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颖智;吴帆;曹杰;谭卫民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主要治疗方法之一,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提高,尿毒症患者生理功能得到了较大改善,但仍有较高的死亡率,在我国血液透析患者年死亡率约为25%[1],其发生与饮食和液体的不依从行为密切相关[2]。据报道[3-5],有32.6%~63.31%的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差。因此,本研究于2013年1-10月对我院76例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现状进行调查,旨在找出其影响因素,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为探索提高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刘贞;邓丽花;邓远琼;万秋妹;陈媛慧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系统评价植入式除颤器(ICD)治疗肥厚性心肌病(HCM)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电子资料库。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由2名研究人员分别阅读文献并提取资料,采用Stata10.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PubMed数据库检索到基于19个ICD治疗HCM患者队列的30个研究报告;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重庆维普均没有检索到相关文献。对ICD干预、死亡率进行提取、合并和分析。2621例患者经过随访,心血管年死亡率为0.6%,非心血管年死亡率为0.8%,恰当的ICD干预率为4.1%/年,不恰当的ICD干预率为4.9%/年。结论:植入ICD治疗HCM患者的心脏死亡率和非心脏死亡率低,恰当的ICD干预率为4.1%/年,可以有效预防猝死,不恰当的ICD干预率并不多见。
作者:汪琰;严光;孙梦雯;顾辨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光学相干成像(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 OCT )是继X 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血管内超声(intravenous ultrasound, IVUS)诊断技术之后又一新型医学技术。其分辨率为10μm ,较IVUS分辨率提高20倍,能对机体活体表面下深2~3 mm 的组织微观结构实行三维成像。 OCT可观察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同形态及其不同发展阶段,对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治疗方法对血管的作用等方面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另外,OCT广泛用于分析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明确支架内膜覆盖率和支撑杆贴壁情况。且此种技术重复性好,多次测量数值稳定,故近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1]。本文拟对近年OCT在心血管的临床应用进展做一简要回顾。
作者:刘美慧;吴延庆;徐劲松;龚韧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患者女,23岁,学生,因“右眼上睑红肿3 d”于2013年6月1日就诊于眼科门诊,诊断为“眼睑蜂窝织炎”,给予局部抗炎治疗3 d,未见好转,红肿加重,6月3日收入院治疗,追问病史:患者曾因“发热、咳嗽1周”于2013年5月20日就诊于呼吸科,体温高39.8℃,伴咳嗽、周身乏力,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减少,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肺 CT 回报双肺纹理增强;左上肺结节灶。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
作者:史少阳;宋海珊;吴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64例,治疗组(n =32)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n =32)予非甾体消炎药和免疫抑制剂常规治疗,共观察24周,以疾病活动性指标BASDAI、CRP和ESR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2组活动性指标在治疗第4~20周较治疗前下降(P <0.05),在第20~24周有上升趋势,逐渐恢复至治疗前水平。在治疗0~16周观察期间,治疗组活动性指标基本维持在正常水平以下,对照组高于正常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奇霉素有助于较长时间控制疾病活动,减少疾病复发,药物安全性良好,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林桂英;曾华;冯修高;徐向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5例乳腺叶状肿瘤和123例纤维腺瘤患者的综合超声表现,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形态为分叶状在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中的检出率分别为66.15%(43/65)和33.33%(41/123);囊性变在两组中的检出率分别为29.23%(19/65)和3.25%(4/123);高回声分隔在两组中的检出率分别为32.31%(21/65)和9.76%(12/1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组边界、纵横比、钙化灶、后方回声、腋窝淋巴结肿大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Ⅲ级血流信号在PTB和BF中的检出率分别为35.38%(23/65)和7.32%(9/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在超声表现上存在差异,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为两者的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对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邓远琼;李宏翔;王海飞;刘贞;汤兵辉;斯轶凡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比较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89例接受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且随访超过12个月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27个月(19~41个月)。 PFNA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方面明显少于THA组,而住院、手术、术后下地负重时间较THA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FNA 组在Harris 评分优良率方面低于 THA 组,并发症多于 THA 组。结论:PFNA操作便捷,适用于伴有骨质疏松的不稳定型骨折且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人;而 THA 具有负重活动更早,适用于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伴有髋关节退变老年人。
