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呼吸道异物的影像学检查及诊断

鹿连伟;吴慧莹;徐文彪

关键词:呼吸道异物, 儿童, 影像学
摘要:目的 评价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诊断儿童呼吸道异物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支气管镜检查确诊为呼吸道异物的218例儿童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 确诊呼吸道异物218例,其中男140例,女78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19.2个月.全部病例均行常规胸部正位、喉气道侧位照片和透视检查.34例行64排螺旋CT检查.异物位于喉、声门下29例,气管55例,支气管134例(右侧79例,左侧55例).按照异物的性质分类:金属异物5例,骨块29例,花生93例,瓜子59例,果蔬类22例,其他10例.34例显示异物的直接征象,177例仅显示间接征象.34例CT诊断可以直接显示支气管异物,诊断符合率100%.结论 X线照片及透视是儿童呼吸道异物的首选检查方法,CT检查为常规检查阴性儿童的重要补充手段.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灯盏花通过促进eNOS/NO合成减轻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大鼠肠道黏膜屏障损伤

    目的 探讨灯盏花在肠缺血再灌注(I/R)早期小肠黏膜屏障受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肠I/R损伤(IIR)组、灯盏花处理(EB+IIR)组、L-NAME处理(LN+IIR)组.EB+IIR组在术前7 d腹腔注射灯盏花注射液20 mg/(kg·d),LN+IIR组在术前30 min尾静脉给予L-NAME(100 mg/kg)或等量生理盐水.夹闭肠系膜前动脉45 min后再灌注4 h.处死大鼠取标本,HE染色观察肠组织病理改变,ELISA检测肠黏膜SIgA和血浆内毒素水平,同时检测肠组织iNOS、eNOS和总NO表达水平.结果 肠I/R导致明显小肠机械屏障和免疫屏障受损,表现为肠黏膜SIgA含量下调,血浆内毒素水平提高,eNOS含量减少,iNOS/NO合成增加;灯盏花预处理可促进eNOS/NO合成,下调iNOS水平,减轻肠道损伤,提高肠黏膜SIgA含量并减轻血浆内毒素水平;当应用L-NAME HCI后,灯盏花的保护作用被取消.结论灯盏花注射液预处理通过促进eNOS/NO合成减轻I/R引起的小肠损伤.

    作者:孙孟彪;张政;韩雪;张献玲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髓系来源性抑制细胞在HBV感染相关性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髓系来源性抑制细胞(MDSCs)在乙肝感染相关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肝癌患者、34例慢性乙肝患者和23例健康体检者,流式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DSCs及其亚型的比例,分析MDSCs与肝癌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与相关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乙肝感染相关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MDSCs比例中位数为2.60%,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70%)和慢性乙肝组(1.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癌组患者中,MDSCs两种亚型gMDSCs和mMDSCs比例均比健康对照组升高(P<0.05),在慢性乙肝组和健康对照组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MDSCs比例与肝癌病理特征及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等均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MDSCs及其亚型可在HBV相关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升高,可作为乙肝相关性肝癌的临床监测指标.

    作者:朱雪莲;邓小燕;吴晓蔓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益气血法对超排卵小鼠卵巢颗粒细胞Bcl-2、Bax、Caspase3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经后增殖方对超排卵小鼠卵巢凋亡相关基因及其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探讨中药益气血法对超排卵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及卵泡质量的影响.方法 建立超排卵小鼠模型,3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治疗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Bcl-2、Bax、Caspase3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中药治疗组Bax、Cas-pase3 mRNA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0.895 vs 1.779,0.674 vs 2.066,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药治疗组Bcl-2、Bax、Caspase3 mRNA的表达水平与空白组比较(1.11 vs 1.26,0.89 vs 0.79,0.67 vs 0.9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组Bcl-2、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0.62 vs 0.41,0.79 vs 1.06,0.49 vs 0.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0.62 vs 0.64,0.79 vs 0.73,0.49 vs 0.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后增殖方能促进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Bax、Cas-pase3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抑制超排卵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至接近自然排卵小鼠的水平,提高超排卵小鼠卵泡质量.

