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贫血患者外周血CD55、CD59检测及对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诊断意义

冯玉虎;夏瑞祥;王卫国;黄明;郑顶运;许凌云;王庆义

关键词:贫血,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CD55, CD59, 流式细胞术
摘要:目的:检测贫血性疾病患者外周血CD55、CD59的表达并行相关实验检查,并探讨其对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入院的129例贫血患者行流式细胞术检测CD55、CD59,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对照,对贫血性疾病患者以健康对照人群CD55、CD59检出结果进行综合对比与分析,并同时做FLAER 实验、酸化血清溶血实验(Ham 实验)、尿含铁血黄素试验(尿Rous 实验)、网织红细胞计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其他贫血组相比,再生障碍性贫血(AA)-PNH 和PNH 患者外周血红细胞与粒细胞CD55、CD59表达明显低下(P <0.05),表达均<95.0%,部分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部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外周血红细胞与粒细胞 CD55、CD59表达也可低下,但表达均>48.0%,与健康组和其他贫血组(除 AA-PNH 和 PNH 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纯红再障、营养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患者 CD55、CD59表达均在正常范围。部分 AA-PNH和PNH患者,加做FLAER实验,显示外周血粒细胞及单核细胞PNH 克隆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D55、CD59检测与FLAER实验在诊断AA-PNH、PNH患者中有重要意义,是目前诊断PNH的敏感,可靠的方法,也可作为疗效判断及观察病情变化的手段。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贫血患者外周血CD55、CD59检测及对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诊断意义

    目的:检测贫血性疾病患者外周血CD55、CD59的表达并行相关实验检查,并探讨其对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入院的129例贫血患者行流式细胞术检测CD55、CD59,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对照,对贫血性疾病患者以健康对照人群CD55、CD59检出结果进行综合对比与分析,并同时做FLAER 实验、酸化血清溶血实验(Ham 实验)、尿含铁血黄素试验(尿Rous 实验)、网织红细胞计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其他贫血组相比,再生障碍性贫血(AA)-PNH 和PNH 患者外周血红细胞与粒细胞CD55、CD59表达明显低下(P <0.05),表达均<95.0%,部分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部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外周血红细胞与粒细胞 CD55、CD59表达也可低下,但表达均>48.0%,与健康组和其他贫血组(除 AA-PNH 和 PNH 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纯红再障、营养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患者 CD55、CD59表达均在正常范围。部分 AA-PNH和PNH患者,加做FLAER实验,显示外周血粒细胞及单核细胞PNH 克隆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D55、CD59检测与FLAER实验在诊断AA-PNH、PNH患者中有重要意义,是目前诊断PNH的敏感,可靠的方法,也可作为疗效判断及观察病情变化的手段。

    作者:冯玉虎;夏瑞祥;王卫国;黄明;郑顶运;许凌云;王庆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内科胸腔镜不良反应216例分析

    内科胸腔镜为呼吸内镜的一种,是一项由内科医师操作的微创、有效、安全的介入性诊疗手术,对不明原因良恶性胸腔积液具有较高诊断能力[1-4],但仍可能发生一些不良反应,影响医疗安全及质量[5-6]。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共实施诊断性内科胸腔镜检查216例,本文针对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提出对策,以期更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欧勤芳;陈华昕;高亮;钱超;陈宏;郑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B型脑利钠肽联合心肌酶谱检测在冠心病危险分层和冠脉搭桥术中的预测作用

    目的:研究B型脑利钠肽(BNP)联合心肌酶谱检测在冠心病危险分层和冠脉搭桥术疗效中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我科住院患者15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 )36例,稳定型心绞痛( SAP )40例,非冠心病40例。对比各组 BNP 及心肌酶谱水平, BNP及心肌酶谱在不同程度病变冠脉血管中的水平及其对冠脉搭桥术后疗效的预测作用,并研究其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冠脉血管病变程度以及冠脉搭桥术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AMI组的BNP及心肌酶谱水平显著高于UAP组、SAP组及非冠心病组,UAP组的上述指标水平亦显著高于SAP组及非冠心病组,而SAP 组的上述指标水平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冠心病患者中,重度病变者的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中度病变者及轻度病变者,而中度病变者的上述指标水平亦显著高于轻度病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根据Spearman法分析相关性可知,BNP及心肌酶谱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及冠脉血管病变程度均呈正相关。96例实施冠脉搭桥术患者因并发症死亡患者的BNP及心肌酶谱水平均显著高于桥血管通畅者,但与桥血管再狭窄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BNP联合心肌酶谱对冠心病的危险分层具有较好的指示价值,但对冠脉搭桥术后的疗效无明显的预测作用,仍需综合其他指标进行判定。

