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志坚;龚薇;谢许萍
微小核糖核酸,简称微小RNA(即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单链RNA,广泛存在真核细胞中.miRNAs作用广泛,通过5'种子序列结合靶基因mRNA的3'非翻译端互补配刘来调控胚胎发育、细胞增殖和凋亡、肿瘤的发生发展、脂肪代谢以及激素合成等过程.随着对miRNAs认识的深入,不同肿瘤的miRNAs表达谱不同,大量研究发现miRNAs在泌尿系肿瘤表达异常,证明其具有作为新的泌尿系肿瘤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的生物标志物的潜力.本文就近年来miRNAs表达在泌尿系肿瘤发生发展、诊断以及预后的相关进展回顾如下.
作者:吴永璐;陈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吻合血管腓骨皮瓣移植法与万古霉素硫酸钙填塞法治疗慢性胫骨骨髓炎并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35例慢性胫骨骨髓炎并骨缺损患者,分别接受吻合血管的腓骨皮瓣移植法(A组21例)或万古霉素硫酸钙填塞法(B组14例),比较两组感染控制率及Enneking系统评分,同时检测术前与术后2周、术后l及3个月的CRP及PCT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后CRP及PCT均能控制,术前与术后2周、术后1及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感染控制率上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Enneking评分上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临床疗效均满意,应视患者感染的程度和骨缺损的长短选择合适的治疗办法,有时联用两种治疗方法更值得推荐.
作者:孙劲;付纳新;刘沛;寿康全;戴鹏;谭艳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共352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临床资料,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后,选取有统计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41例发生PPCs,发生率为11.6%(41/352),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65岁,体质指数(BMI)≥25 kg/m2,有吸烟史,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手术时间(≥3h)及术前新辅助化疗这6类因素为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P<0.05),对这6类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 65岁,体质指数(BMI)≥25 kg/m2,合并COPD,手术时间(≥3h)为其独立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尤其术前存在慢阻肺病史或肥胖患者,若手术时间长,应充分重视PPCs的发生,加强预防.
作者:杨勇;陈小杰;陈仁雄;王新朋;方华;王宏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应用高通量基因组测序技术研究铜绿假单胞菌PA902的耐药分子机制.方法:用Illumi-na Miseq平台对PA902进行高通量测序,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数据进行拼接和分析.结果:PA902对除阿米卡星以外的多种临床常用抗生素高度耐药,对测序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发现编码β-内酰胺耐药基因3个(blaOXA-10、laPER-1和blaVIM-2),氨基糖普类耐药基因4个(aph(3‘)-Ⅱd、aac(6')-Ⅰb-cr、aacA4和aa-dA2),磺胺类耐药基因1个(sul1);四环素耐药基因1个(tetG);氯霉素耐药基因1个(floR),另发现多个染色体上可能与耐药相关的基因,基因分析结果与临床药敏结果完全吻合.对contigs进行分析,发现多个耐药基因常可定位在同一个contig上,并与可移动元件相关联.MLST分析发现PA902属于ST389,在国内属首次发现.结论: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阐明了PA902的耐药分子机制,其发现与临床药敏结果相吻合,可为传统微生物检验技术提供有力的支持.
