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痫前期孕妇血清以及胎盘组织中ITGB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李小叶;唐雅兵

关键词:整合素β1, 子痫, 胎盘, 血清
摘要:目的 检测子痫前期孕妇血清以及胎盘组织中ITGB1的表达中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轻度子痫前期以及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各50例,另选择与其相匹配的正常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ITGB在胎盘以及血清中的表达变化.Pearson相关性分析正常孕妇以及子痫孕妇的ITGB1的相关性,探讨血清ITGB1的表达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以及预测价值.结果 子痫前期患者中血清以及胎盘组织中的ITGB1均明显高表达,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孕妇中ITGB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1).血清ITGB1的表达量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蛋白以及眼底血管疾病呈正相关.血清ITGB1作为子痫的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751,特异度为81%和灵敏度为75%.结论 ITGB1参与到子痫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并且与临床症状呈正相关,血清ITGB1的表达可作为预测子痫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miR-132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传导通路中的表达

    目的 通过机械损伤致神经病理痛大鼠模型,检测神经系统不同节段miR-132定量变化.方法 45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Native)、假手术组(Shame)和坐骨神经结扎组(BCCI),每组15只.于术前1 d,术后1、7、14 d测定机械痛阈(MWT).取海马,L4~6脊髓背角、背根神经节并采用RT-PCR定量检测miR-132的表达.结果 BCCI组MWT在术后7和14 d明显低于Native组及Shame组(P<0.01).MiR-132表达量:(1)背根神经节:术后第7天BCCI组和Shame组相比Native组均明显降低(P<0.05);第14天Shame组恢复至术前水平,而BCCI组表达量仍降低(P<0.05).(2)脊髓背角:术后第7天BCCI组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第14天BCCI组与Shame组均明显降低(P<0.05).(3)海马:术后第14天BCCI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 miRNA-132参与了损伤性神经病理痛的发生发展.miRNA-132在BCCI大鼠模型的疼痛传导通路不同节段不同时间节点表达水平发生显著的变化,不同部位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作者:施燕渲;朱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心率控制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慢性心衰(CHF)患者入院后予以积极控制心率后对炎症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12月在上海市浦东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的120例CHF患者,随机分配至治疗组及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以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积极控制心率,以患者静息心率降至55~60次/min为目标心率指导药物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静息心率,炎症因子水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变化以及血浆BNP水平.结果 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静息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患者炎症因子(CRP、IL-1β、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VEDD、LVESD及血浆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积极控制心率可降低CHF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心功能.

    作者:陆铭;蒋庆渊;刘春兰;刘莹莹;凌佳;阚丽红;庄晓华;蔡振荣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MicroRNA-150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Micro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能够与特定的mRNA结合,通过与靶基因mRNA3'非翻译区(3′UTR)的完全或不完全配对,降解靶基因mRNA或抑制其翻译,从而对蛋白编码基因进行转录后调控,参与机体个体发育、细胞凋亡、增殖及分化等生命活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miRNA能够通过影响DNA甲基化及TLR信号通道等多个环节,调控免疫系统中多种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及其与其他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能使得免疫应答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1-2].miRNA的异常表达会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及造血系统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并参与多种临床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但由于miRNA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作用靶点多样、调控方式复杂等多种问题,为人类进一步深入研究其具体调控机制增加了难度.

    作者:刘江琦;刘志强;邱书奇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对喉罩置入成功率和不良反应

    目的 观察盐酸达克罗宁胶浆作为润滑剂及局麻药对全麻喉罩置入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输尿管镜碎石术患者80例,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盐酸达克罗宁胶浆组(A组)与石蜡油组(B组).麻醉诱导后盲探插入涂抹有盐酸达克罗宁胶浆或石蜡油的喉罩,记录患者入室时(T0)、喉罩置入前(T1)、插入即刻(T2)、置入后3 min(T3)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以及喉罩置入的时间、一次性成功率、术后24 h患者咽部不适、咽痛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T1、T2、T3时点的SBP、DBP、HR低于T0(P<0.05);A组和B组喉罩一次置入成功率分别为90%和9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随访患者咽喉不适或咽痛的发生率A组和B组分别为3例和12例(7.5%vs.30.0%),A组低于B组(P<0.05).结论 盐酸达克罗宁胶浆作为润滑剂用于1代喉罩全麻输尿管镜取石术,可以有效的降低术后咽部疼痛或咽部不适的发生.

