1 mg/kg和等量生理盐水.在CPB前(T0)、CPB后1(T1)及2 h(T2)、停CPB后1(T3)及2 h(T4),采集血标本检测外周血CD16+单核细胞TLR4、5和NF-κB的阳性表达率,血浆中TNF-α浓度.结果 与D组比较,C组和DY组在T1-4时点外周血CD16+单核细胞TLR4、5和NF-κB阳性表达率,血浆中TNF-α浓度均增高.结论 右美托咪定通过兴奋α2肾上腺素受体,抑制TLR-4,5/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减轻体外循环诱发的全身炎症反应.
作者:罗琳;魏晓;陈梅珠;李美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K1)、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检测在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132例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144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以及50例健康者.检测血清TK1、TPOAb及TgAb水平,比较在各组的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评价三者在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中的价值.结果 甲状腺恶性结节组TK1、TPOAb和TgAb水平高于良性结节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单项检测TK1、TPOAb和TgAb的Cut-off值分别为2.65 pmol/L、28.63 IU/mL和96.12 IU/mL;TK1的特异性、诊断符合率以及曲线下面积(AUC)高于TPOAb和TgAb(P<0.05).联检阳性预期值Y的Cut-off值为0.683,在灵敏度、特异性、诊断符合率和AUC上均高于各单项(P<0.05).结论 单项TK1检测在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上优于TPOAb和TgAb;三者联检可提高灵敏度、特异性以及准确性.
作者:程田;唐振林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血浆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在细菌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腹泻诊断上的价值.方法 收集在我院传染科住院的急性腹泻患儿80例,分为细菌腹泻组和非细菌腹泻组,选取30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婴儿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的一般资料、粪便特征,ELISA法测定3组C反应蛋白(CRP)、sTREM-1浓度,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测定比较sTREM-1和CRP截断值、敏感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细菌腹泻组sTREM-1较非细菌腹泻组和对照组显著增加[(26.37±16.82)ng/mL vs.(7.23±6.42)ng/mL vs.(6.74±5.65)ng/mL,P<0.05],细菌腹泻组CRP较非细菌腹泻组和对照组显著增加[(104.50±25.60)mg/L vs.(29.57±20.35)mg/L vs.(3.64±1.18)mg/L,P<0.05].ROC曲线示,sTREM-1截断值为14.5 ng/mL时,敏感度为93.33%,特异度为90.33%,AUC为0.943;CRP的截断值为46 mg/L时,敏感度为94%,特异度为87%,AUC为0.920.结论 sTREM-1在儿童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鉴别效能,可作为细菌性腹泻的诊断标志物.
作者:胡萍;王芳;周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云南省布朗山地区布朗族人群痛风及高尿酸血症(HUA)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调查布朗山地区6个村寨的511例布朗族居民(男217例,女294例)痛风及HUA的患病情况.结果 调查人群中HUA总患病率为34.38%(175/509),HUA标化后患病率为36.37%,其中男性为47.00%,女性为25.00%,痛风总患病率为9.39%(48/511),痛风标化后发病率为10.47%,其中男性为16.13%,女性为4.42%,男性HUA和痛风患病率均显著高于女性(P<0.05).患者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年龄、抽烟、饮酒、有家族痛风史、家族高尿酸史、合并慢性疾病、食用豆荚类食物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抽烟、饮酒、有家族痛风史、家族高尿酸史、合并慢性疾病是HUA的独立危险因素,食用豆荚类食物是HUA的保护因素.结论 云南布朗山地区布朗族人群HUA和痛风患病率较高,应有针对性地改良布朗族生活及饮食中不良因素、改善当地医疗水平,可有助于防治当地HUA及痛风.
作者:晋松;张娴;郑红梅;李发有;姚翔媚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血管生成样蛋白2(ANGPTL2)水平变化对胃癌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住院的胃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其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作为此次研究的实验组与对照组.Western blot检测ANGPTL2表达水平,分析ANGPTL2含量与临床参数的关系,同时,分析GES-1、N87、SGC7901、BGC823、PAMC82胃细胞株中ANGPTL2的表达情况.过表达/沉默ANGPTL2后,MTT与Transwell试验检测ANGPTL2对细胞增殖率的影响.结果 肿瘤恶性程度越高,ANGPTL2的表达水平也越高;Western Blot结果提示与GES-1相比,N87、SGC7901、BGC823、PAMC82胃癌细胞株中ANGPTL2的蛋白水平均呈较高水平(P<0.05);过表达ANGPTL2后,PAMC82胃癌细胞增殖能力及侵袭能力增强,而沉默ANGPTL2,其增值、侵袭能力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GPTL2在胃癌组织的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更高,且恶性程度越高ANGPTL2表达越高.其能加速胃癌细胞的增殖与侵袭,可作为临床治疗靶点之一.
作者:刘展;唐艳;李云涛;李世红;刘雁军;庞宇;古建辉;成柠 刊期: 2018年第22期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在组织损伤修复中发挥免疫调节、细胞保护及抗纤维化的作用.其中MSCs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可能是其旁分泌的各种可溶性细胞因子的参与.本文总结了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就MSCs的旁分泌作用在组织损伤修复中的应用及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李小丽;王炎;朱钟慧;田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细胞焦亡(pyroptosis)是一种新发现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是不同于细胞凋亡及坏死的一种细胞死亡类型,其发生依赖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caspase-1及caspase-4/5/11,并伴随着炎性反应.近研究发现,细胞焦亡在心血管疾病中有重要作用.因此,深入研究细胞焦亡在心血管疾病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会对疾病的防治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细胞焦亡及其产生机制及其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焕焕;吕勃 刊期: 201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