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乳头状瘤病毒多重感染对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发生的影响

赵红霞;董艳双;蔡友治;朱颖军

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多重感染, 浸润性宫颈癌, 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摘要:目的:探讨在宫颈病变的不同阶段,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单独感染或多重感染的发生率,并探讨特定组合的HPV多重感染对宫颈癌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检测了102例女性宫颈标本,根据病变程度分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未见上皮病变或恶性病变组(LSIL/NILM组)与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浸润性宫颈癌组(ICC/HSIL组)。通过对样本进行PCR检测,鉴定HPV分型;然后进一步分析HPV多重感染的情况。通过计算ICC/HSIL或LSIL/NILM之间的优势比(OR),来检验特定HPV组合感染与宫颈癌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标本中,多重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与单一感染相比,HPV68和HPV16共同感染使患ICC/HSIL的风险增加。结论:高危型HPV病毒共同感染时,其ICC/HSIL发生的风险较单一高危型HPV病毒感染更高。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以及黄斑水肿和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的关系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 , DR )以及其是否存在黄斑水肿( diabetic macular edema , DME )和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 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 , SFCT )的关系。方法:纳入已确诊糖尿病患者70例122只眼。其中男36例64只眼,女34例58只眼,平均年龄(56.7±9.7)岁。所有患者均行必要眼科检查。分组:无DR (no diabetic retinopathy,NDR)组、轻度至中度非增生型DR (轻中度NPDR)组、重度非增生型DR (重度NPDR)组、增生型DR(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组。后三组又分为伴有和不伴有显著性黄斑囊样水肿(clinical significant macular edema, CSME)两个亚组(CSME+/CSME-)。应用 SnOCT 深度增强成像技术(EDI)测量受检者 SFCT,应用 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NDR 组、轻中度 NPDR 组、重度 NPDR 组、PDR 组 SFCT 分别为(282.94±104.21)、(313.62±94.40)、(382.44±76.91)、(335.00±73.82)μm,NDR 组 SFCT 比其他三组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786,P =0.03)。轻中度NPDR/ CSME-组与轻中度NPDR/ CSME +组、重度NPDR/CSME-组与重度NPDR/ CSME+组、PDR/CSME-组与PDR/CSME +组SF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R患者的SFCT随视网膜病变程度加重增厚;视网膜病变程度相同情况下,CSME +与CSME-患者SFCT无明显差异。

    作者:唐晓娟;刘琼;于健;丁媛媛;吴京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导管/静脉比与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中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导管/静脉比与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静脉血栓栓塞(VTE)发生率是否相关,并探讨降低VTE的导管/静脉直径比的分界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在PICC中心置管的成人肿瘤患者376例,通过超声测量患者的血管直径,随访4周用于判断患者是否发生 VTE。结果:376例肿瘤患者,9例出现VTE。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导管/静脉直径比为45%是理想的分界点,获得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曲线下面积0.742;95%CI:0.702~0.846)。采用log-binomial 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如果导管/静脉直径比>45%,其患 VTE 的风险将增加9倍(相对危险度9, P =0.018;95%CI:1.656~38.664)。结论:导管/静脉直径比为45%是理想的分界点,获得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降低患VTE风险。

    作者:胡婷婷;徐海英;张小红;谢华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随机临床试验研究(CONSORT声明)中文题、摘要、前言、其他信息的对照条目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TCF21基因对人肺癌A549细胞裸鼠成瘤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转录因子21(TCF21)基因对人肺癌A549细胞裸鼠成瘤的影响,探讨 TCF21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慢病毒感染在人肺癌 A549细胞中过表达 TCF21,并进行 Western blotting 验证。实验组、阴性对照组以及空白组细胞接种于 BALB/c 裸鼠左侧腋窝皮下,观察裸鼠成瘤情况,并绘制生长曲线。计算体积抑瘤率。结果:TCF21成功过表达,实验组较阴性对照组及空白组瘤体生长速度慢,肿瘤终体积分别为(620.08±263.07) vs.(1406.77±351.14) vs.(620.08±263.07)mm3(P <0.05)。结论:TCF21基因过表达能有效抑制NSCLC裸鼠成瘤和移植瘤生长,表明TCF21在NSCLC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并有可能成为NSCLC靶向治疗的潜在新靶点。