    作者:欧阳杰;屈启才;思永玉;李元;李福全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一期后前路手术治疗儿童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儿童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科收治的儿童胸腰椎结核资料,观察组(A组)采用一期后前路手术治疗25例,对照组(B组)采用分期后前路手术治疗16例.统计分析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用疼痛VAS评分、后凸角度、神经功能ASIA分级、骨融合情况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A组(202±50)min,B组(254±46)min;出血量A组(332±126)mL,B组(432±106)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12~60个月,两组患者愈合良好,无结核复发、内固定松动断裂等,两组均达到骨性融合.神经功能障碍者ASIA分级均有1~2级恢复.VAS评分、后凸角度术后较术前有明显改善.疗效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胸腰椎结核采用一期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可以即刻稳定脊柱,手术安全有效,可以达到分期手术相似的临床疗效,且手术时间短,出血少.

    作者:王松;杨函;康建平;王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SuperPath微创后入路全髋置换的早期疗效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SuperPath微创后入路与标准后入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THA)早期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我院采用SuperPath微创后入路THA(SuperPath组)31例,观察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并与同期21例行标准后入路THA手术(标准组)进行比较.结果 SuperPath组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低于标准组,手术时间高于标准组(P<0.05),SuperPath组术后1、3、5 d改良Barthel指数和Berg平衡量表评分及术后6周、3个月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标准组(P<0.05),两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令人满意,无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 与标准后入路THA比,SuperPath微创后入路THA具有切口小、损伤小、术后活动快、可快速康复等优点,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徐昌奎;蒲小兵;陆遥;杨淏淇;郑小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染色体畸变类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 MDS)是一类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其特征是骨髓病态造血,细胞减少,骨髓一系或多系异型增生.临床表现主要为贫血、出血、感染等,容易发展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1].MDS多见于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70岁.总体发病率为3~5/100000,而7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上升到大于20/100000[2].染色体畸变在MDS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用传统的细胞遗传学检测方法发现大约50%的原发性MDS患者和近80%的继发性MDS患者都有染色体畸变[3].MDS中染色体畸变表现多种多样,具有很大程度的异质性,有的表现为单纯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结构异常,如染色体片段的缺失(deletion)、扩增(duplication)、单亲二倍体(uniparental disomy,UPD),有的表现为多条染色体结构异常和数目异常的复杂核型(com-plex karyotype,CK)[4],这些染色体畸变可能发生在人类的每一条染色体上.因此,MDS的发生与染色体畸变有密切关系,检测染色体畸变对于MDS患者的正确诊断、分型、指导治疗、评估预后都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褚玉新;胡钦勇;宋启斌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遗传因素与合用丙戊酸的南方癫痫患儿对拉莫三嗪疗效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在合用丙戊酸(VPA)的儿童癫痫患者中,年龄、性别、体重、UGT1A4142T>G基因多态性等影响因素对拉莫三嗪(LTG)疗效的影响,并明确中国南方癫痫儿童患者LTG的有效血药浓度.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9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内科就诊的癫痫患儿72例,均采用LTG+VPA联合治疗.采用液质联用法检测LTG的浓度,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测定UGT1A4142T>G的基因型.采用卡方检验、非参数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探讨各影响因素与LTG疗效的相关性及有效血药浓度.结果 合用VPA时,年龄越小、体重越轻,其疗效相对差.男性较女性容易获得较好疗效.UGT1A4142T>G对LTG疗效无显著影响.合用VPA时,患儿LTG的有效血药浓度为>2μg/mL.结论 年龄显著影响LTG的疗效;合用VPA时,南方癫痫患儿LTG的有效血药浓度应>2μg/mL;本研究能为中国南方癫痫儿童的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

    作者:何艳玲;和凡;莫小兰;李嘉丽;王雪丁;张杰;陈娟;温预关;尚德为;杨业春;侯连兵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PCI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替格瑞洛疗效的相关性