作者:陈定强;向波;杨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参与病理性瘢痕发病的具体机制,以及其拮抗剂ISO-l对病理性瘢痕来源成纤维细胞的影响.方法:收集正常皮肤、正常瘢痕以及病理性瘢痕标本,行HE以及免疫组化染色.利用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人成纤维细胞,予以不同浓度ISO-1干预(0~ 100μmol/mL).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以及RT-PCR检测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以及PI3K/Akt/mTOR通路的表达情况.结果:MIF在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中表达强于正常瘢痕和正常皮肤.无干预组凋亡细胞较少,予以不同浓度ISO-1干预后,凋亡率逐渐上升.各组各时间点组间迁徙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干预浓度上升,Ⅰ型胶原蛋白、纤连蛋白以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蛋白和mRNA表达量均下降.活化PI3K以及活化Akt表达量随着ISO-1浓度增加而下降.结论:MIF在不同类型瘢痕组织中表达存在差异,ISO-1通过PI3 K/Akt/mTOR通路抑制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
作者:梁大宁;柯昌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含药血清对强直性脊柱炎(AS)病理性骨化相关炎症因子及miR-21的影响.方法:将本题组前期培养分离的AS滑膜成纤维细胞用l ng/mL IL-1刺激24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空白血清(5%,10%,15%)或雷公藤多苷含药血清(5%,10%,15%)培养48 h,Western Blot检测PGE-2、IL-17、IL-22、IL-23、CCL19、CCL21的水平,RT-PCR检测成骨相关因子BMP-2以及miR-21的表达.结果:雷公藤多苷含药血清在干预后48 h,显著抑制了炎症因子的表达,并同时抑制了BMP-2和miR-21的表达,且这一抑制呈浓度梯度改变.结论:雷公藤多苷含药血清可以抑制AS病理性骨化相关炎症因子,BMP-2和miR-21的表达,为其治疗AS病理性骨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作者:邹宇聪;毛筝;徐敏鹏;胡少俊;接红宇;陈俊琦;刘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评价通窍活血汤治疗瘀血型原发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检索通窍活血汤治疗原发性头痛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应用Risk of Bias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运用GRADE方法对分析结果进行证据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8篇满足纳入排除标准共615例瘀血型原发性头痛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通窍活血汤治疗瘀血型原发性头痛的临床有效率优于氟桂利嗪RR=1.22,95%CI(1.13~ 1.32),P<0.001;通窍活血汤对比NSAIDs类止痛药治疗头痛的头痛强度积分改善情况无统计学意义RR=-0.01,95%CI(-1.89,1.87),P=0.99.结论:通窍活血汤可以作为氟桂利嗪的替代药物用于瘀血型原发性头痛的预防治疗,但尚无充足证据证明通窍活血汤与NSAIDs类药物之间的疗效差异.
作者:罗浩;王洋洋;曾召;李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循环滤泡辅助性T细胞(cTfh)、循环滤泡调节性T细胞(cTfr)以及cTfh/cTfr比值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病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15例复发期、16例缓解期NMOSD患者及18例健康对照者的cTfh、cTfr及外周血B细胞比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3组受试者血浆IL-21以及患者血浆抗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Ab)水平.结果:与缓解期患者和健康人相比,复发期患者cTfh和B细胞比率、cTfh/cTfr比值以及IL-21水平均升高,cTfr比率降低;而缓解期患者与健康人的上述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发期和缓解期患者AQP4-Ab无明显差异.患者的cTfh比率与B细胞比率、血浆IL-21水平呈正相关,而cTfr比率与IL-21水平之间呈负相关.患者cTfh/cTfr比值与B细胞比率和IL-21之间亦呈正相关,但AQP4-Ab水平与cTfh比率、B细胞比率、cTfh/cTfr比值以及IL-21没有相关性.结论:NMOSD患者cTfh和cTfr比率的变化以及cTfh/cTfr比值失衡可能促进机体内体液免疫应答异常活化,从而参与NMOSD的发病.
作者:赵聪;李宏增;马超;许波;郭鹏;赵代弟;郭俊;李柱一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阿霉素在体干预对肾上腺皮质癌系SW-13克隆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阿霉素干预裸鼠连续传代SW-13细胞系皮下移植瘤模型,将空白组及实验组细胞进行单细胞克隆行成试验,观察单个细胞生长曲线,并计算克隆形成率及3种克隆(全克隆、部分克隆和旁克隆)的百分比,并进行Hoechst33342试验检测细胞的耐药性.结果:SW-13细胞系经过阿霉素干预裸鼠连续传代移植瘤模型后,克隆形成率较空白对照组增加(P<0.05);全克隆的百分此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经Hoechst33342试验发现经阿霉素干预肾上腺皮质癌细胞荧光减弱.结论:阿霉素在体干预提高肾上腺皮质癌细胞系SW-13的克隆形成能力及全克隆形成能力,并提高其耐药性.
