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孕酮、胰岛素生长因子-Ⅱ在预测妊娠早期不良结局中的作用

吕会娟;刘玉玲;陈瑞红;陈慧

关键词:孕酮, 胰岛素生长因子-Ⅱ, 先兆流产, 稽留流产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孕酮(progesterone,P)、胰岛素生长因子-Ⅱ(insulin growth factor Ⅱ)在预测妊娠早期不良结局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及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42例健康早孕妇女(A组)和85例具有先兆流产症状给予保胎治疗的早孕妇女 P、IGF-Ⅱ水平,其中保胎成功45例(B 组)、发展为稽留流产40例(C组)。比较各组数值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对P、IGF-Ⅱ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A、B、C 3组血清孕酮的值分别为(30.36±2.96)、(23.88±2.26)、(11.43±2.46)ng/mL,血清 IGF-Ⅱ的值分别为:(139.29±16.44)、(123.93±16.14)、(107.94±12.87)μg/L,3组P、IGF-Ⅱ值均具有差异性(F=571.69和43.05,均P<0.05);(2)A、C两组血清中P和IGF-Ⅱ存在正相关(r=0.732、0.942,均P<0.05),B组两者不具有相关性(r =0.199,P =0.191,P >0.05);(3)P、IGF-Ⅱ判断活胎和胚胎停止发育佳诊断点分别为:13.42 ng/mL,121.26μg/L。结论:血清P联合IGF-Ⅱ测定在预测胚胎及胎儿早期发育中有一定的价值。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伴发眶炎性假瘤1例

    患者女,23岁,学生,因“右眼上睑红肿3 d”于2013年6月1日就诊于眼科门诊,诊断为“眼睑蜂窝织炎”,给予局部抗炎治疗3 d,未见好转,红肿加重,6月3日收入院治疗,追问病史:患者曾因“发热、咳嗽1周”于2013年5月20日就诊于呼吸科,体温高39.8℃,伴咳嗽、周身乏力,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减少,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肺 CT 回报双肺纹理增强;左上肺结节灶。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

    作者:史少阳;宋海珊;吴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CD147/MMP-9通路上调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早期心室重构

    目的:探讨CD147/MMP-9通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早期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8周龄雄性 SHR 随机分成 SHR、CD147和 CD147+ DOX 组(n =10/组),8周龄雄性 WKY 大鼠为对照组(WKY组,n =10)。 CD147及CD147+ DOX 组予人重组CD147(600 ng/kg 1.5 mL)、SHR 及WKY 组予等量生理盐水,静注,每周1次。 CD147+ DOX组加多西环素(DOX,30 mg/kg,1.5 mL),其他组加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第56天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左心室重量指数(LVWI)、切片(HE、VG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和胶原增殖、western blot 测心肌 MMP-9、TIMP-1、CD147、Ⅰ和Ⅲ型胶原水平。结果:与 WKY 组比,SHR 组心肌 CD147、MMP-9、MMP-9/TIMP-1明显低(P <0.05);心肌细胞肥大、部分纤维断裂、胞浆溶解坏死,胶原容积分数(CVF)Ⅰ、Ⅲ型胶原显著增高(P <0.05)。而与SHR 组比,CD147组CD147、MMP-9、MMP-9/TIMP-1明显增高,心肌细胞形态和排列改善,LVWI、CVF、Ⅰ、Ⅲ型胶原明显降低。但CD147+DOX 组尽管CD147、MMP-9、MMP-9/TIMP-1比CD147组无明显降低,CVF与Ⅰ、Ⅲ型胶原却明显增高,心肌细胞肥大及纤维断裂现象再次出现。结论:SHR早期心室重构可能与CD147/MMP-9通路受抑制有关,输入CD147上调该通路可以改善该心室重构。

    作者:周万兴;李博维;杨小蓉;周玉良;谭永锦;袁丛聪;宋玉兰;陈骁;张卫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ST 段抬高型暴发性心肌炎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死亡1例