    目的 通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DM)行冠脉介入术(PCI)患者进行研究,采用聚PCR RFLP法进行CYP2C19基因型检测,评价替格瑞洛对CYP2C19基因多态性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494例患有ACS合并DM行PCI术的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与个体治疗组,常规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0.1 g/d联合氯吡格雷75 mg/d;个体治疗组采用聚PCR RFLP法进行CYP2C19基因型检测,携带野生型基因(*1/*1)归为快代谢型,突变杂合型(*1/*2、*1/*3)为中间代谢型、突变纯合型(*2/*2、*2/*3、*3/*3)为慢代谢型.快代谢型给予阿司匹林0.1 g/d联合氯吡格雷75 mg/d,中间代谢型及慢代谢型给予拜阿司匹林0.1 g/d联合替格瑞洛90 mg每天2次,所有患者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持续时间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常规治疗组其出现心源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及心绞痛、支架内血栓、脑卒中及靶血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个体治疗组(P<0.05),在出血风险方面,主要出血及次要出血发生率在两组患者之间无差异(P>0.05),小出血发生率以个体治疗组的中间代谢型稍高,但与快代谢型及慢代谢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合并DM患者在PCI术后使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聚集的疗效不受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影响,且不增加12个月内出血风险.

    作者:梁茜;王蔚;杨希立;李炜杰;许兆延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rhuPAa-melittin在卵巢癌体内外的作用机制

    目的 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的rhuPAa-melittin作用于卵巢癌细胞的活性,进而初步探讨rhuPAa-melittin对卵巢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体内抗瘤作用.方法 利用不同浓度的rhuPAa-melittin蛋白分别作用于人卵巢癌细胞48 h,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rhuPAa-melittin蛋白作用于卵巢癌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移植瘤的生长情况.结果 分别以0、4、8、16μg/mL浓度作用人卵巢癌细胞48 h,凋亡率分别为1.16%、3.83%、6.51%、10.2%.不同浓度下G0/G1期细胞无明显作用,主要作用于S期,阻止由S期进入G2/M期,从而抑制肿瘤生长.结论 rhuPAa-melittin在卵巢癌的体内外实验中有效抑制了肿瘤的生长.

    作者:金世光;戴燕;李城;李昌熙;王大新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基于多肽阵列技术构建的细胞穿膜肽靶向抑制炎性痛大鼠NR2B磷酸化

    目的 我们已经基于多肽阵列技术构建了可以靶向抑制Fyn与PSD95相互作用的穿膜短肽FynP,本实验旨在验证Tat-LK15运载此短肽抑制炎性痛大鼠NMDA受体3B亚基(NR2B)磷酸化进而治疗炎性疼痛的可行性.方法 Tat-LK15与FynP短肽连接形成稳定的细胞穿膜肽Tat-LK15/FynP,乱序FynP作为对照(Tat-LK15/mFynP);然后检测腹腔注射Tat-LK15/FynP对完全弗氏佐剂(CFA)炎性痛模型大鼠脊髓背角(SCDH)Fyn与PSD-95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并且测定SCDH磷酸化NR2B(p-NR2B)表达水平的变化,另外测定腹腔注射此复合物后炎性痛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及热缩足反射持续时间(TWL)的变化.结果 Tat-LK15/FynP注射后3 d,炎性痛模型大鼠SCDH Fyn与PSD-95的结合受到抑制,FynP及Tat-LK15/mFynP无此作用,炎性疼痛大鼠p-NR2B蛋白水平的表达下降51%(P<0.01),FynP及Tat-LK15/mFynP注射后p-NR2B后的表达无明显变化.Tat-LK15/FynP腹腔注射后3、7、14及21 d炎性痛大鼠的MWT显著增高,TWL显著缩短(P<0.01),FynP及Tat-LK15/mFynP无此治疗作用.结论 Tat-LK15可有效运载此短肽抑制慢性炎性痛大鼠Fyn与PSD95相互作用,从而抑制NR2B的磷酸化激活,进而对炎性疼痛大鼠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李建玉;杨秀环;马家慧;陆建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通过AKT信号通路促进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B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引起的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ASMCs)钙化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HASMCs,随机分为对照组、DMSO组、AGEs组和AGEs+LY294002组,冯库萨染色检测各组钙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GEs组钙化相关蛋白骨形成蛋白-2(BMP-2)、骨保护素(OPG)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AGEs组P-AKT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与AGEs组相比,AGEs+LY294002组钙化相关蛋白BMP-2、OPG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 AKT信号通路在AGEs引起的HAVSMCs钙化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侯青春;曾宏;孙晓磊;何虎强;张雷;袁罡;刘勇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川崎病急性期中性粒细胞功能的活化及与冠脉脉损伤的关系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以全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发热性疾病,主要影响中小动脉,尤其是冠状动脉,目前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常见的病因.其病因目前仍未明确,可能与感染及异常免疫反应有关.及时大剂量IVIG治疗可以明显减少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但仍然有 10% ~ 15%的KD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害.目前,KD的病因和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者发现,KD急性期炎症细胞如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在冠脉中大量聚集,而同时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在病程的第10天左右也达到峰值,在死亡病例的冠脉的标本中发现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变形穿壁,甚至在单核细胞渗透入血管壁之前,已发现中性粒细胞的穿壁运动[1],同时在KD的急性期也存在中性粒细胞的凋亡延迟[2].