    作者:杨贞;郭新宇;李海霞;刘佳子;邓伟民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及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5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回顾性分析两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24 h VAS评分结果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24 h VAS评分结果以及住院时间等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合理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疗效相比,可以保证患者的治疗康复时间得以显著缩短,术后疼痛症状得以显著缓解,术后并发症显著降低.

    作者:吴志强;王卫东;刘清波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高频彩超在诊断儿童腹内疝的价值

    目的 总结分析儿童腹内疝超声影像特征及误诊病例回顾,探讨高频彩超在儿童腹内疝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经腹部高频彩超诊断为腹内疝,并科行手术治疗的患儿35例(部分切除物行病理确诊),回顾性分析其术前超声图像特征,并比较腹平片及CT结果、术中所见及病理诊断.结果 30例经手术确诊为腹内疝.结论 高频彩超对儿童腹内疝有较高的诊断率,但多数在出现肠梗阻后诊断.

    作者:杜妍妍;张向向;王红英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治疗作用

    目的 探讨二肽基肽酶Ⅳ(DPP-4)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T2DM合并NAFLD患者120例,将其平均且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T2DM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DPP-4抑制剂治疗,分别测量两组患者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检测脂代谢指标、肝功能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Ins)、C肽,计算其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脂肪肝总有效率(88.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糖尿病患者FPG、2 h PG及HbA1c水平、HOMA-IR、脂代谢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肝功能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PP-4治疗T2DM合并NAFLD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显著降低血糖同时改善胰岛素抵抗,对患者血糖控制及脂代谢调节具有较佳效果.

    作者:张叶丽;陆雷群;马晓英;沈莹;高平;顾玺;杜晓岚;陈玲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血浆去酰基Ghrelin水平与慢性肾脏病各期的关系

    目的 观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及血液透析患者酰基ghrelin(AG)、去酰基ghrelin(DG)水平,并分析其与肾小球滤过率的关系.方法 选取46例CKD1-5期患者以及15例血液透析患者.检测测各组身高、体质量、血红蛋白、生化指标、炎症指标以及空腹及餐后、透析后3 h的AG、DG水平,评估食欲及摄食,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 CKD各期患者BMI及SGA评分无差异,各期患者的食欲、摄食以及营养情况无差异.eGFR随CKD分期的升高而下降,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与CKD1~2期患者比较,CKD3~5期患者的空腹及餐后DG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CKD各期餐前比较,CKD各期餐后的DG水平明显下降(P<0.01);CKD分期与空腹DG(r=0.31,P<0.05)、餐后DG(r=0.34,P<0.05)、空腹及餐后DG的比例呈正相关(r=0.61,P<0.01;r=0.55,P<0.01),与TNF-α(r=0.33,P<0.05)、IL-6(r=0.40,P<0.05)、瘦素(r=0.34,P<0.05)、年龄(r=0.41,P<0.05)呈正相关;多因素部分相关分析显示,CKD分期与空腹及餐后DG的比例独立相关(r=0.55,P<0.01;r=0.43,P<0.01);血液透析患者空腹、餐后透前及透析后AG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血液透析患者DG水平餐后透前轻度下降,透析后明显下降(P<0.01),低于CKD1~2期患者的餐后水平.多元相关分析显示,空腹及餐后DG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64,P<0.05;r=-0.59,P<0.05),而AG水平与血清白蛋白无相关性.结论 eGFR下降与DG水平负相关;CKD和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餐后ghrelin水平抑制受损;血液透析可使DG水平降至正常.

    作者:胡志娟;王利军;史亚男;高占红;牛凯;刘冰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用于非插管胸腔镜手术麻醉体会

    全身麻醉下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实施肺隔离技术一直以来是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常用的方法,而非插管电视胸腔镜手术(non-intubated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NIVAS)是通过完善的局部和区域阻滞以及适当镇静,保留自主呼吸下完成手术,能达到与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相当的麻醉效果,减少了全身麻醉和机械通气引起的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但是NIVATS要求麻醉医生和外科医生共同评估,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并征得患者的同意,根据手术方式制定佳的麻醉方案,同时要严格把握术中中转为气管插管的指征,以保证患者的安全.而本文就自2016年8-12月的非插管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11例麻醉总结临床经验如下.