作者:王业杨;王明森;李贵涛;王晶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因持续增高的发病率、死亡率及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已成为全球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1-4]。虽然支气管哮喘及 COPD 是两个不同的疾病,但区分、鉴别两者,有时很困难,尤其是老年人尤为困难。近年来,在老年患者中存在着支气管哮喘与COPD 并存的情况,即支气管哮喘-COPD 重叠综合征(ACOS)。从临床角度看,该综合征由伴有气道可逆症状日益明显的COPD患者及(或)伴有不完全气流受限的哮喘患者构成[5-6]。在老年人中,约13%~20%的COPD 患者存在ACOS。该类患者较独立的COPD或支气管哮喘患者,疾病进展更快,急性发作更频繁,并发症显著增加,生存质量更差,医疗费用更高。
作者:郭巍;张继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ruiyun procedurefor hemorrhoid, RPH)治疗妊娠合并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妊娠合并痔疮的1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2例,观察组应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痊愈时间、一般并发症、产科并发症、有效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痊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 <0.01);但两组在一般并发症、产科并发症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3~12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母婴均平安。结论: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妊娠合并痔疮无需麻醉,损伤小,痛苦小,恢复快,安全有效,可成为妊娠期痔疮患者保守治疗之外的首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明康;刘婷婷;章庆华;高华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对于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常规采用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复位固定,复位效果良好,固定牢靠,临床应用广泛[1],然而对于合并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由于骨质疏松后把持力不够,容易出现拔钉、滑脱椎体复位失败等情况。我科自2008年6月至2012年10月,采用全方位松解结合椎弓根螺钉治疗该类患者,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程昌志;李贵谦;李浩曦;林舟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选择性α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其对α2、α1受体的选择性为1620∶1。右美托咪定激动中枢和外周α2-受体,发挥良好的镇静、镇痛、降低交感活性等作用,无明显呼吸抑制。这些优越的药理作用使右美托咪定于1999年获准用于 ICU 患者的镇静,2009年被批准用于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的镇静。近几年来,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临床麻醉辅助用药已在国内外普遍应用。本文主要对右美托咪定在临床麻醉应用中的优势作一综述,便于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赵娟(综述);郑丽宏(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评估癌症患者支持治疗的多国协作组织(MASCC)危险指数评分和降钙素原(PCT)在预测血液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FN)患者感染并发症的价值。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血液病房化疗后180例FN 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 MASCC 危险指数评分和 PCT 值与细菌血症和感染性休克的相关性。结果:180例患者中有20例(11.1%)发展为细菌血症,14例(7.8%)发展为感染性休克。 PCT≥0.5 ng/mL,MASCC 危险指数评分<21分是细菌血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CT≥2 ng/mL和MASCC 危险指数评分<21分是感染性休克的独立危险因素。由MASCC 危险指数评分区分的156例低风险患者,30例患者PCT≥0.5 ng/mL,其中8例(26.7%)发展为细菌血症;16例患者 PCT≥2 ng/mL,其中4例(25.0%)发展为感染性休克。结论:MASCC 危险指数评分与 PCT 联合应用,作为 FN 患者常规筛查将促进危险分层的划分。
作者:王军;刘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取材活检在多节段压缩性骨折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68例多节段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在我院接受 PVP 治疗,所有患者均术中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根据术前诊断将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A 组,37例)、诊断不明组(B 组,19例)和肿瘤组(C组,12例)。分析各组的病检结果。结果:取材活检成功率100%,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活检相关并发症。A组37例患者34例为骨质疏松,2例为转移瘤,1例诊断不明;B 组19例患者中11例为骨质疏松,6例为转移瘤,2例诊断不明;C组12例患者中10例诊断为转移瘤,1例为骨质疏松,1例诊断不明。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取材活检不会增加手术风险,有助于多节段压缩性骨折的病因诊断,在多节段压缩性骨折患者中应常规进行。