    作者:胡静;钱炜;李红;李琪;沙红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白质完整性分析

    目的 探索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与无抽搐电休克(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白质完整性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120例,随机分为MECT组(60例)和rTMS组(60例),分别给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8次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12次.采用PANSS评定临床疗效;RBANS评价认知功能;TESS评定不良反应;通过FA值评估白质结构完整性.结果 治疗后MECT组与rTMS组PAN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PAN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MECT组与rTMS组RBAN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RBAN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MECT组TESS评分高于rTM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MECT组与rTMS组左侧扣带回前部、左侧扣带回后部、左侧前额叶以及胼胝体膝部较治疗前FA值都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MS组较MECT组治疗后各脑区FA值增幅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CT及rTMS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且rTMS较MECT更为安全,对阻止白质完整性损害的作用较MECT强.

    作者:蒲丽;向波;梁雪梅;刘可智;罗立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tDNA样本中EGFR-T790M基因突变分析

    目的 采用液体活检技术检测171例NSCLC患者外周血ctDNA样本中EGFR-T790M的突变情况,并结合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超级扩增阻碍突变系统(super ARMS)法检测171例样本中EGFR-T790M的突变情况.结果 在171例样本中T790M基因的突变率为7.60%(13/171),且多数为Ⅲb~Ⅳ期的肺癌患者.未经TKIs治疗样本的T790M突变率为2.05%(3/146)明显低于经TKIs治疗后样本的突变率40.00%(10/25,P<0.001).服用第一代TKI药物时间在6~10个月或>10个月样本的T790M突变率分别为75.00%(3/4)和60.00%(6/10)明显高于服药时间<6个月的T790M突变率9.10%(1/11,P=0.033,P=0.023).结论 EGFR-T790M基因突变多见于有TKI用药史且服药时间>6个月的晚期NSCLC患者,动态检测EGFR-T790M的突变状态可有效指导临床的用药.

    作者:杜亚茜;马煜辉;杨长绍;叶联华;丁晓洁;李权;郭银金;刘俊熙;黄云超;周永春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大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大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DEACMP)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将90只SD级雄性健康成年大鼠按简单随机化方法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BC组)、空气对照组(AC组)、DEACMP组.DEACMP组采用腹腔注射一氧化碳法建立DEACMP模型,AC组在腹腔内注射等量空气,BC组不作任何处理.将3个组按染毒后第1、3、7、14、21、28天分为6个亚组.运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认知行为学改变,TUNEL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EPO的表达.结果 DEACMP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较BC组和AC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ACMP组凋亡指数(AI)在染毒后第1天开始逐渐升高,第7天达峰值,并保持较高水平持续到第28天,各时间点均高于BC组和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ACMP组EPO蛋白的表达从染毒后的第1天开始有较明显的升高,在染毒后第3天达到峰值,第7天后开始逐渐降低,各时间点EPO表达高于BC组和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O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中后期表达降低、抗凋亡作用减弱可能是DEACMP发病原因之一.

