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性别差异研究

邢广羽;张金涛;宋春杰;尹岭

关键词: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 SJL/J小鼠, 性别差异, T淋巴细胞增殖,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4(IL-4)
摘要:目的探讨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性别差异的原因.方法应用髓鞘脂质蛋白139-151(PLP139-151)免疫诱导建立EAE模型,观察雌雄小鼠病情的差异,采用MTT、ELISA法,检测外周淋巴细胞对自身抗原反应的性别差异.结果雌性小鼠的平均发病时间(15±2.1)d,早于雄性的(22±4.3)d,病程有复发-缓解的特点,而雄性则多呈一过性发病;EAE雌雄小鼠的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γ-干扰素分泌无显著性差异(P>0.05),雄性小鼠白细胞介素-4(IL-4)分泌明显高于雌性小鼠(P<0.01).结论PLP139-151诱发小鼠EAE性别差异可能与雄性小鼠外周淋巴细胞分泌IL-4水平较高,具有保护作用有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干预对预防脑梗死复发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干预对脑梗死复发率的影响.方法76例脑梗死患者(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护理外,配合健康教育、心理治疗、早期康复、出院指导等综合干预,经3年随访,与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护理的71例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减少(P<0.01),复发率降低(P<0.05).结论综合干预能降低脑梗死的复发率.

    作者:闫凤云;姜莉;李慧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偏瘫步态的运动学评定

    步态是指人类行走时的方式和特征,是自身结构与功能、运动调节系统、个人行为及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

    作者:胡雪艳;江晓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性别差异研究

    目的探讨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性别差异的原因.方法应用髓鞘脂质蛋白139-151(PLP139-151)免疫诱导建立EAE模型,观察雌雄小鼠病情的差异,采用MTT、ELISA法,检测外周淋巴细胞对自身抗原反应的性别差异.结果雌性小鼠的平均发病时间(15±2.1)d,早于雄性的(22±4.3)d,病程有复发-缓解的特点,而雄性则多呈一过性发病;EAE雌雄小鼠的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γ-干扰素分泌无显著性差异(P>0.05),雄性小鼠白细胞介素-4(IL-4)分泌明显高于雌性小鼠(P<0.01).结论PLP139-151诱发小鼠EAE性别差异可能与雄性小鼠外周淋巴细胞分泌IL-4水平较高,具有保护作用有关.

    作者:邢广羽;张金涛;宋春杰;尹岭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轻度阿尔茨海默病及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汉语单字启动命名反应时研究

    目的探索轻度阿尔茨海默病(AD)和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在汉语词汇认知加工过程中单个汉字语义和语音时间进程及模式的改变特点.方法运用反应时方法对轻度AD和MCI患者以及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对照(NC)进行汉语单字启动命名任务,任务采用语义、同音、变调和无关对照4种启动类型,设立长短两种刺激呈现间隔(SOA),被试对目标字进行命名,分别记录被试的反应时和错误率,通过语义和语音启动与无关对照反应时比较,判断是否出现语义或语音启动效应.结果轻度AD和MCI患者各启动类型的反应时均较正常对照延长,正常对照组在长SOA时的反应时短于短SOA时,而轻度AD组长SOA时的反应时较短SOA时长;正常对照组出现同音启动效应,而轻度AD和MCI组出现变调抑制效应.结论轻度AD和MCI汉字整体认知加工速度减慢,语音加工过程受损.

    作者:王荫华;杨晓娜;周晓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早期院内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损伤综合症及脑瘫

    目的评价在医院进行的早期正规强化治疗小儿脑损伤综合症及脑瘫的意义.方法将0~2岁脑损伤综合症及脑瘫患儿1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中0~6个月的患儿分别归为A1、B1组,6个月~2岁患儿分别归为A2、B2组,A组在医院接受早期正规强化康复训练,B组经指导后进行家庭康复,治疗半年后根据日本远城寺式乳幼儿分析的发育检查表,对两组进行发育商(DQ)评定.结果A组发育商高于B组(P<0.01〉,A1组高于A2组(P<0.05).结论早期在院内进行正规强化康复训练对治疗早期脑瘫疗效显著.

    作者:吴兆芳;姜琨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国健康成人大脑中央前回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

    目的运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研究中国健康成人大脑中央前回脑组织代谢物的特点,为疾病研究提供正常参照.方法对92名健康成年志愿者进行双侧中央前回1H-MRS检测,对比分析其大脑中央前回脑组织的NAA/Cr、Cho/Cr和NAA/Cho值.结果不同侧别和不同性别之间的NAA/Cr、Cho/Cr和NAA/Cho值均无显著性差异;NAA/Cr与年龄低度负相关,Cho/Cr与年龄低度正相关,NAA/Cho与年龄呈中度负相关.结论建立了健康成人大脑中央前回脑组织代谢物的参照特点.

