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美祥;余繁荣;鲁郡;王林艳;王宏涛;于雪梅
目的 观察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模型(CCI)的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上PAR2和TMEM16A的表达,探讨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和CCI组,两组分别检测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采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DRG神经元上PAR2和TMEM16A表达.结果 与Sham组比较,CCI组术前TW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各时间点均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PAR2与TMEM16A在大鼠DRG神经元上共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CCI组术后7、14 d的PAR2和TMEM16A蛋白表达均出现明显增加(P<0.01),且CCI组14d高于7d的PAR2和TMEM16A蛋白表达(P<0.05).结论 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DRG神经元上PAR2和TMEM16A蛋白表达水平较Sham组显著升高,这些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可能是导致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原因之一.
作者:张萌;陈沁怡;谭朝阳;马克涛;李丽;代志刚;王胜;司军强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排便障碍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74例首发轻型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存在卒中后排便障碍将其分为排便障碍组与非排便障碍组,对可能影响卒中后排便障碍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分析这些因素对排便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274例轻型卒中患者发生排便障碍74例,发生率为27.0%,单因素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等4个因素为轻型卒中后排便障碍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高龄、糖尿病、基线NIHSS评分为卒中后排便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伴排便障碍的轻型卒中患者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差异明显(P<0.05),基线NIHSS评分可预测轻型卒中后排便障碍患者的预后.结论 轻型卒中患者急性期排便障碍可能增加患者不良预后的风险,女性、高龄、糖尿病、神经功能缺损严重更容易发生卒中后排便障碍,值得临床工作者重视.
作者:卞静;杨怡尧;易兰;徐敏;方琪;董万利;倪健强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联合择时用药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 76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予替米沙坦片+氢氯噻嗪片+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A组早8点口服,B组晚8点给药.观察两组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血浆血管紧张素Ⅱ、血浆内皮素-1(ET-1)、血浆肾素、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以及Chemerin蛋白的水平.结果 治疗后,B组的24 h SBP、dSBP、nSBP显著低于A组(P<0.05).而B组的杓型值显著高于A组(P<0.05).B组的杓型转变率显著高于A组(P< 0.01).B组早6点及晚12点的肾素、血管紧张素Ⅱ、ET-1、MMP-9、Chemerin蛋白显著低于A组(P<0.05).B组各指标晚12点的变化程度较早6点更加显著(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氢氯噻嗪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予晚8点给药的降压效果优于旱8点给药.
作者:张中潇;杨春;杨国文;卢亚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羟考酮联合右美托咪啶应用于腹腔镜胃癌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本院外科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择期行腹腔镜胃癌手术的患者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羟考酮组(O组,n=20)和羟考酮+右美托咪啶组(OD组,n=20).术后采用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镇痛泵按压次数、Ramsay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对两组患者开泵后2、5、8、11、24、48 h的镇痛效果进行评估,同时记录和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开泵后2、5、8、11、24、48 h的镇痛效果比较发现OD组的VAS评分和按压次数均低于O组(P<0.05),两组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D组的满意度评分高于O组满意度评分(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有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考酮联合右美托咪啶对腹腔镜胃癌患者术后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
作者:陈延云;于玲;谭宏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构建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风险评估量表并进行危险分层.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世纪坛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术后病理证实为PTC的502例患者的资料,明确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风险评估量表并进行危险分层,评估量表的预测价值,之后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术后病理证实为PTC的100例患者的资料对量表进行验证.结果 选取5分作为CLNM的佳诊断界值,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3.8%和70.2%,≤4.5分CLNM风险为低危,5.0 ~ 7.0分为中危,≥7.5分为高危.使用其余100例病例对量表进行验证,灵敏度为79.5%,特异性为78.7%,阳性预测值70.5%,阴性预测值85.7%.结论 CLNM风险评估量表对评估CLNM风险提供了一个简便、直观的量化指标,更有利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作者:闫维;姜涛;郑晓;张冬雪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比较吸入不同浓度的七氟烷麻醉对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肌保护效应.方法 合并冠心病患者96例平均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高浓度七氟烷组(S1组)和低浓度七氟烷组(S2组).采用依托咪酯、丙泊酚、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和芬太尼麻醉诱导和维持.分别维持S1组和S2组BIS在35 ~ 45和45~55.C组BIS在40 ~ 50.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即刻和拔除气管导管即刻记录心电图ST段和在麻醉诱导前和拔管毕抽取静脉血栓测血清cTnT、超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结果 与C组比较,S1组和S2组高血压、心动过速、心肌缺血、期前收缩和房颤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S1组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与S1组比较,S2组低血压、心动过缓和心肌缺血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与C组比较,S1组和S2组拔管毕时血清hs-cTnT、cTnT和hs-CRP浓度均降低(P<0.05).结论 吸入1.0%~2.5%七氟烷保持BIS为45 ~ 55对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肌保护效应更佳,风险更小.
