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保德;刘德云;玉镇源;付伟金;程继文;陆浩源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时间与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CA)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42例在南方医院产科分娩并行胎盘病理检查的28~33+6周单胎孕妇,根据破膜情况分为4组:A组无胎膜早破,B组破膜时间≤48 h,C组破膜时间49~168 h,D组破膜时间>168 h,分析各组HCA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并观察早产儿并发症。结果:PPROM的发病率为41.2%,4组HCA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A、B、C 组均逐渐增高,但D组较C组降低。 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破膜时间与HCA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1)。 B、C、D组早产儿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ROM时间与HCA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但破膜时间超过1周后,HCA发生率有降低趋势,破膜时间延长未恶化新生儿短期结局。
作者:李婷婷;黄为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caveolin-2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探讨caveolin-2与寻常型银屑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caveolin-2基因mRNA和蛋白质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及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组织中caveolin-2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皮肤组织,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正常皮肤组织中caveolin-2蛋白质主要表达在皮肤基底层细胞的细胞质中,而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表皮中未见caveolin-2蛋白质的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组织中caveolin-2蛋白质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皮肤组织。结论:Caveolin-2蛋白质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组织表皮细胞中表达明显下降或缺失,可能是导致银屑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郑锦芬;洪福昌;杨帆;莫衍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对Dravet综合征误诊误治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便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在我院近3年就诊经SCN1A基因检测确诊的Dravet综合征患者的病程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是否曾被误诊为其他癫痫综合征并使用钠通道阻滞剂错误治疗分为诊治正确组和误诊误治组,对两组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结果:共收集Dravet综合征患者35例,其中误诊误治组14例,误诊率为40.0%,被误诊为症状性局灶性癫痫为常见。误诊误治组患者的平均起病年龄为(5.50±3.56)个月,平均确诊年龄为(83.57±105.62)个月。误诊误治组脑电图异常的比例、以部分性发作起病的患者比例、起病初1年中发作频率、以无热发作为起病形式的患者比例、出现持续状态和簇集发作的患者比例均高于诊治正确组,但两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而误诊误治组中确诊前就有生长发育迟滞且有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诊治正确组(P =0.005,P =0.002)。结论:Dravet综合征在临床上常被误诊,常被误诊为症状性局灶性癫痫。确诊前有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伴有生长发育迟滞是其被误诊的重要原因,临床上应及时进行基因筛查以协助鉴别诊断。
作者:刘晓蓉;赖锦星;刘柳;余璐;孙辉;舒江红;黎冰梅;廖卫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国产氟康唑片局部用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口腔念珠菌病的疗效、安全性及药效经济学。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口腔念珠菌病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9例,观察组给予国产氟康唑片碾碎患处局部应用,对照组给予进口氟康唑胶囊口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用药疗程及药物副作用。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97.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9,P >0.05)。观察组痊愈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87.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69,P >0.05)。观察组的疗程平均为2.9 d较对照组(5.2 d)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6.246,P <0.01)。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但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抗真菌药费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98,P=0.000);观察组的成本-效果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国产氟康唑局部应用治疗慢阻肺合并口腔念珠菌病疗效及副作用与全身应用氟康唑无明显差异,但用药疗程缩短,且费用低,药效经济学更好。
作者:祖育娜;张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 , HDCP )是一组严重的围产期疾病,其发病时间为孕20周至产后2周,主要临床表现为短期内血压升高(收缩压≥140 mmHg 和(或)舒张压≥90 mmHg )、水肿和蛋白尿。根据我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5),将HDCP分为: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轻度、重度)、子痫、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作者:殷为;钟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放置气管食管双支架治疗合并气管狭窄的恶性食管气管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55例合并气管狭窄的恶性食管气管瘘病例,在支气管镜直视下先放置气管支架解除气管狭窄并封堵瘘口,1周内再放置食管覆膜支架。结果:55例成功置入气管、食管支架,开通狭窄气管并封堵瘘口。根据造影、内镜下观察气喘及呛咳等临床症状缓解的情况来判断近期疗效,其中完全缓解38例(69.1%),部分缓解15例(27.3%),无效2例(3.6%),总有效率为96.4%;气管支架置入后气促指数较前降低(3.6±0.5 vs.2.8±0.9,P <0.05);术后KPS评分高于术前(66.9±7.2 vs.41.1±11.9, P <0.01)。