    作者:陆晓;冼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新版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关于文献类型与载体标志代码的规定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抗氧化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高迁移率蛋白-1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探索抗氧化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胰腺组织高迁移率蛋白-1(HMGB1)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n =15)、SAP组(n =15)、PDTC组(n =15),术后24 h分别检测各组胰腺组织核因子-κB(NF-κB)活性、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HMGB1表达水平以及胰腺病理评分、血清淀粉酶(AMY)水平、腹水量。结果:与SO组比较,SAP组胰腺NF-κB活性、TNF-α、HMGB1表达水平以及胰腺病理评分、血清 AMY 水平、腹水量均明显增高(P <0.05),经 PDTC 干预后,上述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P <0.05)。结论:PDTC 可能通过抑制 SAP 大鼠胰腺NF-κB 的活化,减少早期炎症因子 TNF-α的转录表达,从而间接降低晚期炎症因子 HMGB1的表达水平,改善胰腺组织损伤。

    作者:章忠渭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关于广东省医学会第十二次骨质疏松学学术会议征文的通知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转移抑制因子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缺失及其与临床病理的联系

    目的:探讨转移抑制因子1(metastasis suppressor 1,MTSS1)在结肠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MTSS1在226例结肠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在226例结肠癌患者组织中MTSS1蛋白的阴性表达率为12.8%;MTSS1表达缺失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癌转移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Dukes 分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并且 MTSS1表达的缺失与肿瘤分化程度之间呈负相关(P <0.01,r =-0.248),与肿瘤Dukes分期呈正相关(P <0.05, r =0.137)。二元Logistic 回归法显示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MTSS1表达的显著因素(P <0.05)。结论: MTSS1在结肠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缺失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分期密切相关,有望成为判断结肠癌预后的新标志。

    作者:史恩溢;李小宁;季润元;赵玉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磁共振阴性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手术治疗

    癫痫是临床的常见病,患病率达7‰,我国目前有近1000万癫痫患者。多数癫痫患者经过严格抗癫痫药物治疗可获得良好控制或治愈,但仍有20%~30%的病患无法通过药物得到有效控制,终进展为药物难治性癫痫。随着神经电生理学及影像学等致痫灶定位技术的提高,外科手术逐渐成为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重要手段[1]。

    作者:吴柏霖;郭燕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烟雾病脑-硬脑膜-肌肉血管融合术后神经功能恶化原因分析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脑血管闭塞性疾病,表现为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中、大脑前动脉近端慢性进行性狭窄,进而导致脑基底部出现由大量侧支循环形成的酷似“喷出的烟雾”样的异常血管网[1]。 MMD 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缺血型或出血型。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药物治疗能够防止缺血和出血再次发作,更无法延缓或者阻止疾病的进程。外科手术进行脑血管重建是目前治疗MMD 的主要方法。外科手术术式较多,包括直接血管重建术、间接血管重建术及联合血管重建术。我科部分患者采用脑-硬脑膜-肌肉血管融合术(ephalo-duro-myo-synangiosis,EDMS),该术式属于间接血管重建术。国内外MMD患者间接脑血管重建术后出现神经功能恶化的现象并不少见,但鲜有相关报道。本文就我科 EDMS 术后出现神经功能恶化的情况报告如下,并分析其原因。