作者:董楠;张继如;简金金;郑雁;凌育峰;庞庆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晚期肺癌的预后差,在靶向治疗及化疗失败后并没有很有效的治疗选择[1-2].甲磺酸阿帕替尼是我国自主开发的一种针对VEGFR2的小分子靶向药物,在胃癌及乳腺癌中已见到明显疗效[3-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国内也有报道,显示了一定的疗效[5].本研究收集了本院2014年12月到2017年1月间经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31例,观察了其在不同肺癌类型中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同时探讨了血浆中VEGF及VEGFR2与其疗效的相关性.
作者:张靖宇;蒋华;朱明珍;吴艳;徐海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比较改良骨水泥推注套筒(前端封闭,单侧开口)与传统直推骨水泥套筒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自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选取78例有PVP指征的单节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OVCF),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在DSA透视下实施PVP.对比两组术中X线暴露剂量、手术时间、骨水泥渗漏情况、VAS评分(术前、术后3d、术后6个月)、术后半年内再骨折率及术后骨水泥分布情况.结果 两组均获得随访6~ 12月,骨水泥渗漏情况:观察组椎旁5例,对照组椎旁9例,椎前1例.两组均未发生神经及血管损伤,无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随访半年均未发生再骨折.两组放射剂量及手术时间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水泥注入量及术前术后VAS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骨水泥分布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骨水泥推注套筒的使用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X线暴露及降低骨水泥渗漏率,临床效果无差异.
作者:薛厚军;潘磊;黄必留;陈伟雄;刘青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累及髋关节的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相关资料,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治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痛风性关节炎的病例,根据是否累及髋这个特殊部位分为髋关节组和常见关节组(髋关节不累及),其中髋关节组进一步根据病情分为急性组和慢性组,比较各组病例的基本临床资料.结果 与常见关节组相比,髋关节组病例通常合并肥胖或既往患侧髋部外伤史,男性患者发病年龄轻,同时髋关节组病例全部为单侧髋部受累,局部无明显红肿热痛.CT及超声检查可为早期诊断提供辅助,必要时需手术或病理检查确诊.结论 累及髋关节的痛风性关节炎临床上缺乏特异诊断标准,容易与髋部其他相关疾病混淆,在髋部疾病的临床诊断不明确时,应考虑髋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可能性.