    作者:李琴琴;陈楠;杨涛;乔琼;张毅;万里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自身持续性高孕酮水平与女性生殖功能相关性研究进展

    孕酮( progesterone)在女性的生殖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大量研究表明孕酮过高会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导致不良妊娠结局[1],孕酮异常升高引发的高孕酮血症(high progesterone hyperlipidemia)是在临床诊治时发现的与孕酮功能失常有关的、在具有排卵障碍、第二性征未发育或发育欠佳、外生殖器发育不良的患者中出现与排卵无关的、持续或反复出现的血孕酮高于生理水平的一种疾病,可伴有高血压、低血钾、失盐等表现,对女性生殖功能产生不良影响.生殖功能包含受孕能力和生殖力两个方面,高孕酮水平可通过影响这两个方面导致女性生殖能力下降.高孕酮血症在控制性超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中可出现,而临床中也不乏自身持续性高孕酮水平导致的高孕酮血症患者,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晰,且如何降低自身引起的高孕酮水平仍是医学界的难题之一,因此由自身性高孕酮水平导致的不孕及不良妊娠结局一直引起生殖界医生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回顾性整理相关研究成果,针对自身持续性高孕酮水平与女性生殖功能相关性及解决办法作一综述.

    作者:王天琪;孙振高;苑丽华;姜华颖;肖继梅;撒元红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输尿管镜联合封堵器与斜卧截石联合体位微创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比较

    目的 比较输尿管镜联合封堵器与斜卧截石联合体位微创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97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输尿管镜联合封堵器组,52例;微创经皮肾镜组,45例.两组间性别、年龄、结石大小无明显差异.结果 微创经皮肾镜组和输尿管镜联合封堵器组的术中、术后各项指标分别为:手术时间(78.2±14.1)min vs.(53.3±12.4)min(P<0.05),手术成功率为97.8%vs.94.2%(P>0.05),结石清除率为100%vs.91.8%(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4.4%vs.3.9%(P>0.05),住院时间(9.1±3.2)d vs.(5.5±1.4)d(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性休克,无输尿管损伤、肠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输尿管镜联合封堵器和斜卧截石联合体位微创经皮肾镜均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具体术式的选择须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医生的手术经验等因素综合考虑.

    作者:林毅锋;何强;黄典东;陈智林;万沛;赖德辉;姚史武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奥曲肽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减轻肝纤维化大鼠肝损伤

    目的 观察奥曲肽(OCT)对肝纤维化(HF)大鼠血清AST、ALT及肝组织Bcl-2、Bax、GRP78、CHOP表达的影响,探讨OCT是否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ERS)反应减轻大鼠肝损伤.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Con)组、模型(Mod)组和低、高剂量OCT治疗(OCT-L、OCT-H)组.除Con组外均采用每周2次皮下注射40%CCl43mL/kg诱导大鼠HF,期间OCT-L、OCT-H组每12小时分别给予OCT 1、10 mg/kg皮下注射.给药8周后处死大鼠,检测大鼠血清AST、ALT含量;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Ishak评分系统分析各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Bcl-2、Bax、GRP78、CHOP蛋白表达.结果 与Con组相比,Mod组和OCT治疗组大鼠肝脏病理变化程度、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血清AST和ALT含量以及Bax、GRP78、CHOP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1).与Mod组比较,OCT治疗组大鼠肝脏病理变化程度、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血清AST和ALT含量以及Bax、GRP78、CHOP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Bcl-2蛋白表达量上升(P<0.05),但两OCT治疗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CT可以减轻HF大鼠肝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与减轻了肝组织的ERS反应有关.

    作者:张慧平;张超;李方跃;安然;张冲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ScvO2和ABL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术期ScvO2和ABL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拟行胃肠道手术的老年患者55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深麻醉组D组(BIS40-49)27例和浅麻醉组S组(BIS50-59)28例.在监测指标SVV一定时,结合CVP进行液体管理,监测HR,MA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以及乳酸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D组丙泊酚用量与S组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vO2在S组内,T3~T5均高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比较,T3时间段S组明显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时间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L组内与组间各时间段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浅麻醉更能改善组织氧合,减少麻醉药用量.