作者:曾文清;陈小舟;黄振兴;杨海燕;邝晓聪;罗佐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超声检测不同孕期的重型α-地中海贫血胎儿(重型α-地贫)的右心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面积之差与舒张末期面积之比(RVFAC),研究重型α-地贫胎儿与正常胎儿右心室RVFAC的改变关系.方法:研究组:通过回顾性分析经我院确诊为不同孕期的70例重型α-地贫所测之RVFAC数据;对照组:分析同孕期(70例)正常胎儿RVFAC数据.分析重型α【-地贫胎儿与正常胎儿RVFAC改变关系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所有重型α-地贫RVFAC随着孕龄的增加而递减.重型α-地贫组胎儿RVFAC低于对照组胎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α-地中海贫血胎儿RVFAC可作为评估重型α-地贫胎儿一项重要指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重型α-地中海贫血胎儿RVFAC的研究对提高重型α-地贫胎儿的检出率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程志坚;龚薇;谢许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卵圆孔未闭(PFO)合并偏头痛患者视觉先兆的关系.方法:收集南华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因先兆性偏头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检查结果为阳性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术组、氯吡格雷+手术组、氯吡格雷组、常规药物治疗组各30例.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后MPV,评估各组患者治疗后视觉先兆转归情况.结果:手术组、氯吡格雷+手术组、氯吡格雷组患者治疗前MPV分别为(10.98±1.41)fL、(10.94±1.40)儿、(10.88±1.41)fL,与常规药物治疗组患者治疗前MPV(10.91±1.46) f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F=0.029,P=0.993).手术组、氯吡格雷+手术组、氯吡格雷组患者治疗后MPV分别为(9.66±1.22)fL、(8.81±1.05)fL、(9.97±1.18)fL,与常规药物治疗组患者治疗后MPV(10.86±1.39)f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常规药物治疗组治疗比较,手术组、氯吡格雷+手术纽、氯吡格雷组患者治疗后视觉先兆明显好转(P<0.05).结论:PFO合并偏头痛患者视觉先兆可能与MPV有关,下调PFO合并偏头痛患者MPV水平可改善患者的视觉先兆.
作者:叶青;林百喜;周婵娟;游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抑郁是妊娠期间和产后常见的并发症,妊娠期间抑郁的发生率约为18.4%,产后3个月内抑郁的发生率约为19.2%[1].要诊断为围产期抑郁,必须存在超过以下5种以上的症状:失眠或睡眠过度、易激惹或反应迟缓、容易疲劳、食欲改变、无意义感或罪恶感、注意力下降、有自杀想法.除此之外,还必须存在情绪抑郁和(或)兴趣/快乐丧失.同时,以上症状要存在至少2个星期.
作者:徐阳;李元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在转染瑞典突变型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基因细胞(swAPP HEK293)中探讨姜黄素(Curcumin)对β样淀粉样蛋白(Aβ)生成的影响及初步机制.方法:以swAPP HEK293为细胞模型,首先以MTT的方法检测姜黄素在不同时间点(各个时间点)和浓度值(各个浓度值)时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选取无细胞毒性时的浓度值(5μmol/L)作用不同时间后,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其对Aβ的影响;选取抑制作用强的浓度值和时间点进行后续试验,采用RT-PCR检测miR-153及APP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PP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姜黄素浓度≤5μmol/L组对细胞活性无毒性作用(P> 0.05),姜黄素明显抑制Aβ的生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筛选姜黄素佳作用浓度和时间为5 μmol/L、24 h;姜黄素5μmol/L对APP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而明显降低APP蛋白的表达(P<0.05);此外,姜黄素5μmol/L使细胞中miR-153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swAPP HEK293细胞中,姜黄素可能通过上调miR-153的表达及降低APP蛋白的表达进而抑制Aβ的生成.
作者:郭启雯;刘红英;周鹏;杨少青;陈秋蕾;张慧;王延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效果,探究简单易行有效的综合干预模式.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在本院体检中符合纳入标准的182例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强化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予以碳酸氢钠片口服治疗,对照组予以低嘌呤饮食干预.随访1年.分析干预组干预前后及干预后两组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1年后干预组患者BMI、血尿酸、血糖、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水平及患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干预组干预后BMI、血尿酸、血糖、舒张压、甘油三酯水平及患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比例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综合干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效果较好,且比单纯低嘌呤饮食干预更能降低血尿酸,减少肥胖、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邓卫;谢辉;张海红;谭晓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椎管扩大成形术后的预后影响.方法:将收治的28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进行椎管扩大成形术后,予以早期颈部及四肢功能锻炼.结果:手术前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按JOA评分法评分4~10分,平均5分.术后随访8 ~ 20个月,平均13个月,患者的Frankel分级获得改善:6例在术前评级为B级的患者进步为C级,12例术前评级为C级者进步为D级,2例D级进步到E级.神经功能改善达优8例、良16例、可2例、差2例;随访结束时JOA评分平均为11.5分.颈部疼痛明显改善,未发生明显颈椎后凸畸形.无内固定松脱、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椎管扩大成形术后患者行早期颈部及四肢早期康复锻炼,可有效减轻颈椎术后疼痛,避免术后颈椎后凸畸形,有利于四肢功能的恢复.