作者:吴炜戎;娄爱菊;蒋春梅;谢启新;蔡晓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HIV/AIDS合并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患者临床特征的区别及疗效分析.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诊治及随访的肺结核患者189例,根据CD4+T淋巴细胞数是否> 200个/μL将HIV/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102例)分为A组(CD4+T≤200个/μL)和B组(CD4+T>200个/μL),单纯肺结核87例为C组.分别对患者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表现及疗效等进行分析.结果 与B、C组相比,A组临床表现以全身症状为主,实验室检查阳性率均较B组、C组低,全胸片多表现为弥漫性分布,多肺野常见,纤维条索、空洞影较少.B组多肺野浸润较C组常见,PPD阳性率低于C组,均P<0.017.相同治疗方案A组总有效率低于B、C组,治疗延长3个月与B、C组相当.结论 对疑似HIV/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行CD4+T淋巴细胞检测对该类患者早诊断治疗与隔离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晓宁;范晓云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病例1,男,46岁.因“发作性咳嗽伴喘息5年,再发伴腹部不适1个月”于2015年11月入院.诊断支气管哮喘5年,规律吸入“舒利迭50/250”治疗,近2年哮喘发作3~4次/年,外院多次胸片提示肺炎,且血EOS明显升高,抗感染无效,激素治疗有效.1个月前咳喘再发伴上腹痛,呈持续性加重至剧烈上腹痛,进食尤甚,严重时不能进食,制酸解痉止痛疗效不佳.
作者:陈健华;刘知陶;李寅环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为研究snail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表达水平差异以及snail的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NSCLC患者术中切除的癌组织、配对癌旁组织以及因良性疾病切除的正常肺组织.采用实时免疫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snail mRNA的表达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snail的蛋白水平表达.结果 NSCLC组织snail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配对癌旁组织(P<0.01)及正常的肺组织标本(P<0.01);snail mRNA和蛋白阳性表达与NSCLC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P< 0.05).结论 高表达的snail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NSCLC的转移,snail可以作为判定NSCLC恶性程度的参考因素及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为snail的形态学及功能学实验的深入研究和靶向治疗提供了重要基础.
作者:卢锐;冼磊;武国煜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茜草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叶间动脉平滑肌细胞BKCa通道功能和表达的变化.方法 应用尾动脉测压仪、压力机动图技术、膜片钳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观察茜草素干预前后SHR收缩压,肾叶间动脉血管直径,BKCa通道电流和beta亚基表达的变化.结果 (1)茜草素干预后,SHR收缩压较干预前降低(P< 0.01);(2) ibTX抑制茜草素对SHR肾叶间动脉血管段的舒张作用(P<0.01);(3)茜草素增强SHR肾叶间动脉平滑肌细胞BKCa通道介导的电流(P<0.05);(4)茜草素干预第21天,BKCa通道beta亚基表达上调(P<0.01).结论 茜草素通过调节BKCa通道beta亚基功能,引起平滑肌细胞超极化,肾叶间动脉舒张和SHR收缩压降低.
作者:章艳萍;王元媛;干艳捷;王家宁;张传林;李晓雯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继发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我院确诊SAP继发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标本来源、病原菌分布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1)标本来源:培养阳性标本共156例,以痰液标本多(46.79%);送检血液标本1周以内多(70.59%),痰液标本1~2周多(64.38%),胰腺坏死组织或胰周积液标本3周以后多(5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病原菌:分离培养出菌株156株,革兰阴性菌86株(55.13%),以鲍曼溶血不动杆菌和大肠埃希菌常见,革兰阳性菌41株(26.28%),真菌29株(18.59%).(3)耐药性:常见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鲍曼溶血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达88.00%.结论 SAP继发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重耐药菌的比例高,根据细菌培养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有利于早期控制感染.
