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分析

万倩;张倩;薛耀明;钱毅

关键词:2型糖尿病, 白蛋白尿, 糖尿病肾病,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患者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870例,根据24 h 尿蛋白排泄量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634例)、持续白蛋白尿组(236例),比较2组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血生化指标,分析DN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病程、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红蛋白(Hb)、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酸(UA)、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HDL-C)、甘油三酯(TG)、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心脑血管病变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1)。回归分析示病程、SBP、UA、Hb、TG、DR与DN发生相关。结论:病程、SBP、UA、Hb、TG、DR与DN白蛋白尿的发生及严重程度相关。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贫血患者外周血CD55、CD59检测及对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诊断意义

    目的:检测贫血性疾病患者外周血CD55、CD59的表达并行相关实验检查,并探讨其对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入院的129例贫血患者行流式细胞术检测CD55、CD59,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对照,对贫血性疾病患者以健康对照人群CD55、CD59检出结果进行综合对比与分析,并同时做FLAER 实验、酸化血清溶血实验(Ham 实验)、尿含铁血黄素试验(尿Rous 实验)、网织红细胞计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其他贫血组相比,再生障碍性贫血(AA)-PNH 和PNH 患者外周血红细胞与粒细胞CD55、CD59表达明显低下(P <0.05),表达均<95.0%,部分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部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外周血红细胞与粒细胞 CD55、CD59表达也可低下,但表达均>48.0%,与健康组和其他贫血组(除 AA-PNH 和 PNH 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纯红再障、营养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患者 CD55、CD59表达均在正常范围。部分 AA-PNH和PNH患者,加做FLAER实验,显示外周血粒细胞及单核细胞PNH 克隆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D55、CD59检测与FLAER实验在诊断AA-PNH、PNH患者中有重要意义,是目前诊断PNH的敏感,可靠的方法,也可作为疗效判断及观察病情变化的手段。

    作者:冯玉虎;夏瑞祥;王卫国;黄明;郑顶运;许凌云;王庆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LY294002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研究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 LY294002对人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成熟胰岛素分泌细胞的影响。方法:体外通过5个阶段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别给予尼克酰胺+B27(B27组)为对照组和尼克酰胺+ LY294002(LY组)为实验组诱导胰岛素分泌细胞的成熟。显微镜下观察各阶段细胞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染色鉴定胰岛素、c-肽、生长抑素和胰高血糖素的表达。结果:第5阶段诱导14 d LY组胰岛素单染阳性率与B27组无统计学差别(P﹥0.05),但生长抑素和胰高血糖素单染阳性率,胰岛素/生长抑素共染率均低于B27组(P﹤0.05)。结论:在无血清培养体系下,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LY294002能够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更加成熟的胰岛素分泌细胞。

    作者:王亚楠;陆平;黄筱慧;田晨光;孙丽君;窦倩;谭丽;王武亮;毛跟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原发性甲状腺鳞癌1例

    患者男72岁,因“发现颈部肿块20 d,声音嘶哑8 d”于2010年10月11日入院。患者20 d 前无明显诱因下发现颈部肿块,无疼痛,无声音嘶哑,无呼吸困难,无畏寒发热,未就诊,8 d 前患者出现声音嘶哑,前往当地医院就诊,B超提示“右侧甲状腺混合回声团块”,遂转我院继续治疗。查颈部CT提示右侧甲状腺占位,边缘不光整,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占位内见小条片状钙化,增强后边缘环状强化,占位内强化不均匀,器官受压变形(图1)。甲状腺功能无明显异常。专科查体:颈软,气管偏左,右侧甲状腺可及直径约4 cm肿块,质硬,活动度差,轻压痛。颈部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作者:胡金灵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右美托咪定在临床麻醉中的作用优势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选择性α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其对α2、α1受体的选择性为1620∶1。右美托咪定激动中枢和外周α2-受体,发挥良好的镇静、镇痛、降低交感活性等作用,无明显呼吸抑制。这些优越的药理作用使右美托咪定于1999年获准用于 ICU 患者的镇静,2009年被批准用于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的镇静。近几年来,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临床麻醉辅助用药已在国内外普遍应用。本文主要对右美托咪定在临床麻醉应用中的优势作一综述,便于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赵娟(综述);郑丽宏(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CD147/MMP-9通路上调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早期心室重构

