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通道经椎间孔途径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不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何丁文;陈伟才;魏强强;程细高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 TESSYS技术, 不典型, 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单通道经椎间孔途径(TESSYS)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诊治不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TESSYS技术诊治不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例,术前、术后即刻及1、3个月采用数字评分(NRS)评价腰腿痛,评估术前、术后末次随访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改良MacNab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术后NR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术后末次ODI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MacNab优良率为88.89%(16/18)。1例术后右骶尾部出现疼痛,局部封闭后缓解;1例术后下肢疼痛无改善且肌力减退,1周后行开放手术。结论:TESSYS技术可有效诊治不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比较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机械振动排痰联合直立床训练对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观察

    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常合并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长期卧床,咳嗽咳痰减弱或消失,痰液积聚难以排出,诱发感染,导致预后不佳。本研究应用机械振动排痰联合直立床训练治疗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旨在观察其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刘苏;郭爱松;吴勤峰;孙丽;沈光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单通道经椎间孔途径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不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目的:观察单通道经椎间孔途径(TESSYS)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诊治不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TESSYS技术诊治不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例,术前、术后即刻及1、3个月采用数字评分(NRS)评价腰腿痛,评估术前、术后末次随访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改良MacNab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术后NR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术后末次ODI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MacNab优良率为88.89%(16/18)。1例术后右骶尾部出现疼痛,局部封闭后缓解;1例术后下肢疼痛无改善且肌力减退,1周后行开放手术。结论:TESSYS技术可有效诊治不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比较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丁文;陈伟才;魏强强;程细高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请作者正确识别《实用医学杂志》网站及缴纳版面费方式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联合手法松解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临床观察

    粘连性肩关节囊炎(adhesive capsulitis of shoulder )是因多种原因致肩盂肱关节囊炎性粘连、僵硬,以肩关节周围疼痛,各方向活动受限和轻度骨质疏松为其临床特点[1],病程长、痛苦大、功能恢复不全,积极治疗可以缩短病程,加速痊愈。笔者观察了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与手法松解联合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疗效,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洲;张鹏;徐福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CTA和DSA血管参数在肺栓塞治疗对肺动脉高压影响中的评估价值

    目的:探讨CTA和DSA血管参数在肺栓塞治疗对肺动脉高压影响中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肺动脉收缩压(PASP)为(52.77±13.30) mmHg,治疗后PASP为(20.91±2.78) mmHg。分别在CTA及DSA图像上测量主肺动脉、左肺动脉、右肺动脉及升主动脉直径,计算主肺动脉直径与升主动脉直径比值(rPA),使用t 检验评价治疗前后所测血管参数的变化情况,利用ROC曲线分析并比较CTA及DSA评估肺动脉高压改变的价值。结果:除升主动脉直径以外的其他血管参数在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主肺动脉直径和 rPA 在 CTA 评估的 ROC 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4、0.841,前者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为81.8%,后者分别为81.8%、77.3%;主肺动脉直径和 rPA 在 DSA评估中的AUC值分别为0.874、0.932,两者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为86.4%。结论:CTA和DSA均有助于临床评估肺动脉高压变化情况,DSA的评估价值、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CTA。

    作者:朱蕻潮;魏宁;徐浩;崔艳峰;许伟;张庆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取材活检在多节段压缩性骨折诊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取材活检在多节段压缩性骨折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68例多节段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在我院接受 PVP 治疗,所有患者均术中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根据术前诊断将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A 组,37例)、诊断不明组(B 组,19例)和肿瘤组(C组,12例)。分析各组的病检结果。结果:取材活检成功率100%,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活检相关并发症。A组37例患者34例为骨质疏松,2例为转移瘤,1例诊断不明;B 组19例患者中11例为骨质疏松,6例为转移瘤,2例诊断不明;C组12例患者中10例诊断为转移瘤,1例为骨质疏松,1例诊断不明。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取材活检不会增加手术风险,有助于多节段压缩性骨折的病因诊断,在多节段压缩性骨折患者中应常规进行。

    作者:曹奇;黄新云;杨铁军;唐国军;陈亮元;陈小明;颜学亮;唐晓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贫血患者外周血CD55、CD59检测及对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诊断意义