作者:李晓冰;刘青梅;吴焯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既往命名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获得性血液系统疾病,以血小板减少及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以骨髓中血小板生成减少、自身抗体产生、网状系统血小板清除三种发病机制致病.根据2016年国际ITP工作组制定的难治性ITP[1]明确定义为对脾切除无效,或脾切除后复发,呈现重型或高风险仍需治疗.
作者:胡兰;喻雕;周泽平;刘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自噬对组蛋白介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凋亡的效应.方法:以不同浓度组蛋白刺激HK-2,应用流式细胞仪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HK-2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LC3Ⅱ、Beclin1的表达情况,初步了解组蛋白对HK-2凋亡和自噬的影响.以自噬抑制荆3-甲基腺嘌呤(3-MA)预处理后,观察组蛋白诱导的HK-2凋亡和caspase-3活化的情况,进一步明确自噬通路对凋亡的作用.结果:组蛋白25、50、100 μg/mL组HK-2凋亡率和LC3Ⅱ、Beclin1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并且组蛋白诱导HK-2凋亡具有浓度依赖效应.自噬抑制剂3-MA显著增强HK-2凋亡和caspase-3活化(P<0.05).结论:自噬能够减轻组蛋白介导的HK-2凋亡,提示活化自噬通路在急性肾损伤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作者:洪晓丽;王洋洋;崔绍业;常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分析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诊断定位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方法:选取40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将核素骨显像技术定位的新鲜压缩骨折的责任椎体数目设为骨扫描组,将首先经查体定位、X线透视筛查后,将发现的病变椎体再进行CT以及磁共振检查,终确定新鲜压缩骨折的责任椎体数目设为标准组,将两者数据进行Kappa检验.结果:骨扫描组确定的新鲜骨折的责任椎体数目为56节,标准组中,X线定位58节椎体,CT定位54节椎体,MRI定位52节椎体,经过综合评估后,确认责任椎体为52节,两组一致性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0.76).结论: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结果与综合查体定位、X线、CT以及磁共振共同诊断的结果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对于不能行MRI检查的患者,核素骨显像是诊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责任椎体的有效辅助检查方式.
作者:林玉江;杨利民;杨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禁饮方案对小儿心脏介入手术全麻诱导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心脏介入手术的小儿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各40例.3组术前均禁食8h,A组术前禁饮6h;B组、C组术前2h分别口服10%葡萄糖水和多维饮料(术能).观察各组麻醉诱导及术后24h恶心呕吐情况.结果:镇静及面罩接受程度评分B组、C组高于A组,C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B组、C组MAP高于A组,P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术后恶心呕吐程度及发生率低于A组,C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2h口服清饮可降低小儿心脏介入手术麻醉诱导期躁动,维持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平稳,降低PONV程度,术能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贺伟忠;张新;钱刚;闫小强;苗红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 37岁年轻女性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不孕妇女IVF/ICSI助孕周期卵子和胚胎的数量、质量及临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4 251例不孕症患者,按年龄、卵巢储备情况分组,其中年轻正常储备1 683例,年轻DOR 1 005例,年老DOR 1 563例,比较3组一般情况、获卵数、卵子及胚胎质量、促排周期结局及临床结局的差异.结果:年轻DOR纽正常受精率65.80%,优质胚胎形成率42.36%,较年老DOR组高(44.95%vs.29.07%,P<0.01),但仍低于年轻卵巢正常储备组(78.86%vs.56.42%,P<0.01);周期取消率、未获卵周期率、无可利用胚胎周期率与年老DOR组相当,明显高于年轻正常卵巢储备组.年轻DOR组生化妊娠率46.67%,临床妊娠39.05%,胚胎种植率28.49%,均高于年老DOR组,但低于年轻卵巢正常储备组;流产率20.73%,虽低于年老DOR组(36.92%),但显著高于年轻卵巢正常储备组(20.73%);3组宫外孕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7岁年轻DOR患者虽卵巢低反应、获卵数、胚胎数减少,但一旦获卵仍有较高几率获得优质胚胎及较好的临床妊娠率.对该类患者应放宽IVF/ICSI指征,积极给予相应治疗.
作者:常亚杰;李小兰;李晶洁;梁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