    作者:朱木林;余倩;陈炳达;李经伦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吲哚胺2,3-双加氧酶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作用

    目的 分析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皮损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水平,探究其局部代谢色氨酸及对T细胞增殖能力的抑制作用,以探索其在恶性黑色素瘤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免疫组化观察30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瘤体、10例黑色素瘤患者正常皮肤及10例健康成年人包皮中IDO蛋白表达情况,计数IDO阳性细胞的比例.分离瘤体上皮细胞,与含100μmol/L色氨酸的Hanks液共孵育后测定色氨酸代谢产物犬尿氨酸的浓度,用以反映瘤体细胞代谢色氨酸的能力.瘤体上皮细胞与T细胞共培养,观察其对多克隆激活剂刺激T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正常皮肤中IDO(+)细胞极少,但在恶性黑色素瘤组织中大量聚集.瘤体内IDO(+)细胞/总体细胞比例[(28.5±9.4)%]显著高于健康对照正常表皮[(3.4±1.5)%,P<0.05]以及黑素瘤患者对照皮肤[(4.7±2.3)%,P<0.05].瘤体上皮细胞在体外代谢色氨酸的能力强于健康对照表皮细胞.瘤体细胞体外可抑制共培养体系中的T细胞增殖.结论 恶性黑色素瘤瘤体中存在大量IDO(+)细胞,这些细胞可能介导局部免疫耐受.

    作者:王敏;谢婷;谢震;吴冬梅;谭小军;应川蓬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精神分裂症伴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分析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伴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减少患者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方法 168例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78例精神分裂症伴有代谢综合征组(A组)和90例精神分裂症不伴有代谢综合征组(B组),对其分别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其心率变异性(HRV),并与92例正常对照组(C组)进行对比.结果 A组和B组LF、HF、SDNN、SDANN、RMSSD、PNN50值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LF、HF、SDNN、SDANN、RMSSD、PNN50值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精神分裂症自身的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RV值的影响因素为病程(OR=1.864,95%CI 1.110~3.128)、年龄(OR=1.170,95%CI 1.018~2.491)、抗精神病药物种类(OR=2.419,95%CI 0.976~1.835)、腹部肥胖(OR=2.425,95%CI 1.347~4.366)、血压值(OR=1.263,95%CI 1.575~3.937)、血糖值(OR=3.376,95%CI 1.359~2.923)、血脂值(OR=2.178,95%CI 1.492~6.756).结论 精神分裂症伴代谢综合征患者存在明显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排除精神分裂症自身的影响,其他可能的危险因素是病程、年龄、抗精神病药物种类、腹部肥胖、血压值、血糖值、血脂值.

    作者:段敬利;潘伟盟;穆俊林;崔桂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ASPP2及P16INK4a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凋亡的关系

    目的 探讨ASPP2、P16INK4a在食管癌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凋亡的相关性.方法 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112例食管癌及31例正常食管黏膜ASPP2、P16INK4a的表达,分析它们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在上述蜡块中随机选取37例食管癌及12例正常食管黏膜,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上皮细胞的凋亡情况,分析凋亡阳性率与以上二标记物在食管癌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ASPP2、P16INK4a在食管癌与正常食管黏膜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二者异常表达均与食管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TUNEL检测显示正常食管黏膜与食管癌的凋亡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其与ASPP2、P16INK4a在食管癌的表达相关(P<0.05).结论 ASPP2、P16INK4a参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及凋亡等过程,联合检测二者可辅助食管癌诊断并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李凤玉;王丽梅;魏淑霞;吕洋;李秀娟;李柔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自溶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指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通常由于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糜烂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持续、完全闭塞.通过静脉溶栓、PCI尽早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 related artery,IRA)是有效的急救措施.临床过程中IRA自溶现象时常可见[1-3],但有关替罗非班对AMI早期自溶的影响少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使用替罗非班对AMI IRA早期自溶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作者:董淑娟;楚英杰;余海佳;孔春灵;王宇航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