    目的:检测贫血性疾病患者外周血CD55、CD59的表达并行相关实验检查,并探讨其对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入院的129例贫血患者行流式细胞术检测CD55、CD59,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对照,对贫血性疾病患者以健康对照人群CD55、CD59检出结果进行综合对比与分析,并同时做FLAER 实验、酸化血清溶血实验(Ham 实验)、尿含铁血黄素试验(尿Rous 实验)、网织红细胞计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其他贫血组相比,再生障碍性贫血(AA)-PNH 和PNH 患者外周血红细胞与粒细胞CD55、CD59表达明显低下(P <0.05),表达均<95.0%,部分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部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外周血红细胞与粒细胞 CD55、CD59表达也可低下,但表达均>48.0%,与健康组和其他贫血组(除 AA-PNH 和 PNH 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纯红再障、营养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患者 CD55、CD59表达均在正常范围。部分 AA-PNH和PNH患者,加做FLAER实验,显示外周血粒细胞及单核细胞PNH 克隆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D55、CD59检测与FLAER实验在诊断AA-PNH、PNH患者中有重要意义,是目前诊断PNH的敏感,可靠的方法,也可作为疗效判断及观察病情变化的手段。

    作者:冯玉虎;夏瑞祥;王卫国;黄明;郑顶运;许凌云;王庆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腮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硬度分级法和弹性应变率比值对腮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0例腮腺肿块患者先进行常规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再行实时超声弹性检查,弹性成像采用5分法进行评价,并用超声诊断仪自带的测量软件测出各个肿块的应变率比值,根据约登指数高的临界点确定应变率比值的诊断界点,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弹性分级法诊断腮腺良恶性肿块的敏感性为82.4%,特异性为89%,准确性为87.7%;弹性分级法联合应变率比值诊断腮腺良恶性肿块的敏感性为88.2%,特异性为95.9%,准确性为94.4%。结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有助于腮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

    作者:袁惠;牛锦东;陈洪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请作者重视参考文献的准确性及著录格式的正确性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不同b值对晚孕期胎儿脑弥散加权图像信号强度及信噪比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 b 值对晚孕期胎儿脑扩散加权成像(DWI)图像信号强度及信噪比的影响。方法:正常晚孕期胎儿35例,使用4个不同b 值(0、600、800、1000 s/mm2)同时进行 DWI 成像扫描,得出小脑半球、丘脑、顶叶皮质及顶叶深部白质的信号强度(SI)、背景噪声标准差(SD),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 b值时同一解剖部位参数的组间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感兴趣区 SI、信噪比(SNR)在不同 b 值条件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b =600 s/mm2时各感兴趣区 SI、SNR 高,且随着 b 值增加,各感兴趣区SI、SNR均值呈下降趋势。亚组间两两比较时,各感兴趣区的SNR在b =600 s/mm2组与b =800 s/mm2组、b =600 s/mm2组与b =1000 s/mm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感兴趣区的 SNR 在 b =800 s/mm2组与b =1000 s/mm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 b 值条件下背景噪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1.5T MR 设备上不同b 值对晚孕期胎儿脑弥散加权图像信号强度及信噪比有影响,b 值=600 s/mm2时,各感兴趣区信号强度及信噪比高。

    作者:朱志军;郑昌业;刘炳光;张碧娟;曹满瑞;赵弘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伴发眶炎性假瘤1例

    患者女,23岁,学生,因“右眼上睑红肿3 d”于2013年6月1日就诊于眼科门诊,诊断为“眼睑蜂窝织炎”,给予局部抗炎治疗3 d,未见好转,红肿加重,6月3日收入院治疗,追问病史:患者曾因“发热、咳嗽1周”于2013年5月20日就诊于呼吸科,体温高39.8℃,伴咳嗽、周身乏力,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减少,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肺 CT 回报双肺纹理增强;左上肺结节灶。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

    作者:史少阳;宋海珊;吴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CT诊断肾病综合征引起的多器官动脉血栓1例