    作者:邱宗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EB病毒VCA-IgG、IgA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检测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通过检测自身免疫病患者ANA谱与EB病毒VCA-IgG、IgA抗体,比较两种抗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相关性。方法:ELISA法分别检测试验组(ANA谱至少一项阳性)和对照组(ANA谱阴性)的EB病毒VCA-IgG、VCA-IgA和PCR法检测EB病毒DNA载量,比较两种抗体与EB-DNA载量及自身免疫病ANA谱的相关性。结果:VCA-IgA与AID的相关性明显高于 VCA-IgG ,且VCA-IgA阳性患者EB-DNA载量明显高于VCA-IgG阳性患者。结论:EB病毒感染在AID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EB病毒 VCA-IgA抗体水平与AID病情呈正相关,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作者:岳枫;李长峰;朱长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联合手法松解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临床观察

    粘连性肩关节囊炎(adhesive capsulitis of shoulder )是因多种原因致肩盂肱关节囊炎性粘连、僵硬,以肩关节周围疼痛,各方向活动受限和轻度骨质疏松为其临床特点[1],病程长、痛苦大、功能恢复不全,积极治疗可以缩短病程,加速痊愈。笔者观察了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与手法松解联合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疗效,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洲;张鹏;徐福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MASCC 危险指数评分和降钙素原应用于血液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价值

    目的:评估癌症患者支持治疗的多国协作组织(MASCC)危险指数评分和降钙素原(PCT)在预测血液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FN)患者感染并发症的价值。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血液病房化疗后180例FN 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 MASCC 危险指数评分和 PCT 值与细菌血症和感染性休克的相关性。结果:180例患者中有20例(11.1%)发展为细菌血症,14例(7.8%)发展为感染性休克。 PCT≥0.5 ng/mL,MASCC 危险指数评分<21分是细菌血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CT≥2 ng/mL和MASCC 危险指数评分<21分是感染性休克的独立危险因素。由MASCC 危险指数评分区分的156例低风险患者,30例患者PCT≥0.5 ng/mL,其中8例(26.7%)发展为细菌血症;16例患者 PCT≥2 ng/mL,其中4例(25.0%)发展为感染性休克。结论:MASCC 危险指数评分与 PCT 联合应用,作为 FN 患者常规筛查将促进危险分层的划分。

    作者:王军;刘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CT诊断肾病综合征引起的多器官动脉血栓1例

    患者男,21岁,间断眼睑水肿伴双下肢水肿15个月,腹痛2 d入院。实验室检查:D-二聚体29.56μg/mL。既往史:1年前确诊为肾病综合征,并行肾穿刺活检,病理为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给予激素、保肾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出院后定期复查,病情控制尚可。入院后行上腹部CT增强:肝左叶可见扇形低密度影、左肾内可见锥形低密度、脾脏内楔形低密度影,增强未见明显强化(图1),影像提示,肝左叶、左肾及脾脏多发动脉血栓形成,伴相应器官缺血改变。遂行抗凝治疗1周,腹部疼痛有所好转,查D-二聚体2.85μg/mL。临床诊断:肝左叶动脉血栓形成,左肾动脉血栓形成,脾梗死。

    作者:郭俊男;程克磊;王建秋;孙戈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概念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老年慢性传输性便秘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观察

    慢传输性便秘是因胃肠蠕动减慢后出现的,以大便次数减少及排便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1]。本病病发主要在于结肠部位,如不及时给予治疗,极易并发肠梗阻等疾病而危及生命[2]。目前临床已有较多学者将中医疗法应用于本病的治疗中,可显著提高本病的临床治疗效果[3]。而近年来我院在治疗老年慢性传输性便秘时,根据老年患者的中医临床特点,将济川煎应用于其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云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142例

    目的:总结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手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142例确诊的 VSD 患者,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监测下行经胸微创 VSD 封堵术,出院后进行随访。结果:成功136例,同期手术4例,6例需常规体外循环手术。102例随访3~12个月,16例残余分流。结论:经胸微创封堵VSD手术近期治疗效果满意。目前尚缺乏长期的随访资料,需进一步的随访观察。

    作者:陆国梁;马伦超;杨超;张英元;谢少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机械通气前强化口腔护理在神经重症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前强化口腔护理对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昏迷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昏迷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按常规口腔护理、机械通气前强化口腔护理处理,记录相关评价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P <0.05)、ICU住院时间(P =0.007)、早期口腔清洁评分(P =0.010)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在口咽及气道分泌物培养阳性率(分别为 P =0.001、P =0.011)、培养一致率(P =0.041)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机械通气前强化口腔护理可有效减少NICU 患者口咽定植菌负荷量、维持定植菌低水平、提高口腔清洁度、降低VAP发生率,显著提高护理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阳;刘丹;邓瑛瑛;王晓艳;夏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全方位松解结合钉棒系统复位治疗合并重度骨质疏松的腰椎不稳症