    作者:王惠芳;郎宁;宋红松;王力平;刘小璇;张俊;康德瑄;李选;樊东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临床研究

    短暂性脑缺血(TIA)的患者在5年内有1/3会发展成脑梗死,另有1/3反复TIA发作.

    作者:黄一宁;高山;叶健;徐蔚海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异丙酚对肝缺血-再灌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肝缺血/再灌注(I/R)后对远隔器官肾脏的损伤作用,探讨异丙酚的抗肾脏损伤作用.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I/R组、异丙酚保护组.肝缺血60min再灌注2h、4h后,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及肾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基础值比较,I/R组血中BUN、Cr水平显著增加,4h组高于2h组(P<0.05),而异丙酚组则低于I/R组.结论异丙酚能减少肝I/R对肾脏的损伤作用.

    作者:陈晖;韩曙君;雷志礼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血清预培养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

    目的介绍一种时间短、花费少的神经干细胞培养方法.方法先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预培养神经干细胞48h,换含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27的DMEM/F12培养液继续培养干细胞球.血清诱导分化后行nestin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血清预培养48h后即可见神经干细胞聚球,nestin免疫荧光染色为阳性.结论血清预培养可使神经干细胞聚球速度加快,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

    作者:历俊华;郑淑荣;万虹;张绍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无症状和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微栓子监测

    目的研究无症状和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微栓子出现频率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和病程时相之间的关系.方法对临床诊断为颅内外动脉狭窄的患者,采用双通道四深度及M-Mode模式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微栓子监测60min,进行微栓子信号(MES)计数.根据病变部位将患者分为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组(ICA组)和大脑中动脉狭窄组(MCA组),每组又分为无症状组、既往缺血性卒中组(≥30d)和急性缺血性卒中组(<30d).结果共监测63例患者的74条狭窄动脉.ICA组:无症状、既往缺血性卒中、急性缺血性卒中MES阳性率分别为0(0/10)、0(0/7)、33%(6/18);在MCA狭窄组分别为14%(2/14)、14%(1/7)和39%(7/18).60min内的MES数目在ICA急性缺血性卒中组依次为3、9、8、10、1、40个,平均11.8个;在MCA无症状组为4、1个,既往缺血性卒中组为1个,急性缺血性卒中组为4、1、4、15、16、1、29个,平均10个.MES阳性率在ICA急性缺血性卒中和无症状组之间(P=0.013)、急性缺血性卒中和既往缺血性卒中组(P=0.031)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在MCA狭窄急性缺血性卒中和无症状组(P=0.115)、急性缺血性卒中和既往缺血性卒中组(P=0.214)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动脉性栓塞是颅内外大动脉狭窄所致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发病机制.距卒中时间越近,MES的发生率越高,数目越多.TCD微栓子监测有助于研究颅内外大动脉狭窄的卒中发病机制,选择治疗方案.

    作者:孙葳;黄一宁;王荫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颈椎体骨赘的组织学研究

    目的观察颈椎体骨赘的组织结构.方法在有颈椎骨质增生的尸体标本上,取7例增生的颈椎体骨赘进行组织学研究.结果和结论骨赘经历了软骨化期、初钙化期、钙化期、初骨化期和骨化期.

    作者:孟庆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临床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及常规治疗对照组,治疗前后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1个月后比较治疗总有效率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及神经传导速度恢复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临床疗效确切,无副作用发生.

    作者:何希俊;王本国;詹桂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参乌胶囊对APP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β-淀粉样肽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参乌胶囊对APP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APP 695V717I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参乌小剂量(0.4g/kgg/kg·d)组和大剂量(1.2·d)组,同月龄同背景C57BL/6J小鼠为对照组.各组老鼠从4月龄至10月龄灌胃给药或水,然后应用Morris水迷宫和物体识别实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小鼠脑皮层匀浆中β-淀粉样肽(Aβ)的含量;用刚果红染色检测皮层淀粉样斑块的数目.结果模型小鼠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的游泳时间和游泳距离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对新物体的探索相对时间缩短,皮层可溶性Aβ含量升高(P<0.05),脑内淀粉样斑块明显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乌胶囊大剂量组游泳时间缩短(P<0.05),对新物体的探索相对时间延长(P<0.05);大、小剂量组小鼠脑内可溶性Aβ含量和脑内淀粉样斑块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参乌胶囊可明显改善APP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脑内Aβ的产生而实现的.