    患者男,21岁,间断眼睑水肿伴双下肢水肿15个月,腹痛2 d入院。实验室检查:D-二聚体29.56μg/mL。既往史:1年前确诊为肾病综合征,并行肾穿刺活检,病理为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给予激素、保肾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出院后定期复查,病情控制尚可。入院后行上腹部CT增强:肝左叶可见扇形低密度影、左肾内可见锥形低密度、脾脏内楔形低密度影,增强未见明显强化(图1),影像提示,肝左叶、左肾及脾脏多发动脉血栓形成,伴相应器官缺血改变。遂行抗凝治疗1周,腹部疼痛有所好转,查D-二聚体2.85μg/mL。临床诊断:肝左叶动脉血栓形成,左肾动脉血栓形成,脾梗死。

    作者:郭俊男;程克磊;王建秋;孙戈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价单侧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前后对颅内血流的影响。方法:经确诊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70%)患者77例,均经颈动脉支架置入治疗,采用TCD检测术前术后颅内血管血流、侧支开放情况及脑血管储备能力(CVR)。结果:TCD 显示术后患侧大脑中动脉PSV、PI及CVR明显高于术前(P <0.05),术后开放侧支循环关闭,颈动脉重度狭窄的颅内动脉侧支循环开放B 型(不完全开放)患者的患侧大脑中动脉PSV、RI、CVR 改善明显高于A 型(完全开放)(P <0.05)。结论:应用TCD可以检测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前后颅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为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支架临床治疗和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戴旭辉;梅芳;余晓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血管内光学相干成像在心血管的临床应用

    光学相干成像(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 OCT )是继X 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血管内超声(intravenous ultrasound, IVUS)诊断技术之后又一新型医学技术。其分辨率为10μm ,较IVUS分辨率提高20倍,能对机体活体表面下深2~3 mm 的组织微观结构实行三维成像。 OCT可观察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同形态及其不同发展阶段,对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治疗方法对血管的作用等方面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另外,OCT广泛用于分析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明确支架内膜覆盖率和支撑杆贴壁情况。且此种技术重复性好,多次测量数值稳定,故近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1]。本文拟对近年OCT在心血管的临床应用进展做一简要回顾。

    作者:刘美慧;吴延庆;徐劲松;龚韧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妊娠期糖尿病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围产结局分析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围产结局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GDM患者血中HbA1c的水平,将101例GDM患者分为高HbA1c(HH)( HbA1c >5.6%)组32例和低HbA1c(LH)(HbA1c ≤5.6%)组69例,比较两组的围产结局。结果:HH 组分娩孕周较LH 组小[(37.13±1.53)周vs (37.76±1.02)周, P <0.05],HH组早产儿、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的发生率高于LH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子痫前期、产后出血、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HbA1c水平与早产、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等围产期并发症密切相关。

    作者:林春晓;李春花;缪士霞;周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双源CT双能量成像对痛风诊断价值的再研究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DECT)技术在痛风患者不同临床时期足踝关节中尿酸盐结晶的显示能力,并就DECT对早期痛风的预警能力进行初步评估。方法:选择近期足踝部发作过关节肿和(或)疼痛,并之后确诊为痛风的患者78例。分别对同一患者在发作期及缓解期行DECT非增强扫描及薄层(0.75 mm)重组,将原始数据输入Dual-Energy GOUT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比较同一患者不同临床时期尿酸盐沉积的差异及DECT检测尿酸盐沉积情况与临床评估的差异。结果:所选患者均获得了较满意的DECT图像。同一患者在发作期及缓解期双足踝均显示多发骨内和骨外尿酸盐结晶沉积,在位置与数目上均无较大差异。结论:DECT能清晰显示尿酸盐结晶,对早期、无创性诊断痛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侯金玲;高立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因持续增高的发病率、死亡率及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已成为全球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1-4]。虽然支气管哮喘及 COPD 是两个不同的疾病,但区分、鉴别两者,有时很困难,尤其是老年人尤为困难。近年来,在老年患者中存在着支气管哮喘与COPD 并存的情况,即支气管哮喘-COPD 重叠综合征(ACOS)。从临床角度看,该综合征由伴有气道可逆症状日益明显的COPD患者及(或)伴有不完全气流受限的哮喘患者构成[5-6]。在老年人中,约13%~20%的COPD 患者存在ACOS。该类患者较独立的COPD或支气管哮喘患者,疾病进展更快,急性发作更频繁,并发症显著增加,生存质量更差,医疗费用更高。

