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红
目的 探究中药熏洗结合针灸推拿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编号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仅给予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观察组低,疼痛和肿胀程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时,采用中药熏洗结合针灸推拿康复治疗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赵洪君 刊期: 2018年第54期
进入21世纪以来,已经有许多的欧美国家将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加入到了儿科的护理管理当中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近几年,我国也开始意识到了风险防范式管理在儿科护理当中的重要性,开始逐渐在日常的护理工作当中开始渗入风险式防护管理,下面我们将主要讨论在儿科的日常护理当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我们针对这些风险可以采取的防范措施,力求为今后儿科的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王魏荣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探讨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心绞痛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绞痛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硝酸异山梨酯,观察组应用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完成后,临床治疗效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均较优,其中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6%,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心绞痛患者中采用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环磷腺苷葡胺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清春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并总结提高依从性的相关对策.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心理及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上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上肢功能锻炼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行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上肢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黎玉洁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探究和分析潘生丁预防小鼠减压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雄性小白鼠100只构建动物模型,将其随机分为用潘生丁组和对照组.将两组小白鼠进行增压和快速减压处理,建立减压病模型,观察小鼠体征并采集减压前后血样测定血小板计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用药组小鼠减压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更低,且用药组小鼠循环血小板计数减少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潘生丁在减少动物减压型气泡和抑制血小板凝聚方面有一定作用,为预防人体减压病药物的研制提供了动物实验依据,能否用于临床还需要今后的研究进行论证.
作者:王瑞;王丽华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本文主要就手术室护理干预模式对于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情况进行了探究.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手术护理干预,就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出现伤口感染的机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模式,能够有效预防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的手术切口出现感染的情况,因此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阎胜娟;朱庆巍;冯国强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对甲状腺癌手术后的患者使用左甲状腺素搭配养阴散结汤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接收的患有甲状腺癌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两组.给对照组患者使用的是左甲状腺素钠片,观察组患者使用的是服用左甲状腺素钠配合养阴散结汤的方法.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的效果和疾病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血清和TG值在经过了治疗结束之后有明显的下降(P<0.05),其大的甲状腺结节也缩小了(P<0.05),临床症状也有了很好的改善,总体治疗效果要比对照组高出很多(P<0.05).结论 给甲状腺癌症手术患者术后使用左甲状腺素钠配合养阴散结汤对改善患者的疾病有很好的效果,这种方式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新春 刊期: 2018年第54期
随着近年来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日常生活中的工作压力也在不断增加,这也导致了一些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并且已经开始慢慢的趋于年轻化.特应性护理属于常规心内科护理的推出的一种全面人性化的临床护理措施,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根据患者自身特点进行相应的具体护理,通过特应性护理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升护患之间的信任,从而使患者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帮助患者进行病情的恢复.本文为了能够研究护理急性心梗患者的佳方法,通过对某院收治的急性心梗病人进行特应性护理干预研究,从而为今后的急性心梗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孙丽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探讨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关系及防范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干预治疗的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开展前后将其分为两组,各130例,比较入选患者实施优化护理管理前后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情况,同时探讨其引发原因,并实施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干预.结果 开展优化管理前,急诊手术、手术时间>3?h、参观人数>3人及接台手术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较高(23.0%);开展优化护理管理后手术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下降(1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优化护理管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9%显著高于开展前7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在手术室中实施手术室优化管理模式可显著降低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率,同时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是较为理想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临床推广价值高.
作者:施玲燕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主要是对胆结石的超声诊断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误诊的原因,并且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此来促进超声诊断胆结石的准确性,降低误诊的几率.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胆结石手术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超声诊断,并且对手术的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探讨产生误诊的原因.结果 在300例患者中,诊断正确率为96.67%(290例),误诊率为3.33%(10例).结论 对于医院超声诊断胆结石来说,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均好,但是在诊断中还是存在一些局限性,出现个别误诊的现象,所以必须提升诊断的水平,针对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误诊的几率.
作者:孟炜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多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8月在我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57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57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体重、BMI、腰围和臀围等)和生化指标(总胆固醇、血尿酸和甘油三酯等)参数差异.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生化指标参数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多因素主要有BMI、血尿酸、甘油三酯等,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疾病除了要控制血糖和血压,还需关注患者的生化指标、体重等,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疾病复发风险,有着积极的研究价值.
作者:季远星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对老年人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医院收治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手术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手术治疗组患者Neer评分的优良率为94.74%,显著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组患者总满意度为89.47%,高于保守治疗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方法在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作者:贺兵;田元高;凡波;代文福;陈然;廖泽刚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分析风险因素管理护理在降低手术室感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强化对风险因素的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室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通过不同的护理服务之后,研究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1.22%)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1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因素管理护理在降低手术室感染率中的应用效果突出,能够显著减少患者手术室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亚飞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对超声检查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50例作为Ⅰ组,另选取同期没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50例作为Ⅱ组,均实施超声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Ⅰ组患者硬斑、混合斑中度狭窄及重度狭窄发生率比Ⅱ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软斑及轻度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清晰的反应出颈部动脉斑块与血管中膜的实际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景晶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探究分析普外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普外手术的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接受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实验组37例接受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以及法华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30%,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为5.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为25%.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接受普外科手术的患者中采取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以及法华林治疗能够有效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侯学增 刊期: 2018年第54期
近年来,在临床医学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多使用药物进行治疗,而在治疗过程中,是否能使用科学合理的在临床医学中,对患者疾病治疗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其中药物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反应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为了有效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对人体带来的影响,就要对现当代应用的药物进行深入而又全面的认识,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尽可能降低当代药物的不良反应带来的威胁.
作者:赵晓红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探讨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给予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的短期预后造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G、TC、HDL-C、LDL-C、AST以及ALT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DL-C与TG变化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AST、ALT、TC以及LDL-C与治疗前相比下降程度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梗死后心力衰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以及随访期间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无患者死亡.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STEMUI患者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患者降脂效果不造成影响,但能有效减少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不同剂量对用药安全性不具备影响,对患者预后具有改善作用.
作者:陈帅 刊期: 2018年第54期
布鲁杆菌病一般也会被称为波状热,这种疾病是由布鲁杆菌引发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或急性传染病,因而布鲁杆菌病是自然医源性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多汗、发热以及程度不同的关节痛等.本篇文章在此基础上,主要对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在布鲁杆菌病诊断中的相关应用内容等进行研究和分析.
作者:陈跃龙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研究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NICU患儿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我院NICU收治的200例新生儿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探视人数、纯母乳喂养率、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儿探视人数差异具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NICU患儿的母乳喂养率,促进母婴的接触,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昌荣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对比探讨B超引导下行无痛人流与常规人流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3月在本院接受人流治疗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分析,依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常流组(常规人流)和引导组(B超引导下行无痛人流),各100例.对两组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结果 引导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手术时间(17.35±2.21)min、术中失血量(12.63±5.23)mL、并发症发生率为3%,明显优于常流组的77%、(38.68±5.26)min、(39.28±5.47)mL、2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人流治疗效果相比,经B超引导下行无痛人流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何雪芹 刊期: 2018年第5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