    目的:探讨CD147/MMP-9通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早期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8周龄雄性 SHR 随机分成 SHR、CD147和 CD147+ DOX 组(n =10/组),8周龄雄性 WKY 大鼠为对照组(WKY组,n =10)。 CD147及CD147+ DOX 组予人重组CD147(600 ng/kg 1.5 mL)、SHR 及WKY 组予等量生理盐水,静注,每周1次。 CD147+ DOX组加多西环素(DOX,30 mg/kg,1.5 mL),其他组加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第56天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左心室重量指数(LVWI)、切片(HE、VG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和胶原增殖、western blot 测心肌 MMP-9、TIMP-1、CD147、Ⅰ和Ⅲ型胶原水平。结果:与 WKY 组比,SHR 组心肌 CD147、MMP-9、MMP-9/TIMP-1明显低(P <0.05);心肌细胞肥大、部分纤维断裂、胞浆溶解坏死,胶原容积分数(CVF)Ⅰ、Ⅲ型胶原显著增高(P <0.05)。而与SHR 组比,CD147组CD147、MMP-9、MMP-9/TIMP-1明显增高,心肌细胞形态和排列改善,LVWI、CVF、Ⅰ、Ⅲ型胶原明显降低。但CD147+DOX 组尽管CD147、MMP-9、MMP-9/TIMP-1比CD147组无明显降低,CVF与Ⅰ、Ⅲ型胶原却明显增高,心肌细胞肥大及纤维断裂现象再次出现。结论:SHR早期心室重构可能与CD147/MMP-9通路受抑制有关,输入CD147上调该通路可以改善该心室重构。

    作者:周万兴;李博维;杨小蓉;周玉良;谭永锦;袁丛聪;宋玉兰;陈骁;张卫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羧肽酶E--肿瘤增殖和转移的潜在标志物

    羧肽酶 E (carboxypeptidase E, CPE)也称为羧肽酶 H (carboxypeptidase H)或脑啡肽转化酶(enkephalin convertase),在1982年首次被发现[1]。 CPE 是一种多功能蛋白,在调节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平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CPE 有可溶性CPE 和膜结合型CPE 两种存在形式:前者为肽链 C 端端解酶,可激活神经肽;后者为分选受体,对分泌颗粒内的分泌蛋白进行定向输送。有研究表明,CPE在不同类型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转移性非神经内分泌肿瘤中表达。可能是诊断肿瘤是否转移及判断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同时也可能是肿瘤靶向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就CPE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谭金凤;尚建红(综述);沈宏伟;何善阳(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与Go/Nogo范式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关系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SP)的执行功能及 Go/Nogo 范式事件相关电位 P300(ERP-P300)的特性,为SP执行功能提供客观的电生理依据。方法:对58例SP患者和30例健康人进行威斯康星卡片测验(WCST)和 Go/Nogo 范式 ERP-P300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P 组 WCST 成绩差,ERP 在 Go-P3和 Nogo-N2、P3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任务N1及Go 任务N2两组无差异;且Go-P3和Nogo-N2、P3波幅、潜伏期与WCST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 <0.05)。结论:SP患者有注意、认知转换和反应抑制等执行功能下降,仅能对任务早期进行正常加工,Go/Nogo 范式ERP-P300可能为客观反映SP执行功能的电生理方法之一。

    作者:杜好瑞;穆俊林;李六一;郑华;桑德恩;张红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质破坏并高钙血症1例