作者:曹奇;黄新云;杨铁军;唐国军;陈亮元;陈小明;颜学亮;唐晓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不同 b 值对晚孕期胎儿脑扩散加权成像(DWI)图像信号强度及信噪比的影响。方法:正常晚孕期胎儿35例,使用4个不同b 值(0、600、800、1000 s/mm2)同时进行 DWI 成像扫描,得出小脑半球、丘脑、顶叶皮质及顶叶深部白质的信号强度(SI)、背景噪声标准差(SD),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 b值时同一解剖部位参数的组间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感兴趣区 SI、信噪比(SNR)在不同 b 值条件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b =600 s/mm2时各感兴趣区 SI、SNR 高,且随着 b 值增加,各感兴趣区SI、SNR均值呈下降趋势。亚组间两两比较时,各感兴趣区的SNR在b =600 s/mm2组与b =800 s/mm2组、b =600 s/mm2组与b =1000 s/mm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感兴趣区的 SNR 在 b =800 s/mm2组与b =1000 s/mm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 b 值条件下背景噪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1.5T MR 设备上不同b 值对晚孕期胎儿脑弥散加权图像信号强度及信噪比有影响,b 值=600 s/mm2时,各感兴趣区信号强度及信噪比高。
作者:朱志军;郑昌业;刘炳光;张碧娟;曹满瑞;赵弘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玻璃体切割手术极大地改善了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的症状。但术后白内障的发生,影响了患者的视力及眼底的观察及治疗。目前传统白内障手术方式为囊袋内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但玻切术后导致眼内结构的改变:小瞳孔,悬韧带松弛,后囊易破裂,玻璃体缺失改变了眼内液体动力学等[1-2],使白内障手术时难度增大。我院采用囊袋外超声乳化治疗玻璃体切割术后并发性白内障,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刚;韩旭光;于涛;张玉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传统治疗卵巢囊肿的方法是开腹手术,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提高和器械设备的改进,腹腔镜手术已经成为治疗卵巢囊肿的首选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们采用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辅助完成6例婴幼儿卵巢囊肿剔除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华;陈琦;谷雅川;曹振杰;王朝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了解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标准的成人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诊断问卷,《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测评系统对2580例南宁市大学生进行面访式调查。结果:南宁市大学生FD 总体患病率为5.4%;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躯体化、焦虑、抑郁、自卑、社交退缩等12个维度FD 组的分值均显著高于非 FD 组(P <0.05);大学生 FD 患者饮食习惯更多表现为不喝茶、不喜食酸制品食物、进餐不准时(P <0.05),而与饮酒、吸烟、进食生冷辛辣食物等因素无关。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FD 患病与躯体化(OR 1.610,95%CI:1.012~2.559)、焦虑(OR 1.955,95%CI:1.216~3.142)、运动时间少(OR 1.093,95%CI:1.022~1.170)和睡眠时间减少(OR 1.288,95%CI:1.048~1.583)相关,而与饮食习惯无关。结论:南宁市大学生FD 是一常见病,大学生 FD 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多的表现躯体化和焦虑,并且存在运动时间和睡眠时间的减少。
作者:左国文;梁列新;黄丹;郭先文;王标钰;刘鑫;张法灿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单通道经椎间孔途径(TESSYS)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诊治不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TESSYS技术诊治不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例,术前、术后即刻及1、3个月采用数字评分(NRS)评价腰腿痛,评估术前、术后末次随访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改良MacNab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术后NR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术后末次ODI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MacNab优良率为88.89%(16/18)。1例术后右骶尾部出现疼痛,局部封闭后缓解;1例术后下肢疼痛无改善且肌力减退,1周后行开放手术。结论:TESSYS技术可有效诊治不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比较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丁文;陈伟才;魏强强;程细高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比较氨氯地平与氯沙坦对急性中风患者血压下降和昼夜变化的影响。方法:155例患有急性中风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组并接受氨氯地平与氯沙坦治疗。通过考察醒时、睡觉时和睡醒前血压下降平均值评估2种药物的降压效果。结果:在意向性分析中,氨氯地平组患者平均收缩压降压值为(14.82±11.71) mmHg,氯沙坦组为(13.11±12.69) mmHg,证明氨氯地平优于氯沙坦(平均差异1.71 mmHg)。在符合方案集分析中,氨氯地平组与氯沙坦组降压值分别为(16.06±11.33) mmHg和(17.17±11.85) mmHg,平均差异为-1.11 mmHg,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氨氯地平比氯沙坦在减轻血压晨峰方面的趋势更佳,可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结论:氨氯地平可以降低高血压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压波动程度,减少中风的发生。
作者:王少崖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