    作者:靳腾龙;王睿;孙红卫;王泽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CRRT 在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在心脏手术后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完成心脏直视手术的968例患者资料,15例患者术后并发AKI需要行CRRT治疗。观察分析CRRT治疗前6 h 尿量,CRRT 启动的时间和疗程,CRRT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CVP和MBP以及患者的预后等情况。结果:我院心脏手术后并发 AKI 需要 CRRT 治疗的发生率为1.55%, CRRT 启动时间为术后(60.87±29.72) h , CRRT 疗程中位数15 d。 Scr 在 CRRT 治疗后24 h 开始明显下降,血尿素氮( BUN )和 CVP 在CRRT治疗后的48 h开始明显降低,终4例患者死亡。结论:CRRT可以迅速改善心脏手术后并发AKI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肾功能指标,有利于患者的迅速康复。

    作者:王志刚;缪立英;张晓膺;狄冬梅;钱永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呼吸暂停综合征术后患者不同等级镇痛镇静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镇痛镇静不同等级在重症监护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术后患者护理效果。方法:将温州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6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术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予丙泊酚或咪达唑仑(力月西)镇静、芬太尼镇痛治疗,观察组镇痛采取疼痛行为量表评分3~4分,镇静采取Ramsay 镇静量表评级评分5~6级,对照组镇痛采取BPS 评分3~4分,镇静采取 RRS 动态调节,评级3~4级。结果:观察组患者镇痛 BPS 与镇静 RSS 评分、不良反应程度、总体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ICU 期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术后观察组的护理效果较好。

    作者:周建国;严玲微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粪便检测在炎症性肠病评估中的价值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 CD )。诊断依据主要结合临床表现、内镜和病理组织学进行综合分析,并在排除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结肠炎的基础上作出诊断。目前评估肠道炎症程度的方法仍是内镜表现以及组织活检病理检查,程序较为繁琐、费用较高,且具有侵入性而影响检测的频率和患者的依从性。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可反映疾病的活动性,但结果判断粗糙,不具有特异性,且影响因素较多而影响其准确性。粪便检测一直作为消化道疾病的常规检查,由于粪便组成复杂、特异性差,限制了其在疾病诊断、评估中的应用,但粪便可更为直观地反应肠道炎症疾病活动性,其无创性、方便及经济性更为患者所乐于接受。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共识意见(2012年广州)中强调粪便常规检查和培养不少于3次,有条件可将粪便钙卫蛋白作为辅助指标检查。随着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粪便检测中,除常规检测中的红白细胞、隐血试验外,其炎性标志物如钙卫蛋白(Ca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髓过氧化物酶(MPO)、乳铁蛋白、M2型丙酮酸激酶、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水平,抗体如中性粒细胞浆抗体,以及DNA的提取,脱落细胞的检测,大便培养菌群分析均有助于检测患者疾病的活动性以及疾病的评估,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准确性。

    作者:王龙;辛毅;梅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液基细胞学、人乳头瘤病毒联合鳞状细胞癌抗原检测在宫颈癌治疗后随访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人乳头瘤病毒(HPV)以及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三者联合检测在宫颈癌治疗后随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至2013年期间我院诊治并规律随访的205例宫颈癌患者数据,所有患者于治疗前、随访中均行HPV、TCT、SCC检测,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检测方案在宫颈癌治疗后随访中价值。结果:在随访的205例患者中,复发43例,占21.0%。在宫颈癌治疗后随访中,HPV、TCT、SCC 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高于 HPV、TCT、SCC、HPV 联合 TCT,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三者联合检测时特异度较TCT联合HPV检测稍低,但二者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CT、HPV、SCC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宫颈癌治疗后复发监测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在宫颈癌治疗后的随访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熊翔鹏;彭冬先;郭鹏;张赛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上颌第二恒磨牙近颊第二根管临床疗效

    根管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对根管系统的准确定位、彻底清理和完全的三维充填,遗漏根管是失败的主要因素[1]。上颌第二磨牙近颊第二根管(second mesiobuccal root canal,MB2)是根尖周病的高发牙位,临床上常因未查见MB2,导致患牙根管治疗失败,加重根尖病变。因此在对上颌第二恒磨牙进行根管治疗时,应注意MB2的存在,以免影响疗效。