    患者女,31岁,因“发热4 d,胸闷憋气1d”入院。患者4d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高40℃,无咳嗽、咳痰等其他不适。1d前患者出现胸闷憋气,体温38.9℃,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内容物,于当地医院行胸片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行退热等对症治疗后体温降至36.7℃,但胸闷症状不缓解。来我院急诊。既往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病史,否认长期饮酒史及吸烟史。

    作者:黄乐富;唐煜;张大鹏;王乐丰;杨新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目的:研究105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为内镜下治疗提供潜在的依据。方法:回顾3年间我院内镜中心随访行胃癌根治术后病理证实的105例早期胃癌病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105例早期胃癌,男80例,女25例,年龄19~89岁,发病高峰为40~60岁。汉族男性67例,回族男性13例;汉族女性24例,回族女性1例,回汉族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分布无差异(P >0.05)。依次好发于胃窦部(56.1%)、胃体部(26.7%)、贲门胃底部(17.1%);病灶以2 cm以上多见(54.3%);内镜下分型以Ⅱ型(69.5%)为主;组织学分型以低分化腺癌(45.7%)为主;分化型与未分化型比例分别为43.0%、56.2%;黏膜内癌63例(60%),黏膜下癌42例(40%);12例(11.4%)发生淋巴结转移,病灶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期胃癌男性多见,发病高峰在40~60岁,回汉族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分布无差异,对于>2 cm 的病灶、未分化型且浸润到黏膜下层的患者有着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需要行胃癌根治术和密切的内镜随访。

    作者:孟锐;杨力;刘雅琦;孟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Pentacam 观察ICL植入术后眼前节立体形态的变化

    目的:通过三维眼前节全景分析仪(Pentacam)对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ICL)植入术前术后眼前节立体形态的变化进行观察。方法:收集2011年12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行ICL植入术的高度近视患者32例,64眼。通过Pentacam观察手术前后人工晶体与虹膜及晶状体的关系以及前房角的变化,测量术前术后前房深度、前房容积、术后拱高等参数。常规检测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及屈光状态等数值。结果:患者平均年龄(29±7)岁,平均等效球镜为(-13.50±3.76) Ds。三维前节成像显示术后前房角较术前狭窄,未见粘连关闭。ICL与虹膜和晶状体均无接触粘连。术后6个月前房容积为(128.43±14.86) mm3,前房深度为(2.96±0.26) mm,分别低于术前前房容积(215.11±34.16) mm3和术前前房深度(3.11±0.19) mm(P<0.05)。术后6个月拱高(0.464±0.125) mm,术后各随访时间点测拱高无统计学差异。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为0.929±0.203,与术前佳矫正视力无统计学差异。术后6个月眼压与术前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entacam能有效评估ICL植入术的安全性。

    作者:熊露;易魁先;石钰;詹妮曼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全方位松解结合钉棒系统复位治疗合并重度骨质疏松的腰椎不稳症