    患者男,49岁,2011年11月因“上呼吸道感染”查血常规白细胞(WBC)54.9×109/L,淋巴细胞(L)80%,血红蛋白(Hb)148 g/L,血小板(PLT)79×109/L ,遂至天津血液病医院就诊。体检:浅表淋巴结、肝脾未触及肿大。辅助检查:WBC 83.58×109/L,L 92.4%, Hb、PLT正常;血钙、甲状旁腺素(PTH)正常。骨髓细胞学:增生活跃+,粒、红系明显减低,淋巴细胞显著增高,成熟小淋巴细胞占81.5%; FISH:P53基因(17P13)缺失;骨髓病理:骨髓增生较活跃:造血面积占80%,成熟淋巴细胞增生为主;流式细胞术:淋巴细胞占有核细胞的75.42%,其中91.5%表达CD19、CD5、CD23、CD25,弱表达Kappa、CD20、CD10,阴性表达 FMC7、CD22、Lambda、sIgM、CD38、ZAP70。 CT 示:颈部、胸部、腹部未见淋巴结肿大及骨质破坏,综合诊断为 CLL (RaiⅠ期,高危)。于2011年11月24日至12月6日给予标准剂量 R-HyperCVAD 化疗,2011年12月23-28日及2012年2月3-8日给予美罗华+甲强龙治疗,完成上述3个疗程后达血液学缓解。其后患者不再接受治疗。2014年3月因“腰痛”查 WBC 86×109/L,1周后查 WBC达239×109/L,出现呼吸衰竭。至北京某医院就诊,给予 FC 方案+甲强龙处理,后WBC 177×109/L,呼吸困难略减轻出院,出院后服用苯丁酸氮芥12 mg/d (共6 d),停药当天因腰背痛于3月17日至我院就诊,辅助检查:WBC 119.10×109/L,L 90.0%,Hb 92 g/L,PLT 80×109/L;总钙3.33 mmol/L;尿素24.17 mmol/L,肌酐312.9μmol/L;CT 示:肺部感染、胸廓骨质多发溶骨性、成骨性骨质破坏并骨折,右枕骨、中轴骨、骨盆组成骨多发骨质破坏,经水化碱化利尿、唑来膦酸等对症处理后患者肾功能、血钙恢复正常,白细胞进行性下降,骨痛好转。4月19日血常规:WBC 26.73×109/L,L 96.9%,Hb 67g/L,PLT 28×109/L;骨髓细胞学示:骨髓增生活跃,粒系、红系增生低下,淋巴细胞明显增多,成熟淋巴细胞占96%,未见巨核细胞;PTH 110.10 pg/mL (我院正常值15~65 pg/mL),钙1.95 mmol/L。此患者停化疗后处于疾病未控制、正常造血衰竭期,中性粒细胞始终<0.2×109/L,PLT<10×109/L,虽经积极救治,于停化疗67 d 后死于肺部真菌感染、呼吸衰竭。

    作者:胡婷;余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膨胀式椎弓根螺钉联合椎骨体水泥强化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使用膨胀式椎弓根螺钉联合骨体水泥对改善骨质疏松椎骨体固定强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10年5月间在我院骨科就医的80例因骨质疏松所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材料不同分为2组,每组40例。 cemented-CPS 组使用水泥强化传统椎弓根螺钉,cemented-EPS 组使用水泥强化膨胀式椎弓根螺钉 EPS。所有患者均接受后路减压和椎体融合术。术后使用 X 线平片和(或)CT 扫描评估椎体融合程度以及固定效果。结果:临床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有严重骨质疏松。手术后6个月cemented-EPS 组患者的JOA 从(11.4±2.6) mm 提高到(28.9±1.6) mm;VAS 得分从(7.0±1.4)分降低到(2.1±1.3)分。cemented-EPS 组患者没有出现螺钉松动的现象并且脊柱融合良好。cemented-CPS 组有14枚螺钉(7.1%)出现松动。术后6个月JOA和VAS得分分别从(13.1±1.9)分和(7.6±1.5) mm 提高到(20.8±2.2)分和(2.5±1.6) mm。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水泥渗漏到椎管的现象。结论:cemented-EPS 能提高固定强度,降低严重骨质疏松患者螺钉松动发生率。