    作者:马伟;高岩;白净;周进国;刘铁军;张树波;高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miR-499 A>G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大肠癌发病及预后关联分析

    目的 了解miR-499 A>G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汉族人群大肠癌发病及预后关系.方法TaqMan探针检测miR-499 A>G基因型分布,Logistic回归模型及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其与大肠癌发病及预后关联.结果共收集病例对照394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加模型下miR-499 A>G并未增加大肠癌发病风险(OR=1.22,95%CI:0.95~1.57).携带AA、AG、GG基因型大肠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6、43和18个月,Log Rank检验其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24,P=0.004);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miR-499 A>G(HR=1.26,95%CI:1.02~1.57)与不良预后显著相关.结论miR-499 A>G与汉族人群大肠癌发病无关联但影响其预后.

    作者:朱州;倪秉强;陈日新;甘涛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与D二聚体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与肺动脉栓塞(PE)危险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并经CTPA确诊为肺栓塞的患者201例其中高危组52例,中危组88例,低危组61例,治疗组67例,正常对照组38例.结果 肺动脉栓塞患者中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的血清PCT、Hs-CRP血浆DD与治疗组和或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与Hs-CRP浓度的变化与PE有相关性,其水平与DD浓度可作为肺动脉栓塞的危险分层鉴别诊断指标,有助于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

    作者:黄建敏;李春燕;师煜博;艾灵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氧化应激状态和脂质水平研究

    目的 探索和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总氧化状态和总抗氧化状态及脂质水平.方法 测量并对比分析51例COPD患者和45名健康对照者血清总氧化状态(TOS)、总抗氧化状态(TAS)、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浓度、血脂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结果 COPD组血清IMA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0.94±0.31 vs.0.62±0.25,P<0.001),COPD组血清TOS显著高于对照组(6.51±4.85 vs.4.53±3.81m,P<0.05),COPD组血清ox-LDL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5.91±3.61 vs.4.51±2.05,P<0.05).COPD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浓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36.49±9.60 vs.44.1±0.14,P<0.001).COPD组与对照组在TAS、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LDL)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OPD患者血清中IMA,ox-LDL和TOS较健康对照者显著增加,而HDL浓度显著降低,COPD患者血清中IMA和ox-LDL增加可能与其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所致机体TOS和TAS失衡相关.

    作者:陈贝贝;李振华;胡红玲;胡轶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1,25(OH)2D3抑制肝星状细胞激活和调控Th细胞分化治疗肝纤维化

    目的 明确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dihydroxyvitamin D3,1,25(OH)2D3]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病理学检查和肝功能血生化检查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检测α-SMA、TGF-β和collagen I表达观察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激活水平;流式细胞实验、ELISA、RT-PCR等衡量1,25(OH)2D3对CD4+T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结果 与肝纤维化模型组相比,1,25(OH)2D3治疗组肝细胞状态明显恢复.肝纤维化小鼠肝脏中collagenI、TGF-β和α-SMA表达明显增多(P<0.05),1,25(OH)2D3治疗后表达明显下降(P<0.05).1,25(OH)2D3治疗后Th1细胞和Th17细胞比例降低(P<0.05)、Th2细胞比例增加(P<0.05).1,25(OH)2D3治疗组小鼠的IFNγ、IL-17A和IL-22因子浓度水平较肝纤维化小鼠明显降低,IL-4浓度升高(P<0.01);RORγt和T-bet表达量降低,GATA3表达升高(P<0.01).结论 1,25(OH)2D3通过降低肝星状细胞激活水平以及调控肝纤维化中Th细胞的分化减轻肝纤维化.