    对于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常规采用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复位固定,复位效果良好,固定牢靠,临床应用广泛[1],然而对于合并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由于骨质疏松后把持力不够,容易出现拔钉、滑脱椎体复位失败等情况。我科自2008年6月至2012年10月,采用全方位松解结合椎弓根螺钉治疗该类患者,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程昌志;李贵谦;李浩曦;林舟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EB病毒VCA-IgG、IgA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检测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通过检测自身免疫病患者ANA谱与EB病毒VCA-IgG、IgA抗体,比较两种抗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相关性。方法:ELISA法分别检测试验组(ANA谱至少一项阳性)和对照组(ANA谱阴性)的EB病毒VCA-IgG、VCA-IgA和PCR法检测EB病毒DNA载量,比较两种抗体与EB-DNA载量及自身免疫病ANA谱的相关性。结果:VCA-IgA与AID的相关性明显高于 VCA-IgG ,且VCA-IgA阳性患者EB-DNA载量明显高于VCA-IgG阳性患者。结论:EB病毒感染在AID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EB病毒 VCA-IgA抗体水平与AID病情呈正相关,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作者:岳枫;李长峰;朱长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概念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右美托咪定在临床麻醉中的作用优势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选择性α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其对α2、α1受体的选择性为1620∶1。右美托咪定激动中枢和外周α2-受体,发挥良好的镇静、镇痛、降低交感活性等作用,无明显呼吸抑制。这些优越的药理作用使右美托咪定于1999年获准用于 ICU 患者的镇静,2009年被批准用于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的镇静。近几年来,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临床麻醉辅助用药已在国内外普遍应用。本文主要对右美托咪定在临床麻醉应用中的优势作一综述,便于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赵娟(综述);郑丽宏(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取材活检在多节段压缩性骨折诊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取材活检在多节段压缩性骨折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68例多节段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在我院接受 PVP 治疗,所有患者均术中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根据术前诊断将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A 组,37例)、诊断不明组(B 组,19例)和肿瘤组(C组,12例)。分析各组的病检结果。结果:取材活检成功率100%,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活检相关并发症。A组37例患者34例为骨质疏松,2例为转移瘤,1例诊断不明;B 组19例患者中11例为骨质疏松,6例为转移瘤,2例诊断不明;C组12例患者中10例诊断为转移瘤,1例为骨质疏松,1例诊断不明。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取材活检不会增加手术风险,有助于多节段压缩性骨折的病因诊断,在多节段压缩性骨折患者中应常规进行。

    作者:曹奇;黄新云;杨铁军;唐国军;陈亮元;陈小明;颜学亮;唐晓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法舒地尔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4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硫辛酸组、法舒地尔组。所有患者严格控制血糖,治疗2周后观察血清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硫辛酸组和法舒地尔组尿mALB、血清Cysc 和尿8-OHdG 水平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之间血清 Cysc、尿 mALB 和8-OHdG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法舒地尔对早期糖尿病患者有肾脏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8-OHdG的水平、减轻氧化应激有关。

    作者:徐美荣;吴甘霖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浮针配合伸展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

    目的:观察浮针配合伸展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浮针配合伸展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每周3次,6次为1个疗程。采用McGill 疼痛量( MPQ )表比较2组治疗前、首次治疗后、1个疗程后、随访第1个月4个时点的评分;并比较2组在疗程结束后及随访第1个月的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MPQ评分呈下降趋势,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 <0.05);治疗组在首次治疗后和随访1个月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1);对照组在疗程结束后和随访1个月MPQ评分有反弹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在随访1个月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88.9% vs.62.2%,P <0.05)。结论:浮针配合伸展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确切,镇痛起效快捷,疗效持久,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作者:钟敏莹;贺青涛;吴思平;张熹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妊娠合并痔疮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ruiyun procedurefor hemorrhoid, RPH)治疗妊娠合并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妊娠合并痔疮的1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2例,观察组应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痊愈时间、一般并发症、产科并发症、有效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痊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 <0.01);但两组在一般并发症、产科并发症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3~12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母婴均平安。结论: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妊娠合并痔疮无需麻醉,损伤小,痛苦小,恢复快,安全有效,可成为妊娠期痔疮患者保守治疗之外的首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明康;刘婷婷;章庆华;高华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CT诊断肾病综合征引起的多器官动脉血栓1例

    患者男,21岁,间断眼睑水肿伴双下肢水肿15个月,腹痛2 d入院。实验室检查:D-二聚体29.56μg/mL。既往史:1年前确诊为肾病综合征,并行肾穿刺活检,病理为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给予激素、保肾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出院后定期复查,病情控制尚可。入院后行上腹部CT增强:肝左叶可见扇形低密度影、左肾内可见锥形低密度、脾脏内楔形低密度影,增强未见明显强化(图1),影像提示,肝左叶、左肾及脾脏多发动脉血栓形成,伴相应器官缺血改变。遂行抗凝治疗1周,腹部疼痛有所好转,查D-二聚体2.85μg/mL。临床诊断:肝左叶动脉血栓形成,左肾动脉血栓形成,脾梗死。