    对于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常规采用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复位固定,复位效果良好,固定牢靠,临床应用广泛[1],然而对于合并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由于骨质疏松后把持力不够,容易出现拔钉、滑脱椎体复位失败等情况。我科自2008年6月至2012年10月,采用全方位松解结合椎弓根螺钉治疗该类患者,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程昌志;李贵谦;李浩曦;林舟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Mus81沉默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奥沙利铂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Mus81基因沉默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奥沙利铂敏感性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采用慢病毒介导的 RNAi 技术,构建 Mus81基因沉默的 HCT116细胞,MTT 法检测奥沙利铂的 IC50值。Annexin V-APC 染色法检测奥沙利铂处理后的细胞凋亡率,并以实时定量 PCR 及 Western blot 检测 p53、Bax及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Mus81沉默的HCT116细胞对奥沙利铂的IC50值明显降低,该细胞经奥沙利铂处理后凋亡率上升了77.6%(P <0.01),p53和Bax 的表达明显升高(P <0.01),Bcl-2表达则明显降低(P <0.01),导入Mus81基因则可降低该细胞凋亡率。结论:Mus81基因沉默可提高HCT116细胞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是调控p53、Bax及Bcl-2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凋亡。

    作者:常颖智;吴帆;曹杰;谭卫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散剂治疗婴幼儿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散剂治疗婴幼儿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将96例AAD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用蒙脱石散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三联活菌散剂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腹泻停止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血浆DAO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平均腹泻停止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腹泻前血浆DA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至治疗第3天,两组 DAO 水平均显著上升(P <0.01),且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P <0.01);第7天两组 DAO 水平均较第3天显著降低,且对照组仍显著高于观察组(P <0.01)。结论:口服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散剂治疗AAD具有良好疗效,其机制与恢复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黏膜修复有关。

    作者:李焕琼;钟斌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谈乳腺超声报告中需注意的若干问题

    近10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已经上升为中国女性肿瘤首位。2010年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为25.89/10万,位居首位;死亡率为6.56/10万,位居第4位[1]。随着越来越多的小乳腺癌在体检时意外发现,“早诊早治”已经成为二级预防的唯一手段,而超声在乳腺癌筛查中的作用日显重要[2]。美国放射学院影像网(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Imaging Network, ACRIN)6666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对致密型乳腺的高危妇女单独使用X 线乳腺照相与联合使用超声对比,每1000例中多检出4.2例乳腺癌病例;诊断准确率:X 线乳腺照相+超声检查为91%,单纯X线乳腺照相为78%[3]。在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高频超声早已成为乳腺疾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2]。

    作者:张建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价单侧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前后对颅内血流的影响。方法:经确诊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70%)患者77例,均经颈动脉支架置入治疗,采用TCD检测术前术后颅内血管血流、侧支开放情况及脑血管储备能力(CVR)。结果:TCD 显示术后患侧大脑中动脉PSV、PI及CVR明显高于术前(P <0.05),术后开放侧支循环关闭,颈动脉重度狭窄的颅内动脉侧支循环开放B 型(不完全开放)患者的患侧大脑中动脉PSV、RI、CVR 改善明显高于A 型(完全开放)(P <0.05)。结论:应用TCD可以检测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前后颅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为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支架临床治疗和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戴旭辉;梅芳;余晓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不稳定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行PFNA与THA治疗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89例接受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且随访超过12个月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27个月(19~41个月)。 PFNA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方面明显少于THA组,而住院、手术、术后下地负重时间较THA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FNA 组在Harris 评分优良率方面低于 THA 组,并发症多于 THA 组。结论:PFNA操作便捷,适用于伴有骨质疏松的不稳定型骨折且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人;而 THA 具有负重活动更早,适用于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伴有髋关节退变老年人。

    作者:王业杨;王明森;李贵涛;王晶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关于发病的几个指标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不同b值对晚孕期胎儿脑弥散加权图像信号强度及信噪比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 b 值对晚孕期胎儿脑扩散加权成像(DWI)图像信号强度及信噪比的影响。方法:正常晚孕期胎儿35例,使用4个不同b 值(0、600、800、1000 s/mm2)同时进行 DWI 成像扫描,得出小脑半球、丘脑、顶叶皮质及顶叶深部白质的信号强度(SI)、背景噪声标准差(SD),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 b值时同一解剖部位参数的组间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感兴趣区 SI、信噪比(SNR)在不同 b 值条件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b =600 s/mm2时各感兴趣区 SI、SNR 高,且随着 b 值增加,各感兴趣区SI、SNR均值呈下降趋势。亚组间两两比较时,各感兴趣区的SNR在b =600 s/mm2组与b =800 s/mm2组、b =600 s/mm2组与b =1000 s/mm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感兴趣区的 SNR 在 b =800 s/mm2组与b =1000 s/mm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 b 值条件下背景噪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1.5T MR 设备上不同b 值对晚孕期胎儿脑弥散加权图像信号强度及信噪比有影响,b 值=600 s/mm2时,各感兴趣区信号强度及信噪比高。

    作者:朱志军;郑昌业;刘炳光;张碧娟;曹满瑞;赵弘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不同分娩方式对稳定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产后的影响

    在过去,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妊娠时,其致死率及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极高。但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 SLE 顺利妊娠已十分常见。当 SLE 于妊娠过程中出现疾病活动,医生通常建议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而当妊娠事件发生在稳定期时,对分娩方式的选择还未曾有报道。本文将探讨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对稳定期 SLE 患者产后结局的影响。

    作者:徐源;张伶姝;刘玢含;赵毅;刘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