作者:王瑶;张友健;叶美玲;汪敏;陈霞;彭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调查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病耻感现状,探讨其病耻感与生命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 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影响量表和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对153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153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社会影响量表得分为18 ~ 59分,M(P25,P75)为38(36,42);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社会影响量表总分与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标化总分不相关(P>0.05),但与5个功能领域、总体健康状况、2个症状以及4个单一条目的得分相关(P<0.05).结论 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病耻感处于中度水平,病耻感与生命质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医护人员和社会团体应关注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病耻感,开展降低病耻感的干预研究,为进一步提升患者生命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玮;孙俐;王欣;张艳;赵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金属铂类药物作为抗肿瘤药物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铂类药物存在许多缺点,比如明显的毒副作用、药物耐受性以及低水溶性,产生了寻找替代含过渡金属的抗肿瘤药物的需要.为了克服这些缺点,金属钌复合物应运而生并且展现出良好的前景.金属钌复合物在体内和体外都显示了良好的药物学性能,同时具有低毒和良好选择性,并且能克服顺铂耐受的缺点.因此,针对金属钌复合物的良好抗肿瘤性能,有望改善泌尿系肿瘤的治疗现状.本文主要对近年来金属钌复合物在泌尿系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方泽松;陈合格;柯龙志;柳建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α-L-岩藻糖苷酶(AFU)在妊娠糖尿病(GDM)中的检测价值以及AFU与血总胆汁酸(TBA)的相关性.方法 360例孕妇于孕12周前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及血压;孕24~28周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0、60及120 min血糖及胰岛素、血常规及生化指标,确认GDM患者,按年龄及体质量指数匹配对照组.对二组进行比较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GDM组AFU水平高于糖耐量正常(NGT)组,对GDM的诊断有参考价值且与餐后1h血糖相关;GDM组直接胆红素低于NGT组;校正肝功能及糖化血红蛋白后,AFU与TBA相关.结论 孕期AFU水平对GDM的诊断有参考价值,主要与餐后1h血糖水平相关;AFU水平升高同时伴有直接胆红素下降、TBA及碱性磷酸酶水平增加,提示GDM患者胆道功能呈活跃状态.
作者:郭美祥;余繁荣;鲁郡;王林艳;王宏涛;于雪梅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辣椒素提高胆管癌细胞对5氟尿嘧啶(5-FU)的敏感性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运用MTT法和动物实验检测辣椒素对胆管癌细胞5-FU药敏性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研究辣椒素提高胆管癌细胞5-FU药敏性的分子机制.结果 辣椒素(60μmol/L)显著增强5-FU抑制胆管癌细胞体外增殖和体内成瘤效果(P<0.05),提高5-FU在体内外诱导胆管癌细胞凋亡的能力(P<0.05);通过对其分子机制研究发现,辣椒素可下调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atg5,显著抑制5-FU诱导的胆管癌细胞自噬(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辣椒素可诱导AKT(S473)和S6(235/236)的磷酸化水平升高.结论 辣椒素可通过促进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自噬显著提高胆管癌细胞对常规化疗药物5-FU的敏感性,这可能与其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郑启忠;申九妹;熊共鹏;张宏斌;洪再发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血脂的相关性及Hcy在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218例,根据头颅CT或MRI检查,分为脑梗组109例,非脑梗组109例,并以健康体检者60例作对照组,各组均行Hcy和血脂TC、TG、HDL-c、LDL-c检测.以Hcy作诊断试验指标,头颅CT和MRI检查作为诊断的金标准,测量其敏感性、特异性、预测值和似然比.结果 两组TC和Hcy均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组HDL-c低于对照组(P<0.05),且Hcy与HDL-c呈负相关(r=-0.144,P<0.05),表明高Hcy血症与HDL的降低有关.Hcy试验敏感性为42.20%、特异性为54.13%、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7.92%和48.36%、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比值分别为0.97和1.07.结论 Hcy与血脂有一定的相关性,但Hcy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较低,不能作为脑梗死诊断的生物学标记物.
作者:方兴;江颖;欧俐羽;梁武健;曹桢斌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早期浆细胞性乳腺炎超声引导穿刺抽液与区段切除肿块的复发性及治疗效果满意度,寻求更加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9例超声引导穿刺抽液(治疗组)和101例区段手术切除(对照组)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将两组患者复发率及治疗满意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超声引导穿刺抽液和区段切除肿块的总复发率为29.21%和21.78%,治疗组的总复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437;P=0.285).(2)疼痛程度和治疗时间在两组治疗效果满意度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23;P=0.102),外表美观在治疗组中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穿刺抽液治疗既具有区段切除的治疗效果,且有更好的患者满意度.穿刺抽液作为更有效、更经济的诊治方法,对治疗早期浆细胞性乳腺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贾巍;张红真;王文娟;赵光远;姜玉荣 刊期: 201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