    作者:郭巍;张继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膨胀式椎弓根螺钉联合椎骨体水泥强化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使用膨胀式椎弓根螺钉联合骨体水泥对改善骨质疏松椎骨体固定强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10年5月间在我院骨科就医的80例因骨质疏松所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材料不同分为2组,每组40例。 cemented-CPS 组使用水泥强化传统椎弓根螺钉,cemented-EPS 组使用水泥强化膨胀式椎弓根螺钉 EPS。所有患者均接受后路减压和椎体融合术。术后使用 X 线平片和(或)CT 扫描评估椎体融合程度以及固定效果。结果:临床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有严重骨质疏松。手术后6个月cemented-EPS 组患者的JOA 从(11.4±2.6) mm 提高到(28.9±1.6) mm;VAS 得分从(7.0±1.4)分降低到(2.1±1.3)分。cemented-EPS 组患者没有出现螺钉松动的现象并且脊柱融合良好。cemented-CPS 组有14枚螺钉(7.1%)出现松动。术后6个月JOA和VAS得分分别从(13.1±1.9)分和(7.6±1.5) mm 提高到(20.8±2.2)分和(2.5±1.6) mm。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水泥渗漏到椎管的现象。结论:cemented-EPS 能提高固定强度,降低严重骨质疏松患者螺钉松动发生率。

    作者:刘克骏;米明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IL-16基因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的Meta分析

    目的:先探索白介素-16(IL-16)基因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收集有关IL-16基因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关系的文献,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文献,应用 Meta 分析软件对各项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计算合并OR 值及其95%可信区间,并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的评估。结果:共有6篇文献纳入本研究(肿瘤例数1678;对照例数2417), Meta 分析结果显示 IL-16与肿瘤易感性的关系:rs11556218(G vs. T:OR =1.41,95%CI 1.13~1.77;GG vs. TT:OR =1.21,95%CI 0.89~1.64;GT vs. TT:OR =1.65,95%CI 1.42~1.91;GG/GT vs. TT:OR =1.60,95%CI 1.39~1.85;GG vs. TT/TG:OR =0.93,95%CI 0.70~1.24);rs4072111(T vs. C:OR =1.00,95%CI 0.88~1.13;TT vs. CC:OR =1.04,95%CI 0.72~1.49;CT vs. CC:OR =0.97,95%CI 0.84~1.13;TT/TC vs. CC:OR =0.98,95%CI 0.85~1.14;TT vs. CC/CT:OR =1.06,95%CI 0.74~1.51);rs4778889(C vs. T:OR =1.04,95%CI 0.80~1.35;CC vs. TT:OR =0.77,95%CI 0.49~1.22;CT vs. TT:OR =0.95,95%CI 0.77~1.18;CC/CT vs. TT:OR =0.93,95%CI 0.75~1.16;CC vs. CT/TT:OR =0.75,95%CI 0.55~1.02)。通过肿瘤类型的分层分析,在 IL-16 rs11556218基因多态性中与TT相比较,GT或GG/GT能增加鼻咽癌(OR =1.74,95%CI 1.28~2.37;OR =1.73,95%CI 1.28~2.34)和结直肠癌(OR =1.86,95%CI 1.49~2.32;OR =1.76,95%CI 1.41~2.18)的风险。结论:IL-16 rs11556218基因多态性中GT或GG/GT基因型可增加患肿瘤的风险。

    作者:王轩;王欣;孙静峰;夏兵祥;袁振华;郑苏文;张业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电脑气压止血带在四肢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和积累电动气压止血带在四肢手术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根据608例使用电动气压止血带应用于四肢手术中的术前准备和术中使用的方法。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止血效果好。电动气压止血带使手术野显露清晰,便于术者操作,能缩短手术时间,达到预期的目的。结论:作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掌握止血带的使用方法和性能,注意其操作要点,是确保无血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曾佩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