无严重并发症,短期未见大出血、瘘口扩大等。结论:放置气管食管双支架对合并气管狭窄的恶性食管气管瘘的近期疗效肯定,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作者:李远鹏;柯明耀;吴雪梅;罗炳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评价VKORC1与CYP2C9基因多态性指导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华法林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住院治疗非瓣膜性房颤患者290例,记录基线资料,华法林初始剂量和基础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测定结果,并进行随访;记录初始服用华法林到INR首次达标的时间、华法林总用量和平均每日用量。所有入选者提取静脉血进行目标基因VKORC1与CYP2C9多态性检测。结果:VKORC1 AG/GG 基因型患者比AA 型患者INR达标时间延长,且INR达标时所需华法林的总量高于AA型患者[(103.38±65.29) g vs.(53.26±24.02) g, P<0.05]。 CYP2C9基因型变异患者 INR达标时间短[(9.10±2.01) d vs.(13.07±4.28) d, P<0.05]。且INR达标时所需华法林的总量较少[(28.80±17.35) g vs.(55.45±23.67) g, P<0.05]。结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初次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INR达标时所需华法林剂量个体差异较大,VKORC1 AA基因型患者所需华法林剂量明显低于GG /AG型,CYP2C9基因型AC/CC患者INR达标时间短,达标时所需华法林的剂量较少。
作者:赵红丽;李潞;张晓丹;周佳萌;王晓昕;王小溪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入选符合入选标准的哮喘急性发作患者64例、健康对照20例,根据有无合并细菌感染将哮喘患者分为两组:细菌感染组、非细菌感染组,收集入选者的一般资料,并完成肺功能、胸片、血常规、血清CRP、SAA检测,比较3组间SAA及相关指标的差异,分析SAA判别有无合并细菌感染的判别效率。结果:SAA在两组哮喘患者中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并且细菌感染组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SAA判别有无合并细菌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66,当SAA取界值36.67 mg/L时,灵敏度为92.3%,特异度为88.2%。结论:SAA在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中显著升高,在合并细菌感染时升高更显著,是哮喘非特异性炎症及判别有无合并细菌感染的有效生物标志物之一。
作者:吕燕华;袁小玲;缪卓峰;郭伟洪;刘来昱;朱顺芳;蔡绍曦;邹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体系对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治疗患者自护能力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治疗的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实验组应用自我管理体系实施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护能力及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干预后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护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遵医行为率、疾病知晓率、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 <0.05),而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自我管理体系能有效提高经皮肾穿刺钬激光治疗患者自护能力及遵医行为,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卫妮;赵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1.不准由“第三方”代写论文。科技工作者应自己完成论文撰写,坚决抵制“第三方”提供论文代写服务。2.不准由“第三方”代投论文。科技工作者应学习、掌握学术期刊投稿程序,亲自完成提交论文、回应评审意见的全过程,坚决抵制“第三方”提供论文代投服务。3.不准由“第三方”对论文内容进行修改。论文作者委托“第三方”进行论文语言润色,应基于作者完成的论文原稿,且仅限于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完善,坚决抵制以语言润色的名义修改论文的实质内容。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脂肪萎缩性糖尿病是一类鲜有报道的特殊类型糖尿病。目前,其主要根据其病因(先天性和获得性)及脂肪萎缩部位(全身性和部分性)进行分类。先天性脂肪萎缩性糖尿病( congenital generalized lipodystrophy , CGL )亦称为Beradinelli-Seip综合征,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临床上以全身脂肪萎缩、严重胰岛素抵抗及高甘油三酯血症为主要特征。鉴于特殊类型糖尿病CGL的报道逐渐增多,为了引起临床医师对CGL的重视,所以,将对CGL的致病基因、发病机制及治疗阐述,从脂肪萎缩的病理机制及治疗方面加深对脂肪代谢异常及常见糖尿病患者脂肪组织功能的理解。
作者:胡欣;刘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患者男,70岁,于2015年8月25日因头晕半年来我院就诊。行头颅CT示后颅窝左侧稍高密度肿块(图1 A), CTA提示病灶上方较多血管影围绕,血供丰富(图1 B)。临床初步诊断:左侧小脑幕下脑膜瘤。患者在全麻下接受左侧小脑半球占位病变切除术,切除肿瘤大小约4.5 cm ×3.8 cm ×1.5 cm。术后病理诊断:左侧小脑幕纤维型脑膜瘤,WHO分级为Ⅰ级。免疫组化结果:Ki-67(+,阳性指数约为3%)、EMA (+)、PR (++)、Vimentin (++)。见图2。术后第1天复查头颅CT(图1 C)提示肿瘤已切除,颅内积气明显减少,术后2周患者恢复正常出院。经随访2个月,患者复查MRI肿瘤均未见复发。
作者:安建虹;李正阳;邹振宁;申洪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七氟醚肺泡气低有效浓度(MAC)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全麻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80例,性别不限,年龄20~65岁,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4组(n =20):对照组(C组)和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组(S1、S2和S3组)。麻醉诱导前C、S1、S2和S3组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舒芬太尼0.1、0.2和0.3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到5 mL),吸入8%七氟醚麻醉诱导,待患者意识消失后插入喉罩行机械通气。采用序贯法确定麻醉维持期间呼气末七氟醚浓度,相邻浓度比值为1∶1.1,根据前一例患者是否发生呛咳反应确定下一例患者呼气末七氟醚浓度,直至每组出现第7个交叉点,以各交叉点呼气未七氟醚浓度的均数作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诱发呛咳反应的MAC,并计算95%可信区间(CI)。记录麻醉诱导和苏醒时间。结果:C、S1、S2和S3组七氟醚MAC(95%CI)分别为3.0%(2.8%~3.3%)、2.3%(2.1%~2.5%)、1.9%(1.6%~2.2%)、1.6%(1.3%~1.9%)。与C组比较,S1组~ S3组七氟醚MAC降低(P <0.05),S2组和S3组诱导时间缩短(P <0.05),S3组苏醒时间延长(P <0.05)。与S1组比较,S3组七氟醚MAC降低(P <0.05)。