    作者:刘克骏;米明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2015年《实用医学杂志》协办单位及理事名单穴按单位名称的汉语拼音排序雪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内科胸腔镜不良反应216例分析

    内科胸腔镜为呼吸内镜的一种,是一项由内科医师操作的微创、有效、安全的介入性诊疗手术,对不明原因良恶性胸腔积液具有较高诊断能力[1-4],但仍可能发生一些不良反应,影响医疗安全及质量[5-6]。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共实施诊断性内科胸腔镜检查216例,本文针对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提出对策,以期更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欧勤芳;陈华昕;高亮;钱超;陈宏;郑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氨氯地平与氯沙坦对急性中风患者血压昼夜变化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氨氯地平与氯沙坦对急性中风患者血压下降和昼夜变化的影响。方法:155例患有急性中风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组并接受氨氯地平与氯沙坦治疗。通过考察醒时、睡觉时和睡醒前血压下降平均值评估2种药物的降压效果。结果:在意向性分析中,氨氯地平组患者平均收缩压降压值为(14.82±11.71) mmHg,氯沙坦组为(13.11±12.69) mmHg,证明氨氯地平优于氯沙坦(平均差异1.71 mmHg)。在符合方案集分析中,氨氯地平组与氯沙坦组降压值分别为(16.06±11.33) mmHg和(17.17±11.85) mmHg,平均差异为-1.11 mmHg,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氨氯地平比氯沙坦在减轻血压晨峰方面的趋势更佳,可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结论:氨氯地平可以降低高血压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压波动程度,减少中风的发生。

    作者:王少崖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囊袋外超声乳化治疗玻璃体切割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疗效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玻璃体切割手术极大地改善了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的症状。但术后白内障的发生,影响了患者的视力及眼底的观察及治疗。目前传统白内障手术方式为囊袋内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但玻切术后导致眼内结构的改变:小瞳孔,悬韧带松弛,后囊易破裂,玻璃体缺失改变了眼内液体动力学等[1-2],使白内障手术时难度增大。我院采用囊袋外超声乳化治疗玻璃体切割术后并发性白内障,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刚;韩旭光;于涛;张玉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MASCC 危险指数评分和降钙素原应用于血液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价值

    目的:评估癌症患者支持治疗的多国协作组织(MASCC)危险指数评分和降钙素原(PCT)在预测血液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FN)患者感染并发症的价值。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血液病房化疗后180例FN 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 MASCC 危险指数评分和 PCT 值与细菌血症和感染性休克的相关性。结果:180例患者中有20例(11.1%)发展为细菌血症,14例(7.8%)发展为感染性休克。 PCT≥0.5 ng/mL,MASCC 危险指数评分<21分是细菌血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CT≥2 ng/mL和MASCC 危险指数评分<21分是感染性休克的独立危险因素。由MASCC 危险指数评分区分的156例低风险患者,30例患者PCT≥0.5 ng/mL,其中8例(26.7%)发展为细菌血症;16例患者 PCT≥2 ng/mL,其中4例(25.0%)发展为感染性休克。结论:MASCC 危险指数评分与 PCT 联合应用,作为 FN 患者常规筛查将促进危险分层的划分。

    作者:王军;刘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价单侧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前后对颅内血流的影响。方法:经确诊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70%)患者77例,均经颈动脉支架置入治疗,采用TCD检测术前术后颅内血管血流、侧支开放情况及脑血管储备能力(CVR)。结果:TCD 显示术后患侧大脑中动脉PSV、PI及CVR明显高于术前(P <0.05),术后开放侧支循环关闭,颈动脉重度狭窄的颅内动脉侧支循环开放B 型(不完全开放)患者的患侧大脑中动脉PSV、RI、CVR 改善明显高于A 型(完全开放)(P <0.05)。结论:应用TCD可以检测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前后颅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为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支架临床治疗和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戴旭辉;梅芳;余晓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谈乳腺超声报告中需注意的若干问题