    作者:肖艳;白云燕;廖先旻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依维莫司联合内分泌治疗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观察依维莫司联合内分泌治疗激素受体( HR )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针对29例经辅助内分泌治疗或多线解救治疗失败后接受依维莫司联合内分泌治疗的 HR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资料行回顾性分析,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9例患者的治疗时间为1~20.3个月,3例出现疾病进展(PD),2例因不能耐受不良反应停药,2例因经济原因停药,25例可评价疗效,其中4例(16.0%)获得部分缓解(PR),17例(68.0%)疾病稳定(SD),客观缓解率(ORR)为16.0%,临床获益率(CBR)为40.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6.8个月。主要的不良反应为口腔黏膜炎、非感染性肺炎、乏力等。结论:对经辅助内分泌治疗或多线解救治疗失败的HR阳性晚期乳腺癌,依维莫司联合内分泌治疗可延缓疾病进展,但需进一步筛选合适的患者和探索中国患者的合适剂量及密切观察不良反应。

    作者:毛小玲;陆永奎;农丽;王洪学;刘燕;贾昱娴;周文献;谢伟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敏感率的变化趋势及耐碳青霉烯菌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检测

    目的:了解贵阳市某三甲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感染分布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并探究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和外膜通道蛋白OprD2的关系。方法:采用WHONET 5.6软件对4年间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来源、感染科室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2011-2015年临床分离的非重复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共148株,PCR扩增外膜通道蛋白基因OprD2。结果:(1)耐药结果显示:4年间,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高,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4年共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2125株,以呼吸道标本、分泌物标本及尿液标本为主,其中呼吸道标本在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高。临床感染科室主要集中在外科、内科以及ICU ,其中ICU 分离株耐药率高于其他科室。(2) PCR 结果显示:148株标本中,有98株菌株 OprD2缺失,缺失率为66%。结论:该院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较高,ICU病房高于普通病房。该院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虽然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其耐药情况依旧很严峻。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的缺失可能是该院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的主要耐药机制之一。

    作者:程新;谷俊莹;刘宝;钟筑宁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促排卵方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影响

    目的:探讨促排卵方法的选择对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 )患者行辅助生殖技术( ART )的影响。方法:选取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PCOS不孕症患者190例,分为Gn组(62例):GnRH拮抗剂方案;LE组(65例):LE联合GnRH方案;降调组(63例):口服避孕药(OC)后激动剂降调长方案。观察对比三组的实验室指标和临床指标。结果:Gn 使用时间、Gn 用量及HCG日子宫内膜厚度相比,降调组> Gn组> LE 组;HCG日血 LH 水平:LE 组> Gn 组>降调组;血清 E2:Gn 组>降调组> LE 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降调组的种植率(47.11%)高于Gn组(27.56%),其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20.69)高于LE组(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非降调的来曲唑联合促性腺激素方案更适合PCOS患者行ART术前排卵功能的恢复治疗,更加经济、有效。

    作者:杨晓玲;杨丽华;杨洁;韦海秀;马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主动脉缩窄矫治术后血管内皮功能近中期随访

    目的:研究主动脉缩窄矫治术后近中期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探讨早期手术是否可减轻血管内皮损伤。方法:选取20例主动脉缩窄患儿(CoA组),早期手术组(手术年龄<6个月)12例,非早期手术组(手术年龄≥6月)8例。同期选择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于手术(或空白处理)前1 d及其后4年,监测四肢血压、充血性反应后右肱动脉血流介导舒张功能(FMD)。结果:两组均未发现静息性高血压。CoA组在术前、术后1、4年右肱动脉FMD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5),而CoA早期手术组与非早期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主动脉缩窄矫治术后近中期患儿血压正常,但仍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异常,提示手术纠治无法解决血管损害问题,早期手术也未能减轻。

    作者:曾洁敏;黄萍;王红英;王燕飞;袁家;张丽;陈欣欣;崔虎军;金丽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