结论:舒芬太尼0.1、0.2和0.3μg/kg均可降低支气管镜检查患者七氟醚MAC,且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王根保;朱小兵;伍嘉燕;萧志恒;吴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单次股神经、闭孔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的可行性研究。方法:下肢单侧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单次股神经、闭孔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A组)和股神经“3合1”联合坐骨神经阻滞(B组),以1~2μg/(kg·h)速率泵注右美托咪定。记录两组患者阻滞成功率、止血带耐受率、地佐辛使用率和总体麻醉效果评级。结果:A组阻滞成功率、止血带耐受率、地佐辛使用率、麻醉效果1级均优于B组(P <0.05)。结论:单次股神经、闭孔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操作简便,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的麻醉效果优于股神经“3合1”联合坐骨神经阻滞。
作者:江琦;杨进辉;张思甜;周丽华;吴宝华;辛典;陈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KP)后对骨密度及血清瘦素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骨质疏松组)及100例非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非骨质疏松组),均采用PKP手术治疗,术前及术后检测其血清中瘦素和脂联素的含量,并测量腰椎骨密度,观察其相关性。结果:骨质疏松组血清瘦素和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非骨质疏松组(P<0.05);行 PVP术后1 d,两组血清瘦素和脂联素水平均较术前下降(P <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个月两组腰椎骨密度高于术前(P <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瘦素和脂联素水平与骨密度呈负相关(P <0.05)。结论:血清脂联素和瘦素水平在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中均升高,PKP可有效降低血清瘦素和脂联素水平,提高腰椎骨密度,脂联素和瘦素与腰椎骨密度呈负相关。
作者:林凡国;孙永明;华俊;杨照耀;刘栋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与飞行员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05年3月至2015年5月于空军总医院行冠脉造影术的飞行员60例,均为男性,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n=24)和对照组(n =36);其中冠心病组根据Gensini评分分为低分组(Gensini积分≤20)和高分组(Gensini积分>20)。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TG、GGT水平增高,HDL-C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冠心病组内高分组GGT水平稍高于低分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GT是飞行员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OR =1.168,P <0.01)。结论:血清GGT 与飞行员冠心病相关,是其独立危险因子。
作者:张娜;吴超;廖明媛;余成;汪郡;马中立;田建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为避免研究报告经常忽略重要的信息,国际生物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在“向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中指出,鼓励特定的研究设计撰写时参考有关的报道指南,对于随机对照试验,作者应参考CONSORT声明。以下节选自2010 CONSORT声明中有关结果部分的报告规范,请广大作者注意对照检查。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的有效性及其对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2010年5月至2015年6月78例食管癌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9例实施了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并左侧颈部吻合术,首先胸腔镜游离胸部食管,再次以腹腔镜游离胃,腹部辅以小切口提出胃,以直线切割缝合器制作管状胃,在左颈部行食管胃颈部吻合;对照组39例采取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差异。结果:两组总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禁食时间分别为(246.58±120.82)mL、(13.08±4.51)d、(7.96±1.52)d,与对照组(329.45±142.01)mL、(23.49±10.36)d、(13.02±12.47)d比较显著较低(P <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1%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8.2%比较显著较低(P <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治疗早、中期食管癌安全可靠,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较常规手术更佳,且随访结果良好,但临床应用需严格掌握其适应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手术干预。
作者:梁宇强;蔡瑞君;黄健;梁清;罗志强;张沛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静脉直径对超声引导下置入静脉留置针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分析。方法:将入组的122例患者随机分为超声测量组(测量组)和对照组。测量组采用超声法测量静脉直径,根据静脉直径选择匹配型号的留置针;对照组根据临床经验选择留置针,两组均采用超声引导下置入静脉留置针。结果:超声测量组和对照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发现超声测量组直径≥0.4 cm静脉组和直径<0.4 cm静脉组的首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超声测量外周静脉直径,同时选择直径≥0.4 cm的外周静脉,能有效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在外周静脉置管困难的急危重症患者中有实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朱艳;陆娟;吴曙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老年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基础疾病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危因素亦多,有报道老年人发生重症肺炎的死亡率超过50%。近年发现脑钠肽(BNP)在重度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有较好的指导意义。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 pulmonalnfection score, CPIS)系统是以标准化和定量分析来评估感染严重程度的评分系统,其分值越高,则感染程度越重,预后越差。本研究通过动态观察重症肺炎患者CPIS评分和BNP水平,探讨两者对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转归的价值。
作者:窦志芳;陈乾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