    近10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已经上升为中国女性肿瘤首位。2010年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为25.89/10万,位居首位;死亡率为6.56/10万,位居第4位[1]。随着越来越多的小乳腺癌在体检时意外发现,“早诊早治”已经成为二级预防的唯一手段,而超声在乳腺癌筛查中的作用日显重要[2]。美国放射学院影像网(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Imaging Network, ACRIN)6666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对致密型乳腺的高危妇女单独使用X 线乳腺照相与联合使用超声对比,每1000例中多检出4.2例乳腺癌病例;诊断准确率:X 线乳腺照相+超声检查为91%,单纯X线乳腺照相为78%[3]。在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高频超声早已成为乳腺疾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2]。

    作者:张建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腮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硬度分级法和弹性应变率比值对腮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0例腮腺肿块患者先进行常规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再行实时超声弹性检查,弹性成像采用5分法进行评价,并用超声诊断仪自带的测量软件测出各个肿块的应变率比值,根据约登指数高的临界点确定应变率比值的诊断界点,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弹性分级法诊断腮腺良恶性肿块的敏感性为82.4%,特异性为89%,准确性为87.7%;弹性分级法联合应变率比值诊断腮腺良恶性肿块的敏感性为88.2%,特异性为95.9%,准确性为94.4%。结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有助于腮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

    作者:袁惠;牛锦东;陈洪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单通道经椎间孔途径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不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目的:观察单通道经椎间孔途径(TESSYS)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诊治不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TESSYS技术诊治不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例,术前、术后即刻及1、3个月采用数字评分(NRS)评价腰腿痛,评估术前、术后末次随访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改良MacNab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术后NR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术后末次ODI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MacNab优良率为88.89%(16/18)。1例术后右骶尾部出现疼痛,局部封闭后缓解;1例术后下肢疼痛无改善且肌力减退,1周后行开放手术。结论:TESSYS技术可有效诊治不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比较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丁文;陈伟才;魏强强;程细高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电脑气压止血带在四肢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和积累电动气压止血带在四肢手术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根据608例使用电动气压止血带应用于四肢手术中的术前准备和术中使用的方法。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止血效果好。电动气压止血带使手术野显露清晰,便于术者操作,能缩短手术时间,达到预期的目的。结论:作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掌握止血带的使用方法和性能,注意其操作要点,是确保无血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曾佩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Pentacam 观察ICL植入术后眼前节立体形态的变化

    目的:通过三维眼前节全景分析仪(Pentacam)对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ICL)植入术前术后眼前节立体形态的变化进行观察。方法:收集2011年12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行ICL植入术的高度近视患者32例,64眼。通过Pentacam观察手术前后人工晶体与虹膜及晶状体的关系以及前房角的变化,测量术前术后前房深度、前房容积、术后拱高等参数。常规检测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及屈光状态等数值。结果:患者平均年龄(29±7)岁,平均等效球镜为(-13.50±3.76) Ds。三维前节成像显示术后前房角较术前狭窄,未见粘连关闭。ICL与虹膜和晶状体均无接触粘连。术后6个月前房容积为(128.43±14.86) mm3,前房深度为(2.96±0.26) mm,分别低于术前前房容积(215.11±34.16) mm3和术前前房深度(3.11±0.19) mm(P<0.05)。术后6个月拱高(0.464±0.125) mm,术后各随访时间点测拱高无统计学差异。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为0.929±0.203,与术前佳矫正视力无统计学差异。术后6个月眼压与术前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entacam能有效评估ICL植入术的安全性。

    作者:熊露;易魁先;石钰;詹妮曼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