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钠肽联合CPIS评分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早期评估中的价值

窦志芳;陈乾华

关键词:脑钠肽, 评分系统, 老年重症, 肺炎患者, 早期评估, 重症肺炎, 细菌感染性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预后转归, 特殊群体, 老年患者, 基础疾病, 高危因素, 感染评分, 感染程度, 定量分析, 死亡率, 老年人, 标准化, 重度
摘要:老年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基础疾病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危因素亦多,有报道老年人发生重症肺炎的死亡率超过50%。近年发现脑钠肽(BNP)在重度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有较好的指导意义。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 pulmonalnfection score, CPIS)系统是以标准化和定量分析来评估感染严重程度的评分系统,其分值越高,则感染程度越重,预后越差。本研究通过动态观察重症肺炎患者CPIS评分和BNP水平,探讨两者对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转归的价值。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红细胞分布宽度水平变化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严重程度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的方法纳入COPD患者115例为疾病组及同期正常体检者50例为正常组,收集入院时的血常规,CRP,IL-6值及肺功能检查结果,分析RDW在两组之间的差异,疾病的不同严重程度组之间的差异,及其与严重程度分级的关系和短期预后评估价值。结果:疾病组WBC,CRP,IL-6,RDW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RDW,CRP和IL-6在轻、中度组间无差异(P>0.05),其余组间比较均存在差异。 RDW与CRP,IL-6呈正相关,与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呈负相关。RDW异常组住院期间病死率高于RDW正常组。结论:RDW可反映AECOPD炎症反应的程度,而且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对患者的近期预后评估也有一定价值。

    作者:孙广浩;张晓萍;邵润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中质子泵抑制剂不同给药剂量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在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中质子泵抑制剂不同给药剂量的效果。方法: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共收治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148例,使用简单随机化分组将患者分为间歇性给药组72例,持续泵注组76例,间歇性给药组予常规剂量埃索美拉唑静脉注射,持续泵注组给予大剂量埃索美拉唑持续泵注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间歇性给药组止血时间(34.72±14.43)h,持续泵注组止血时间(34.12±15.56)h,两组止血时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间歇性给药组平均住院日为(4.1±2.8)d,低于持续泵注组(7.3±3.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间歇性给药组30 d内再出血率为6.9%,与持续泵注组(6.6%)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治疗中,使用质子泵抑制剂静脉间歇性给药方法与持续泵注方法疗效相当,但平均住院日更短,有利于节约医疗成本。

    作者:李志;刘大钺;余金泉;刘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伴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矫治前后面型侧貌变化

    目的:比较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伴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患者临床矫治前后髁状突位置、面型侧位和面部软组织的变化。方法:治疗组7例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伴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患者,常规采用MBT直丝弓矫治技术,拔牙矫治,打开咬合,矫治内收前牙,精细调整咬合为尖窝交错关系,覆覆盖正常。结果:治疗组矫治后面型侧貌由治疗前的突面型变为直面型,面下1/3高度增加,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好转。结论: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伴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患者通过打开咬合、内收直立前牙、调整磨牙咬合关系,治疗后髁突前移、后牙槽骨高度增加、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基本好转。

    作者:徐婧;施亮;王晶晶;李蜀光;王丽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随机临床试验研究中结果部分的对照条目

    为避免研究报告经常忽略重要的信息,国际生物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在“向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中指出,鼓励特定的研究设计撰写时参考有关的报道指南,对于随机对照试验,作者应参考CONSORT声明。以下节选自2010 CONSORT声明中有关结果部分的报告规范,请广大作者注意对照检查。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小细胞肺癌患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 releasing peptide,ProGRP)在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37例住院小细胞肺癌及76例非小细胞肺癌初治患者治疗前和同期62例本院健康体检者的血清ProGRP、神经元烯醇化酶( neuron-specific enolase , NSE )的浓度,并分析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特征资料。结果:小细胞肺癌组 ProGRP浓度明显高于非小细胞肺癌组及健康对照组(F =10.730,P <0.001);ProGRP诊断小细胞肺癌的灵敏度(67.6%)高于NSE(56.8%),二者联合检测灵敏度达70.3%;ProGRP 的表达在小细胞肺癌中与NSE的表达阳性率(P =0.012)及是否有远处转移(P =0.027)有关,与性别、年龄、胸水、淋巴结数、吸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ProGRP是检出小细胞肺癌患者较灵敏的肿瘤指标,与NSE联合检测可提高小细胞肺癌检出率;ProGRP在小细胞肺癌中表达与NSE的阳性率明显相关,且可能与小细胞肺癌的进展有关。