    作者:邢颖;张兰;李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β-淀粉样肽损伤后小鼠脑单胺氧化酶B、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及中药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β-淀粉样肽(Aβ)25-35致痴呆小鼠模型脑单胺氧化酶B(MAO-B)、白细胞介素-6(IL-6)的改变及中药脑复聪的干预作用.方法脑室内注射Aβ25-35造成痴呆模型小鼠,用Morris水迷宫测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用比色法测MAO-B活性;免疫组化检测IL-6.结果模型小鼠的Morris水迷宫潜伏期(81.3±13.4)s,比对照组(34.2±10.9)s延长(P<0.05);大脑皮层和海马的MAO-B活性(120.12±10.15)、(83.60±5.29)均较对照组(93.09±10.54)、(50.39±9.16)升高(P<0.05~0.01),海马齿状回有大量IL-6免疫荧光阳性细胞.经脑复聪治疗后,水迷宫潜伏期(43.7±12.7)s缩短(P<0.05);海马的MAO-B活性(47.11±6.57)回降(P<0.01);IL-6免疫阳性神经细胞减少.结论抑制海马MAO-B的过度激活,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减少氧化应激反应,抑制小胶质细胞产生炎性因子IL-6,缓解Aβ的损伤作用,阻断AD发病的重要环节,是中药脑复聪治疗AD的重要机理之一.

    作者:张孟仁;郭赛珊;左萍萍;杨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Caspase-3在戊四氮急性致痫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caspase-3在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e,PTZ)急性致痫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显示海马及皮层caspase-3阳性细胞,CMIAS图像分析系统半定量分析caspase-3蛋白的含量.结果癫痫发作后海马及皮层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增加,且海马组织较皮层组织增加更为明显.结论Caspase-3参与了癫痫后脑组织神经元的凋亡过程;在癫痫发作所致的神经元损伤中,海马较皮层可能更为敏感.

    作者:郭小明;王薇薇;王荫华;吴逊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外科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并发症及护理

    目的研究外科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并发症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外科术后入ICU的40例应用肠内营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外科危重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发生胃肠道疾病并发症比例较高.结论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需预防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彬;林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降颅压药物的评价

    目的考察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价降颅压药物疗效的可行性.方法应用TCD监测20例(甘露醇组10例,甘油组10例)高颅压患者的用药前后大脑中动脉(MCA)流速变化.结果甘露醇组在用药后30minMCA流速增至高峰,与用药前比较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持续时间约4~6h.甘油组在用药后2hMCA流速增至高峰,与用药前比较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6~8h流速逐渐降低,至10~12h恢复至用药前水平.结论TCD可用于监测颅内压的变化及评价降颅内压药物的疗效.

    作者:刘凤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负压吸引对兔视网膜组织结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中负压吸引对兔视网膜结构的影响.方法32只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负压吸引45s组和吸引3min组.实验对照组只进行激光治疗,负压吸引各组先用负压发生器吸引眼角巩膜缘,持续45s及3min,分别于术后即刻、7d、14d、28d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兔眼视神经和视网膜组织结构的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实验对照组视神经和视网膜结构无改变.负压吸引45s组各时间点视神经和视网膜细胞改变轻微;3min组术后即刻~14d神经纤维和视网膜视细胞结构明显异常,至术后28d时恢复正常.结论LASIK术中负压吸引引起的眼压急剧升高,可能会导致视网膜和视神经细胞的亚细胞结构改变,但这种改变为可逆的;负压吸引持续时间越长改变越明显.

    作者:赵海霞;黄一飞;杨惠英;窦宏亮;张笑明;刘丽;沈向学;王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维吾尔医沙疗对兔膝骨关节炎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维吾尔医沙疗对骨关节炎模型动物关节液、血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兔右膝关节腔内注射木瓜蛋白酶,再随机分成3组.从造模第15天开始,Ⅰ组予埋沙治疗,Ⅱ组予芬必得灌胃,Ⅲ组不作任何处理.第30天留取血清及关节液标本检测IL-1β、TNF-α、NO水平.并取滑膜及软骨组织作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Ⅰ组的软骨及滑膜病变程度较Ⅱ、Ⅲ组减轻;Ⅰ、Ⅱ组关节液中的IL-1β、TNF-α的水平及血清中NO水平较Ⅲ组明显降低.结论维吾尔医沙疗通过抑制关节液中细胞因子升高而发挥其对骨关节炎的防治作用.

    作者:卫荣;迪丽娜·马合木提;卡哈尔·库尔班;亚力孔·卡地尔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轻度阿尔茨海默病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注意功能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老年期痴呆常见的原因.

    作者:周爱红;王荫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院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学刊

主办:中国残疾人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