    作者:许春杰;顾磊;蒋春晖;孙隆慈;刘晔;周鸿;徐庆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喉癌与HPV、EBV感染阳性表达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喉癌与HPV、EBV阳性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分型技术(HybriMax)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101例喉癌石蜡包埋组织标本进行37种HPV亚型检测和EBV定量检测,以43例声带息肉标本为对照.结果 喉癌组HPV阳性率13.86%,对照组HPV阳性率9.3%,HPV在喉癌组和对照组的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癌组EBV阳性率63.37%,对照组EBV阳性率13.95%,EBV在喉癌组和对照组的阳性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不同分化程度喉癌组织中EBV阳性率的比较,EBV在高分化型与中分化型喉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BV在高分化型与低分化型、中分化型与低分化型喉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病程的喉癌患者中EB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喉癌的发病与EBV感染密切相关,与HPV可能有关,HPV高危亚型感染在诱发喉癌的过程中有一定作用;喉癌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长短与EBV感染无明显关系.本研究将为喉癌的病毒学致病机制及临床上防治喉癌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张玉;陈晓平;李霞;李璨;鲁丹;马瑞霞;张燚;薛晓成;范静平;胡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对autotaxin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X蛋白(HBx)对autotaxin(ATX)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构建重组HBx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Bx和重组ATX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ATX,共转染HepG2细胞检测HBx对ATX基因启动子的作用.构建稳定表达HBx的HepG2.HBx细胞,Western blot检测HBx对ATX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共转染检测显示,pcDNA3.1(+)-HBx和pGL3-ATX共转染组的荧光素酶活性是空载体pcDNA3.1(+)和pGL3-ATX共转染组的1.47倍(P<0.000).Western blot检测显示,HepG2.HBx细胞AT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为HepG2细胞的1.75倍(P<0.05).结论 HBx可激活ATX基因启动子,上调ATX的表达,提示HBV感染可增强ATX/溶血磷脂酸的信号转导.

    作者:肖雅伦;苏何玲;谭燕莲;梁斌;谷云艳;莫之婧;黄红丽;刘永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肝血管周上皮细胞瘤的多种影像表现

    目的 探讨肝血管周上皮细胞瘤的多种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肝血管周上皮细胞瘤的多种影像表现,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和MRI检查后再行PET/CT检查,病例资料完整.结果 11例患者均为肝脏单发病灶,10例病灶位于肝右叶,1例位于肝左叶,病灶为圆形或类圆形,大者直径约13.5 cm,小者直径约1.8 cm,平均5.7 cm.CT平扫示肝内圆形或类圆形稍低密度影,边界清楚,较小病灶密度均匀,较大病灶密度不均匀,其内可见更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周边明显强化,门脉期病灶呈向心性不均匀强化,较大病灶内可见分隔,延迟期病灶强化明显减退呈等或稍低密度影.MRI平扫示病灶T1WI呈中等信号或稍低信号,较大病灶信号不均匀,病灶T2WI呈稍高信号,DWI病灶呈高信号,增强特征与CT类似.PET/CT检查所见,直径>3.0 cm病灶均可见放射性摄取异常浓聚或不均匀浓聚,SUV值大为12.2,小为3.6,平均值为5.7;直径<3.0 cm病灶表现为放射性摄取轻度浓聚,SUV值高为4.7,平均为2.9;仅1例直径约1.8 cm的病灶表现为无明显放射性浓聚,与正常肝组织放射性摄取相同;延迟1 h PET/CT显像示,所有病灶的SUV值均不同程度降低.结论肝血管周上皮细胞瘤PET/CT显像检查具有特征性,与常规影像检查相结合,可以明显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邓慧媛;丁莹莹;孙华;廖承德;徐唯;赵升;汪春;谢燃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中西药诱导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特征比较

    目的 观察中西药诱导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特征之异同.方法 2015年1-12月期间181例行肝穿术且因果关系评分>3分确诊DILI住院患者中,中药组75例,西药组66例,中西药组40例.采集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药组在年龄、临床分型和急慢性病程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纳差是各组中常见症状,无统计学差异(P>0.05),黄疸在中药组中发生率高,发热在西药组中发生率高,各组相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组凝血功能、白蛋白均正常,且均出现转氨酶水平明显升高,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西药组相比,中药组在血小板计数、总胆红素、总胆汁酸和血清铁水平上更高(P<0.05),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碱性磷酸酶水平降低(P<0.05).结论 中西药导致的药物性肝炎在年龄、临床分型、急慢性病程、转氨酶水平等方面类似,但西药易导致过敏性反应,中药易导致高胆红素血症.

    作者:吴欣;郭杨志;张良登;杜霄壤;吴孟晋;朱云;冯兴中 刊期: 2017年第1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