    作者:王静静;陈梅莉;钱震东;张妍蓓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系统综合性治疗进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是糖尿病(DM)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与DM病程成正相关,是工作年龄人群中致盲性疾病的首位病因。DR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等。系统综合性治疗能够有针对性地控制上诉危险因素,更加遵循三级预防的治疗原则,有效避免后期外科手术等带来的治疗性损伤。因此,系统综合性治疗是DR治疗中重要的,贯穿DR治疗的始终。本文就针对DR的系统综合性治疗做简要综述。

    作者:章莹;熊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食管癌调强放疗累及野照射的同期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靶体积对食管癌5野调强放射治疗(IMRT)疗效及失败模式的影响,验证累及野照射(IFI)的可行性和佳适应证。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行根治性IMRT放疗的食管癌患者共88例进行同期对照研究,44例进入IFI组,44例进入预防性淋巴结照射组(ENI)。结果:IFI组和ENI组1、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5.0%、45.5%和70.5%、43.2%(P >0.05)。 IFI组和ENI组局部失败率为27.3%和22.7%,远处转移失败率分别为22.7%和18.2%,野外区域失败率分别为11.4%和4.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亚组分析提示对于原发病灶位于胸上段或临床Ⅰ期者,IFI组野外区域失败有增加趋势。 ENI组肺V5、V20、V30及肺平均受量等指标均大于IFI组,其中V5和肺平均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FI组在生存率、局部控制率方面和ENI组基本相似,但对于原发病灶位于胸上段或临床Ⅰ期者,应谨慎选择IFI。

    作者:李多杰;李红伟;崔珍;何斌;刘静景;蔡汉飞;段诗苗;江浩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腹透患者血浆白蛋白改变对残余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回顾性观察饮食稳定的腹膜透析患者的血浆白蛋白的改变对残存肾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间因终末期肾衰在本院行腹膜透析治疗的42例患者为对象。检测患者身高、体重、24 h尿量、血常规、C反应蛋白、生化指标等。计算患者的血浆白蛋白前后变化速率(血浆白蛋白浓度前后改变值/时间),根据其血浆白蛋白前后变化漂移速率的大小分成两组,A组为血浆白蛋白增加值低,B组为血浆白蛋白增加值高。结果:B组24 h尿量下降速度快。血浆白蛋白改变速率与残存肾功能、C反应蛋白呈负相关,与初始白蛋白浓度、初始尿量、血红蛋白、年龄无关。结论:血浆白蛋白漂移速率对残存肾功能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过高的血浆白蛋白漂移速率对残存肾功能有不良影响。

    作者:陈闽东;韩琳;周蓉;徐雅虹;王雅楠;陈希;蒋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不同P2Y12受体抑制剂对CYP2C19中等代谢基因型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疗效

    目的:评价CYP2C19中等代谢型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加量应用氯吡格雷或换用替格瑞洛血小板聚集率变化以及短期预后。方法:选取CYP2C19中间代谢型ACS患者302例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75 mg/bid)和替格瑞洛组(90 mg/bid)。观察治疗1周前、后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抑制率。并随访1个月内不良事件。结果:中间代谢型ACS患者治疗1周后,氯吡格雷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高于替格瑞洛组(P =0.019),氯吡格雷组血小板抑制率显著低于替格瑞洛组(P =0.000)。1个月随访发现,两组均无严重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呼吸困难10例均发生在替格瑞洛组。结论:与加量应用氯吡格雷相比,CYP2C19中代谢型的ACS患者应用替格瑞洛较加量应用氯吡格雷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更强,但增加呼吸困难的发生率。

    作者:李宝寅;秦雷;杨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藤黄酸对人结直肠癌细胞凋亡及Bax、Bcl-2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藤黄酸对结直肠癌细胞凋亡及Bax、Bcl-2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藤黄酸对SW480、LOVO细胞进行干预,CCK-8法检测增殖抑制;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凋亡;Western Blot法测定Bax、Bcl-2、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藤黄酸抑制SW480、LOVO细胞增殖,且抑制作用随浓度及时间的增加而增强(P <0.05);藤黄酸诱导SW480、LOVO细胞发生凋亡,增强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减弱Bcl-2蛋白的表达,提高Bax/Bcl-2比值(P <0.05)。结论:藤黄酸抑制SW480、LOVO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提高Bax/Bcl-2比值、激活Caspase-3相关。