    作者:郭俊男;程克磊;王建秋;孙戈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患者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870例,根据24 h 尿蛋白排泄量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634例)、持续白蛋白尿组(236例),比较2组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血生化指标,分析DN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病程、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红蛋白(Hb)、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酸(UA)、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HDL-C)、甘油三酯(TG)、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心脑血管病变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1)。回归分析示病程、SBP、UA、Hb、TG、DR与DN发生相关。结论:病程、SBP、UA、Hb、TG、DR与DN白蛋白尿的发生及严重程度相关。

    作者:万倩;张倩;薛耀明;钱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原发性甲状腺鳞癌1例

    患者男72岁,因“发现颈部肿块20 d,声音嘶哑8 d”于2010年10月11日入院。患者20 d 前无明显诱因下发现颈部肿块,无疼痛,无声音嘶哑,无呼吸困难,无畏寒发热,未就诊,8 d 前患者出现声音嘶哑,前往当地医院就诊,B超提示“右侧甲状腺混合回声团块”,遂转我院继续治疗。查颈部CT提示右侧甲状腺占位,边缘不光整,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占位内见小条片状钙化,增强后边缘环状强化,占位内强化不均匀,器官受压变形(图1)。甲状腺功能无明显异常。专科查体:颈软,气管偏左,右侧甲状腺可及直径约4 cm肿块,质硬,活动度差,轻压痛。颈部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作者:胡金灵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生长抑素对腹部手术术后早期肠梗阻的预防及治疗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对腹部手术术后早期肠梗阻的防治。方法:将术中评估有术后发生肠梗阻高危因素的患者纳入观察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至进食后停用;两组患者术后发生肠梗阻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禁食水、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和营养支持等,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至肠功能恢复;比较两组病例术后2周内肠梗阻发生率以及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指标差异。结果:治疗组发生术后早期肠梗阻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但两组有效率(治愈+好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腹痛消失时间外,两组腹胀缓解时间、肛门自主排气时间、24 h 胃肠减压量、开始进全流食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术后有发生肠梗阻高危因素的病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生长抑素能减少术后早期肠梗阻发生,可明显改善肠梗阻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及住院时间。

    作者:庄彦章;黄两喜;黄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不同分娩方式对稳定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产后的影响

    在过去,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妊娠时,其致死率及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极高。但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 SLE 顺利妊娠已十分常见。当 SLE 于妊娠过程中出现疾病活动,医生通常建议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而当妊娠事件发生在稳定期时,对分娩方式的选择还未曾有报道。本文将探讨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对稳定期 SLE 患者产后结局的影响。

    作者:徐源;张伶姝;刘玢含;赵毅;刘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初级创伤救治体系在急诊科院前急救的临床应用

    初级创伤救治(PTC)是国际创伤救治委员会推行的一套创伤管理措施,旨在培训临床医师规范、快速、实用地对严重创伤患者给予救治,已在世界各地广泛推广[1]。我院作为广西PTC培训基地在全国率先试点开展该项目培训[2],并于2011年开始对急诊科医护人员进行 PTC 项目培训。通过对PTC培训前后的病例资料进行收集、分析,总结PTC 体系在临床院前急救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和优缺点,以进一步完善急诊急救体系、规范院前创伤救治流程、提高医务人员初级创伤救治技能以及急救成功率。

    作者:苌海华;李超乾;王威;廖园莉;黄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因持续增高的发病率、死亡率及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已成为全球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1-4]。虽然支气管哮喘及 COPD 是两个不同的疾病,但区分、鉴别两者,有时很困难,尤其是老年人尤为困难。近年来,在老年患者中存在着支气管哮喘与COPD 并存的情况,即支气管哮喘-COPD 重叠综合征(ACOS)。从临床角度看,该综合征由伴有气道可逆症状日益明显的COPD患者及(或)伴有不完全气流受限的哮喘患者构成[5-6]。在老年人中,约13%~20%的COPD 患者存在ACOS。该类患者较独立的COPD或支气管哮喘患者,疾病进展更快,急性发作更频繁,并发症显著增加,生存质量更差,医疗费用更高。

    作者:郭巍;张继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