    作者:魏建昌;张通;杨平;曾山崎;王成兴;陈华翠;曹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早期广泛耐药肺结核近期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早期广泛耐药肺结核病近期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采用标准耐多药结核病方案治疗早期广泛耐药结核病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3年在广州市胸科医院治疗的耐多药肺结核126例。根据治疗前喹诺酮类或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情况分为耐多药结核(MDR-TB)组、早期广泛耐药结核(pre-XDR-TB)组和广泛耐药结核(XDR-TB)组。其中MDR-TB组50例,pre-XDR-TB组52例,XDR-TB组24例。所有患者采用含有阿米卡星(卷曲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吡嗪酰胺组成的治疗方案,完成6个月注射期治疗。结果:(1)纳入研究126例中,氨基糖苷类耐药31例(24.6%),喹诺酮类耐药69例(54.8%)。(2)MDR-TB组痰菌阴转率为82.0%,pre-XDR-TB组痰菌阴转率为55.8%, XDR-TB组痰菌阴转率为29.2%(字2=20.110,P<0.001)。(3) pre-XDR-TB组痰菌阴转率明显低于MDR-TB组(字2=8.146,P =0.004);pre-XDR-TB组痰菌阴转率较XDR-TB组高(字2=4.661,P =0.031)。结论:在耐多药结核病中,喹诺酮类药和氨基糖苷类耐药率高,临床治疗时应开展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耐药检测。采用标准耐多药方案治疗,pre-XDR-TB治疗效果较MDR-TB疗效差。

    作者:李哲明;谭守勇;邝浩斌;李艳;覃红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治疗后骨密度变化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是一种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该疾病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原醛症可以引起低血钾、高血钠以及低血钙,进而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影响骨代谢。本次研究调查原醛症(包括醛固酮瘤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治疗前后,血钙、甲状旁腺激素和骨密度等指标的变化。

    作者:随华;耿秀琴;周艳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实用医学杂志》再次入选2014年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

    2015年9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2014年版(即第七版)公布,《实用医学杂志》连续三次入选综合性医药卫生类中文核心期刊,这是业内权威对本刊学术水平的认可,也是本刊影响力和竞争力在不断扩大的证明。本刊将继续秉承搭建高质量学术交流平台的宗旨,刊登科学性、实用性更强的文章,也欢迎读者踊跃来稿,与《实用医学杂志》一同共创佳绩。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4疗程诱导化疗改善敏感组T2~3N3M0期鼻咽癌生存率

    目的:探讨4疗程诱导化疗在N3M0期鼻咽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N3M0期鼻咽癌的临床资料,54例行诱导化疗后+同期放化疗(NCT),72例同期放化疗(CRT)。 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结果:NCT组和 CRT组3年总生存率(OS)为79.4% vs.65.5%(P =0.031),无病生存率(DFS)为68.3% vs.59.7%(P=0.024),无复发生存率(RFS)为92.3% vs.90.5%(P=0.914),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为65.2%vs.50.6%(P=0.016)。分层分析:T2~3期NCT组OS、DFS、DMFS均高于CRT组(P<0.05),RFS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4期两组OS、D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NCT组的DMFS高于CRT组,CRT组的RFS高于NCT组(P<0.05)。结论:4疗程诱导化疗提高化疗敏感组T2~3N3M0期的OS、DFS、DMFS以及T4N3M0期的DMFS,降低T4N3M0期的RFS,且不改善T2~3N3M0期的RFS及T4N3M0期的OS、DFS。

    作者:陈俊妮;张帅;杨时平;孔繁忠;林洁;王奋;林少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丁苯酞延缓小鼠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丁苯酞延缓梗阻性肾病小鼠肾脏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小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UUO)、对照组(ACEI)及治疗组(NBP)。对照组、治疗组分别给予贝那普利、丁苯酞灌胃。而假手术组、模型组则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分别于术后第3、7、14天处死,取梗阻侧肾组织做免疫组化染色以及western blot。结果:(1)Nrf-2在正常肾组织中仅散在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模型组术后第3、7、14天小鼠肾组织中Nrf-2表达均增加,治疗组小鼠肾组织Nrf-2随着输尿管梗阻时间的延长,Nrf-2表达逐渐增强,至14 d时表达达到顶峰,呈时间依赖性。(2)与模型组相比,丁苯酞治疗组Nrf-2、γ-GCS明显升高、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减少( P <0.05), Nrf-2、γ-GCS在第7、14天表达均强于贝那普利组(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Nrf-2与γ-GCS呈正相关(r =0.930);与Ⅰ型胶原蛋白呈负相关(r =-0.859)。结论:丁苯酞可能通过激活Nrf-2通路,上调γ-GCS的表达,缓解氧化应激对肾间质的损伤,延缓肾间质纤维化进展。

    作者:曹义甫;王秀芬;牛丽娟;李文静;刘翠红;李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并左侧颈部吻合术78例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的有效性及其对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2010年5月至2015年6月78例食管癌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9例实施了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并左侧颈部吻合术,首先胸腔镜游离胸部食管,再次以腹腔镜游离胃,腹部辅以小切口提出胃,以直线切割缝合器制作管状胃,在左颈部行食管胃颈部吻合;对照组39例采取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差异。结果:两组总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禁食时间分别为(246.58±120.82)mL、(13.08±4.51)d、(7.96±1.52)d,与对照组(329.45±142.01)mL、(23.49±10.36)d、(13.02±12.47)d比较显著较低(P <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1%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8.2%比较显著较低(P <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治疗早、中期食管癌安全可靠,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较常规手术更佳,且随访结果良好,但临床应用需严格掌握其适应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手术干预。

    作者:梁宇强;蔡瑞君;黄健;梁清;罗志强;张沛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早期食管癌内镜下切除术后食管狭窄的防治进展

    近年来,随着内镜下碘染色、放大内镜和窄带成像等诊断技术的发展,食管癌的早期诊断率明显提高,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已成为治疗早期食管癌的标准方法[1]。但较大范围的早期食管癌内镜下切除术后的急性炎症反应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容易导致食管狭窄,影响患者进食,甚至会引发吸入性肺炎。因此,早期食管癌内镜下切除术后食管狭窄的防治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国内外早期食管癌内镜下切除术后食管狭窄的防治进行综述。

    作者:吴丹;贺远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TERT和CLK3基因多态性与膀胱癌的易感性

    目的:探讨TERT基因rs2736098和CLK3基因rs11543198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膀胱癌的易感性关系。方法:选取201例经病理确诊的膀胱癌患者和200例健康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用PCR-RFLP方法检测TERTrs2736098和 CLK3rs11543198位点的基因型,比较各基因型和膀胱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rs2736098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973,P =0.031;χ2=7.412,P=0.006),AA基因型携带者发生膀胱癌的风险是CC基因型携带者的2.069倍(OR =2.069,95%CI:1.181~3.624,P =0.011)。而rs11543198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两组中未见明显差异(χ2=0.202, P=0.904;χ2=0.188,P=0.665)。 rs2736098和rs11543198基因型在膀胱癌病理分期、分级中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RT基因rs2736098位点多态性与膀胱癌的易感性相关,而CLK3基因rs11543198位点多态性与膀胱癌的发生风险无明显关系。

    作者:卢保德;刘德云;玉镇源;付伟金;程继文;陆浩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基于离体头颅标本牙齿CT扫描探讨CARE kV技术降低辐射剂量的准确性

    目的:基于离体头颅标本牙齿CT扫描探讨CARE kV 技术降低辐射剂量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对8具防腐固定离体头颅标本牙齿重复行A、B、C组扫描,A组常规扫描(100 kVp/150 mAs);B组开启CARE Dose 4D扫描,电压100 kVp,参考电流150 mAs;C组CARE kV扫描,参考电压100 kV、参考电流150 mAs,其余条件保持不变。比较3组的辐射剂量、图像的平均CT值、噪声、SNR、CNR、主观评分等。结果:3组方案实际扫描管电流、管电压及辐射剂量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A组比较,B组ED减低约13.76%, C组ED减低26.61%;图像的平均CT值、噪声、SNR、CNR及主观评分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基于离体头颅标本牙齿运用CARE kV 技术行CT扫描能降低扫描辐射剂量、保障图像质量,其准确性与不同个体间相同部位的研究报道一致。

    作者:曾宪春;王玉权;蒲伟;徐睿;王荣品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与飞行员冠心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与飞行员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05年3月至2015年5月于空军总医院行冠脉造影术的飞行员60例,均为男性,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n=24)和对照组(n =36);其中冠心病组根据Gensini评分分为低分组(Gensini积分≤20)和高分组(Gensini积分>20)。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TG、GGT水平增高,HDL-C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冠心病组内高分组GGT水平稍高于低分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GT是飞行员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OR =1.168,P <0.01)。结论:血清GGT 与飞行员冠心病相关,是其独立危险因子。

    作者:张娜;吴超;廖明媛;余成;汪郡;马中立;田建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